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松果体区血管周细胞瘤1例

时间:2024-07-28

资宇姮,王天宇,谭长连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放射科,湖南长沙 410000;

1 病例简介

男,50 岁,主诉:无明显诱因头晕6 个月,间歇性发作,无恶心、呕吐,无耳鸣及听力下降。体格检查: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实验室检查:促卵泡成熟激素18.32 MIU/ml、促黄体生成激素9.29 MIU/ml。MRI 检查(图1A~E)显示松果体区占位性病变,于全麻下行松果体区占位性病变切除及腰大池置管外引流,术中见肿瘤位于松果体区,淡红色,边界尚清,有包膜,肿瘤血供丰富,止血较困难。病理诊断(图1F~H):血管周细胞瘤(hemangiopericytoma,HPC)(WHOⅡ级),间叶组织源性肿瘤;免疫组化:CK(灶性+),CD99(-),PLAP(-),β-catenin(膜+),EMA(灶性+),Nestin(-),NSE(灶性+),GFAP(-),Syn(-),OCT-4(-),CD30(-),LCA(-),Bcl-2(+),CgA(-),S100(-),Vim(+),CD56(-),P53(-),Ki-67(5%+),FMB45(-),CD34(+++),F8(-),PR(-),SMA(-),Calponin(+),Des(-),CD31(+),Nen-N(-)。

图1 男,50 岁,松果体区HPC。横轴位T1WI、T2WI 示松果体区不规则肿块影(箭),大小约4.8 cm×3.6 cm,信号欠均匀,以稍长T1 稍长T2 信号为主,三脑室及双侧脑室后脚扩张(A、B);冠状位T2 FLAIR 示病灶(箭)呈稍高信号,形态不规则,分叶状,边界尚清(C);横轴位T1WI 增强扫描示病灶(箭)呈明显强化(D);矢状位T1WI 增强扫描示病灶实性部分明显强化,其内可见无明显强化的囊变坏死区(箭头,E);病理镜下示卵圆形和梭形肿瘤细胞丰富、密集,有一定异型性,但核分裂象少见(HE,×100,F);免疫组化示CD34+,CD99+(×100,G、H)

2 讨论

HPC 是起源于围绕在间叶毛细血管及毛细血管后微静脉周围的Zimmerman 细胞的软组织肿瘤,临床罕见[1],多为单发,可发生于全身任何部位,发生于颅内者较罕见,仅占颅内肿瘤的1%,约占脑膜肿瘤的2%~4%[2]。颅内HPC 的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主要与肿瘤部位及大小有关。颅内HPC 多发于颅底、矢状窦旁、大脑镰旁、小脑幕及静脉窦附近,其好发部位、MRI信号特点均与脑膜瘤相似,一般HPC 囊变及坏死较脑膜瘤多见,而脑膜尾征较罕见[3-4]。颅内HPC 多呈不规则分叶状,其MRI 信号较混杂,病灶多与白质呈等信号的稍短T1 信号,与灰质呈等信号的等T2 信号,增强扫描病灶实性部分明显强化,瘤内或周围可见血管流空信号,以上为HPC 的特征表现[5-6]。本例HPC 未见明显血管流空信号,但病灶呈不规则分叶状,信号欠均匀,可见囊变坏死,且实性部分呈明显强化。

本例HPC 发生于松果体区,需与其他肿瘤相鉴别,主要包括松果体细胞瘤、松果体母细胞瘤、生殖细胞瘤、畸胎瘤、绒毛膜癌、内胚窦瘤及胶质瘤等。根据肿瘤的好发年龄、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表现鉴别。

颅内HPC 具有侵袭性、血供丰富、术中止血困难、术后易复发等特点,目前治疗主要以手术切除为主,术后辅以放疗、化疗、生物治疗等[7]。影像学检查可在术前明确颅内HPC 的部位、形态、大小及侵犯范围,有助于临床制订手术方式、降低手术风险,确诊仍需依靠病理检查。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