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林鹏超 辽宁省阜新市祖代猪场 123100
猪场冬春季节的管理技术措施
林鹏超 辽宁省阜新市祖代猪场 123100
北方猪场受季节影响最为明显,凸显出不少实际问题,如何通过管理解决这些问题,是养猪生产者必须关注的事情。随着现代化养猪模式的日趋完善,以及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催生了猪场管理的一些新理念。精细化养猪、快乐养猪、数字化养猪,这些新鲜名词对于养猪人来说不再陌生,而且会从中受益。这些养猪理念是养猪人智慧的结晶,是养猪实践的成果总结,是养猪发展之必然。养殖者可根据养猪的实际情况,结合这些养猪新理念,通过精细化管理提高猪场各项生产指标,做到效益最大化。
猪场;管理;措施
(1)做好春季季节性免疫。对猪群在保证常规免疫的基础上,应做好春季季节性免疫。按照猪只生长日龄进行免疫接种已经被从业者所接受,但对有些疫病还需要根据季节发病规律强化免疫。如有的猪场所处区域春季是口蹄疫的多发季节,或是传染性胃肠炎和如在蚊子出现前1个月要做好乙脑疫苗的免疫接种。
(2)加强消毒和防疫。春季是疾病多发季节,要注意疾病预防,减少场区内外人员车辆流动。适当调整消毒程序,增加消毒频率,尤其是对场区的消毒。舍内消毒选择低毒高效消毒液,1~2次/周,场区1~2次/月。减少人员流动,内部员工集中休假并回场隔离,场区外的转猪车、运料车进入场区需严格有效消毒。
(3)注意防寒保暖和通风换气。春季是冷热过渡期,北方大多猪场是自然通风,冬季为了保温,窗户、天窗等通风口被封闭,经过一个冬季舍内空气质量变差、湿度大,亟待改善。但春季气候不稳定,需根据当地白天气候状况,适度开放通风口。改善舍内环境,减轻猪群负荷,减少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1)防寒保暖。哺乳仔猪对温度变化是最敏感的,低温是造成仔猪高死亡率的一个重要原因。断乳仔猪在寒冷环境中要取得和在最适宜温度下相似的生长率,每下降1℃,每日需额外增加饲料13g。生长育成猪,从气温20℃开始,每下降1℃,每日增重减少15g。在临界温度25~15℃的下限温度下,每下降1℃,猪每千克体重每日就要增加3g饲料的代谢能来维持猪的正常体温,1头20kg重的猪要多耗料60g。因此,冬季防寒保暖是首要任务。母猪群、育成舍往往没有供暖设施,更要封死进风口,防止贼风,并适度增加饲养密度。
(2)冬季加强猪群药物保健。暖气、空调充分利用,保证舍内的温度,产房产箱内150W红外灯24小时使用。冬季猪舍通风不良,舍内空气质量差湿度大,容易诱发呼吸系统疾病,需制定各阶段猪群的保健方案。在基础母猪饲料中添加40%利高1000g/吨或土霉素1000g/吨,在保育猪饲料中添加枝源净、强力霉素、阿莫西林,或扶本康500g/吨,在育成猪饲料中添加泰乐菌素1000g/吨。
(3)加强消毒。加强内部消毒,合理选择消毒药品,每周消毒1~2次。舍内用复合酚类、碘制剂、醛类等消毒药带猪消毒。配比的浓度要稍大于产品推荐量,切不可对猪群造成负面影响。用2%~3%火碱溶液进行场区消毒。最好选择在10∶30~15∶00进行,消毒要彻底,不留死角。
(4)加强场区出入口的消毒,落实生物安全。要对进入场区的人员车辆进行有效消毒,把外源性疾病入侵的风险降到最低点。入口消毒池消毒液定期更换并加入食盐防冻,保证消毒效果。对车辆喷淋消毒。出口处做到每出一批猪均要清扫消毒。外界有疫情时用本场转猪车转猪。对场内员工采取集中休假制度。
季节对猪的生长发育和饲料利用率有明显的影响。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15~27℃),猪的生长速度最快。冬季气温低,仔猪成活率低,必须加强保温防寒措施。生长育肥猪的最佳温度是20℃。温度降低,猪被迫多吃,饲料能量中的大部分将用于产热,而不用于产肉。这意味着每下降1℃每头猪每天将要多消耗15~33g饲料。季节环境对猪的影响,牵涉很多、范围甚大,因为微生物环境、营养环境也随温度、湿度而起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因时而宜采取相应的措施。
养猪行业低门槛、低投入、低风险的时代早已一去不返,高投入、高风险、低回报是当今养猪业的时代特征。只要严格按照规律办事,根据不同季节的特点,在饲料、管理、生物安全及环境等方面实施精细化管理,就会获得好的经济效益。
一些养羊场饲养管理混乱,饲草(料)不讲营养搭配,有啥喂啥,其后果只能是秋肥、冬瘦、春乏。加之舍饲养羊密度大,羊的运动空间有限,无凝也制约了羊的健康发展。春乏病不是简单孤立的一种病,而是方方面面集结而成的一种综合性营养代谢机能紊乱症。养羊就是养胃,只要羊有一个健康的胃肠微生物环境,就不怕不肥。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