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血小板参数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相关性的初步研究

时间:2024-07-28

黄陈恕 汤荣睿 李娟

1.重庆市沙坪坝区人民医院放射科,重庆 400030 2.重庆市沙坪坝区人民医院检验科,重庆 400030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是我国老龄化社会的一个严重健康问题,长期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期寿命。最近有学者发现,巨核细胞在骨质平衡中起到了重要作用[1]。巨核细胞升高不但导致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功能的变化,而且也会对血小板的数量和大小产生影响[2-4]。有研究指出[5],骨质疏松与血小板计数可能存在内在联系,但是与血小板参数的关系目前尚未发现报道。本文将回顾性分析我院近两年来收治的126例重庆常住汉族绝经后妇女的临床资料,旨在探讨其与血小板参数的内在联系。

1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至2015年6月期间,来我院体检的常住重庆汉族自然绝经2年以上的妇女126例。纳入标准:(1)无烟酒嗜好;(2)无继发性骨质疏松疾病,如糖尿病、类风湿、甲亢及恶性肿瘤等疾病;(3)没有合并心脑血管、胃肠道等严重疾病;(4)肝、肾功能检查正常;(5)近期无激素替代治疗、降钙素治疗和双磷酸盐等治疗。记录年龄、绝经年龄、测量身高(m)、体重(kg)、计算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BMI=kg/m2)。患者均知情同意,符合医学伦理学。

1.2 骨密度测定和分组

所有患者骨密度均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Norland XR600,美国)分别检测126例受试对象髋关节(股骨颈、大转子、转子间、全髋区和Ward’s区)、腰椎正位(L1-L4)骨密度(g/cm2)。根据WHO的诊断标准,当患者骨密度与同性别健康成人峰值骨量相比,下降不超过1.0个标准差时,诊断为骨量正常;下降在1.0至2.5个标准差时,诊断为骨量减少;下降达到2.5个标准差时,诊断为骨质疏松。按以上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3组。

1.3 血小板参数检查

骨密度检查当天上午空腹抽取前臂静脉血2 ml测定,测量仪采用日本希森美康公司生产的XT-500i五分类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血小板参数进行检测,包括血小板计数(Platelet,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PDW)、血小板压积(Platelet hematocrit,PCT)。检验仪器严格质控。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样本数据以均数±标准差描述,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分别进行正态性检验,三组间差异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分析血小板参数与骨密度的关系运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并进一步做偏相关分析;多元逐步回归分析骨密度与各变量之间的关系。P<0.05即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的一般情况比较

本研究共分析126例患者,根据患者的骨密度值分为三组,为骨质疏松症(n=65),骨量减少组(n=33)与正常骨密度组(n=28)。首先对三组的年龄、身高、体重、BMI、绝经年限、血小板参数、髋关节骨密度和腰椎骨密度进行比较,经方差分析,年龄、PLT、MPV、PDW和股骨颈骨密度和腰椎骨密度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三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Table 1 Table 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data of patient among the three groups (x±s, n=126).

2.2 血小板参数和骨密度的相关分析

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PLT与髋关节、腰椎骨密度呈负相关(P<0.05;P<0.01),MPV、PDW与髋关节、腰椎骨密度呈正相关(P<0.05;P<0.01),而PCT与骨密度并无相关(P>0.05)。校正年龄、BMI和绝经年限,偏相关系数分析显示,MPV、PDW和腰椎骨密度呈正相关(r=0.228,P<0.05;r=0.196,P<0.05)。见表2。

2.3 血小板参数和骨密度的多因素回归分析

以骨密度为因变量,建立PLT、MPV、PDW、PCT、年龄、BMI、绝经年龄多因素回归分析,得出结果以下:PLT与髋关节(股骨颈、大转子和全髋部)骨密度存在负相关(P<0.05),MPV与髋关节(转子间、全髋部)骨密度和腰椎骨密度呈正相关(P<0.05),PDW与髋关节(大转子、全髋部)骨密度和腰椎骨密度存在正相关(P<0.05)。见表3。

表2 不同部位骨密度与血小板参数的相关性分析(相关系数r)Table 2 Correlation analysis between BMD of different parts and the platelet parameter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r).

注:以总体为研究对象,非斜体数值为Pearson相关系数r;校正年龄、BMI和绝经年限,斜体数值为偏相关系数r,**P<0.01,*P<0.05

表3 不同部位骨密度与血小板参数之间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回归系数β)Table 3 Mutivariate stepwise regression analysis between BMD of different parts and platelet parameters (regression coefficients β)

注:以整体为研究对象,数值代表标准回归系数β,*P<0.05,**P<0.01

3 讨论

目前发现的几种潜在机制可以解释血小板参数和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性。首先,慢性炎症在骨质疏松和血小板活化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6]。一些促炎症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6,参与并增强了氧化应激反应导致血小板的活化。另一方面,这些细胞因子可以促进破骨细胞骨吸收、导致骨吸收失衡和骨质疏松发生[7]。另外,在破骨细胞中,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表达增加和骨保护素表达降低,均导致骨质吸收[8]。活化的血小板可以通过RANKL信号和前列腺素影响破骨细胞[9]。在动物模型中,血小板分泌的前列腺素E2可以刺激小鼠成骨细胞RANKL的表达并抑制破骨细胞的形成[10]。RANKL和骨保护素也已被认为和骨质疏松症等疾病有关[11]。此外,一些粘附分子,如血栓素A2和P-选择素表达增加,可以增加血小板的活性,并有助于血小板的形成聚集,影响巨核细胞和血小板体积[12]。而血栓素A2又可以诱导破骨细胞促进骨质吸收。最后,有报道发现骨质疏松与血小板活性因子测量值相关,血小板活性因子可能通过激活其受体信号通路促进破骨细胞的骨吸收[13]。

我们的研究中回归分析显示PLT与髋关节骨密度存在负相关。Kim等[14]调查了血细胞计数与骨密度测量值的相关性发现,血细胞计数与T评分呈正相关,而PLT与骨密度测量值存在明显相关性。PLT随着患者骨密度测量值减少而减低。范超领[5]的研究也发现OP组患者PLT较NOP组更高,PLT与腰椎、大转子骨密度存在负相关,并认为PLT可能与骨重建存在显著相关性,这和本研究结论相似。

MPV被广泛用于评估血小板的活性和功能,较高的MPV水平意味着血小板的活化和多种血小板活性因子的释放[15、16],并与多种心血管疾病和炎症性疾病密切相关[17-19]。Li的研究[10]也发现MPV和骨质疏松症之间的存在相关性,骨质疏松患者的MPV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较高的MPV水平与骨量减低相关。Akbal[20]的研究也发现骨质疏松组的MPV水平比骨量正常组低,这和我们的结果类似。

与MPV类似,PDW也是简单和经济的血小板功能指标。它的变化反应了血小板体积差异,直接反映的是不成熟、肿胀和有伪足形成的血小板,间接反应了血小板的活性和功能[21]。有研究表明接受氯吡格雷治疗的患者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增加[22],这说明对血小板活性的抑制可能在骨质疏松症的发病过程起到重要作用。Akbal[20]的研究同样发现骨质疏松患者的PDW水平较低,PDW是骨质疏松的独立危险因素,这和我们的结果类似。在我们的研究中,PDW和腰椎骨密度呈正相关,回归分析发现PDW与髋关节和腰椎骨密度存在正相关。

本研究还有许多工作需要开展和完善。首先,我们的横断面研究不能证明血小板参数与骨质疏松症之间的因果关系,需要前瞻性研究进一步证实。另外,样本数量的限制和研究人群地域的局限性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本研究的适用性。可见,我们的研究尚有待深入。

综上,我们的研究结果,不但说明血小板参数可能与绝经后骨质疏松骨代谢功能紊乱存在潜在的关系,也可能为骨质疏松的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学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临床参考。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