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何佩珏,黄敏,王谦,刘韬,王清
1.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康复医学中心,四川成都市 610041;2.康复医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市610041通讯作者:王谦,E-mail:wangqianwind@163.com
水疗能够通过温度、压力、成分和形式作用于人体,达到缓解疼痛的作用[1]。涡流浴属浸浴式水疗,将患者全身或局部肢体浸泡于水中,对治疗部位喷射柔和水流,以刺激神经末梢、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肌肉痉挛[2]。涡流浴能缓解类风湿性关节炎[3]、骨关节炎[4]、肌筋膜炎[5]、术后伤口[6]等导致的疼痛。美国[7-8]、日本[9]、韩国[4-5]和中国[2,10]等国家的机构和学者对涡流浴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综述涡流浴缓解疼痛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疼痛是一种与实际或潜在组织损伤相关,包括感觉、情感、认知和社会成分的痛苦体验[11],可引发患者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影响生活质量和社会参与[12]。目前疼痛治疗包括药物治疗、认知行为疗法、物理因子治疗和手术治疗[13]。涡流浴主要通过温度与流体力学刺激,辅助肌肉骨骼疾病和软组织疼痛等的缓解。
骨关节炎主要表现为关节局部疼痛/压痛、关节肿胀和活动受限[14]。热水涡流浴主要通过热效应提高神经传导速度,增加胶原延展性,促进血液循环,提高痛阈,缓解疼痛[4]。Lim等[4]对脑卒中后0.5~5年偏瘫伴膝骨关节炎的患者在常规康复的基础上,行涡流浴治疗30 min,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y Osteoarthritis Index,WOMAC)[15]疼痛评分平均下降26%,僵硬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明显;疼痛的改善可能不仅因为涡流浴,提高肌力、关节活动度和平衡也有帮助。
急性损伤或慢性劳损后引起的无菌性炎症、变性和挛缩都可能导致疼痛,如肌筋膜炎、运动后迟发性肌肉酸痛和分娩痛等[5,16]。涡流浴主要通过放松肌肉、增加组织延展性、机械刺激兴奋粗纤维进而关闭疼痛闸门来缓解软组织疼痛。Im 等[5]对上斜方肌肌筋膜炎患者行不感温水涡流浴(34~36 ℃),结果患者疼痛和焦虑降低程度均优于单纯热敷。
Kuligowski 等[7]将56 例志愿者分为4 组,完成屈肘肌的离心运动后,于运动后即刻、24 h、48 h 和72 h,分别接受冷水涡流浴(12.8 ℃)、温水涡流浴(38.9 ℃)、冷热交替涡流浴(12.8 ℃/38.9 ℃)24 min和无处理的对照组,运动后96 h,采用图表疼痛评分量表(Graphic Pain Rating Scale,GPRS)评定运动后迟发性肌肉酸痛,结果显示,冷水涡流浴和冷热交替涡流浴可缓解酸痛至运动前水平,温水涡流浴效果次之,但仍优于对照组。冷水涡流浴通过降低局部温度、减慢神经传导速度、促进血管收缩、减轻组织水肿来缓解疼痛;冷热交替涡流浴主要通过血管交替舒张与收缩,增强血管平滑肌运动,增强感觉输入,提高疼痛阈值,继而缓解疼痛[17]。
Benfield等[8]研究表明,温水涡流浴能够降低分娩痛产妇的血浆皮质醇水平,焦虑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均下降,疼痛程度高的产妇症状缓解更为明显。分娩过程中降低产妇血浆皮质醇水平,可降低心理应激反应,消除负性情绪,减轻产妇对产痛的敏感,缓解分娩疼痛[18]。
肩手综合征常见于脑卒中患者,表现为患侧上肢疼痛、水肿和关节活动受限等[10,19]。涡流浴通过温度和机械效应,促进血液和淋巴循环,减轻水肿,缓解疼痛。方杰等[10]在运动疗法的基础上,采用温水涡流浴治疗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在36~38 ℃涡流浴中行长轴牵引、分离牵引等关节松动治疗40 min,结果显示,患肢肿胀、疼痛、痉挛、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
除了缓解疼痛,涡流浴还可用于提高免疫功能和肿瘤的辅助治疗。Saeki 等[9]和Benfield 等[8]均发现,涡流浴能升高白细胞计数,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毒性增强。白细胞是机体主要免疫细胞,而NK 细胞是一种淋巴细胞,毒性增强能提高机体对刺激因素的反应速度,分泌更多细胞因子,增强启动与活化其他免疫细胞的能力,从而提高机体免疫功能[20]。Coruzzi 等[21]发现,涡流浴后,血液中蛋氨酸脑啡肽(methionine enkephalin,MENK)水平增加,参与免疫系统和神经内分泌系统调节。MENK 作为阿片肽的一种,还能与相应受体结合,抑制肿瘤细胞生长[22]。
涡流浴治疗的温度范围较广,一般10~40 ℃之间。其中10~15 ℃涡流浴一般用于运动训练或运动损伤的急性期[23],而36~40 ℃为最常使用的温度,适用于非急性期疼痛患者。单次治疗时间通常> 20 min,治疗频率一般每周3~7 次,疗程3~8周[4-5,7,10]。总结于表1。
伤害性刺激作用于外周伤害性感受器时,神经冲动传入脊髓、脑干、间脑,传导至边缘系统和大脑皮质,经各级中枢整合后,产生疼痛感觉和疼痛反应,所以疼痛的机制分为外周敏化和中枢敏化两部分[24]。涡流浴通过温度、机械等刺激作用于局部组织,改善局部组织生理环境,减少伤害性刺激对外周伤害感受器的影响。涡流浴还能促进机体产生镇痛物质,调节自主神经系统,调控疼痛阈值,进而缓解疼痛。
表1 涡流浴临床研究的治疗参数
按照治疗温度可将涡流浴分为5 种:冷水浴(<26 ℃)、凉水浴(26~33 ℃)、不感温水浴(34~36 ℃)、温水浴(37~38 ℃)和热水浴(≥39 ℃)。不同温度涡流浴都可用于减轻疼痛,但适应证和禁忌证有明显区别:热水浴常用于慢性疼痛和痉挛性疼痛等,不适于急性炎症和高热;冷水浴可用于急性疼痛,但不适合于冷不耐受者、局部循环不良和血管病变区域[25]。
不同温度的涡流浴有不同的治疗机制。热效应带来的血管扩张,可以提高血流量和血管渗透率,加快局部疼痛介质的代谢和清除;同时增加局部营养和血氧浓度,改善因缺血缺氧导致的痛阈下降。此外,它还能够消除肿胀,可能通过减少对伤害感受器的压力来缓解疼痛[7]。冷水涡流浴可促进血管收缩,减慢血流速度,降低神经传导速度,提高疼痛阈值[25]。冷热交替涡流浴可使血管交替舒张与收缩,增加组织灌注,改善组织营养,提高血氧浓度,从而促进组织修复[17]。
涡流浴依靠压力泵产生旋涡式涡流,冲击治疗部位,通过振动带来持续机械刺激。Melzack 等[26]提出疼痛的闸门学说。刺激皮肤引起的神经冲动会传递到三个脊髓系统:脊髓后角内胶状质(substantia gelatinosa,SG)细胞,投射到大脑后柱纤维,以及脊髓后角中第一个中央传递细胞(T 细胞)。疼痛是由这三个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其中SG 细胞具有门控系统的作用,在冲动传入影响T 细胞之前对其进行调节。粗纤维的冲动能兴奋脊髓后角SG 细胞,使其向T 细胞发出抑制性冲动,从而阻断外周纤维向T 细胞传递冲动,即闸门关闭。而作用在外周组织上的振动能广泛激活直径最粗的A 纤维,减少T 细胞输出,封闭疼痛闸门。在疼痛局部或临近部位施加振动等机械刺激,兴奋粗纤维,可以缓解疼痛。
Coruzzi 等[21]发现,涡流浴浸浴后可使血浆内MENK 水平增加。MENK属脑啡肽,而脑啡肽是内源性阿片样物质中特殊的五肽化合物,广泛存在于神经系统的各级水平和部位,通过与其受体结合降低神经细胞内cAMP 水平和钙传导,抑制神经传递,从而起到镇痛作用[27]。另外,涡流浴能降低疼痛患者血清皮质醇水平[8]。血清皮质醇是机体应激反应中的一个灵敏指标,降低血浆中皮质醇浓度可降低个体的应激水平,缓解紧张情绪,降低对疼痛的敏感性,达到镇痛效果。
足浴可增加副交感神经活动,抑制交感神经活动[10]。陈伯銮[28]报道,术后患者交感神经兴奋,可加强伤害性化学物质释放,增加对P 物质的敏感性,从而增加疼痛。老年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自主神经紊乱,交感神经处于优势状态[29]。伤害性躯体感觉可增强交感神经活动,抑制副交感神经活动[30]。涡流浴对自主神经系统的调节可能与缓解疼痛有关。
涡流浴通过热效应、机械刺激、疼痛闸门效应,缓解肌肉骨骼与神经性疼痛。后续研究可完善试验设计,优化治疗参数,促进涡流浴在疼痛领域的广泛应用。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