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凌源市畜牧产业办公室 122500
弓形体病是由弓形体感染动物和人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寄生性原虫病。该病呈世界性分布,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不仅严重危害养猪业的健康发展,而且对人类健康也造成直接影响。
弓形体虫体的终末宿主是猫和猫科动物,中间宿主是各种哺乳动物和禽类,猪也是弓形体的中间宿主之一。猪对弓形体的易感性没有品种、年龄和性别的差异,一般以2~4月龄的仔猪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大猪和成年猪由于抵抗力较强,多呈隐性感染。如怀孕母猪在怀孕后期发生感染,则常常表现为流产、产死胎以及产出的仔猪成活率降低。猪弓形体病多发生于夏、秋季节,尤其是在气候温暖、潮湿、吸血昆虫活动猖獗时节更容易发生。人和猫、猪、鸡等多种动物均可通过消化道及呼吸道直接接触含有卵囊的食物和饮水而发生感染,急性发病期间还可通过皮肤、黏膜感染,也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
猪感染弓形体 (侵袭性卵囊后)的潜伏期一般为3~7天。病初病猪表现为厌食或少食,精神不振,眼结膜充血潮红。3~4天后病猪表现为高热,体温升高到40.5~42.0℃,呈稽留热。食欲减少乃至废绝,喜卧,喜钻草堆或水坑,眼结膜苍白、黄染。发展到后期,病猪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且呈腹式呼吸、气喘、咳嗽和流鼻涕,排便先干后稀或干稀交替出现,排出的粪便呈灰绿色或煤焦油状。随着病程的发展,病猪的耳尖、阴户、包皮尖端以及腹部皮肤上出现出血性紫斑,部分病猪身体下部和耳部有瘀血斑,触诊可感到体表淋巴结肿大,尤其是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更为明显。
乳猪感染发病常常伴随有神经症状,如转圈和共济失调等症状出现,有的病猪则表现出伏卧难起,如人为驱赶时则步态不稳,个别病猪甚至会出现关节肿大,而且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明显。耐过的病猪一般长达2周左右才能康复,但往往遗留有咳嗽、呼吸困难、后躯麻痹、斜颈和癫痫样痉挛等神经症状。若怀孕母猪发生急性弓形体病感染,发病时先是出现高热,而后食欲废绝,患病母猪昏昏欲睡,数天后母猪发生流产或产死胎、弱仔,弱仔产下数天内死亡,而母猪常常在流产后自愈,一般不会遗留后遗症。
(1)预防措施。一是养猪场户在平时应注意做好对猪弓形虫病的预防工作。经常清理养猪场周围及其猪舍的环境卫生,定期做好消毒灭鼠工作,禁止使用屠宰场的废弃物、厨房垃圾和生肉汤水等饲喂猪群。养猪场内禁止养殖猫和狗等动物,并严防家养和野生的猫科动物与猪舍及猪群接触,严格阻断猫科动物的排泄物对猪舍及其饲料和饮水的污染,同时也要尽可能地杀灭场内和周围的甲虫、蚊蝇和蚯蚓等,以防范猪弓形虫病的机械传播媒介。二是平时要做好猪群的防疫监管工作。对患有弓形虫病的其他动物及其排泌物、母猪流产的胎儿以及排泄物,严格实行无害化处理,并对场地严格消毒,防范其污染周围环境。三是在猪弓形虫病的高发季节,为有效地控制养猪场猪弓形虫病的流行,应针对性地对猪群实施预防性用药,每吨饲料中添加500g磺胺嘧啶和25g乙胺嘧啶,连续饲喂7天,可以有效地预防猪弓形体病的发生。
(2)治疗措施。养猪场一旦发现疑似猪弓形虫病的病猪,应及时隔离病猪,并对重症病猪果断淘汰,对病死猪采取深埋等无害化处理措施,每天使用3%的生石灰溶液对猪舍内外环境严格消毒。对确诊为猪弓形虫病的病猪应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对发生急性弓形体病的病猪,可按照病猪每千克体重使用复方磺胺嘧啶钠注射液0.3mL肌肉注射,首次注射剂量加倍,每天注射3次,连续注射3天。同时应配以等量的碳酸氢钠注射液肌肉注射;对重症病猪则应采取对症治疗措施,如配以退热、输液,并配合使用抗生素类药物治疗以防止继发感染。如果病猪的病情得到控制,则应再继续治疗1~2天;对尚未表现出临床症状的可疑病猪,则可按0.1%预防剂量在所有猪群饲料中拌入磺胺间甲氧嘧啶进行预防,或用磺胺间甲氧嘧啶钠或附弓康+TMP混合后拌料给猪群饲喂,连续饲喂7天。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