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人生要学会拐弯——读《张幼仪传》有感

时间:2024-07-28

■ 国网江西电力铜鼓县供电公司 熊 琼

许多年前对民国时期的才女林徽因产生过浓厚的兴趣,想知道为什么会有才华横溢的诗人徐志摩为她抛妻弃子,甚至意外离世都是为了赶去听她的演说。又有梁思成说:“老婆是自己的好,文章是老婆的好”对她如此高的评价。更甚有金岳霖心中无人可取代的林徽因成为别人的妻子后,便甘愿为她终身不娶。细细读完《林徽因传》后,懂得了“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的林徽因,却也记住了书中的路人徐志摩的原配妻子张幼仪。

前段时间“十点读书”直播间在讲张幼仪的故事,推荐了《张幼仪传》这本书,我便毫不犹豫地买来。很想了解这位连林徽因在弥留之际都想见上一面的女人,是如何走出悲惨婚姻,突破困境活出了自我,寻得了人生圆满。

张幼仪出生在江苏宝山县(现属上海)的一个巨富家庭,祖辈曾在清代做过地方官,属于书香世家,父亲是救死扶伤的医生,二哥是中国近现代史上颇有影响的政治家和哲学家,四哥是中国银行的董事。12岁时,她主动向母亲提出读书的请求,并说服父亲后进入了苏州第二女子师范学校就读。就读3年后,四哥张公权看中了浙江海宁硖石一个地主富豪人家的独生子徐志摩的才华,便主动牵线搭桥成就了这门亲事。在那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年代,张幼仪只得被迫离开学校,与尚在北平大学读书的徐志摩结为夫妻。

张幼仪接受过现代教育,听四哥说他要嫁的是一个颇有才华和理想的年轻人是欣喜和期待的。但是喜欢读《新青年》,喜欢“自由、民主、科学”新思潮的徐志摩并不喜欢她。张幼仪个性沉默坚毅,帮助公公理财甚为得力,但这些老人眼中的优点在活泼飘逸、热情奔放的诗人徐志摩眼里,就成了呆板无趣、僵硬乏味,张幼仪在他眼里就是一个“乡下土包子”。

徐志摩像只刺猬一样排斥她,婚后他大部分时间在外求学,即便在一起也不愿意与她交流,而她选择隐忍和包容。婚后第三年他们完成了传宗接代的任务,然后徐志摩便远赴西方求学。再后来徐志摩要求她远渡重洋到英国去陪读,可当张幼仪来到英国后,他依然冷漠无视于她,并为了追求才情横溢的清丽少女林徽因,不顾在异乡又怀孕的她竟决然提出离婚。张幼仪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几度失去求生的勇气,但她终究平静地选择了放手,签下了离婚协议,并快速走出悲伤,选择在异国他乡发奋学习,开启了新的人生。后来,张幼仪成为了中国第一位女银行家、企业家,成了叱咤风云的商界女强人,并在53岁时走进了第二段幸福的婚姻,寿终88岁。

品读完《张幼仪传》后,让我想起了鲁迅先生的原配夫人朱安,朱安和鲁迅也是封建礼教下的包办婚姻,鲁迅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也和徐志摩一样痛恨封建礼教,朱安和张幼仪都是丈夫抗拒旧社会习俗的牺牲品。面对一直想远离自己的丈夫,朱安没能如张幼仪一样选择放手,固执地坚守着无爱无性的婚姻,独守空房41载,最终孤独终老,一生悲凉。有着“三从四德”传统思想的张幼仪,却敢于突破封建礼教的束缚,懂得及时止损,在人生不直的时候学会拐弯,果断放弃没有意义的婚姻,从悲惨的命运中迅速脱离,而后奋发图强,坚持不懈学习提升自己,突破种种困境抓住机遇大显身手,在人生的舞台上体现自我价值,活出了人生的精彩。

生而为人,极其不易,人生路途当中总难免遇到各种各样的坎坷,而往往最终真正能够迈过坎坷走向成功的人都懂得转弯。学会转弯,是一种能力,如果生活遇到瓶颈了,就学学张幼仪的睿智、坚韧、善良和大度,转个弯找到新的出路,继续往前走。戏如人生,人生如戏。我们每个人既是自己人生的导演,也是一生的主角,而如何以自己为主角,导演一部精彩的人生之剧,读一读张幼仪传,你就能找到正确的人生之路。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