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中医专方治疗寒冷性荨麻疹的研究进展*

时间:2024-07-28

焦 亮,余倩颖,向浩瑜,王 瑷,陈明岭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成都 610075)

寒冷性荨麻疹(Cold Urticaria)是一种感受寒冷刺激后在皮肤局部发生的荨麻疹反应(包括风团、血管性水肿、红斑等),遇风、寒、冷等刺激后加重,皮肤暴露部位多见,也可累及黏膜,甚者还伴有头痛、腹痛、腹泻等过敏反应[1],其病情易反复迁移,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寒冷性荨麻疹发病率高,是皮肤科多发病之一,占过敏性疾病的80%以上[1,2]。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病因复杂,发病机制不明确,临床上多选用抗组胺药、糖皮质类激素、免疫抑制剂及维生素C等药物进行抗过敏与对症治疗,但长期使用上述药物易产生耐药性,且一旦中断治疗易导致复发。中医凭借其特色的辨证论治体系在治疗皮肤疾患上有着可靠的临床疗效。中医学认为寒冷性荨麻疹属于 “瘾疹” 范畴,具体对应风寒束表之证型。本病病因多是因先天禀赋不耐,机体腠理不固,加之阳虚于内,易受风寒 等邪气侵袭而发病。关于本病的病因病机,历代医家多有论述,《黄帝内经·素问》曰: “风邪客于肌中则肌虚……又被寒搏皮肤,外发腠理,淫气妄行,则为痒也” ;《金匮要略》中论述为: “风气相搏,风强则为瘾疹,身体为痒” ;《诸病源候论·风瘙身体隐轸候》中的论述则为: “邪气客于皮肤,复逢风寒相折,则起风瘙隐轸” 。综合历代医家的论述可知,先天禀赋不耐,卫气失于温养不合于营,皮肤腠理疏松难以固密,风寒之邪易袭肌腠,内不得疏泄,外不得透达,郁于皮肤腠理,使营卫不和,风寒之邪与气血搏于肌肤而发风团、瘙痒是本病之病机。中医治疗寒冷性荨麻疹以治风祛寒、益气固表为基本治疗原则,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3,4]与提高生活质量方面[5]都有明显的效果,但不同医家常根据具体的临床表现灵活选方。因此,本文拟从经方、时方及自拟方3个角度对寒冷性荨麻疹的中药治疗总结规律,为今后中药专方治疗该病提供更多可借鉴的临床思路。

1 经方治疗寒冷性荨麻疹的研究进展

“经方” 以药少而精,效如桴鼓而为方书之祖,其理论也指导着皮肤科领域的临床运用。检索寒冷性荨麻疹相关研究发现,桂枝汤、麻黄汤、当归四逆汤及其类方等经方多被用于治疗本病,现将其因进行分析。

1.1 桂枝汤及其类方

桂枝汤被誉为《伤寒论》第一方,为群方之首。此方归属太阳病篇,针对肌体卫强营弱,阴气虚弱不得收敛,阳气浮越被风邪所伤而出现恶风恶寒及阳气浮越之汗症。方中桂枝辛温,通阳散邪扶卫为君药;芍药酸寒,敛汗益营为臣药,两药一散一收,可共驱寒邪以调营卫;生姜辅之解表、大枣佐以和营、炙甘草调和表里及诸药,三药补益中土又可调和营卫,使整方散中有补,刚柔相济。已有研究[6]证实桂枝汤在治疗寒冷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使用西药,且远期疗效更优;也有研究[7]通过运用桂枝汤加减联合西药,发现桂枝汤联合西药能快速缓解和消除患者症状,临床疗效也明显优于单独应用西药,且复发率低。桂枝汤本为太阳中风证而设,治疗太阳中风表虚证或杂病营卫不和自汗证,在寒冷性荨麻疹的治疗上亦可取得独特疗效。参考寒冷性荨麻疹的病因病机,为外感风寒致营卫不和,风寒郁于皮肤腠理之间与气血相搏而发,取桂枝汤通阳散寒,调和营卫之功效,可达到同证同治的目的,在临床上选用此方多用于治疗病程日久或素体欠佳致阳气虚弱,伴时有恶风、肤冷、易感冒、脉浮等症状的寒冷性荨麻疹患者。

除此以外,桂枝汤类方在寒冷性荨麻疹的治疗上也得到广泛应用,如桂枝麻黄各半汤,出自《伤寒论》第23条: “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原方主治太阳病日久,外邪尚未内传少阳及阳明,正虚而邪郁未解,营卫失和而出现身痒面红等寒邪束表之证。合用桂枝汤、麻黄汤原剂量三分之一制成的桂枝麻黄各半汤,取桂枝通阳调和营卫,麻黄散寒解表。本方多用于治疗风寒束表较轻又见营卫不和的寒冷性荨麻疹患者,症见微恶风寒、无汗、脉浮紧或缓。若仅取桂枝汤,辛温发散之力较弱;若仅予麻黄汤,恐过汗而伤正。已有临床研究显示,运用桂枝麻黄各半汤治疗寒冷性荨麻疹对比西药治疗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症状[8],还具有安全性高、复发率低[3,9,10]等优势,动物实验研究也证明桂枝麻黄各半汤具有较好的抗炎[11]、抗过敏[12]等作用。因此,运用本方治疗寒冷性荨麻疹切合中西医病机。

1.2 麻黄汤及其类方

麻黄汤是《伤寒论》中治疗太阳伤寒病的经典方,是八法中 “汗” 法的代表方。一般用于风寒外束肌表,卫闭营郁的太阳伤寒表实证。方中麻黄发汗宣肺,有利皮毛之效;麻桂相须,又可发卫气开腠理,透营分畅营阴;麻杏相使,加强降气除寒;甘草调和宣降、缓峻,四药共用可散表寒、宣肺气、通营卫、消风团。现已证实将其运用于寒冷性荨麻疹的治疗可取得明显疗效[13]。取麻黄汤宣散外寒之效治疗本病风寒束表较重的患者,症状多见畏寒明显而无汗、风团色白、头身好发、脉浮紧。除单独运用麻黄汤进行治疗外,临床上还根据伴随病症与其他方联用,如麻黄汤联合玉屏风散[14],驱风散寒辅以益气固表。不仅如此,仲景还根据病情的不同衍生出诸多类方如麻黄附子细辛汤、大青龙汤等也可应用于寒冷性荨麻疹的治疗。麻黄细辛附子汤用于治疗寒冷性荨麻疹,是取其适用于体虚正损又复感风寒的病因病机。在麻黄汤解表散寒的基础上,加附子温少阴之里,细辛散少阴之邪,以奏温经解表、表里兼顾之效,更适用于阳气虚损较重兼有里寒为患,而见冬季好发,畏寒明显,喜添衣加被却无缓解,风团淡白凸起不甚,脉沉缓的寒冷性荨麻疹患者。寒冷性荨麻疹治疗的临床研究中,常将麻黄附子细辛汤与其他疗法合用,如赵亮[15]联合耳穴贴压法,郭贵生[16]联合足三里穴位注射,都可取得确切疗效。选用大青龙汤治疗本病,是因大青龙汤证与本病病机有相通之处,都为风寒外袭致玄府闭塞,营阴溢于脉外而郁于皮下。临床中多用于症见恶寒、口渴、肢肿、肢冷心烦,或有喘咳、脉浮紧的寒冷性荨麻疹患者。茅国荣等[17]应用大青龙汤对寒冷性荨麻疹进行论治,总有效率高达90.06%。

1.3 当归四逆汤

当归四逆汤出自《伤寒论》第351条: “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 。素体营卫不和之人受到风寒等刺激时,引起的寒凝血瘀而致脉道不通,当归四逆汤可主之。该方由桂枝汤化裁而来,方中当归甘温,养血和血;细辛桂枝辛温,配之温经散寒通脉;芍药佐之补益营血,又可与桂枝调和营卫。通草畅通经脉,以助血行;大枣、炙甘草既可缓峻,又能健脾养血。因此,运用当归四逆汤治疗寒冷性荨麻疹时,应紧抓血虚风寒凝滞经脉病机,主治临床症见风团色淡不红、四肢冷、舌淡白、脉沉细的患者。总结当归四逆汤对比单纯西药治疗治疗寒冷性荨麻疹的临床研究发现,有研究运用当归四逆汤治疗效果优于西药组[18],其远期临床疗效更为显著[19];也有研究[20]运用加味当归四逆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慢性寒冷性荨麻疹,患者症状不仅明显改善,生活质量也得到提高。

三个经方所对应的病证虽有细微不同,却都被用于治疗寒冷性荨麻疹(表1)。桂枝汤及其类方均可辛温宣肺透表,使郁滞肺气宣发,解肌宣腠使卫气温通皮毛,需根据表证的虚实进行具体选择;麻黄汤及其类方证属卫闭营郁,均存在着明确的风寒表实证,应根据里证的不同进行选择;当归四逆汤证可养血和血、温通经脉以调和营卫,根据患者气血状况进行选择。以上经方均可治疗寒冷性荨麻疹,药物虽有不同,但总体离不开祛风散寒,开通玄府驱邪外出,调和营卫气血达表里兼顾的基本治疗总则,是同病(寒冷性荨麻疹)异治(不同经方)的体现。

表1 经方不同选方与用药

2 时方治疗寒冷性荨麻疹的研究进展

时方是与经方相对而言的,多指仲景以后历代医家所创制的方剂,为后世时兴习用之方。检索治疗寒冷性荨麻疹的相关时方发现,玉屏风散、荆防败毒散与五味子汤多被应用,现逐方进行探讨(表2)。

表2 时方不同选方与用药

2.1 玉屏风散

玉屏风散最早见于宋·张松《究原方》,《医宗金鉴》言其宜于 “风邪久留而不散” 诸症。本方由防风、黄芪、白术3药组成。黄芪甘温,补脾肺气以固表,白术和中以资气血,佐以防风走表而祛风邪,三药相合,祛中有补,补中有疏。将玉屏风散用于治疗寒冷性荨麻疹,一方面取其补益脾肺之气以固表,另一方面取其散风寒以驱邪外出,常针对风团较少,平素气短乏力,伴怕冷、自汗的荨麻疹患者。玉屏风散组方精简,在实际运用中常进行加味、合方以应对复杂病情。黄龙[21]应用加味玉屏风散对比单纯西药治疗,结果表明加味玉屏风散短期疗效与西药治疗无明显差异性,但远期疗效较优。李曙东、李巍等[4,22]运用玉屏风散合方当归四逆汤治疗寒冷性荨麻疹,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显著。还有王冬阳等[23]使用桂枝汤合方玉屏风散加减治疗慢性寒冷性荨麻疹,总有效率达92.10%。

2.2 其他时方

荆防败毒散,出自《摄生众妙方》卷八,方中荆芥、防风、羌活辛温,发散风寒;柴胡加强解表;佐以独活、川芎祛风除湿;前胡、桔梗宣发肺气,枳壳理气宽中,茯苓健脾利水;甘草调和诸药。此方为人参败毒散去除人参、生姜、薄荷,加荆芥、防风,使益气功能减弱,而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毒消疮之功增强。临床多治疗因外感风寒湿邪而发的寒冷性荨麻疹,症见发病急、肢体困重、恶寒、舌苔白腻、脉浮者,疗效显著[24,25]。出自《外台秘要》卷十六引《删繁方》的五味子汤为另一常用时方,药物由五味子、炙甘草、紫菀、桂心、附子、麻黄、干姜、川芎、细辛、大枣组成,具有温阳益气散寒、敛肺止咳之功效。取其温阳益气散寒、宣通肺气之效治疗寒冷性荨麻疹症见恶风恶寒、风团色白、短气者。金如钧[26]等研究发现五味子汤在远期疗效,复发率,耐受性方面优于单纯西药治疗,且无不良反应。

以上,时方治疗寒冷性荨麻疹紧扣病因病机,除宣通肺气以祛风散寒,多注重补益脾肺之气以固表,区别单纯的对症治疗,从整体与根本出发,着眼于恢复整个机体气血阴阳的平衡以抵御外邪。

3 自拟方治疗寒冷性荨麻疹的研究进展

总结临床研究中自拟方治疗寒冷性荨麻疹[27-35],主要以解表药、补益药为主,部分研究还使用虫类药进行治疗(表3)。其中桂枝、白芍、防风、荆芥等常用于发散风寒,调和营卫;黄芪,白术、大枣、当归等常作为补益气血、益气固表的代表用药;蛇蜕、全蝎、蜈蚣为部分研究所用的虫类药以熄风通络止痒。治疗分别以发散风寒、调和营卫、益气固表、熄风止痒为主要原则。如赵学义等[27]自拟玉屏桂枝乌梅汤(黄芪,白术,桂枝,白芍,乌梅,炙甘草,生姜,大枣)与盐酸左西替利嗪口服液对照治疗风寒型慢性荨麻疹,自拟方治疗总有效率达91.11%。张旭[28]予祛风抗敏煎(黄芪,当归、白术、白芍、防风、银柴胡、乌梅、五味子,荆芥、甘草)治疗寒冷性荨麻疹,任林红等[29]应用由麻黄桂枝各半汤合玉屏风散化裁而成的卢益萍抗敏方(麻黄、防风、荆芥、桂枝、浮萍、党参、黄芪、黄芩、陈皮、红花、白术、大枣)进行寒冷性荨麻疹的治疗,丁雄飞[30]、王贝文等[31]在治疗寒冷性荨麻疹时,加入少量虫类药如蛇蜕、全蝎、蜈蚣拟成宁荨汤2号(桂枝、白芍、炙甘草、黄芪、白术、蛇蜕、徐长卿、生龙骨、生牡蛎、白鲜皮、当归、防风、生姜、大枣)以熄风通络止痒,在改善症状方面取得了良好疗效。以上,自拟方在治疗寒冷性荨麻疹时都遵循了经方或时方遣方处药的理论基础,再根据病情进行药物加减而成。

表3 自拟方常用药对组合

中医专方治疗寒冷性荨麻疹,能够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疗效确切尤以远期疗效显著,无明显药物耐受性,复发率低。各医家治疗寒冷性荨麻疹,遣方处药都遵循本病病因病机,同时根据伴随病证的不同进行合理选择方药,是同病异治思想的具体体现,如选择经方解表方剂进行治疗时,需根据风寒轻重、表实表虚予不同程度的祛风散寒以调和营卫;除此,还需从机体的整体出发考虑,补益正气以加强抵御外邪,这在运用时方治疗寒冷性荨麻疹多有体现,这都为今后治疗本病时提供了可借鉴的治疗思路与经验。

本研究通过对中医专方治疗寒冷性荨麻疹的总结分析,得出了治疗本病的主要临证思路,即以治风祛寒、益气固表为基本治疗总则,但仍需依据个体差异,针对病证-病症具体情况进行选方,这提示研究者们在今后可对寒冷性荨麻疹进行更为具体的分证分型,能够更准确的指导临床。分析目前的临床研究发现,临床研究设计方面缺少严格标准的设计且缺少本疾病的相关机制的研究,在今后的研究中,规范临床试验设计与深入机制研究可为临床应用提供更可靠的循证与实验证据以指导临床。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