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短期内罹患4部位原发恶性肿瘤1例的临床分析

时间:2024-07-28

庄绯菲1,周涛,张霞,张斌.4.5

1.大连医科大学研究生院,辽宁 大连 116044;

2.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科,辽宁 大连 116011;

3.山东省肿瘤医院肿瘤内三科,山东 济南 250017;

4.山东大学临床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山东 济南 250012;

5.山东省肿瘤医院放疗科,山东 济南 250017

短期内罹患4部位原发恶性肿瘤1例的临床分析

庄绯菲1,周涛2,张霞3,张斌2.4.5

1.大连医科大学研究生院,辽宁 大连 116044;

2.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科,辽宁 大连 116011;

3.山东省肿瘤医院肿瘤内三科,山东 济南 250017;

4.山东大学临床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山东 济南 250012;

5.山东省肿瘤医院放疗科,山东 济南 250017

肛管癌;鲍温病;甲状腺癌;多原发肿瘤

多原发肿瘤(multiple primary carcinoma,MPC)是指在同一患者的不同部位或器官同时或先后发生2种或以上的原发恶性肿瘤[1]。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1例短期内罹患4个部位原发恶性肿瘤患者,对患者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48岁,因肛管癌术后1年5个月,甲状腺癌术后3个半月,右颞部皮肤病变2个月,于2014年4月2日入院。

2012年7月起患者自觉肛周疼痛不适,自查肛门口处有一米粒大小白色脓点,周围发红,未行特殊处置。其后行走时白色脓点破溃,形成溃疡,不愈合,无血便、黏液脓性便,无腹痛、腹泻,无里急后重,肛内无肿物外脱,未处置。至2012年9月,肛周溃疡型结节逐渐增大,直径约20 mm,摩擦时有疼痛不适伴少量出血。遂于本院就诊,取病理活检,结果显示为高分化鳞状细胞癌。于2012年10月29日全麻下行折刀位MILES手术,手术过程顺利,术后病理诊断结果显示为肛管隆起型高-中分化鳞状细胞癌,大小为1.9 cm×1.5 cm×2.1 cm,癌组织侵及骨骼肌;上、下切缘未见癌细胞,其中,下切缘鳞状上皮角化过度,242、251组淋巴结未见癌转移(0/1、0/6),252组淋巴结见脂肪组织。患者术后1个月发现左手小指皮肤肿物,于2012年11月23日取左小指病理活检。结果显示,活检组织见高度角化细胞,具有异型,考虑为鳞状细胞癌。遂于2012年11月30日臂丛麻醉下行左小指截断术。术后行FOLFOX方案化疗,用药为奥沙利铂200 mg,第1天,静脉滴注;亚叶酸钙600 mg,第1天,静脉滴注;5-FU 4.0 g,48 h持续静脉泵入;21 d为1个周期,共6个周期。2013年9月体检时行彩超检查,结果显示,甲状腺实性占位伴右侧局部钙化,于2013年12月16日,全麻下行甲状腺癌根治术,术后病理检测结果为(右叶)甲状腺乳头状癌,大小为0.4 cm×0.3 cm×0.2 cm,伴钙化结节,癌组织累计被膜,未见明确血管及神经侵犯;(左叶)甲状腺乳头状癌,大小为0.3 cm×0.3 cm×0.2 cm,伴结节性甲状腺肿,未见明确血管及神经侵犯。术后口服左甲状腺素片。

本次入院发现右颞部皮肤局部丘疹样隆起,大小为0.6 cm×0.6 cm,伴瘙痒,自用植物浆液涂抹(具体不详),表面逐渐变为褐色,不易结痂。遂于2014年4月3日行皮肤局部切除活检术,病理诊断结果示为表皮不典型增生肥厚,真皮浅层较密集慢性炎细胞浸润,考虑鲍温病,建议切除后随访。

家族史:兄长47岁患肺癌,祖父50岁患胃癌,伯父70岁患胃癌,姑母70岁患肺癌,姑母的2位女儿分别于40岁患直肠癌及卵巢癌。

2 讨 论

自从1889年Billroth最早报道了1例后,多原发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随着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多原发肿瘤的报道逐步增多。多原发肿瘤的诊断主要依据Warran及Gates的诊断标准:①每个肿瘤必须为恶性;②每个肿瘤有各自的病理形态;③必须排除1个系另1个肿瘤转移的可能性[2]。目前报道及临床所见多原发肿瘤患者以2~3种原发肿瘤多见,4部位原发实为罕见。本例患者2年时间内罹患肛管癌、小指鳞癌、甲状腺乳头状癌、鲍温病4种恶性肿瘤,其发病时间、病理形态不同,均为原发。

多原发肿瘤的发病受多种因素影响,虽研究较多但仍不十分清楚,多数学者认为可能与致癌因素的持续作用、宿主的易感性、机体免疫缺陷、环境因素、不良生活方式、放疗或化疗不良反应等有关,通常认为遗传学上的基因突变是肿瘤发病机制中的关键事件。该患者及其姑妈分别在年轻时离家到外地居住,2位表姐从小居于外地,家族成员居住分散,无冶游史,无吸烟、饮酒等不良嗜好,饮食随当地,家族成员及其本人工作、居住环境无噪音、环境污染及其它高危致癌物理化学因素,居住及工作环境周边肿瘤发病率与当地统计数据驱同。家族中多人罹患肿瘤提示其家族具有的肿瘤聚集倾向。随着肿瘤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深入,MPC的发病机制在基因方面得到一定程度的诠释,研究较多的抑癌基因有p53、APC、p16、BRCA1、BRCA2及PTEN/MMAC1等基因,抑癌基因失活是主要原因,同时DNA错配修复基因功能异常也是多发肿瘤的主要原因。对于遗传学上确定的易感因素,包括家族史和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参数可以确定有风险者,本研究拟调查患者及家族成员的基因组学改变,从而采取相应的预防及治疗措施而使其得益。

该患者初始并未对其肛周病变在意,导致疾病进展迅速,后又多发小指鳞癌、甲状腺乳头状癌,已提示其肿瘤易感性,对于本次发生的颞部皮肤病变更应该提高警惕及时就诊,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如有贻误,有可能导致疾病进展,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需要强调的是鲍温病虽是一种皮肤原位癌,但部分患者约在5年半发生内脏肿瘤。有统计320例体表暴露部位患鲍温病者,4.4%伴发内脏肿瘤,包括肺癌、消化系统肿瘤和泌尿系统肿瘤。该患者应警惕今后在其它部位再次发生原发肿瘤及转移,定期复查,正确治疗。并且应注意过度治疗也可能会导致其它部位再次出现恶性肿瘤。根据其特殊情况应制定相应的诊疗计划,进行个体化治疗。

本例患者对临床工作者及肿瘤易感人群的最大的启示为:对于有家族史或有高危因素存在的人群应该高度警惕,发现异常症状及时就诊,以免延误诊治时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许多肿瘤相关易感基因已被发现,它们能够帮助我们对肿瘤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这将对遏制疾病的发展及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

图1 各部位肿瘤术后病理结果Fig. 1 The pathological results of different parts

[1] MIZOBUCHI S, KATO H, TACHIMORI Y, et al. Multiple primary carcinoma of the oesophagus[J]. Surg Oncol, 1993, 2(4): 249-253.

[2] WARREN S, GATES O. Multiple primary malignant tumors: a survey of the literature and a statistical study[J]. Am J Cancer, 1932, 16(2): 1358-1414.

[3] RATAJSKA M, ANTOSZEWSKA E, PISKORZ A, et al. (HE, ×100) Cancer predisposing BARD1 mutations in breast-ovarian cancer families[J]. Breast Cancer Res Treat, 2012, 131(1): 89-97.

[4] 张毅, 姜军. 抑癌基因失活在多原发性恶性肿瘤发生中的意义[J].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2000, 7(6): 418-420.

[5] CIGNA E, GRADILONE A, SORVILLO V, et al. ABCB5 in peripheral blood of a patient affected by multiple primary malignancies[J]. Ann Ital Chir, 2011, 82(1): 49-53.

[6] 孙燕. 临床肿瘤内科手册[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 796.

10.3969/j.issn.1007-3969.2015.06.012

R730.2

A

1007-3639(2015)06-0476-03

2014-06-09

2014-12-28)

张斌 E-mail:zhangbin_dlmu@163.com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