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宜宾地区18岁及以上人群心境障碍现患病率调查

时间:2024-07-28

张荣珍 杨永和 王志青 刘冬梅 向道华 廖华 王世禹 冯翼 杨成敏 李洪梅 林俊

宜宾,位于中国西南部,四川省的中南部,属地级市。面积13283平方公里,人口531万,年人均收入城镇居民为11862元,农村居民为4512元(2008年数据)。2009年9月至2010年3月在宜宾地区≥18岁人群中进行了一项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其目的是了解宜宾地区成人人群各种精神障碍的患病率和分布特点,以便为宜宾地区制定精神卫生工作规划、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改善精神卫生服务提供决策依据。本文将对心境障碍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进行汇报。

1 对象与方法

1.1 样本量计算 本流行病学调查大项目要求至少准确知道精神分裂症病种的患病率。样本量是按照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约为 0.9%[1-2]来计算,设定允许误差为 0.002,第一类错误为 0.05,计算出的样本量为8565(人)。考虑到城乡、男女等亚人群分析,将样本量增加到10000人;为保证实际完成足够的样本量,又将样本量扩大20%,最后确定样本量12000人。心境障碍总的患病率高于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3-8],故此样本量对于了解心境障碍总的患病率已经足够。

1.2 抽样方法 在全市范围内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研究对象均≥18岁。第一阶段以宜宾市管辖的区、县为抽样框架,随机抽出需调查的区、县。第二阶段以抽中区、县管辖的街道/乡镇为抽样框架,随机抽出需调查的街道/乡镇。第三阶段以抽中街道/乡镇管辖的居委会/村为抽样框架,随机抽出需调查的居委会/村。最后在抽中的居委会/村中随机抽取需调查的个体样本。应用加权法分配抽中的区/县、街道/乡镇以及居委会/村的样本量。

1.2.1 第一阶段抽样 宜宾市管辖 1区9县,本阶段分区、县两层,翠屏区直接进入被抽中单位;在9县中,以当地政府提供的经济状况为分层依据,屏山县经济状况明显落后于其它8个县,为了使抽中的样本能够更好的代表总体,经济状况落后的屏山县必须要有人员进入到这个调查样本,故而屏山县直接进入被抽中单位。在经济状况好的其它8个县中,应用加权法随机抽出宜宾县、江安县、高县。

1.2.2 第二阶段抽样 翠屏区抽样时分中心城区和远郊城区两层,在中心城区的5个街道中随机抽出1个南城街道,在远郊城区的18个街道中,随机抽出5个街道。屏山县按是否以少数民族居住为主分为两层,在以少数民族为主的两个乡镇中随机抽出1个乡镇,在其它的14个乡镇中随机抽出2个乡镇。本阶段在宜宾县、高县和江安县抽取乡镇时未分层,在宜宾县随机抽出11个乡镇,在高县和江安县各随机抽出6个乡镇。本阶段共抽出26个街道/乡镇。

1.2.3 第三阶段抽样 在抽出的26个街道/乡镇中,根据每个街道、乡镇分配的样本量在每个街道/乡镇随机抽出1-3个居委会/村。本阶段共抽出66个居委会/村。

1.2.4 第四阶段抽样 在抽出的66个居委会/村中,根据各自分配的样本量随机抽出需调查的户。将抽样户居住成员 (近半年有一半或以上的时间在此居住,无论是否有当地户口)记录在家庭一般情况登记表上,用随机数字表抽取一名≥18岁的成员为调查对象。本阶段共抽出12000个调查样本。

1.3 工具

1.3.1 筛查工具 筛选工具包括一般健康问卷(General Health Questionnaire,GHQ)[9]和 8 项心理健康问题(危险因素)[10]。一般人口学特征、简易智能状况检查(Mini 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11]以及精神心理问题求助情况等也在筛查阶段完成。根据筛查结果,将GHQ≥5分或8项心理健康筛查问题中任一项回答为“是”或MMSE检查提示有精神发育迟滞、痴呆可能者定为精神障碍高危人群,在非高危人群中,将GHQ总分1-4分者定为中危人群,0分者定为低危人群。

1.3.2 诊断工具 以国际公认的《DSM-IV轴Ⅰ障碍用临床定式检查》(SCID)[12]作为诊断工具。 如有精神障碍,该工具会收集其既往求医经历,并用大体功能评定量表 (Global Assessment of Functioning Scale,GAF)评估其目前功能受影响程度,将GAF得分≤60分作为被试者目前的日常功能受到精神症状中、重度以上损害的标准。

1.4 调查方法 所有调查均在被试者签署知情同意之后进行。现场调查分两步进行。第一步,由经过严格培训并取得相关资质的护士入户完成筛查调查。第二步,由管理人员安排不了解筛查结果的精神科医生对100%的高危、20%的中危、10%的低危人群进行SCID诊断检查。

表1 宜宾地区≥18岁人群中心境障碍的现患病率 n(%)

1.5 质控措施及调查员的一致性评估 为保证调查质量,所有调查在征得被试者的同意情况下都要进行录音。管理人员随机抽取一定比例的录音进行检查,一旦发现问题及时进行通报并给予纠正。一旦发现调查不认真的队员,在首次批评教育不能改正时,将其剔除调查队伍。护士筛查结果归为3个危险组的一致性Kappa值为0.85。医生对现患心境障碍诊断的一致性为0.91。

1.6 统计方法 用SPSS 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按照精神障碍高、中、低危险组中SCID诊断的比例,调整总样本各种诊断的患病率。方法学具体内容见相关文献[10,13]。

2 结果

2.1 调查完成情况及样本人口学特征 在实际抽样的12000人中,694人 (5.8%)拒绝调查,79人(0.6%)调查期间不在家,最后共有11227人(93.6%)合格完成第一步的筛查调查。在11227人中,2274人(20.3%)被选中应做第二步的SCID诊断调查,其中169人(7.4%)拒绝,最后共有 2105人(92.6%)合格完成第二步的诊断调查。

完成调查的11227人中,男5258人(46.8%),女 5969人;年龄 18~98岁,平均(49±15)岁;受正规教育年限的平均数为(5.4±4.0)年,中位数为6年;工作状况:农民/渔民 8087人(72.0%),工人/服务人员586人(5.2%),专业技术/行政管理人员421人(3.7%),个体户/临时工 707 人(6.3%),离退休 /病退 401 人(3.6%),无业 /失业 443 人(3.9%),学生/家庭妇女570人 (5.1%),其他5人,不详7人;婚姻状况:从未结婚928人(8.2%),已婚 7983人(71.1%),再婚 120人(1.1%),同居 32人(0.3%),分居/离婚 965人(8.6%),丧偶 1192 人(10.6%),不详 7人(0.1%)。

2.2 心境障碍的患病率 完成筛查11227人中,精神障碍高危者有1172人,中危者有962人,低危者有9093人。高、中、低危人群中相应完成SCID者分别为1133人、179人、793人。调整后心境障碍总的现患率为 2.48%(95%CI:1.87%~3.28%)。 心境障碍中按患病率的高低排序依次为未特定抑郁障碍(1.4%,95%CI:0.98%~ 1.99%)、重性抑郁障碍(0.81%,95%CI:0.47%~ 1.38%)、 心境恶劣障碍(0.17%,95%CI:0.09%~ 0.33%)、 双相I型障碍(0.11%,95%CI:0.02% ~ 0.68%)。(表1)

2.3 性别、城乡与心境障碍患病率的关系 心境障碍总的现患病率女性高于男性 (2.97%比1.83%,RR=1.62,RR 的 95%CI:1.27% ~ 2.11%),城市高于农村 (3.60%比 2.40%,RR=1.50,RR的95%CI:1.13% ~ 2.05%)。

2.4 功能损害程度及就诊情况 在心境障碍现患的136人中,76人(55.6%)其日常功能受到中、重度以上损害,但仅有8人(5.9%)求助过医疗机构,仅有3人(2.2%)求助过精神心理机构,仅有1人(0.7%)接受过精神科住院治疗。

3 讨论

SCID中的心境障碍包括重性抑郁障碍、双相Ⅰ型障碍、双相Ⅱ型障碍、未特定抑郁障碍。被试者符合重性抑郁障碍、双相Ⅰ型障碍、双相Ⅱ型障碍、未特定抑郁障碍的任何一种诊断即为符合心境障碍的诊断。本调查采用SCID半定式检查,获得宜宾地区≥18岁人口各种心境障碍的具体以及总的现患病率。各种已检出的心境障碍的现患病率中双相Ⅰ型障碍 (0.11%,95%CI 0.02%~0.68%)最低,但过宽的95%CI提示我们,目前的样本量对于准确了解双相Ⅰ型障碍患病率太低。本次调查中未检出双相Ⅱ型障碍可能与被试者不愿意将对自己没有产生严重影响的轻躁发作狂暴露给检查者有关。鉴于心境障碍中单病种的患病率较低,而分层比较所需的样本量较大,所以本研究才使用重性抑郁障碍、双相障碍、未特定抑郁障碍总的患病率(即心境障碍患病率)进行分层比较。

心境障碍的现患病率在不同地区的差异很大,其范围介于0.14%~8.6%之间[14-18]。本调查中心境障碍的现患病率为2.48%,与青海、辽宁结果接近[17-18],明显高于广东中山、广西、西藏、山东潍坊 、 广 东 广 州 的 结 果[3,4,14-16],但 又 明 显 低 于 山 东省、浙江、甘肃天水、山东青岛的结果[5-8]。部分学者将调查结果的差异归因于“调查方法、工具的不同”[7-8],实际上这只能解释一部分原因。本调查与国内浙江、天水、青岛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工具基本相同,但这四个地方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彼此之间也存在明显差异[6-8]。这提示我们:①不同地区心境障碍的患病率可能确实存在差异。这四个地方中,宜宾的患病率最低,这可能与宜宾是一个休闲城市,整个人群提倡慢生活,无论老少都热衷于休闲、娱乐(多为打麻将)有关。②不同地方的调查员对诊断工具的规范操作程度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很可能也会给最后的结果带来影响。本研究所有调查在征得被试者的同意情况下都要进行录音监督以保证规范造作的落实。

本研究中女性心境障碍的现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与既往的研究结果一致[5-8,17,18]。女性心境障碍的患病率高,可能与当今女性走出家庭,肩负着家庭和社会工作双重责任,心理负担过重、遇到的社会应激事件过多有关。

浙江、青海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提示农村心境障碍的现患病率显著高于城市[6,17],而我们和辽宁[18]的结果却与之相反。不同地区城乡间的人群构成和特征不同、心境障碍的危险因素不同可能是导致各地结果差异的关键因素,这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证实。

尽管宜宾地区心境障碍的现患病率在国内并非处于很高水平,但2.48%的现患病率以及55.6%现患病人日常的功能受到中、重度损害的现状足以说明心境障碍已经成为宜宾地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然而,在现患心境障碍的病人中,仅有5.9%求助过医疗机构,2.2%求助过精神心理专业机构。这种高患病率、日常功能高度受损害与低求治率的现状应该引起卫生行政部门的高度关注。

综上所述,心境障碍已经成为宜宾地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心境障碍防治的重点人群为城市、女性人群。卫生行政部门应该采取进一步的措施以提高心境障碍的专业求治率。

[1]张维熙,沈渔邨,李舒然,等.中国七个地区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J].中华精神科杂志,1998,31(2):69-71.

[2]Regier DA,Boyd JH,Burke JD Jr,et al.One⁃month preva⁃lence of mental disorders in the United States. Based on five Epidemiologic Catchment Area sites[J].Arch Gen Psychiatry,1988,45(11):977-986.

[3]魏赓,刘善明,张伟,等.西藏自治区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 I:重型精神障碍[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8,34(10):601-604.

[4]赵振环,黄悦勤,李洁,等.广州地区常住人口精神障碍的患病率调查[J].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9,35(9):530-534.

[5]张敬悬,卢传华,唐济生,等.山东省≥18岁人群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0,24(3):161-167.

[6]石其昌,章健民,徐方忠,等.浙江省15岁及以上人群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5,39(4):229-236.

[7]丁志杰,王刚平,裴根祥.甘肃省天水市18岁及以上人群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0,24(3):183-190.

[8]逢淑涛,王冠军,孔伶俐,等.2005年青岛市≥18岁人群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0,24(3):175-182.

[9]一般健康问卷.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OL].[2009⁃09⁃01].http: //www.cris⁃is.org.cn /Pro/SuicideRese⁃archIndex.aspx.

[10]李献云,王志青,费立鹏.社区人群精神障碍患病率调查方法[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0,24(3):191⁃194.

[11]张明园.简易智能状况检查[M]∥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第2版.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56.

[12]First MB,Spitzer RL,Gibbon M,et al.Structured Clinical Interview for DSM⁃IV Axis I Disorders⁃Patient Edition (SCID⁃I/P) (Version 2.0)[M].New York: Biometrics Research De⁃partment,New York State Psychiatric Institute,1998.

[13]Phillips MR,Zhang JX,Shi QC,et al.Prevalence,treatment,and associated disability of mental disorders in four provinces in China during 2001-05: and epidemiological survey[J].Lancet,2009,373(9680):2041-2053.

[14]胡季明,李真,陈贻华,等.广东中山市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2,28(6):456-458.

[15]陈强,韦波,冯启明,等.广西壮族自治区城市居民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0,36(8):458-462.

[16]高振忠,曹学义,朱建平,等.潍坊市第三次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6,32(2):152-153.

[17]宋志强,杜欣柏,韩国玲,等.青海省18岁及以上人群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0,24(3):168-174.

[18]潘国伟,姜潮,杨晓丽,等.辽宁省城乡居民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06,22(12):1505-1507.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