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摘要:大学生士兵为国防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在征召和返校的过程中却面临着许多现实问题。本文针对大学生征兵工作的新形势和新变化,探讨了大学生的征兵情况和退役大学生的发展。随着国防意识和国防教育水平的提高,国家不断招收高校人才,提高军队建设水平,促进军队改革的深化。随着退役军人人数的不断增加,退役军人的合理安置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国家政策的角度对退役大学生返校就业情况进行研究,试图提出改善退役大学生返校就业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国家政策;退役大学生士兵;复学;就业
一、大学生士兵退役的相关政策分析
(一)关于复学的相关政策分析
第一,受过高等职业教育的毕业生士兵退役后,拥有免试就读成人本科的权利,或者在当地省份参加专升本考试,获得本科学习的机会。第二,接受过高等教育并保存学籍的学生可以在复原期间无需学习军事理论课程,并可以在学校的同意下申请另一个专业。此外,教育部还为学生组织了年度特别研究生招生项目,相比较普通学生的研究生入学考试,对退役大学生士兵放宽了条件。除了保证学生在退役后重返大学的政策外,国家还规定,减免学费可从8 000元到12 000元。以上措施可以有效保障军事才能和综合才能的发展,不仅为深化军事改革提供个人保障,而且为学生继续教育提供个人保障。
(二)关于就业的相关政策分析
国家为退役大学生士兵提供了各种政策支持。例如,选择参加政法警察考试的退役大学生士兵将在笔试成绩上加10分。在每年的事业单位考试和公务员招聘计划中,为大学生退役士兵设定了10%的名额,有效减轻了大学生退役士兵的竞争压力。在同等条件下,大学生退役兵应优先录取。退役大学生士兵按照不低于30%的比例录取程序优先考虑专职人民武装干部。基层的大学生村官考试、特岗、三支一扶考试分数加5分,在西部志愿者方面,大学生志愿者计划招收占不到20%的单一方式,同等条件优先录用。从事个体经营、自主就业、自主创业的大学生退役士兵,国家给补贴、税收优惠、免费培训技能等许多优惠政策,并在很多方面对退伍大学生士兵给予支持,为适当地安排大学生退役士兵提供了一个更好的规则指导,但面对退役大学生士兵就业的需要,政策力度略有不足。
解决退役军人安置问题是军队改革的重要环节。执行困难的问题存在于优惠政策,优先并不意味着它必须有机会,退役军人和普通大学生相比在考试中处于薄弱状态,竞争能力较低,在恢复入学和就业教育方面缺乏足够的优势,在恢复援助教育和工作机会方面与普通大学生相比也存在一定的缺点。
二、大学生士兵退役的安置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士兵退役安置现状
1.退役大学生士兵在学校的发展情况
大多数的学生选择军队退役后回到学校继续学业教育,这些学生在退伍复学后分散在学校每个学院,据统计,自2010年以来,某大学的学生退役后担任班干部有14人,12人在团委相关部门;有19人持有以上职位级别的协会部长,1人被评为“校园三个鼓舞人心的人物”,6人被评为“优秀共青团干部”,5人被评为“优秀学生干部”和8人被评为“优秀团员”。国家励志奖学金2名、二等奖学金16名;这些退伍军人和重新入学的学生没有一个推迟毕业,到目前为止,有一个已经提前一年毕业。退役大学生在学校的表现是令人满意的。经过两年的军旅生活,他们继承了军队吃苦耐劳、服从命令、舍己为人、勇于承担的优良传统,养成了自我约束的良好习惯。因此,当他们回到校园时,他们表现得比普通人更加成熟稳重。正因为如此,他们对未来的规划更加理性和成熟,更加珍惜在校学习的机会,更有可能成为班级社团等学生组织的骨干。
2.毕业就业方面退役大学生士兵的发展情况
从近年退役大学生士兵的毕业选择来看,选择继续读研的毕业生数量有明显的上升趋势。主要影响因素是近两年国家对退役大学生士兵考研的优惠政策。2015年起,国家制定了退役大学生士兵研究生招生专项计划,每年向高校分配一定数量的退役大学生士兵名额。
(二)退役后复学存在的问题
1.适应性难题
军队生活和校园生活有很大的差异,不仅体现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方面,而且还体现在精神文化方面。由于不同环境的差异,退役大学生士兵在重返校园的适应和融入方面存在問题。面对新的环境,退役大学生士兵很难适应。各方面的紧张和差异使得退役大学生士兵很难融入校园生活。大多数教师对退役的大学生士兵的专注度不够,对退役大学生士兵的认识比较肤浅。
2.校园人际交往与学习存在困难
首先,在学习方面,退役大学生士兵在部队更多的是对军事训练的提高,文化课程的要求和安排必然与学校有所不同,大部分的文化知识已经逐渐遗忘,如果重新开始学习,就会感到学习压力很大。其次,在生活习惯上,军队是一个令行禁止的地方。士兵们逐渐习惯了服从命令和听从命令,而退役的大学生士兵在自由的环境中不知道该做什么。最后,在人际交往方面,大学生退役军人习惯于实事求是,说话严谨,面对同学之间多样化的交流方式,他们很难适应。
3.复学后升学就业职业规划存在问题
退役大学生士兵和普通大学生的就业选择是截然不同的。退役大学生士兵可以享受一些优惠政策,但由于教师是面对所有学生开展就业指导的,这种指导缺乏针对性,不能给予退役大学生士兵准确有效的指导,退役大学生士兵在教育和就业方面学习的知识不能得到很好的利用。
(三)大学生士兵退役后就业存在的问题
1.大学生士兵退役后直接就业、创业帮扶政策不健全,落实不到位,存在区域性差异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区域发展的差距,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条件下大学生军人退役安置政策存在差异。在退役政策中规定,地方政府可以采取各种措施,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给予经济补贴,增加对大学生退役军人的就业援助。但是,普遍缺乏具体的规章制度和统一的标准。在实施过程中,优惠政策的效果大大降低。
2.大学生士兵退役就业后社会适应能力需要提高
退役后,大学生士兵面临着新的生活环境,就业渠道单一,且多分布在大中城市,满意度较低。退役军人就业后,由于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差异,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容易产生落差感,往往难以适应社会多元化的价值观。
3.大学生士兵退役后就业职业素养存在差异
普通大学生在大学期间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培训,积累了相关的就业实践经验,能够快速适应就业环境。而退役的大学生士兵,原来生活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军事环境中,和社会生活有一定的脱节现象,因此与普通大学生相比有相当大的差异和不同的就业需求,其就业方式主要集中在安保、警察等方面,有很多退役大学生士兵缺乏素质培训,不能满足社会职业发展的新时代要求。
4.大学生士兵退役后就业方向把握存在问题
普通大学生在他们的大学生活中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未来就业情况和参加各种社会实践,而退役的大学生士兵有更成熟的思考方式,他们更渴望实现就业。由于政策引导不足和政策的实现在不同地区具有差异性,而且退役大学生士兵学习的军事知识只能应用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导致退役后,他们可以选择的就业方向受到极大的限制。
三、提高大学生士兵退役保障水平的途径
(一)完善大学生士兵退役权益的相关通用制度
只有完善的制度才能更好地指导中国的军事建设。为保障退役军人安置工作的顺利进行,要加强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合作,缩小高校退役军人的心理落差,提高退役大
学生士兵对安置工作的满意度,从制度上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
(二)加强落实大学生士兵退役制度,强化大学生士兵退役后服务帮扶
一项好的政策不能执行,就只是一张纸。建立一个完善的大学生士兵退役系统,首先就是要加强政策的宣传,不仅要加强大学生退役士兵对政策的理解程度,军事管理者、军事教育工作者、学校、政府工作人员、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力量也应该加强对大学生退役士兵制度的理解。其次,要切实落实政策,加强对退役制度实施情况的监督,跟踪制度实施效果,加强对退役大学生士兵的帮扶作用。
(三)加强大学生士兵的国防、兵役与科学文化知识等相关素质培养
在大学生士兵教育和普通学生教育中,要加强国防安全教育,加强兵役相关知识教育,增强大学生士兵的社会认同感和自豪感。在军训的过程中,重视身体素质的训练和军事教育,加强文化知识的教育,指导他们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跟上时代的发展,实现大学生士兵的全面发展。
(四)加强退役大学生士兵的思想教育,引导其适应校园生活
加强对军队士兵的训练教育,尤其是对大学生退役士兵的思想教育,使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大学生士兵不仅应该重视身体素质教育,也应高度重视科学知识和文化的教育,尤其是学习组织国家政策相关知识,帮助退役大学生士兵科学规划自己的复学计划,加强大学生离校复学的适应能力。
(五)加强退役大学生士兵的职业素养培养
知识经济的发展给退役大学生士兵的职业素养培养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为了适应社会生活,实现高质量、满意的就业,退役大学生士兵不仅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更需要提高自身素质。为做好高校退役大学生士兵的就业工作,促进高校退役大学生士兵的合理安置,有关部门要做好教育培训工作,探索更好的教育方法,帮助高校退役士兵实现高质量就业。
(六)大学生退役士兵应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实现自身发展
与一直在学校学习的普通大学生相比,退役后的大学生士兵在思想上更成熟,更坚定,不怕困難和风险的精神和强壮的身体是其最大的优势。要积极引导退役军人发挥主体作用,积极引导退役大学生士兵养成良好心态,积极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实现从士兵到学生到工作人员的角色转变。
四、结语
退役军人安置问题不仅关系到退役军人的切身利益,而且关系到我国长期的强军战略。高校退役大学生士兵的复学、就业安置有利于激发高层次人才加入军队,有利于建设现代国防建设,有利于推进多元化的社会服务和保障体系建设。解决大学生退役安置问题需要社会、学校、个人和家庭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刘建伟.大学生参军,“三大利好”需要培植巩固[N].中国国防报,2009.
[2]郑晓,燕林柱.浅析在校大学生入伍的利与弊[J].改革与开放,2011(12).
[3]李江红.职业生涯规划视域下对大学生参军入伍的思考[J].中国人才,2013(6).
[4]贾敬灿,赵芳,陈晓,熊丹.在读大学生参军退役后大学学习阶段的问题与对策[J].北方文学,2014(2).
[5]张志平.大学生应征入伍现状分析及相关对策研究[D].南昌:江西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13.
作者简介:卢珊珊(1994—),女,黑龙江人,黑龙江大学行政管理专业2018年级在读硕士,主要从事公共实践管理研究。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