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基于柯式评估模型对康复进修人员学习效果的评价

时间:2024-07-28

王雪,张淑燕,张宇翔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北京市100068

联合国2030 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和“健康中国2030纲要”均提出要实现全民健康覆盖。发展康复服务,是全面发展健康保健服务、实现全民健康覆盖的重要举措[1]。康复服务有利于改善残疾人的功能[2]。目前,我国有各类残疾人8500多万,残疾人康复专业技术人员19.2 万人[3]。我国31 个省、市、自治区的省会城市216 家综合医院康复人才培养需求调查表明,关于未来康复人才培养需求,采用多项选择的方式,选择学校教育168家(约77.6%),选择进修学习132家(约61.2%);不同等级医院有差异,一级医院相对最多(72.4%)[4]。涉及康复进修的文献大多数是对康复进修的认识、实践与思考[5-11],而对进修效果评价的研究较少。本研究运用柯式评估模型对康复进修效果进行评价,为今后提升康复进修的管理水平进修效果提供实践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北京博爱医院2018 年至2019 年期间进修康复的学员190名。

1.2 研究工具

柯式估评模型[12]是由Kirkpatrick 以实际工作中应用为基础,在1959 年的博士论文中提出的原始概念。评估维度包括4 个层级,即反应层、学习层、行为层和成果层,它们之间是一种等级关系,每一个层级都是后一个层级的必要条件,并且不同的层级包含不同的评估内容和问题。反应层衡量学员对培训做出的反应;学习层检测学员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行为层考察学员实际工作中的行为转变;成果层评估培训项目创造出的效益[13]。柯氏模型能够从全过程、全方位对培训进行效果评估,评估系统完整、说服力较强[14],是目前应用最为普遍的培训效果评价工具,在培训效果评估领域具有重要的地位。

1.3 方法

调查问卷由查阅文献后结合康复实际情况自行设计而成。采用柯式估评模型对问卷调查结果和进修前后考核成绩进行分析,从反应层、学习层、行为层、成果层4 个方面对康复进修效果评价。将收集的问卷浏览、审核、编码,建立数据库。所有问卷均双次录入,并对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问卷有效回收率>70%是很好的调查标准[15]。

反应层采用满意度评估,5分制,1分表示非常不满意,2 分表示比较不满意,3 分表示一般,4 分表示比较满意,5 分表示非常满意[16]。学习层采用康复知识理论考核成绩和结业操作成绩进行调查。行为层采用学员自评进修前后行为能力,满分10分。成果层考察学员实现的最终结果或对科室的贡献。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1.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学习层和行为层采用t检验进行进修前后比较。显著性水平α=0.05。

2 结果

发放调查问卷190 份,回收190 份,有效回收率100%。190 名康复进修学员中,男性77 人,女性113人;年龄21~44 岁,平均(29.02±5.01)岁;学历以本科为主,其次是大专;所学专业最多的是康复治疗技术,其他依次为中医学、临床医学、护理学、康复医学与理疗学;康复进修学员大多数为康复治疗师,其次为医师、护士;职称以初、中级为主;进修单位以三级医院最多。见表1。

表1 康复进修学员基本情况

2.1 反应层

学员对总体感受、医院进修管理情况、科室进修管理情况的评分均在4分以上,满意度较高。见表2。

2.2 学习层

进修前学员康复知识理论考核成绩为(71.22±10.32)分,进修后为(79.98±10.10)分(t=32.476,P<0.001)。进修学员结业操作成绩为(81.99±9.59)分。

2.3 行为层

进修后学员医患沟通能力、风险管理能力、文书书写能力、康复评价能力、找出问题关键点的能力、制定康复计划的能力、落实操作的能力均显著提高(P<0.001)。见表3。

2.4 成果层

患者投诉率0%,事故率0%,3 名进修学员发表论文。

表2 康复进修学员满意度调查

表3 学员进修前后行为能力自评情况

3 讨论

本研究显示,柯式评估模型应用到康复进修效果评估中,能够从整体上观察进修后学员康复理论知识的提升,康复治疗能力的转变,是一个系统、全面、实用的评价培训效果的工具。这与薛宁宁[17]的研究结论一致。

反应层结果显示,康复进修学员对进修总体评价“非常满意”“比较满意”,这与王雪等[18]和杨庆等[19]的研究结果一致。学员对课程设置、进修培训内容、日常管理、带教老师评价、结业考核标准及形式等方面评分较高,与索良[20]、黄婉霞[21]的结果一致。

学习层的评估一般可采用前后评估方案设计,即在受训学员刚进入培训项目的时候和培训项目结束后进行主题相同、难度相近的测试或考核,两次结果的差异即为培训效果[22]。学习层结果显示,进修后的理论成绩有所提高。

行为层考察的是学员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迁移,即是否将所学应用于实践[23]。通过学员自评,进修后康复学员的各项能力均有所提升,业务水平有所提高。大多数学者也支持这一观点[18-19,24]。

成果层的评估是通过指标来体现培训的效果,如就业率、投诉率、医疗事故率等[16]。本文的低投诉率说明进修为科室带来良好医患关系,科研成果体现进修对提升个人科研能力以及促进科室科研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康复进修良好效果,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4 个方面。

第一,严格的资质准入制度。进修学员必须具备正规医学院本科及以上学历,具备医师资格证书及医师执业证书,并具有五年以上临床工作经验。护理和康复训练科室进修生必须具备大专以上学历和两年以上工作经验。医务处根据进修生条件进行初选,随后将符合初选条件的进修生申请表交至科室,各科室根据工作需要,拟定进修生名单,审查合格后由医务处发放进修通知单,方可接收。

第二,规范的岗前培训。由于进修学员来自于不同地区、不同等级医疗机构,素质参差不齐。因此,集中岗前培训尤为重要。学员报到次日,由医务处组织岗前培训,培训内容涉及医院概况、康复特色、医疗规章制度、进修生管理要求等方面。经考核合格后,方可入科。入科后由科室进行入科教育,如科室介绍、科室管理规定、常用设备的使用、康复治疗文书书写等。规范的岗前培训能确保学员在有限进修时间内的进修效果。

第三,合理的进修内容。首先,重视满足不同人群需要,打造“个性化”课程。实行进修学员导师责任制,在进修学员入科后,要求科室根据进修学员技能水平的不同,安排不同级别的业务能力强、思想品德好的带教老师,带教老师对所指导的进修学员进行全程关注和责任管理[25]。每周科室组织一次讲座,讲授前沿文献知识,技能培训,带教老师从方方面面让学员切实体会康复的特色。询问病史过程中,突出患者功能障碍的发生、发展以及恢复情况,而不仅仅关注生命体征[26]。康复治疗阶段,启发学生制定患者的康复计划和目标,介绍手法运用,并予以示范指导[27]。其次,重视教学方式的多样性。除授课外,鼓励学员参加院内外的学术活动,另外,安排进修学员参加康复评价会,同康复医师、不同专业的康复治疗师及康复护士共同讨论患者康复治疗方案,评估康复治疗的效果。通过参加康复评价会,进修学员可以亲身参与康复计划的制定和评估,掌握康复治疗的目的,熟悉康复治疗技术。在评价会上,有意安排进修生发言,促进他们积极参与,同时纠正其不当之处[28]。

第四,多样的结业考核方式。结业考核采取理论考试与操作考试相结合的方法。理论考核从题库中抽取试题进行闭卷考试;操作考核为任意2 名学员组成一组,分别抽取题目互扮医者和患者进行,每组由2名资深带教老师作为评委进行考评。

综上所述,本研究采用的柯式评估模型评价了康复进修效果,从四个层面分别对康复进修进行整体性和多层级评估,评估进修的实施情况,并且对进修后产生的长期效果进行跟踪评估,通过进修学习,提高学员各项康复素质和能力,从而培养出既掌握先进康复理论知识又具备实施康复操作能力的实用型人才。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