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踝关节不同状态对老年人膝关节屈伸峰力矩的影响①

时间:2024-07-28

牛志馨,张琦,岳青

踝关节不同状态对老年人膝关节屈伸峰力矩的影响①

牛志馨,张琦,岳青

目的探讨老年人踝关节状态对膝关节屈伸峰力矩的影响。方法对社区内18名65岁以上老年人,在4种踝关节状态下进行屈伸膝关节动作,并测量其峰力矩。结果不同踝关节状态下膝关节屈伸力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老年人下肢力量练习时不必强调踝关节状态。

老年人;踝关节;膝关节;肌力;峰力矩

[本文著录格式]牛志馨,张琦,岳青.踝关节不同状态对老年人膝关节屈伸峰力矩的影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2,18 (7):610-611.

截至2009年底,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有1亿1309万,比上年增长了3.22%,占全国总人口的8.5%[1]。预计到2020年,我国的老年人口将超过2亿。老年人生活质量、老年性疾病等备受关注。在老年人中,膝关节骨关节病总患病率为38.1%,其中男性为25.6%,女性为43.9%;随年龄增长患病率增加[2]。超声波导入、推拿及股四头肌肌力训练等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3]。

股四头肌的股直肌是双关节肌,引起膝关节伸展和髋关节屈曲;腓肠肌也是双关节肌,使膝关节屈曲和踝关节跖曲。从运动连锁的观点考虑,踝关节的状态对膝关节屈伸运动的最大力矩会有影响。在青年男子中,踝关节保持背曲位,膝关节最大肌力、最大力矩及最大力矩/体重比达到最高值[4]。老年人膝关节和踝关节位置觉重测相关性良好,左侧踝关节的相关性高于右侧[5]。本研究探讨踝关节在不同状态下对老年人膝关节屈伸运动的影响。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2010年6月~12月在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地区3个小区发放实验募集通知书100份,确定实验对象20人。实验时,1人出现不适中止,1人数据明显偏差,最终分析18人,均为男性,平均年龄(71.6± 4.4)岁,平均身高(170.1±5.9)cm,平均体重(72.8± 10.6)kg,踝背屈活动度(12.5±2.9)°,跖屈活动度(42.4±1.9)°。

入选标准:习惯用右侧下肢做踢球动作;收缩压≤160mmHg,舒张压≤100mmHg;无心脏疾病,测试下肢无骨折或神经损伤,无重症腰腿痛。

1.2 试验方法 试验前向受试者介绍本次试验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令测试者在测试室休息10m in并测量其安静心率、血压,确定稳定在正常范围内开始试验。

1.2.1 试验仪器 COMBITCB-2等速肌力测试仪:M INATO医科学株式会社,日本;HEM-741C血压计:欧姆龙工货有限公司;MD300脉搏血氧仪:北京朝思电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秒表。

1.2.2 测试程序 舒适坐位,腰部、双侧大腿由固定带固定,小腿固定带下端位于外踝上方2 cm[3];膝关节运动轴心与测试系统动力臂轴心一致。

测试者以抽签方式,随机选择4种测试的顺序:①膝关节伸展时踝关节背屈,膝关节屈曲时踝关节跖屈;②膝关节伸展时踝关节跖屈,膝关节屈曲时踝关节背屈;③膝关节屈伸,踝关节保持最大背屈位;④膝关节屈伸,踝关节保持最大跖屈位。

等速肌力测试仪角速度60°/s[6]。按抽取的顺序,从膝关节屈曲90°为起点,尽量用力连续做3次[7]等速伸屈,分别记录膝伸展和膝屈曲的最大峰力矩。每次测定间休息5 m in[8]。在休息期告知测试者下一个动作。正式测试前让测试者练习3次。

对心率进行全程监测[9],每次运动后测量血压,并注意观察测试者在运动中的反应,避免运动量过大。

1.3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显著性水平α=0.05。

2 结果

不同踝关节状态下膝关节屈曲、伸展运动峰力矩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不同踝关节状态膝关节屈伸峰力矩(Nm)

3 讨论

等速测试有其独特的优点[10]:①在所测关节的整个活动范围内,肌群始终可以最大用力;②能在患者感到不适或疼痛时立即解除阻力,比等张测试更加安全可靠;③可以定量评定肌群产生的力量或力矩。峰力矩是关节屈伸过程中最大力矩,有较好的重复性,被视为等速测试的黄金标准。

浦边幸夫、Croce等[11-13]分别采取不同的方法,对青年人踝关节状态对膝关节屈伸峰力矩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相同的结论是:踝关节保持背屈位时,膝关节屈曲峰力矩达到最大。腓肠肌是双关节肌,在踝关节背屈位时被适度拉长,从而作为辅助膝关节屈曲的肌肉,产生较大的屈曲力矩。他们对膝关节伸展最大峰力矩产生时的踝关节状态不尽相同。

本组研究显示,65岁以上(71.667±4.393)的老年男性在不同踝关节状态下膝关节屈曲峰力矩无显著性差异(P>0.05)。

分析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①老年人踝关节背屈能力下降:本组老年人踝关节背屈最大角度为(12.5± 2.9)°,而正常青年人踝关节背屈角度可达20°,腓肠肌被动牵拉程度减小,对膝关节屈曲时的影响也相对减小;②老年人运动学习能力较差:运动学习是将进行精巧协调任务的能力持久化的过程,本次试验为膝、踝联合运动,比较复杂,试验对象有试行错误的情况出现,由于试验对象对膝、踝同时进行运动不熟练,可能对结果产生影响;③样本量较小,可能也是原因之一。

本研究显示,老年人踝关节状态对膝关节屈伸力量无影响。老年人在进行下肢力量练习时不必强调踝关节状态。

未来研究应扩大样本量,延长测量前练习时间,并观察不同性别老年人。

[1]民政部.2009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R].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2011.

[2]宋雄英,李雪峰.北京市丰台区长辛店地区老年人膝骨关节病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4): 667-669.

[3]郭燕梅,万莉.老年膝骨关节炎综合疗法的短期效果观察[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0,16(12):1163-1166.

[4]牛志馨,霍明,丸山仁司,等.踝关节状态对膝关节运动的影响[C].第五届北京国际康复论坛论文汇编(上册),2010.

[5]王雪强,郑洁皎.老年人膝关节和踝关节位置觉的重测信度[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35):6639-6642.

[6]侯曼,侯佳,王汉玉,等.60~89岁老年人下肢力量的测试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2,38(6):27-28.

[7]李正宇,张盘德.踝背屈延迟预测老年人跌倒[J].国外医学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分册,2004,24(1):39.

[8]肖志凌.老年人健身运动的指导研究[J].护理研究(中旬版), 2009,(12):3204-3206.

[9]余军标.老年人健身运动时对运动负荷和方式的选择[J].沈阳体育学院报,2004,23(3):315-316.

[10]恽晓平.康复疗法评定[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179.

[11]浦辺幸夫,宮本重範,川野哲英,他.膝関節筋力測定における足関節背屈の影響について[J].理学療法学,1987,14:180.

[12]浦辺幸夫.足関節の位置が膝関節の筋力に与える影響[J].北海道理学療法,1986,(3):45-49.

[13]Croce RV,M iller JP,St Pierre P.Effect of ankle position fixation on peak torque and electromyographic activity of the knee flexors and extensors[J].Electrom yogr Clin Neurophysiol, 2000,40(6):365-373.

Effect of Ank le States on Peak Torque of Knee Flexion and Extension for O ld Adu lts

NIU Zhi-xin,ZHANG Qi,YUE Qing.Department ofPhysiotherapy for Children,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School ofRehabilitation Medicine,Beijing Bo'aiHospital,China Rehabilitation Research Centre,Beijing 100068,China

Ob 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of state of the ankle on peak torque of knee flexorsand extensors.M ethods18 adults in community over 65 years old were included.Their peak torque w ith knee flexion and extension wasmeasured under 4 kinds of action of ankle.Resu lts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peak torque neither flexion nor extension among 4 kinds of action of ankle(P>0.05).Conclusion It isunimportantof the state of ankle for knee training.

elderly;ankle;knee;muscle strength;peak torque

R684

A

1006-9771(2012)07-0610-02

2011-12-29

2012-03-24)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青年基金(2010-Q8)。

1.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儿童运动疗法科,北京市100068;2.首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北京市100068。作者简介:牛志馨(1980-),女,北京市人,硕士,主管治疗师,主要研究方向:康复技术。

10.3969/j.issn.1006-9771.2012.07.004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