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牛恶性卡他热的综合防治措施

时间:2024-07-28

(新疆青河县查干郭勒乡畜牧兽医站,新疆 阿勒泰 836200)

1877年瑞士首次发生牛恶性卡他热病毒感染病例,随后欧洲和非洲等国家也相继发生。我国也有恶性卡他热病毒感染病例。恶性卡他热的广泛流行给养殖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1 病原

恶性卡他热病毒(malignant catarrhal fever virus,MCFV),也被称为Ⅰ型角马疱疹病毒(Alcelphine herpesvirusⅠ,AIHV-1),属于疱疹病毒科恶性卡他热病毒属。MCFV的病毒粒子由3个部分组成(核芯、衣壳、囊膜),完整病毒粒子的直径为140~220 nm。MCFV的流行模式分为 3种 (WA-MCF、SA-MCF、BO-MCF)。MCFV感染动物后可在动物的多个器官中进行繁殖(血液、脑、脾脏等)。在体外培养MCFV时,应选择对其易感的牛甲状腺细胞,牛甲状腺细胞接种MCFV 24 h后便可产生核内包涵体。MCFV对外界环境具有高度敏感性,冻干保存时MCFV很快就会失去活性。其对乙醚等亦高度敏感[1]。

2 流行病学

自然感染条件下,MCFV在一年四季均具有传染性,但是临床病例多发生于寒冷季节(早春和冬季)。1~4岁龄的牛(黄牛和水牛)对MCFV高度易感,而成年牛对MCFV易感性较差。专家学者认为,MCF的主要传染源是角马和绵羊。在羊群中如果存在MCF阳性羊,阳性羊可多年持续排毒,从而使整个羊群发生感染。所以杜绝牛羊等多种动物混合放牧饲养,是避免牛发生感染的必要措施。

3 临床症状

人工将MCFV接种于动物后,动物在10~30 d后便可发生感染,出现临床症状。然而,在自然感染时MCFV的潜伏期相对较长(最长可达2个月)。患病牛发病初期体温升高达42℃,鼻镜干燥,在口腔周围发生炎症反应,出现大量的浅表性溃疡点。患病牛还会伴发肌肉震颤等神经症状。如果病程较长,病牛体表的皮肤会出现小的疱疹。此外,最急性病例除了在死亡前一天发生腹泻外,并无其他明显的临床症状,往往是突然死亡。临床中大部分病例以发生眼型病变为主要特征[2]。

4 病理变化

在对感染MCFV的病死牛进行病理解剖时,会发现病牛的淋巴结高度肿大,质地变硬,并且有出血和坏死现象。此外在口腔周围可见溃疡和糜烂,鼻腔内存有大量的脓性分泌物。胃肠道出血,心肌质地柔软,颜色变浅,脑部出血并积液,角膜组织淋巴细胞浸润,出现水肿和坏死。

5 诊断

根据牛恶性卡他热的流行性和临床特征(眼型症状)可以对该病进行初步诊断。另外也可以根据实验室检测(病毒分离鉴定)予以确诊。

6 防治

在引进牛时要严格进行检疫,并按要求进行隔离。只有无临床症状,并且检测结果为阴性的牛才能与健康牛进行混群饲养。目前,尚未有牛恶性卡他热疫苗可以用来接种,而且临床中尚未发现对MCFV有效的药物。所以,养殖企业可以采取对症治疗的方法,以缓解患病牛的临床症状,降低死亡率。同时,应该加强饲养管理,改善牛群的生活环境[3]。

7 小结

对牛恶性卡他热的预防主要是淘汰有临床症状的病牛,检测结果一旦显示MCFV呈阳性,则坚决扑杀病牛,并进行无害化处理。这是彻底净化MCFV的根本措施。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