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乳腺癌的MRI应用研究文献的计量分析

时间:2024-07-28

龙莉艳

张桂云 ZHANG Guiyun

张 磊 ZHANG Lei

乳腺癌的MRI应用研究文献的计量分析

龙莉艳LONG Liyan

张桂云ZHANG Guiyun

张 磊ZHANG Lei

目的检索和分析国内外乳腺癌的MRI应用研究文献,了解MRI技术在乳腺癌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及发展情况,为其临床实践与循证研究提供参考依据。资料与方法在CBMdisc、PubMed、Cochrane图书馆和NGC指南数据库中检索所有乳腺癌的MRI应用研究方面的文献,按照发表年限、证据级别、MRI技术、临床应用等特征对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乳腺癌的MRI应用研究文献呈逐年稳步增长的趋势,国外增速高于国内。国内外关于乳腺癌的MRI研究文献量占乳腺癌的影像学研究文献量的百分比增长节奏和趋势大致一致。②国外发表的关于乳腺癌的MRI应用研究的高证据级别文献明显多于国内,起步早于国内。③动态增强和灌注成像技术在国内外乳腺癌诊治中均占明显优势,其次国内侧重扩散加权成像技术,国外则侧重磁共振波谱技术。国内MRI技术的联合使用及MRI与其他影像技术联合使用的研究文献百分比均高于国外。④国内外MRI均主要应用于乳腺癌的诊断,其次为乳腺癌的治疗,再次为检测转移和复发。结论①MRI技术已成为乳腺癌诊断的新技术,多种影像技术综合应用的乳腺癌影像诊断系统正在形成。②MRI技术以动态增强和灌注成像为主,多种MRI功能成像技术联合使用更具有诊断价值。③MRI主要应用于乳腺癌诊断,评估新辅助化疗疗效是研究热点,MRI引导下的乳腺癌穿刺活检和乳腺癌局部切除是研究方向。④国外乳腺癌的MRI检查作为常规检查方法,其规范化、标准化研究尚需加强。我国需要尽快开展乳腺癌的MRI检查的循证研究,提高随机对照试验的数量,并尽快编写适合我国国情的规范化、标准化的实践指南。

乳腺肿瘤;磁共振成像;文献计量分析

乳腺癌是危及女性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在欧美发达国家较高,占全部恶性肿瘤的首位。近年来,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持续明显上升,且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1-3]。MRI有良好的软组织分辨力,无辐射损伤,且可进行断层及任意三维成像,对乳腺检查具有独特的优势,在乳腺癌的影像学检查中发挥重要作用[1]。本文利用文献计量方法,对主要医学文献数据库中的乳腺癌的MRI应用研究文献进行计量分析,了解MRI技术在乳腺癌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及发展情况,为其临床实践与循证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中文检索CBMdisc(1978~2012-05),英文检索PubMed。另检索Cochrane图书馆和NGC(National Guideline Clearinghouse)指南数据库(1997~2012-05)。

1.2 检索策略和方法

1.2.1 CBMdisc (乳腺肿瘤[扩展全部树]/全部副主题词 or 乳腺癌[中文题名])and(磁共振成像[扩展全部树]/全部副主题词 or 磁共振波谱学[扩展全部树]/全部副主题词 or 磁共振[中文题名]or MRI[中文题名]or MR[中文题名]or DWI [中文题名]or 扩散加权成像[中文题名]or ADC [中文题名]or MRS [中文题名]or 波谱[中文题名]or PWI [中文题名]or DCE [中文题名 ])。

1.2.2 PubMed "Breast Neoplasms" [Majr]OR breast cancer [ti]) AN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ajr]O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Majr]OR"Magnetic Resonance" [ti]OR mr [ti]OR mri [ti]OR nmr[ti]OR diffusion-weighted [ti]OR DWI [ti]OR ADC [ti]OR mrs [ti]OR spectroscopy [ti]OR PWI [ti]OR DCE[ti])。

1.2.3 Cochrane图书馆 "Breast cancer" [Mesh]AND("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esh]O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Mesh]OR "Magnetic Resonance" [ti]OR mr [ti]OR mri [ti]OR nmr [ti]OR mrs [ti]OR diffusion-weighted [ti]OR DWI [ti]OR ADC [ti]OR mrs [ti]OR spectroscopy [ti]OR PWI [ti]OR DCE [ti])。1.2.4 NGC指南数据库 按Browse-Disease/Condition-Diseases-Neoplasms-Neoplasms by site-Breast neoplasms分类浏览查询乳腺癌相关指南。

由于国内外期刊及数据库出版周期不同,为便于国内外文献对比分析,因此检索年限截止到2011年,2012年检索结果暂不纳入。对检索结果进行分类统计分析时,再根据各检索系统提供的相应检索途径、检索字段和检索词进行限定检索。检索结果采用Endnote X4和Excel 2007进行分类管理和统计分析。检索时间:2012-05-20~06-02。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总体情况 CBMdisc共检出乳腺癌的MRI研究文献704篇,检出乳腺癌的影像学研究文献5699篇,乳腺癌的MRI研究文献量占乳腺癌的影像学研究文献量的12.35%,占乳腺癌研究文献量的1.48%,占CBMdisc总文献量的0.18‰。PubMed共检出乳腺癌的MRI研究文献2943篇,检出乳腺癌的影像学研究文献17 039篇,乳腺癌的MRI研究文献量占乳腺癌的影像学研究文献量的17.27%,占乳腺癌研究文献量的1.74%,占PubMed总文献量的0.18‰。PubMed中乳腺癌的MRI研究文献量是CBMdisc的4.17倍。Cochrane图书馆共检出乳腺癌的MRI研究文献115篇,检出乳腺癌的影像学研究文献959篇,乳腺癌的MRI研究文献量占乳腺癌的影像学研究文献量的11.99%,占乳腺癌研究文献量的0.93%,占Cochrane图书馆总文献量的0.16‰。NGC指南数据库共检出乳腺癌的MRI实践指南2篇,检出乳腺癌的影像学实践指南10篇,乳腺癌的MRI实践指南量占乳腺癌的影像学实践指南量的20.00%,占乳腺癌实践指南量的3.39%,占NGC指南数据库实践指南总量的0.82‰。见表1。

2.2 发表年限分析 CBMdisc收录的乳腺癌MRI研究文献从1984年的1篇增至2011年的151篇,增长了151倍。PubMed从1978年的2篇增至2011年的319篇,增长了159.5倍。Cochrane图书馆中从1990年的1篇增至2011年的16篇,增长了16倍。NGC指南数据库中仅检索到2部关于乳腺癌的MRI的实践指南。见表1、图1、图2。

国内学者隋文作于1984年发表第一篇乳腺癌的MRI研究文献,介绍了MRI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4]。1985~1992年无文献发表,1993~1999年文献量缓慢增长,2000年后进入稳定快速增长时期。国外学者Medina于1975年首次报道了利用MRI波谱技术对正常、非肿瘤性病变和肿瘤性病变乳腺组织进行鉴别诊断的对比研究[5]。1978~1983年散见文献发表,1984~2011年进入快速增长时期,中间偶有波动。国外的增速高于国内。Cochrane图书馆中1990~2001年散见文献发表,2002~2011年进入稳定增长时期。

国内外关于乳腺癌的MRI研究文献量占乳腺癌的影像学研究文献量的百分比增长节奏和趋势大致一致。1984年国内关于乳腺癌的影像学研究文献较少,国内学者首次介绍乳腺癌的MRI诊断价值,因此出现百分比的突然增长,但在1985~1992年百分比降至0,1993~2011年呈现波动性快速上升趋势,至2011年达到21.48%。国外1978~1984年散见乳腺癌的MRI研究文献发表,百分比在1%~2%之间徘徊,1985~2011年百分比进入波动性快速上升阶段,至2011年达到24.43%。除1983年外,国外每年的百分比均高于国内,国外1978~2011年总计百分比较国内高4.90%。

表1 CBMdisc、PubMed、Cochrane图书馆和NGC指南数据库中乳腺癌的MRI研究文献发表年限分布(篇)

图1 CBMdisc和PubMed数据库中乳腺癌MRI研究文献年限分布。图2 CBMdisc和PubMed数据库中乳腺癌MRI研究文献量占乳腺癌影像学研究文献量百分比对比

2.3 证据级别分析 CBMdisc中检出综述文献111篇,占乳腺癌的MRI研究总文献量的15.74%,于2000年开始波动性增长;2007年发表第1篇Meta分析,随后陆续仅见2篇;仅见1篇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发表于2009年。PubMed中检出系统综述56篇,综述360篇,Meta分析19篇,实践指南1篇,RCT 25篇。Cochrane图书馆中未检出系统综述,分别检出综述和临床试验24篇和55篇。NGC指南数据库检出实践指南2部,分别是美国癌症协会和加拿大艾伯塔卫生服务组织颁布的关于乳腺癌MRI筛查的实践指南[6,7]。见表2。

2.4 应用于乳腺癌的MRI技术分析 国内应用于乳腺癌诊治的MRI技术主要是动态增强和灌注成像(37.02%),其次为扩散加权成像(17.30%)和磁共振波谱(6.80%),MRI与其他影像学技术比较研究文献占7.23%,各类MRI技术联合使用的研究文献占3.12%,不同MRI技术的比较研究文献占1.84%,MRI与其他影像学技术联合使用的研究文献占1.70%。国外应用MRI技术依次为动态增强和灌注成像(42.71%)、磁共振波谱(13.69%)、扩散加权成像(7.44%),各类影像技术的联合使用和比较研究依次为MRI技术联合使用占6.18%,MRI与其他影像技术的比较占4.83%,MRI与其他影像技术联合使用占2.85%,不同MRI技术比较占1.80%。动态增强和灌注成像技术在国内外乳腺癌诊治中均占明显优势,国内扩散加权成像技术是磁共振波谱技术的2.54倍,国外磁共振波谱技术是扩散加权成像技术的1.84倍。国内MRI技术联合使用及MRI与其他影像技术联合使用的研究文献百分比均高于国外,MRI技术的比较及MRI与其他影像技术的比较研究文献百分比均低于国外。见表3。

2.5 MRI在乳腺癌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国内外MRI均主要应用于乳腺癌的诊断,约占全部文献量的80%,包括良恶性肿块的鉴别、肿瘤的大小和部位、肿瘤分期、鉴别诊断等;其次为乳腺癌的治疗,包括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评估、辅助手术方案的制订等;再次为检测转移和复发,包括淋巴结的检查、转移灶的检查、切除部位肿瘤的复发等。CBMdisc中乳腺癌的诊断、治疗、检测转移和检测复发的百分比分别为78.87%、9.50%、3.55%、1.13%,PubMed中 分 别 为80.67%、14.92%、4.83%、2.78%。国外乳腺癌的诊断、治疗、监测转移和监测复发的百分比均比国内高,其中国外乳腺癌的治疗研究文献百分比比国内高5.42%。见表4。

3 讨论

3.1 MRI技术已成为乳腺癌诊断的新技术,多种影像技术综合应用的乳腺癌影像诊断系统正在形成 乳腺癌的早期发现、诊断及治疗,对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起决定性作用。影像学检查在乳腺癌的诊断中占非常重要的地位。乳腺癌的常见影像诊断方法有乳腺X线摄影、超声检查、CT、MRI、核素成像等。各种影像检查方法均具有明显的优势和局限性,均得到了很好的临床应用。乳腺X线摄影检查简单、费用低,对早期乳腺癌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能发现隐匿性及微小乳腺癌,是公认最可靠、最有效的首选影像检查方法,但存在对近胸壁处的肿块易遗漏、对致密型乳腺肿块对比度差及不能发现细小肿块等缺点。超声检查可准确显示乳腺肿块的部位、大小、囊实性、良恶性、有无转移、肿块内及肿块周围的血流等信息,但当病灶较小,特别是合并较明显的其他乳腺疾病时,对良恶性肿瘤的判断价值有限。CT检查可准确显示乳腺癌原发病灶的形态、大小和部位、肿块对皮肤和胸壁的浸润程度、腋窝、胸骨旁和纵隔内有无肿大淋巴结等信息,对乳腺癌的术前分期或术后评价有较大价值,但是其扫描射线量大,不作为首选。PET/CT结合了CT空间分辨率高的优势,并可进行半定量测量,在鉴别乳腺肿瘤良恶性、临床分期及判断肿瘤复发和转移等方面有较高的价值[8-11]。

表2 CBMdisc、PubMed、Cochrane图书馆和NGC指南数据库中乳腺癌MRI研究文献的循证医学文献类型分布

表3 CBMdisc和 PubMed数据库中乳腺癌的MRI技术应用分布

表4 CBMdisc和PubMed数据库中乳腺癌的MRI应用分类

随着磁共振软硬件技术的飞速发展,磁共振在乳腺癌的早期诊断的优势凸显。1975年,国外学者首次报道了MRI应用于正常、非肿瘤性肿块和肿瘤性肿块的鉴别诊断;随文作于1984年在国内率先介绍了MRI对于乳腺癌的诊断价值。国内外均经历了一段技术探索时期,分别于1984年和1993年进入稳定增长时期。国内外的临床应用文献越来越多,临床应用效果越来越确定,提示MRI已成为乳腺影像学综合诊断的必要手段之一。乳腺MRI检查的优势在于:①软组织分辨力高,对发现乳腺病灶、鉴别良恶性疾病具有较高的敏感性;②三维成像可准确、直观地定位病灶的大小和范围;③对乳腺高位、深位病灶的显示较好;④对多中心、多灶性病灶的检出率高;⑤可靠鉴别乳腺囊性和实性肿物;⑥能够进行多种功能成像,提高诊断的正确性和特异性;⑦双侧乳腺同时成像,无电离辐射。但乳腺的MRI检查还存在以下局限性:①对微小钙化显示不敏感,而微小钙化是诊断乳腺癌的重要依据;②检查敏感性高,但特异性低,容易造成假阳性诊断;良、恶性病灶的磁共振表现存在一定的重叠,因此对磁共振表现不典型的病灶仍需活检,不能作为独立的诊断;③乳腺MRI检查费用较高,检查费时[12-14]。

影像综合检查可综合、优化各种影像技术的优势,是乳腺癌影像诊断的发展趋势。Malur等[15]通过回顾性分析413例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良恶性肿块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发现乳腺癌的彩色多普勒超声、X线、MRI三者的结合诊断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度分别为99.4%、95.3%和97.0%,说明影像综合检查对乳腺癌的早期发现、确诊及制订治疗计划具有重要价值,也是获得较好的疗效和降低乳腺癌病死率的关键。因此,以早期、准确、无创或微创为诊断目标,以各种影像学技术综合运用、优化检查、相互补充、综合分析为技术主体的乳腺癌诊断影像系统正在逐步形成和发展[7]。

3.2 MRI技术以动态增强和灌注成像为主,多种MRI功能成像技术联合使用更具有诊断价值 应用于乳腺癌诊治的MRI技术主要包括动态增强(DCE)、扩散加权成像(DWI)和灌注成像(PWI)、磁共振波谱分析(MRS)。磁共振动态增强检查对乳腺病变的诊断敏感性最高,是乳腺MRI检查中最成熟和最重要的方法。增强MRI可更清楚地显示肿瘤生长类型、范围和内部结构,更准确地显示多部位、多中心病灶。该方面的应用研究表明病灶形态特征、强化方式及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类型三者结合对乳腺癌的鉴别诊断具有较高价值。但动态增强检查的特异性并不理想。DWI是目前唯一能观察活体水分子微观运动的成像方法,不需要增强,检查时间短,能够检测出与组织含水量改变有关的形态学和病理学的早期改变。该方面的应用研究显示乳腺肿瘤ADC值与细胞密度具有很好的相关性,恶性病变ADC值明显低于良性病变和正常腺体组织,良性病变ADC值明显低于正常,因此可通过测定组织的ADC值来推测病变的性质和鉴别诊断。此外,测量乳腺癌及癌周组织的ADC值可以确定肿瘤的边界及鉴别乳腺癌的病理类型。但个体差异以及呼吸、循环等状态均对ADC值的测量有一定影响,因此,有研究尝试采用相对ADC值作为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的又一指标,并预测相对ADC值有可能成为DWI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另一个具有潜在价值的参数。由于技术的原因,DWI还存在空间分辨力不高、平面回波成像序列对磁场敏感、容易导致图像变形扭曲等缺陷。磁共振波谱成像是检测活体内代谢和生化信息的一种无创伤性技术,能从分子水平上反映组织的病理生理变化,提供先于形态学改变的代谢改变信息,显示良、恶性肿瘤之间代谢的不同。由于1H-MRS磁敏感性较高,所以其最常用于磁共振波谱分析。与动态增强磁共振比较,由于病灶本身和技术等因素的影响,MRS成像的敏感性相对较低。但MRS成像作为定量检测病变内化学物质的无创检查方法,有着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MRS可通过探测乳腺良、恶性病变与正常组织间代谢产物的不同而进行诊断,它可作为增强MRI检查的补充,有助于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1,8,9,12,16]。

联合使用多种MRI功能成像技术对乳腺癌更具有诊断价值。将TIC与ADC值联合应用对乳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应用TIC鉴别良恶性病变的准确度、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4%、75%和73.1%,应用ADC值分别为76%、83%和69%,而两者联合应用分别为92%、91.7%和92.3%,明显高于前两者[17]。

3.3 MRI主要应用于乳腺癌诊断,评估新辅助化疗疗效是研究热点,MRI引导下的乳腺癌穿刺活检和乳腺癌局部切除是研究方向 乳腺癌的MRI研究主要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①良恶性病变的鉴别;②病变部位和范围的界定;③肿瘤分期;④监测乳腺癌的转移;⑤监测乳腺癌的局部复发;⑥辅助手术方案的制订;⑦新辅助化疗疗效的评估;⑧MRI引导下乳腺癌穿刺活检和局部切除。国内外80%的研究文献从乳腺MRI检查的优势、各种MRI技术的原理、临床应用以及MRI诊断效果的评估等多方面对乳腺癌的MRI诊断价值进行了深入探讨[12,13],为乳腺癌的早期检出、早期诊断、肿瘤分期、部位界定等积累了大量临床数据。

新辅助化疗可使一部分乳腺癌缩小、分期降低,从而获得保乳手术的机会,是近年来乳腺癌治疗的新方法。增强MRI对残余病变大小和范围的判断与病理组织学有高度一致性,如化疗有效可表现为肿瘤体积缩小、强化程度及速度下降,ADC值较前升高,总胆碱化合物峰下降[18,19]。文献报道高分辨率的MRI检查评估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残余肿瘤大小的灵敏度为94%~98%。因此,MRI用于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估已成为MRI应用的研究热点[20]。

随着开放式磁共振装置和高端超速磁共振技术的出现,MRI引导的定向细针穿刺活检技术对非扪及性乳腺肿块、局灶性结构紊乱、不对称致密影及微小钙化的定性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尤其对于钼靶和超声检查比较隐蔽的病灶,成功率达98%~100%[12]。因此,MRI引导的乳腺癌穿刺活检和乳腺癌局部切除成为发展趋势。但该技术也面临挑战:①需要特殊、昂贵的磁共振兼容穿刺设备;②需移出磁场后再行活检操作,检查时间较长;③目标在活检过程中会随着时间延长、造影剂流出而变得模糊,甚至消失;④对贴近胸壁的病灶和乳腺内侧的病灶操作困难[21]。

3.4 乳腺癌MRI检查的规范化、标准化研究尚需加强 利用循证医学和高质量证据指导乳腺癌的MRI检查,有利于提高乳腺癌的早期诊断、肿瘤分期、手术治疗和疗效评估。美国放射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Radiology, ACR)为促进乳腺MRI检查和诊断标准化,于2003年首次正式出版了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MRI部分(breast imaging and reporting data system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BI-RADS-MRI)[13]。2003 年美国癌症协会更新了关于乳腺癌筛查的实践指南,2007年进行了再次更新,并更名为乳腺MRI作为钼靶的补充筛查手段的指南(NGC:006083)[6]。2010年加拿大艾伯塔卫生服务组织发布了MRI作为乳腺癌的筛查、术前评估和随访的检查方法的实践指南(NGC:008706)[7]。2部指南均以MRI作为乳腺癌的筛查和早期诊断手段为内容,提示MRI评估新辅助化疗疗效以及与其他影像技术的联合使用尚缺乏循证支持。而在NGC中检索到关于乳腺癌的筛查与诊断方面的其他实践指南,大部分提示乳腺MRI不作为乳腺癌诊断的常规检查项目,我国卫生部办公厅于2011-06-23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官方网站正式发布《乳腺癌诊疗规范(2011年版)》,亦做出相同的说明[22]。Cochrane图书馆中未检索出系统综述,国内尚缺乏高质量证据级别,均提示乳腺癌的MRI检查的规范化、标准化研究尚需加强。

3.5 国内外研究情况对比 ①国内乳腺癌MRI研究起步较国外晚,但1994年后国内该方面研究文献的增长趋势和国外基本同步。②NGC中仅检索出2部实践指南,Cochrane图书馆中未检索出系统综述,均提示国外乳腺癌的MRI检查作为常规检查方法,其规范化、标准化研究尚需加强。而国内仅检索出3篇Meta分析和1篇RCT,提示国内需要尽快开展乳腺癌MRI检查的循证研究,提高RCT的数量,并尽快编写适合我国国情的规范化、标准化的实践指南。③国内不同MRI技术以及MRI与其他影像学技术的比较研究文献百分比高于国外,而国外MRI技术以及MRI与其他影像学技术联合应用的研究文献百分比高于国内,说明国内该方面研究文献的增长趋势和国外虽然基本同步,但研究进展尚有差距。国内部分学者尚在证实MRI检查的优势,国外学者已专注多种影像技术的综合运用。④主要应用的MRI技术是动态增强和灌注成像(40%),其次国外关注MRS,国内更注重DWI。

[1]吴艳梅, 翟建, 汪建文. 磁共振成像在乳腺癌中的应用.医学综述 , 2011, 17(20): 3152-3155.

[2]Porter PL. Global trends in breast cancer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Salud Publica Mex, 2009, 51(Suppl 2): s141-146.

[3]吴宁. 乳腺癌的影像诊断:流行病学变化带来的挑战以及目前的形势与任务.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6, 40(4):341-343.

[4]随文作. 核磁共振对乳腺癌诊断的研究. 中华肿瘤杂志,1984, (6): 441.

[5]Medina D, Hazlewood CF, Cleveland GG, et al.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tudies on human breast dysplasias and neoplasms. J Natl Cancer Inst, 1975, 54(4): 813-818.

[6]ACS guidelines for breast cancer screening: update 2003.(2) American Cancer Society Guideline for breast screening with MRI as an adjunct to mammography(2007). 1997 (revised 2003; addendum released 2007 Mar).NGC:006083.

[7]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or breast cancer screening,pre-operative assessment, and follow-up. 2010 Oct(republished 2012 Jan). Alberta Health Services, cancer Care-State/Local Government Agency [Non-U.S.]. NGC:008706.

[8]何晓东, 顾素英. 乳腺癌影像学检查技术进展. 蚌埠医学院学报 , 2010, 35(4): 429-431.

[9]古丽巴合尔, 蒋学祥, 王宵英. 乳腺癌影像诊断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0, 18(6): 506-509.

[10]许光中, 李凯, 封国生. 3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的作用.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09, 30(3): 293-297.

[11]Uematsu T, Yuen S, Kasami M, et al. Comparison of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ultidetector row computed tomography, ultrasonography, and mammography for tumor extension of breast cancer. Breast Cancer Res Treat. 2008,112(3): 461-474.

[12]张培平, 邱维加. 磁共振成像在乳腺癌诊断方面的应用与进展 . 医学综述 , 2010, 16(21): 3342-3344.

[13]刘佩芳, 鲍润贤, 王琦.规范乳腺MRI检查适应证、检查技术和诊断.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2008, 14(6):507-515.

[14]Morrow M, Waters J, Morris E. MRI for breast cancer screening,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Lancet, 2011,378(9805): 1804-1811.

[15]Malur S, Wurdinger S, Moritz A. Comparison of written reports of mammography, sonography and magnetic resonance mammography for preoperative evaluation of breast lesion, with special emphasis on magnetic resonance mammography. Breast Cancer Res, 2001, 3(1): 55-60.

[16]Jensen LR, Garzon B, Heldahl MG, et al. Diffusionweighted and 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RI in evaluation of early treatment effects during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in breast cancer patients. J Magn Reson Imaging, 2011,34(5): 1099-1109.

[17]王永杰, 金彪, 张海兵, 等. MR 动态增强与扩散加权序列在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 2010, 21(7): 505-509.

[18]Macura KJ, Ouwerkerk R, Jacobs MA, et al. Patterns of enhancement on breast MR images: interpretation and imaging pitfalls. Radiographics, 2006, 26(6): 1719-1734.

[19]Rausch DR, Hendrick RE. How to optimize clinical breast MR imaging practices and techniques on your 1.5-T system. Radiographics, 2006, 26(5): 1469-1484.

[20]Kim HJ, Im YH, Han BK, et al. Accuracy of MRI for estimating residual tumor size after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in locally advanced breast cancer: relation to response patterns on MRI. Acta Oncol, 2007, 46(7): 996-1003.

[21]Lee JM, Kaplan JB, Murray MP, et al. Imaging histologihistologic discordance at MRI-guided 9-gauge vacuum-assisted breast biopsy. Am J Roentgenol, 2007,189(4): 852-859.

[2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 乳腺癌诊疗规范(2011年版).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11, 31(10): 902-907.

Bibliometric Analysis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MRI on Breast Cancer

PurposeTo investigate both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researches on breast MRI, and to reveal the current status of its research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 in order to provide information for evidence-based research and clinical practice.Materials and MethodsAll publications about breast MRI were collected from CBMdisc, PubMed, the Cochrane Library and NGC. Statistical analysis was performed according to the publication year, basic or clinical study, publication types and subjects.Results①There was a steady increasing of breast MRI publications domestically and abroad while the publications concerning breast MRI cancer showed steady increase year by year. The annual growth rate was lower in China than abroad. The percentage of breast MRI to the breast cancer was consistent between domestic and abroad.②There was less and later high grade evidence literature on breast MRI in China than abroad. ③ The dynamic contrast enhancement and perfusion studies were prevalent both in China and abroad. In China, the 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 was emphasized, while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was emphasized abroad. The ratio of multi-spectral studies was higher in China than abroad. ④Both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researches focused on diagnosis, the others were therapy evaluation, metastasis and recurrence detection.Conclusion①MRI is the cuttingedge technology for breast cancer detection, using its multi-spectral capacity. ②The dynamic contrast enhancement and perfusion techniques are major application on breast, and the ef fi cacy can be improved with multi-spectral techniques. ③The major application of MRI in breast is diagnosis, the neoadjuvant therapy MRI evaluation is current focus and the MRI guided biopsy and lumpectomy are the research future.④The standardization of breast MRI should be improved domestically and abroad.In China, the evidence-based breast MRI is still under investigated. The RCT should be improved and a practice guideline is essential.

Breast neoplasms;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Bibliometric analysis

Chinese Journal of Medical Imaging 2012 Volume 20(12): 940-947

10.3969/j.issn.1005-5185.2012.12.017

解放军总医院医学信息资源科 北京100853

龙莉艳

Medical Information Center of PLA General Hospital, Beijing 100853, China

Address Correspondence to:LONG LiyanE-mail: longly@301hospital.com.cn

基金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面向军地协同的区域跨医疗协同服务应用示范(2011BAHISB08)。

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分类号R737.9;R730.46

2012-09-17

2012-12-10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2年 第20卷 第12期:940-947

(责任编辑 张春辉)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