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基于相火理论的甲状腺生理病理探讨*

时间:2024-07-28

卓兴卫,谢春光

(1.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成都 610041;2.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成都 610072;3.代谢性疾病中医药调控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成都 610072)

1 研究背景

相火是中医学思辨的产物,在唐代以前无相关论述。自王冰在《素问》七篇大论补入后,刘完素率先提出命门相火说,倡导六气皆从火化。张子和以肝、胆、三焦、包络之火为相火。李杲首先提出“火为元气之贼”的相火为病的著名论断。朱震亨提出相火易动的学术观点,并指出“湿热相火为病最多”。张景岳提出“元气即命门之火”,又谓“君相之义无藏不有”,将相火扩大到诸脏皆有的范畴。黄元御则从脾胃中气立论,认为病于相火之衰者多,实则少。诸多医学名家互有发挥,逐渐完善,并将之贴切于临床,逐渐发展为理论较为完备、成熟的中医学重要学说。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面对中医学现代化的客观要求,相火的现代医学实质相关研究较少,亦缺乏客观观察指标,极大的制约了相火理论的发展,亦不利于建立中医学与现代医学的联系与沟通。

甲状腺位于人体颈部,状如蝴蝶,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器官。其主要功能是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随血循布达周身,通过经典核受体作用途径和非经典核受体作用途径发挥其生理功能。甲状腺激素几乎作用于人体的所有器官和组织,生理状态下,对生长、发育、代谢、生殖、组织分化等功能均具有积极作用。病理状态下,过低或过高的甲状腺激素分泌对人体造成诸多不良影响,严重危害患者健康。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老龄化的加剧,目前我国已有超过一半的人口患有甲状腺疾病,且还有逐年增加的趋势,故对甲状腺疾病的防治显得尤为重要[1]。然而现代医学对甲状腺疾病的治疗方式有限,主要依赖外源性补充甲状腺激素或抗甲状腺药物,以及手术等治疗方式,存在停药后复发、需要终身服药等副作用[2-3]。甲状腺疾病属于祖国医学“瘿病”范畴,历代医家积累了丰富的防治经验,故探讨甲状腺的中医学生理病理,进而指导临床是防治甲状腺疾病的可行之策。近年的研究认为甲状腺为多气多血之脏[4]、属于中医“奇恒之府”范畴[5],甲状腺激素则类似于中医学“元气”、“阳气”等具有推动、促进、生发的作用[6]。尚未见相火理论与甲状腺功能相关性的论述。通过查阅大量文献,结合临床实际,我们认为甲状腺功能与中医相火理论与有一定相关性,从甲状腺功能水平可为观察和推测相火状态提供一个可能,为构建传统中医理论与现代医学的联系提供新的切入点。此外,基于相火理论探讨了甲状腺疾病防治策略,以期为临床提供新思路,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2 相火概说

2.1 相火的循行

《素问·天元纪大论》云:“君火以明,相火以位”。君火居于上焦,主宰中宫,宣行火令。相火源于下焦,一气周流,温养脏腑。两者各安其位,参与维持人体阴阳水火的动态平衡。相火理论特殊之处在于其兼备阳气的温煦作用,以及元气促进生长发育、新陈代谢的作用。人有此火才能生,有此火才能化。生理状态下,相火默默裨补造化,宜静不宜动,以潜藏为佳。故王冰曰:“守位禀命,故曰相火以位”。然不宜动非不动,乃指妄动而言。经脉如环无端,相火也是一气周流。刘完素曰:“右肾属火,游行三焦……是言命门相火也”。命门之一息元阳,归于肾,藏于肾[7],又源源不断的通过“游行三焦”发挥其温煦脏腑的功能。张景岳曰:“盖君道惟神……相道惟力”。指出了君相二火的关系,认为相火在少阴君火主宰下,代行君令,为心之用。两者各安其位,共同维持机体的正常功能。张洁古曰:“三焦为相火之用。”张锡纯曰:“夫下焦阳气少火也,即相火也,其火生于命门,而寄于肝胆。”强调少阳升发活动对发挥相火功能的重要性。相火虽起于肾之命门,未尝不充盈于脾胃之腐熟饮食,化生气血。故黄元御曰:“中气者,脾胃旋转之枢纽,水火长降之关键”。说明脾胃功能与相火有关。赵献可曰:“此相火者,寄于肝肾之间,此乃水中之火,龙雷之火也”。强调相火与肝肾阴精相互化生的关系。总的来说,相火“藏于肾→升于肝→三焦主之→降于胆→归于右肾”[8],《素问·六节藏象论》提出“凡十一脏取决于胆”。相火潜藏于肾,经少阳之升发布达全身,影响全身,而脾胃则化生气血,充盈元气,是相火能量的重要补充。

2.2 相火与元气密切相关

元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始物质和原动力,为人体最根本、最重要的气[9]。《难经》云:“诸十二经脉者,皆系于生气之源……谓肾间动气”。又云:“三焦者,元气之别使”。元气由肾所主,成于先天,以三焦为通道,促进生长发育、性与生殖。相火亦源于肾之命门,少火之气壮,阳和之正气通过游行三焦,荣卫经络,从而发挥温煦脏腑、促进生长发育的作用。从生成角度而言,相火与元气均源于下焦、生于先天,三焦是两者发挥功能的重要通道。从功能角度言,相火与元气均具有促进生长发育、性与生殖的作用,两者必然存在相关性,故元气与相火同出而异名[10]。张元素亦云:“命门为相火之源,天地之始,藏精生血……主三焦元气……三焦为相火之用,分布命门元气”。张景岳进一步指出:“君相之义,无脏不有……君相之火,正气也,正气之蓄为元气”。说明经由肾之命门发出的相火遍历五脏六腑,以“总领五脏六腑,荣卫经络”,故脏腑皆俱相火,促进生长发育,发挥与元气类似的功能。

2.3 相火的生理功能

相火的首要功能为维持机体之温热。中焦腐熟饮食,化生营卫二气,如环无端,循行于五脏六腑。虽曰卫气“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然此温分肉之作用亦必受相火之熏陶,且经亦云“卫出于下焦”,说明肾之元阳具有温煦机体的作用。相火的另一作用为推动脏腑功能、促进生长发育,其机理有二。一则相火源自先天,与元气密切相关,正如喻嘉言曰:“相火居下,为原泉之温,以生养万物……属肾而元阳蓄焉”。其温煦作用必含先天充养之气,自非后天之火可比。二为相火一气周流,游行三焦,其温热之性自可发挥温煦脏腑、推动组织机能的作用。现代学者一般认为相火与精室、女子胞的藏蓄、盈泄功能密切相关,促进性与生殖[11]。相火为脾胃之根基,参与腐熟脾胃饮食、化生气血、同时参与维持人身阴阳水火的动态平衡[12]。总的来说,相火与阴精相互化生,潜藏守伏于肾之命门,为心之用,经少阳生发活动,中节而动,常用不衰,按一定的节律流畅通达,熏蒸散布于机体各个部位,发挥温煦脏腑、经络、肢节的生理功能。

3 甲状腺与相火生理方面的相似性

3.1 甲状腺经络分布与相火循行有关

甲状腺的血液供应十分丰富,为一般组织的50倍左右,每克组织血流达4-6 mL·min-1。根据中医学传统理论,则甲状腺所处部位为多经气血交会之处。“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由于心主血脉、肝主疏泄与藏血、脾胃化生营卫气血、肾推动生长发育与脏腑气化,则多气多血的甲状腺与诸多脏腑关系密切。从经络循行角度而言,“肾足少阴之脉……循喉咙,挟舌本”。“心手少阴之脉……其支者,从心系上挟咽,系目系”。“三焦手少阳之脉……其支者,从膻中上出缺盆,上项”。“肝足厥阴之脉……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连目系”。以及脾、胃之经络及任脉均循行于颈前两侧,督脉则可以通过总督一身阳气的方式间接联系甲状腺功能。这与相火起于下焦,为心所主,与脾胃相关,通于任督,布达于少阳的循行流注相吻合。经络上既有相关性,功能上必有相似性,为甲状腺功能与相火的联系提供了生理学基础。

3.2 甲状腺功能具有类似元气盛衰的变化

甲状腺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甲状腺滤泡,胞质内线粒体发达,粗面内质网分布于整个细胞中,与高尔基复合体相通。滤泡细胞高度依赖甲状腺功能而变化,亢进时呈柱状,线粒体聚集于胞质膜顶端。低下时呈扁平状,胞核位于基底部[13]。正常情况下,存储的甲状腺激素可供应3个月左右的代谢需求,以确保满足人体生长发育的需求。T3(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4(总甲状腺素)、TSH(促甲状腺激素)是反应甲状腺功能的常用指标。随着年龄的增长,健康人群T3、T4水平下降,而TSH水平升高,说明人体甲状腺功能逐渐衰退[14]。生、长、壮、老、已是人体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其与元气的盛衰密切相关。随着生命肇始于“两精相博”,元气历经“肾气盛”、“天癸至”、“肾气平均”等阶段渐渐衰减。正如经云:“人年过四十而阴气自半,起居衰也”。相火与元气关系密切,随着年龄的增长,元气渐衰,相火温煦功能逐渐减退,故表现为甲状腺功能减退。

3.3 甲状腺激素与相火具有相似的生理功能

相火为与生俱来的无形之火,正如张景岳言“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相火为阳气之基,一气周流,其温热之性对维持机体必需的热能、推动脏腑活动至关重要。甲状腺激素也具有明显的产热效应,主要通过棕色脂肪、肝脏和肾脏表达实现。如T3可降低下丘脑AMPK的活性,增加交感神经兴奋性,并上调棕色脂肪组织的产热标记物[15]。“兴衰之道由乎此……是言命门相火也”。相火为生命的原动力,凡生命的形成、发育,成熟均有赖相火的温煦。甲状腺激素促进人体糖、脂、蛋白三大代谢,骨骼发育,以及神经细胞分化、增殖、移行、发育、生长等,亦对机体发育有重要影响。甲状腺激素通过调控下游基因表达,从而在胎盘发育过程中发挥调控血管生成、控制细胞增殖与凋亡等作用[16]。来自母体的甲状腺激素对胎儿早期的发育至关重要,若甲状腺激素缺乏,大脑发育和骨骼成熟会明显迟缓,从而导致呆小症[17]。这与相火促进性与生殖、促进生长发育的功能相类似。相火对脏腑功能推动作用亦在甲状腺激素生理作用得到体现。甲状腺激素对多脏腑具有有益作用,如甲状腺激素通过多种途径保护心脏功能,T3作用于甲状腺受体,通过促收缩、抗凋亡、抗炎、抗纤维化、促进血管生成、再生和对microRNA谱有益作用保护心脏功能[18]。T3可以反映病情的严重程度,低T3综合征时患者的预后欠佳,随着病情的缓解则T3逐步恢复正常。甲状腺激素通过血流动力学等多机制保护肾功能[19]。甲状腺激素还是胃肠道黏膜生长和分化的调节物,其与肠道微生物存在密切的双向关系[20]。《医学求是》言:“人身自幼至成人,生长之机全赖少阳相火”。相火的生理功能与甲状腺激素的有益作用相类似。

4 相火与甲状腺病理方面的相关性

4.1 甲亢与相火妄动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指甲状腺合成、分泌或生物效应过量导致的人体高代谢状态。五志过极、气机郁滞、内火自燃、相火妄动则致亢盛之火。甲状腺局部阳气过盛,相火妄动,则急躁易怒、多食易饥、舌红苔黄等阳热症状。热极动风,则身体震颤,汗多。妄火循经上扰清窍,则眼球突出、畏光流泪导致甲亢相关性眼病。妄火炼液为痰,脉络不利,痰瘀结于颈前,则甲状腺肿大。随着疾病的发展,妄火耗气伤阴,合并甲亢相关腹泻导致的津液流失,肝肾阴亏,则形体消瘦、神疲乏力、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等。故郁、热、痰、瘀、虚是当前学者对甲亢证候的主要分类[21]。如因感染、情绪激动、过度劳累、抗甲状腺药物不足等因素诱发,可发生高热、大汗淋漓、心率过快等甲亢危象,甚至危及生命。

甲亢的最常见病因是Graves病(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毒性甲状腺腺瘤、亚急性甲状腺炎等亦可导致甲亢。Graves病过量分泌的甲状腺激素产生类似中医“火”表现的全身高代谢状态[22],毒性甲状腺腺瘤则可自主产生独立于TSH或TSH受体抗体的甲状腺激素[23],类似中医学相火妄动表现为不正之火。亚急性甲状腺炎前期多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以颈部肿痛,发热,咽痛为主要临床表现。“三焦手少阳之脉……嗌肿,喉痹……足少阳胆经之脉……马刀侠瘿,汗出振寒”。辨证当属太阳少阳并病[24],肝经郁热是最常见的类型[25]。少阳升发活动是相火的重要疏泄途径,富含元气,外感风温热毒,邪传少阳,相火受到激惹而妄动于外,故见甲亢。随着少阳相火的疏泄,以及元气的抗邪作用,病气行经而尽,甲状腺功能可恢复正常,故属于一过性甲亢。此外,甲状腺肿瘤也观察到了自发缓解甚至痊愈的现象,甲状腺癌可持续数年甚至数十年无显著变化,与其它肿瘤的一般表现不符。其是否与中医学相火理论有一定的关联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4.2 甲减与相火虚衰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指甲状腺激素合成、分泌或生物效应不足导致的人体代谢活动能力下降,以表情淡漠、动作缓慢、精神萎靡、疲乏等临床表现为主,严重者可继发心脑血管、消化、血液等系统病变,甚至出现甲减危象。脾胃腐熟后天水谷精微充盈先天之气,化生元阴元阳,借三焦之气化布达五脏六腑。若脾肾阳虚,相火衰微,元阴元阳无以敷布周身,五脏精气不足,则可表现为甲减一派“虚劳”之象。脑细胞的许多代谢过程受甲状腺激素调节,是维持神经系统正常功能和神经元兴奋性的最重要激素之一,甲减患者由于甲状腺激素的缺乏,轻者常有记忆力、注意力、理解力的减退,反应迟钝、嗜睡。重者可痴呆、幻想、木僵或昏睡。神识清爽,反应之敏捷,动作之机巧属于中医学得神范畴,正如《灵枢·海论》:“髓海有余,则轻劲有力,自过其度”,其与人体“髓海”的充盈与否关系密切。陈无择云:“相火则丽于五行,人之日用者是也”。肾属先天,内含元阴元阳,为五脏六腑之根本,充盈脑髓。脾属后天,脾阳蒸化水谷,化生气血,升发清阳达四肢百骸。脾肾阳气振奋则相火不衰,化生气血,补益脑髓,上启心窍通脑络,故神机外露。现代研究也表明温补脾肾可调节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促进甲状腺激素分泌,改善甲减临床症状[26-27]。

命门火衰、阳气不足、阴邪内盛、久病内伤,则致虚衰之火[28]。肾中阳气衰微,水气失司,蒸腾无力。脾胃运化不利,津液阴凝成形,聚而为痰饮。相火虚衰,元气通行障碍,三焦阴邪留滞,则表现出甲减诸多并发症。上焦心肺阳气不振,心排血量降低,可见心率降低,甚至心包、胸腔积液。中焦脾胃阳虚,消化系统低代谢表现,气机不利,可见腹胀便秘、食欲减退。下焦肝肾元阳不足,性腺功能减退,可见畏寒肢冷、性欲淡漠、胫前黏液性水肿。阳气既不足,寒则收引,脉络为之绌急,而致瘀血阻络。故甲减当属本虚标实之证,病初以脾肾阳气衰微为主,继而产生痰湿、瘀血,进一步加重脾肾阳气的虚损。现代学者亦多认为甲减属“瘿病”继发的“虚劳”“虚损”,病机以脾肾阳虚为主,兼有水湿、痰浊、瘀血[29]。

5 从相火论治甲状腺疾病

《素问·六微旨大论篇》云:“亢则害,……害则败乱,生化大病”。甲亢表现为相火妄动,其病属实证,病位在三焦,其治当遵《素问·至真要大论》言:“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甘苦,以酸收之,以苦发之”,辅以祛风、通络、化痰。可选用黄连、黄芩、夏枯草苦寒清降三焦亢妄之火。生地、龟板、鳖甲咸寒滋水涵木、潜藏相火。白芍、乌梅、木瓜酸泻肝木、收敛相火。北沙参、麦冬、百合味甘以养阴生津。桑叶、钩藤祛风通络,土贝母、丹参、三棱、莪术化痰通络,柴胡、香附疏展气机、升发少阳。凸眼加生牡蛎、刺蒺藜,心率快加龙齿、珍珠母,腹泻加莲米、炒薏仁、炒扁豆,气阴两伤加黄芪、麦冬、五味子。肾阴阳两伤,重用熟地,加巴戟天、牛膝引火下行。研究表明:黄连、黄芩等寒性药物能拮抗甲亢模型大鼠的T4水平升高趋势,下调能量代谢率[30]。夏枯草可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从而抑制甲状腺肿大[31]。咸寒养阴的龟板能改善高代谢状态,增加大鼠体质量[32]。龟板与生地联用则可调整Na+-K+-ATP酶活性从而调控能量代谢[33]。

《难经》曰:“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主通行三气,经历五脏六腑”。甲减表现为脾肾两虚,相火虚衰,三焦阴邪留滞。其治当温补脾肾,通行三焦元气。正如张景岳言:“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言:“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治疗上应重视阴中求阳、阴阳并补。选用二仙汤加减[34],仙茅、仙灵脾温补肾阳,助相火。巴戟天、熟地、菟丝子厚味滋阴,使阳得阴助而源泉不竭。黄芪、党参、干姜、升麻温补脾阳,升元气。脾肾双补,气血生化有源,三焦气盛不受邪。阴邪留滞,合用升降散升清降浊。心率慢合用麻黄附子细辛汤。积液加桂枝、茯苓、泽泻。便秘加肉苁蓉、当归,益精润肠,或合温脾汤加减。寒甚加附子、重用干姜。性欲淡漠加淫羊藿、蛇床子。活血通络选用红花、当归。此外,配合艾灸命门、关元、肾俞等穴位培补命门之火可提高临床疗效[35]。研究表明:二仙汤联合优甲乐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与免疫功能,缓解临床症状[36]。二仙汤配合软坚消瘿的中药可明显改善血清激素水平,抑制甲状腺肿大,降低副作用[37]。

6 结语

相火为潜藏于肾的无形之火,一气周流,游行三焦,循行于五脏六腑,发挥温煦脏腑、促进生长发育的生理功能,难于直接测知。相火与甲状腺功能有一定相关性,虽中医学理论从宏观入手、难以用几个具体的现代医学指标所代替,但通过甲状腺功能水平可为观察和推测相火状态提供一个可能,并为相火理论与现代医学的联系提供切入点。对完善中医学相火理论,阐释其具体内涵具有积极意义。下一步可在实验动物模型运用具有泻相火功效的中药如黄柏、知母等药物观察甲状腺功能变化,并寻找中医药调控甲状腺功能变化的具体现代医学途径。此外,从相火论治甲状腺疾病为临床提供新思路,有益于提高临床疗效,对当前发病率逐年提高的代谢疾病的防治具有积极意义。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