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谢家声 李锦宇 王贵波 罗超应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 730050
“射干地龙颗粒”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研制的纯中药制剂,中试推广产品在甘肃省天水市主要用于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和大肠杆菌病等常发疾病的防治。使用过程中发现该药对鸡新城疫后期发生的“扭颈”等典型神经症状也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2011年以来,先后共治疗新城疫“扭颈”病鸡165 只,均收到良好效果。现将诊疗过程及结果介绍如下,共广大同行参考借鉴。
天水市秦安县王窑乡某村养鸡约2 万余只,由于地处偏僻,远离城镇,加之当地群众生活较为困难,无疫苗冷藏设备,疫苗基本是现用现购。因此大部分养殖户不能按照程序及时给鸡接种新城疫疫苗,新城疫或非典型性新城疫时有发生。鸡发病后除引起大量死亡外,残存的病鸡大多发生“扭颈”症状,群众称为拧脖子鸡。几乎所有的养殖户家中都有此类病鸡。
新城疫扭颈病鸡主要发生于新城疫病后期的鸡群,数量约占全群的1%~3%。“扭颈”病鸡在未受到外界因素干扰时,头颈略向一侧歪斜,而且饮食基本正常。一旦受到惊扰,病鸡常常“扭颈”伏地旋转或头向一侧极力偏转,其状十分痛苦。如果不予隔离或单独饲养,在大群中病鸡经常受到其他鸡只或其他因素的惊扰,“扭颈”次数随之增加,病情加重。另外受其他鸡只踩踏几率增加,采食饮水受限,死亡率增加。病鸡几乎丧失生产性能,也无商品价值,大多以死亡告终。
新城疫死亡鸡主要病变为喉头出血,并有灰白色黏液;气管黏膜出血,且刮之不去;嗉囊积液,倒提时有大量液体流出;腺胃乳头、肌胃角质膜下有条状出血,尤其十二指肠出血严重;盲肠扁桃体、直肠黏膜均有不同程度的出血。但时新城疫“扭颈”病鸡多不具备新城疫喉头、腺胃、十二指肠和直肠的出血性典型病变,也少见嗉囊积液以及呼吸困难等表现。大部分“扭颈”病鸡十分消瘦,剖检内脏萎缩,尤其是肠管变细,腺胃萎缩、乳头变小或消失,偶见腺胃局部陈旧性溃疡病灶。
对具有典型临床症状的病鸡,棉拭子采集喉气管和泄殖腔病料,用石家庄市神九畜禽疾病防治及药物研究所研制生产的新城疫胶体金快速诊断试纸条诊断,结果全部为新城疫阳性或弱阳性,结合典型症状和病例剖检综合判断,可初步确诊。
将“射干地龙颗粒”按每次1g/kg 体重剂量,用少量温开水稀释,待药物晾凉后逐只喂服,每日3次,连喂7天。经上述方法治疗7天,165 只扭颈病鸡完全恢复的有122 只,治愈率达73.94%(122/165);症状减轻的35 只,好转率为21.21%(35/165);总有效率为95.15%(157/165);症状未改善或无效的8 只,无效率为4.85%(8/165)。
天水市某养鸡户共饲养罗曼褐商品代蛋鸡1231 只,70日龄时零星死亡增加,每天死亡2~3 只不等。病鸡粪便稀薄,偶见绿色或蛋清样稀粪。个别鸡只单侧翅和腿瘫痪,其中一次性从鸡群中隔离出31 只歪头“扭颈”的病鸡单独饲养。病鸡主要表现为“扭颈”神经症状,受到惊扰突然向后倒退,倒地后头颈处地,伏地旋转。稍久则可逐渐恢复,甚至可以觅食。按上述方法确诊后,遂将“射干地龙颗粒”按每次1g/kg 体重剂量,用少量温开水稀释后逐只喂服,每日3 次,连喂7天。经治疗的31 只扭颈病鸡完全恢复的有22 只,治愈率为70.97%(22/31);症状减轻的5 只,好转率为16.13%(5/31);症状未改善或无效的4 只;无效率为12.90%(4/31)。
“射干地龙颗粒”主要由射干、地龙和山豆根等中药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清咽利喉的功效。其中地龙咸寒、降泄,其性走窜,既能息风止痉,又善清解高热,适用于高热所致的狂躁、惊风抽搐和癫痫等症。“射干地龙颗粒”之所以能够缓解新城疫病鸡“扭颈”症状,其原因可能也在于此。新城疫是鸡的主要传染病之一,按程序进行疫苗免疫接种是预防该病的有效防治措施。但是由于目前以分散的个体养殖户仍为数不少,在实施程序化免疫中,少免、漏免和免疫不及时等问题还普遍存在。新城疫发生后,以“扭颈”为主要神经症状的病鸡数量相比较多,从健康养殖和规范养殖的角度要求,此类病鸡应立即进行无害化处理。因为病鸡不仅无饲养价值,而且还可能有长期“散毒”的潜在危险。由于此类病鸡并不很快死亡,养殖户也不忍及时处理,常常单独继续饲养。临床实践中发现,用“射干地龙颗粒”治疗该病必须加大剂量(推荐剂量的2 倍)才能收到较好效果。“射干地龙颗粒”用于治疗新城疫“扭颈”病鸡,不仅为“射干地龙颗粒”增加了新的适应症,而且也弥补了无治疗该类疾病药物的空白。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