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基于CiteSpace的肝郁脾虚证候诊断标准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

时间:2024-07-28

田元祥,刘莎莎,周新宇,秦 义,刘雅儒,董玉山

(1.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 北京 100700;2.邯郸市中医院儿科 邯郸 056000;3.哈尔滨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哈尔滨 150001;4.北京中医医院怀柔医院 北京 101499;5.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北京 100029;6.华北理工大学中医学院 唐山 063210)

CiteSpace是一款科学文献可视化分析软件,由美国Drexel大学陈超美教授及其团队开发[1],能够显示相关文献在一定时期发展的现状、趋势与动向[2],适应于中医证侯客观化研究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可令科学研究主观性降低、规范性提升。考虑到证候诊断标准的战略研究是证候深入研究的基础性工作、肝郁脾虚证是中医最常见的证型之一,本研究应用CiteSpace软件,对肝郁脾虚证候诊断标准相关文献中的作者、研究机构、关键词进行共现分析,通过生成可视化图谱,展现了该研究领域核心作者及主要科研机构的分布情况,并对研究热点及研究方向予以探究。

1 数据与方法

1.1 数据

1.1.1 数据收集

遴选中国知网(Chinese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收录的医药卫生类文献作为数据来源,基于不同科研工作者或对肝郁脾虚证存在表述性差异(e.g.肝郁脾虚型、肝郁脾虚证、肝郁脾虚者),采取主题检索策略,检索词设定为 “肝郁脾虚” 和 “诊断” ,以保证文献查全率。在检索年限起始时间点不设限、截止时间设置为2019年的条件下,人工剔除综述性文献、会议通知、征稿通知等不符合要求的文献,可初步得到研究型文献991篇。

1.1.2 格式转化与数据清洗

以Refworks格式导出991篇文献记录,并以纯文本形式保存。使用CiteSpace软件中自带的格式转化器,将Refworks格式文件转换为CiteSpace可识别的download_***.txt格式。构建基于内容的特征码提取方法,以题目、作者和摘要作为特征三元组,编写VBA代码计算文本中各数据条的相似度[3],剔除重复文献记录,最终得到可纳入研究文献共计645篇。

1.2 方法

1.2.1 软件选择与设置

选择CiteSpace 5.6.R1版本对上述文献进行分析,用已转换完成的文本文件建立本次分析的项目(Project)。设置软件分析的时间跨度为1981年-2019年,每1年作为一个时间切片(Time Slicing),将文献标题、摘要、作者、关键词和增补关键词作为分析来源(Term Resources)。为保证文献的信效度,本文设置C(最低被引次数)、CC(特定时间段内共被引次数)和CCV(规范化后的共被引次数)为(2,2,20)、(4,3,30)和(4,3,30);为使图谱成像清晰,信息筛选阈值(Top N,Top N%,k)(Top N代表每一时间段内被引频次最高的N个节点,Top N%代表前N%的节点数,k为论文被引次数降序排列对应序号的平方值与累计被引次数的比值)设置为(50,50,16)。在此基础上,节点类型(Node Types)分别选择作者(Author)、机构(Institution)和关键词(Keyword),生成肝郁脾虚证候诊断标准研究的作者合作网络、机构合作网络、关键词共现网络及其聚类知识信息量表,并予以分析。

1.2.2 文献增长规律

初期科技文献增长规律符合普赖斯曲线方程轨迹,即:F(t)=a∙ebt(a,b>0)[4]。式中t为时间,F(t)是t年发表的论文数量,a是初始时刻(t=0)的论文数量,b是文献的持续增长率,近似等于文献的年际增长率。中、后期呈现逻辑增长曲线方程轨迹,即:F(t)=式中,其他参数含义不变,参数k为发文数量只能无限接近而不能达到的极限值。

1.2.3 核心作者与核心作者发文量

核心作者是指发文量在N篇以上的作者。其中,核心作者最低发文量ηmax指发文量最高作者的发文数。

2 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结果

2.1 肝郁脾虚证候诊断标准研究相关文献时间分布

科学文献发文趋势能够展现待研究领域的发展历程及其所处的研究阶段。图1显示了1981年-2019年,我国肝郁脾虚证候诊断标准相关文献的时间分布情况。采用曲性方程拟合该领域逐年发文趋势,可获得文献增长轨迹:F(t)=0.76178∙e0.12093t。该曲线方程贴近科学文献指数增长规律(R2=0.95),表明该项研究正处于蓬勃发展的初期,预示未来将会有更多创新性成果诞生;参数0.12093近似等于我国肝郁脾虚证候诊断标准论文的年际增长率,继而推知2020年该领域的发文量或将达到85篇。

图1 肝郁脾虚证候诊断标准研究相关文献时间分布

2.2 作者合作网络分析

通过对研究的数据分析可知,发表过肝郁脾虚证候诊断标准文献的作者共有430位。其中,陈家旭发文量最高,ηmax=8;核心作者最低发文量N≈3篇,共21人,约占全部作者的4.88%;该群体所属工作单位相对集中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及其附属医院、陕西中医药大学及其附属医院和广州中医药大学及其附属医院(表1)。

表1 肝郁脾虚证候诊断标准研究核心作者列表

由作者合作网络视图(图2)可以看出,发文量较多的作者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合作关系,形成大大小小的研究团队。其中,刘艳、石次国和李筠所在的团队体量较大。就内容而言,刘艳团队运用因子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等多元统计方法,开展了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证候分类及量化诊断研究,为该病证候诊断标准化进程提供了一种新方法与新思路[7];石次国团队主要通过大量临床研究,证实慢性乙肝中医辩证分析可不同程度反映肝损害及肝纤维化程度,可用于指导临床诊断与治疗[8];李筠团队的研究方向主要为慢性乙型肝炎病理组织学诊断与中医证型间的关系,旨在制定该病的中医药诊疗方案[9]。尽管陈家旭、金益强和唐启盛所在的研究团队体量较小,但成果较多。陈家旭团队系统研究了肝郁脾虚证相关疾病病种、证型诊断标准、临床诊治规律[10];金益强团队证实了血浆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及尿木糖排泄率减低可作为肝郁脾虚证的实验诊断指标[11];唐启盛团队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提取证候要素、厘定靶位、应证组合,探寻出肝郁脾虚、心脾两虚和心肾不交是焦虑抑郁共病的常见证候类型[12]。相关研究展现了良好的理论意义与实际应用价值。

图2 肝郁脾虚证候诊断标准研究作者合作网络视图

2.3 机构合作分析

经CiteSpace统计发现,参与肝郁脾虚证候诊断标准研究的机构有314家,其中,发文量最多的机构为北京中医药大学(31篇),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16篇)和上海中医药大学(15篇)紧随其后(表2);发文量不低于9篇的机构仅有12所,表明该领域的主要研究力量集中于少数几家科研机构。

表2 肝郁脾虚证候诊断标准研究高发文机构列表(发文量≥9)

图3为肝郁脾虚证候诊断标准研究机构合作网络视图,图中每一个节点代表一所科研机构,节点间连线和颜色分别反映了机构间存在科研合作关系,网络越密集,合作越紧密;颜色越浅,合作关系达成时间越晚。据图可以看出,我国该领域研究具有多机构相互合作的特点,合作多出现于近几年。其中,以北京中医药大学为核心的机构合作网络体量最大,合作对象包括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附属医院、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等;以上海中医药大学及其附属曙光医院为双核心的机构合作网络体量较大,与异地的天津中医药大学及其附属医院开展了学术合作。机构间的跨地域合作为肝郁脾虚证候诊断标准研究营造了良好的科研环境。

图3 肝郁脾虚证候诊断标准研究机构合作网络视图

2.4 研究热点及方向分析

关键词是对作者学术思想的高度凝练,通过对高频关键词的分析,有助于获悉某一学科或领域的发展历程、研究热点及方向,进而实现对科学发展的合理预测[13]。本研究将同含义关键词(e.g “.肝郁脾虚” “肝郁脾虚型” “肝郁脾虚证” )进行合并,运行CiteSpace软件,生成我国肝郁脾虚证候诊断标准研究关键词共现图谱(图4)。

图4 肝郁脾虚证候诊断标准研究关键词共现视图

据图可知,该领域共涉及关键词452个,其中,词频不低于10的关键词共有22个(表3)。剔除文献检索主题词 “肝郁脾虚” 和 “诊断” ,其余高频关键词则反映出我国肝郁脾虚证候诊断标准研究涉及以下内容:①基于科学学分析方法的理论研究,如 “临床观察” “临床研究” 和 “聚类分析” ;②肝郁脾虚证常见疾病研究,如 “慢性乙型肝炎” “肠易激综合征” “功能性消化不良” “抑郁症” 等;③肝郁脾虚型疾病治疗方法或手段,如 “中医药疗法” “辨证分型” “逍遥散” 等。

表3 肝郁脾虚证候诊断标准研究关键词列表(词频≥10)

按照关键词的中心性值进行排序,可得到表4。中心性又称中介中心性(Betweenness Centrality),其取值范围在0-1之间,被用于衡量节点在网络中重要性的指标。一般来说,中心性大于0.1所对应的关键词可被认定为关键节点[14]。据表可以看出,我国肝郁脾虚证候诊断标准研究关键节点共有31个。这些关键节点可被用于辅助词频确定研究热点的同时,展现不同研究内容间的联系或共性。鉴于此,易得到如下推断:①由肝郁脾虚引发的肝炎类疾病、功能性消化不良和抑郁症是研究热点;②临床疾病的施药治疗需建立在辨证分型之上,尽管中药复方逍遥散具有疏肝解郁、健脾之功效,但并不意味其在治疗肝郁脾虚型病症过程中均能无往不利,故诸如针刺等治疗手段被提出;③动物实验、临床观察以及生化指标检验被广泛用于评估肝郁脾虚证的治疗效果。

表4 期刊文献高中心性关键词列表

为了进一步剖析我国肝郁脾虚证候诊断标准研究的知识结构、探寻关键词的组合分类,本研究通过对数似然算法(Likelihood Rate,LLR),对纳入关键词图谱的452个关键词进行聚类,滤去较小的集群(节点数<10,剪切值<0.7)后,得到代表性集群11个(表5)。

表5 肝郁脾虚证候诊断标准研究关键词聚类列表

关键词聚类能够反映出该领域研究文献的集中程度。结合现有文献内容来看,肝郁脾虚证候客观化诊断、如何治疗因肝郁脾虚引发的溃疡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乙型肝炎和高脂血症、以及辨清某疾病是否因肝郁脾虚引起是当前科学研究的主要方向,呼应了现实诉求。

3 讨论

本研究运用CiteSpace,对1981年-2019年刊发的645篇肝郁脾虚证候诊断标准研究型文献进行了可视化分析,根据逐年发文量呈现指数增长,可以判断出该项研究正处于发展初期,梳理该项议题的研究概况、总结概括其研究热点具有一定的意义。

通过对作者合作的可视化分析,发现关于肝郁脾虚证候诊断标准的研究人员有430人,核心作者21人;核心作者最高发文量为8篇,最低发文量为3篇,与非核心作者的学术贡献差距不大;学术团体相对分散且彼此间缺乏交流与合作,该状况不利于肝郁脾虚研究的持续发展,易造成科研成果的深入性和全面性不够,阻碍该领域未来发展。因此,加强各个研究团队之间的合作,博采众长,搭建良好的合作平台应予以提倡。从科研机构间合作来看,该领域研究具有多机构相互合作的特点,合作多出现于近几年,并呈现出科研机构跨地域合作倾向,这为我国肝郁脾虚证候诊断标准研究营造了良好的科研环境。

肝郁脾虚证候诊断标准相关文献关键词共452个,其中高频关键词(词频≥10)22个,有意义的聚类11个。根据关键词共现与聚类结果显示,肝郁脾虚证候客观化诊断、如何治疗因肝郁脾虚引发的溃疡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乙型肝炎和高脂血症,以及辨清某疾病是否因肝郁脾虚引起既是研究热点,同时也是该议题的主流研究方向。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