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腮腺多形性腺瘤的MR诊断

时间:2024-07-28

胡高军 张红琴

腮腺多形性腺瘤的MR诊断

胡高军 张红琴

腮腺肿瘤;腺瘤,多形性;磁共振成像

【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分类号 】R739.87;R730.42

腮腺多形性腺瘤(pleomorphic adenoma of parotid, PAP)是最好发的腮腺良性肿瘤,约占腮腺肿瘤的85%[1]。以往应用CT诊断PAP的报道居多[2,3],MR征象总结较少[4,5]。本文总结江苏省丹阳市人民医院2007-01~2011-10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9例PAP患者的MRI特征,以期提高MR对本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9例PAP患者,男8例,女11例;年龄23~74岁,平均(43±4)岁;病程4个月至30年。其中耳后无痛性肿块15例,肿块呈圆形或椭圆形,大小1.5~6.0cm,边缘清晰,活动度可,质地中等或偏软;耳后肿胀伴轻微疼痛感4例,触诊未触及包块。所有患者均无局部发热,血常规、肝肾功能及肿瘤标志物CEA、CA19-9、CA125等均正常。

1.2 仪器与方法 19例患者均行MR平扫及增强扫描。采用Philips Achieva 1.5T双梯度MR机,头颈16通道联合线圈扫描,行常规轴位、冠状位、矢状位平扫及增强扫描,分别行T1WI、T2WI、STIR脂肪抑制及增强T1WI压脂检查,扫描参数:T1WI:TR 400ms,TE 15ms;T2WI:TR 3000ms,TE 120ms;STIR:TR 3000ms,TI 70ms,TE 120ms。 层 厚 5mm,层间距5mm,视野180~220mm,矩阵256×512,NEX 2~3次。造影剂采用Gd-DTPA,剂量0.2ml/kg,行肘静脉注射,注射速度2ml/s,8~15ms后行T1WI增强扫描,扫描参数同T1WI平扫。

2 结果

19例PAP患者中,17例单发,其中右侧6例,左侧11例;2例双侧多发,共发现29个病灶。发生于腮腺浅叶17例,深叶2例。MRI表现:①实质型,14例,肿块呈圆形或类圆形,部分呈浅分叶状,T1WI呈低信号,T2WI及STIR呈等信号,部分病灶T2WI见斑点状高信号,呈沙粒样改变,增强后明显强化,病灶边缘光整,并见包膜形成,包膜完整或不完整(图1、2),包膜T1WI呈低信号,显示不清;T2WI呈低信号,增强后轻度强化。②囊实型,2例,病灶呈囊实性肿块,T1WI呈等、低信号,T2WI实性部分呈等信号,囊性部分呈高信号,增强后实性部分明显强化,囊性部分无强化,肿块边缘光整,未见包膜形成(图3、4)。③多发结节型,2例,表现为腮腺肿胀,内见多发结节,T1WI呈低信号或高信号,T2WI呈高信号,增强后边缘轻度强化或明显强化(图5~7)。④假囊肿型,1例,病灶呈囊性,T1WI呈高信号,T2WI呈高信号,增强后未见明显强化,病灶边缘光整(图8~10)。发生于深叶者见下颌后静脉受压变形。

图1、2 患者男,43岁。左侧腮腺浅叶见类圆形实性肿块,T1WI(图1)呈低信号,T2WI(图2)呈稍高信号,内见斑点状高信号,呈沙粒样改变,边缘见低信号包膜(箭),增强后明显强化,内侧见流空的左侧下颌后静脉(箭头)及中等信号的面神经(箭),无受压、包绕改变。图3、4 患者女,38岁。左侧腮腺浅叶见囊实性肿块,边缘呈浅分叶状改变,T1WI(图4)呈低信号,T2WI(图3)实性部分呈等信号,囊性部分呈高信号,增强后实性部分明显强化,囊性部分无强化(箭)

3 讨论

PAP组织起源复杂[1-3],现多认为来自于闰管的腺上皮细胞及肌上皮细胞,其病理结构复杂,瘤细胞排列方式多样,腺上皮细胞呈腺管样、条索样、片状或散在排列;肌上皮细胞为梭形或星形,可呈带状、束状或漩涡状排列。瘤体内除上皮团块和腺管外,有时可见少量黏液样组织和软骨组织。由于瘤体成分复杂,故又称为腮腺混合瘤。

PAP生长缓慢,病史一般较长,可达数月至数十年不等,本组病程最长达30年。PAP多好发于中年女性,多无特异性临床症状。发生于腮腺浅叶者多是以耳垂为中心生长的无痛性肿块,触诊呈圆形或类圆形,边界清,质地中等或软,局部无发热。发生于腮腺深叶者一般症状隐匿,生长到一定程度,出现面神经压迫症状,患者自感面部疼痛。PAP多以手术切除为主,术前明确诊断,对制订手术治疗方案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可以避免发生严重的并发症,同时也可避免发生穿刺导致肿瘤扩散或种植的危险。若手术切除彻底,基本不会复发;若切除不彻底则容易复发,且有发生恶变的可能。

腮腺富含脂肪组织,在T1WI、T2WI均呈高信号,在STIR脂肪抑制序列呈低信号,形成良好的对比。下颌后静脉为点状流空信号,而面神经位于下颌后静脉的外侧,呈中等信号,容易区分。MR具有多参数、任意方位成像及软组织分辨率高的特点,可以清晰显示肿瘤与正常腮腺之间的对比,以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尤其是流空的下颌后静脉是否受压包绕等改变,对手术能否完整切除肿瘤尤为重要。PAP多具有典型的MRI特征,以实质性肿块居多,内见斑点状囊变信号,特别是在T2WI等信号肿块中的斑点状高信号,呈沙粒样改变,同时大多具有在T2WI序列形成的低信号包膜,两者较具特征性,一般诊断较容易。PAP囊变少见,而本研究发现PAP较容易囊变,可以部分囊变或完全囊变,形成囊性或囊实性病灶,可能与病灶长期缺血有关。因此对于腮腺囊实性、多发结节、囊性肿瘤,结合病史,可初步诊断,若诊断困难,需结合病理检查。

PAP具有一定的临床及MRI特征,需与腮腺腺淋巴瘤、腮腺癌及腮腺基底细胞瘤相鉴别。腮腺腺淋巴瘤起源于腮腺后下叶异位的上皮及淋巴组织,一般病程较短,临床多有吸烟史,肿块多呈类圆形,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增强后轻度强化[4,5];而PAP病程较长,T1WI呈低信号,T2WI呈等信号,尤其T2WI呈斑点状高信号,呈沙粒样改变,并有包膜形成,且强化特别明显,具有特征性征象,两者容易鉴别。腮腺癌具有恶性肿瘤生长的特征[6],一般肿块较大,质地较硬,活动度较差,边缘不规则,囊变坏死多见,容易侵犯周围组织,易包绕下颌后静脉及面神经,且淋巴结转移较多见;而PAP一般较规则,质地较软或中等,无周围结构侵犯及淋巴结转移。腮腺基底细胞瘤少见[7],T1WI呈中等信号,T2WI呈高信号,无包膜,增强后明显强化,囊变少见,而且CT增强发现基底细胞瘤具有增强后早期明显强化、后期逐步消退的特点;PAP则T1WI多呈低信号,T2WI呈等信号,低信号包膜多见,病史较长,增强后呈中度强化或明显强化,囊变多见,且无基底细胞瘤CT早期强化明显、后期消退的特征。

PAP多具有典型的MRI特征,结合临床病史较长,一般容易诊断,若征象不典型,尤其是肿瘤呈囊实性、囊性及多发结节时,诊断较为困难,可能与本组样本量少有关,有待积累更多病例进一步总结。

[1]Redaelli de Zinis LO, Piccioni M, Antonelli AR, et al.Management and prognostic factors of recurrent pleomorphic adenoma of the parotid gland: personal experience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Eur Arch Otorhinolaryngol, 2008, 265(4): 447-452.

[2]罗德红, 石木兰. 腮腺多形性腺瘤的CT诊断. 临床放射学杂志 , 2002, 21(2): 106-109.

[3]江惠强, 欧鸿儒, 莫家彬, 等. 腮腺多形性腺瘤与腺淋巴瘤的CT表现对照分析. 中国CT和MR杂志, 2010,8(1): 22-24.

[4]刘焱, 李辉, 王姗姗. 腮腺病变的CT诊断及误诊分析.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1, 19(1): 31-35.

[5]Hatch RL, Shah S. Warthin tumor: a common, benign tumor presenting as a highly suspicious mass. J Am Board Fam Pract, 2005, 18(4): 320-322.

[6]杜立新, 元建鹏, 关弘, 等. 腮腺恶性肿瘤的MRI诊断价值及其病理基础.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10, 30(5):1107-1110.

[7]唐鸣, 严文洪, 赵霞, 等. 腮腺深叶基底细胞瘤的诊断与治疗(附2例报告).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2011,17(1): 25-28.

10.3969/j.issn.1005-5185.2012.12.008

江苏省丹阳市人民医院 江苏丹阳 212300

胡高军 E-mail: joker222@sina.com

2011-12-24

2012-11-07

(责任编辑 张春辉)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