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于海根
摘要:针对国有资产开展有效的管理能够将有限的财力物力更科学合理地进行分配,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通过强化国有资产在进行预算、采购、配置使用等不同环节的监督与管理,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国有资产管理的科学有效性,还能够减少国有资产不必要的流失,避免发生国有资产使用的不合理,减少不合理使用的可能性,为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开展夯实基础。本文通过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现状与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若干强化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现状;国有资产管理
一、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近年来的政府工作报告均强调国有资产管理对于提高资产效率、确保资产保值方面的作用。随着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职责范围的扩大及国家对三农、民生等社会公共领域投入的加大,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规模正在迅速增加。因此,国家为了进一步强化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出台、制定了若干管理办法、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个别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仍十分混乱,严重制约着资产使用效率的发挥。
(一)对经营性的资产管理不到位
近此年来,个别行政事业单位将闲置资产出租,出租过程十分混乱,极易造成资产流失或贪污腐败问题的发生。一是合同租金与实际收取金额存在差异。二是资产出租合同签订不规范,出租期限与到期收回等条款未能明确。三是出租行为未能向税务机关申报纳税。四是出租资产在收回后未能及时向国资委、财政局进行申报,甚至将收回的资产擅自进行变卖后,用于发放工作人员工资、福利。
(二)国有资产账实不符
一是资产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个别的行政事业单位未设立专门的资产管理岗位,并且未能针对每个资产使用部门、状态建立资产卡片,领用或调剂使用时未能告知财务部门,资产管理十分混乱,给财务部门对资产进行对账造成诸多困难。二是国有资产处置与采购流程不科学。个别行政事业单位在购进资产后未能及时让财务部门计入固定资产账簿,在报废时也未能按要求向上级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国资部门进行审批。三是未能执行政府采购程序。个别行政事业单位在采购资产时,对必须进行政府采购的固定资产范围、种类认识不足,导致未严格执行政府采购制度,单位违规自行采购。
(三)国有资产使用效率低下
一是单位之间、行业之间、部门之间国有资产配置不均衡,缺乏统一的资产配置标准和资产合理流动机制。如有的行政事业单位缺少办公场所或办公场所拥挤,影响工作的开展,而有的单位办公面积超标,造成闲置浪费,资产整体运行效益不高。二是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具有无偿使用性、公益性等特点,造成个别行政事业单位在资产未达到法定报废或实际仍可使用的情况下,直接将资产变卖、报废,重新购置同类新资产,直接造成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被极大地浪费,也给个别工作人员侵占资产提供了一定的土壤。同时,个别行政事业单位由于资产使用人与财务部门未能及时沟通,个别部门新购置的资产被闲置在库房。三是行政事业单位未对种类繁多的资产进行分类管理,造成财务人员在资产盘点过程中存在极大的困难。四是根据目前我国财政体制现状,多数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是由财政资金购置而来,财政部门无法对各预算单位资产申请的合理性进行评判,造成个别行政事业单位重复购置资产、超标准购置资产现象严重。
(四)国有资产产权有待进一步明确
一是产权登记与核算脱节,部分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由于资产建设、投资来源渠道多,资产的使用和管理不相衔接,有的产权登记在一个单位,占有、使用核算在另一个单位;部分单位由于多种原因形成资产处置、变更处理不及时,实物与账面记录不相符。二是由于资产管理部门与财务部门之间信息沟通不畅,导致已经竣工并且投入使用的办公楼却一直未体现在固定資产账簿中。三是未能及时将其他部门捐赠、上级部门无偿划拨的资产登记入账。
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
(一)行政事业单位对资产管理缺少重视
一是对资产管理不重视。个别的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只注重资产的购置,而忽视了对资产进行管理,造成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混乱。二是未树立资产产权意识。个别行政单位领导未能掌握本单位资产的权属、使用部门等情况;个别的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将国有资产错误地认为是本单位的资产,随意处置、转让国有资产。三是单位财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有的单位财务人员对国有资产概念认识不清,没有认真研读国有资产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导致在执行过程中打折扣、落实不到位,资产管理工作水平不高。
(二)历史遗留问题未被有效地解决
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由于体制改革、领导更换频繁,造成预算单位资产存在诸多历史遗留问题,在资产交接过程中存在走形势等问题,未能合理界定资产管理职责。这种历史遗留问题直接造成行政事业单位账实出现不符,一是会给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造成浪费,二是给个别工作人员侵占资产提供了机会。
三、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对策
(一)增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意识
近年来,强化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是贯彻中央文件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提高行政机关财务管理水平与效率的重要内容,各地方政府应不断提高国有资产管理的意识,摒弃以往只重购置而忽视管理的错误模式,通过制度明确各部门在资产管理中的职责与义务,积极培训财务人员资产管理相关知识,将资产管理业绩作为考核标准,充分调动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参与资产管理的积极性。各级各部门各单位领导班子要按照职责分工,切实加强对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强化产权意识、责任意识、效率意识,强化管理监督工作,维护资产安全,切实减少资产浪费和流失,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益,不断提升政府公信力及事业单位公益服务质量与水平,使财政资金充分发挥作用。
(二)及时清理资产历史遗留问题
行政事业单位应实事求是地对资产历史遗留问题进行梳理、盘点,抓紧时间对长期挂账、账外资产进行清理,将清理意见报上级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国资委等部门审批后及时进行销账。同时,为了确定国有资产产权归属,行政事业单位应配合财政部门组织对本单位资产进行产权梳理,将一些外借或产权不属于本单位所有的资产进行清理,保证资产账实相符。
(三)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体系
按照国家新出台的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法规制度,及时修订完善本地相关规定和规章制度,建立健全资产配置、处置、调剂、使用的审批程序,进一步细化资产的配置标准、收入处置等管理办法,落实资产监管单位、产权与使用单位各自应负的职责。行政事业单位应强化固定资产预算管理,按照中央八项规定与资产管理办法等文件规定标准购置资产;对于重大资产的采购、报废、调剂使用均应按照规定进行报批。此外,积极对闲置资产进行盘点、清理,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对资产进行有效的调剂,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
(四)强化对行政事业单位进行资产管理监督
一方面行政事业单位首先从自身出发,建立一套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和资产管理制度,确定专人管理,定期不定期地对资产和账务进行抽查,对出现的盘盈盘亏找出原因、及时处理。加强单位内部审计,弥补外部监督不能对资产进行持续、全方位监督的弊端;另外,审计部门应定期对国有资产政府采购流程、会计核算、资产内部控制等工作进行审计、监督,及时向预算单位提出资产管理整改报告,促使各行政事业单位积极地完善资产管理制度与流程。此外,强化对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监督与绩效考核工作,促使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工作人员积极投身到资产管理工作当中,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与增值。
参考文献:
[1]闵娟.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2017(12).
[2]张丽.新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改革探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0(13):7-8.
[3]杨淑田.对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J].纳税,2020(20):2.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