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李 洋,杨华民,闫钰锋
(长春理工大学,吉林长春,130022)
创新创业教育是在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基础之上的教育实践,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带动下的高校创新改革[1]。教育部已进行了全面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2015年)、普及创新创业教育成果(2017年)、建立健全创新创业教育体系(2020年)三个阶段性战略布局。“以赛促学、赛教融合”成为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有效手段[2]。笔者以长春理工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建设为例,把竞赛作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探索学科竞赛开展的有效途径,通过学科竞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当前,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与教育教学改革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热点。部分高等学校相继出台关于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方案,部分省份开始从政府层面推进高等教育创新创业体系的构建。但受教育理念、文化背景以及教育师资、实践应用等多种因素的制约,我国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未能形成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仍面临种种困境,大学生创新意识、创业能力等素质较为薄弱。
“00后”学生思维敏捷,有较强求知欲和进取心,对喜欢的事情参与度高,同时个性张扬,强调自我,相对缺少团队协作精神和责任感及“拼命三郎”的钉子精神。创新创业需要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具有不断尝试新事物的好奇心,更需具有不怕失败、百折不挠的勇气。另外,部分学生的学习比较盲目,缺少目标和规划,对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不高,缺乏进取精神。
多数教师认为自己的职责就是教好书、上好课,教学过程中往往以“教”为主,忽略学生的“学”。这与当下的“金课”“双一流课程”建设要求和学生培养目标存在差距。传统的教学模式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灌输式、机械式教学方式导致学生被动学习,学习成效不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受到阻碍。更多的教师认为创新创业教育与课堂教学无关,导致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分离,未能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始终。
创新能力是大学生进入社会以及企业体现价值的一种能力[3]。目前一些地方高校对于技术创新带动理念创新的观念不健全,对学生的培养较多停留在教科书的理论层面;校企合作不紧密,人才培养过程中不能有效结合企业需求,企业参与度低,缺乏来自工业和产业界的参与和引导,培养出的人才无法满足社会需要。
部分省属高校地处经济欠发达省份,受经济条件的制约,政府对创新创业教育缺少投入,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存在资金缺口,导致实践教学环节受客观条件限制未能达到人才培养目标。学生参与的实验多以验证性为主,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例不高,且缺乏创新性,教师也同样缺少创业实践,学生的创新成果不易落地。这些因素都不同程度地限制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
竞赛是培养学生创新实践和综合素质提升的重要途径,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发挥重要作用。专业技能竞赛具有很强专业性和针对性,能够激励学生的学习向纵深方向发展。“赛教融合”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师生共同完成竞赛。长春理工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以学科竞赛为载体,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技术问题,助推学生学习变被动为主动,既促进创新思维的形成,又培养科研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实现“以赛促学”。
1.以竞赛为抓手构建主动式创新创业实践体系。学校依托竞赛,制定并实施“五步走”创新人才培养实践计划(图1),构建主动式创新创业实践体系。最底层的“菜鸟计划”是面向所有学生开展的工程基础培训,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校内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教师面向学生开展的基础实践技能培训,比如单片机、CPLD、CAD等;二是聘请研究院所及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到学校进行专业性较强的软件培训。第二层“实验室开放计划”通过搭建多层次、多样化创新创业实践平台,面向有志向开展深入实践计划的学生开设的创新工程实践计划。各类实验教学中心、学生社团和协会、创新创业基地、科研训练基地向学生开放,学生自主进行基础实验和创新实践,培养创新意识与创业技能。第三层“创新竞赛计划”以项目为导向,将创新创业项目、各种学科竞赛项目、挑战杯等实践纳入创新实验室,同时加大本科生参与科研项目和使用科研资源的力度,探索跨学科交叉、本研参与的学生科技创新机制,建立本、硕、博共享实践教学平台。第四层“培优计划”面向具有一定创新基础的高年级学生,侧重于综合实践能力培养、致力深层基础科研,培养学生初步科研能力。“创客空间计划”是“五步走”的最高层次,专门面向着力孵化创业梦想的学生开设,学校的大学科技园、创业园和产业园提供创新创业培训及场地,为有创业意向的学生提供实践平台,学校同时为其提供一定的创业资金支持。
图1 “五步走”创新人才培养实践计划
2.“以赛促建”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学校依托课程建设,努力推进相关网络课程、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同时积极开展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和学生个性化发展,推进学生以“学”为中心,注重学习能力的养成,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通过专业教育教学改革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建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群。近年来,学校更加重视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在进行专业教育的过程中增加创新实践内容,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3.构建基于导师制的项目驱动式人才培养模式。学校组织实施基于导师制的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图2),开展个性化和多样性教学。对于有创新创业意愿的学生,从低年级开始为其配备专业指导教师,制定学生个人培养计划,除了完成正常的学业要求,还进行导师安排的课程学习、培训等实践工作;高年级以后进入导师的实验室接受科研锻炼,有针对性地参加学科技能竞赛,在导师的指导下提炼创新项目,进行孵化,推动学生创业。
图2 基于导师制的项目驱动式人才培养模式
4.“以赛促改”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学校坚持以创新创业教育为主线,“以创新促创业,以创业带就业”。创新创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相融合,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相融合,将专业课程的创新思维培养逐步导向创业思维培养,实现从知识创新到成果创业的无缝连接。
(1)制定专业动态调整、预警和退出机制,建立需求为导向的专业结构和创业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类型结构调整新机制。
(2)建立产学研系统育人机制。积极整合资源,对接地方产业链,建立开放式产学研用合作办学模式,构建形成以学生为主体、课内外结合的产学研用多方协同育人的实践创新教学体系。引入企业项目进行创新技能训练,培养创新复合型光电人才,与企业合作建立联合实验室。
(3)建立新型交叉培养机制。突出学校“光电”特色,建立“大光电”人才培养体系,加强专业大类课程建设,将优势特色学科专业课程向其他专业渗透;开设跨学科专业的交叉课程,探索建立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交叉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新机制,促进人才培养由学科单一型向多学科融合型转变。
(4)开展创新联合实验室建设。学校先后与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信息技术机械与光学大学成立先进光学设计“镜子”联合实验室,与美国OP⁃TIKOS公司成立光学测量联合实验室,与香港理工大学等知名大学建立先进光学制造联合实验室等,拓宽学生国际化视野,培养适应国内外企业需求的人才。
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具备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指导教师,一方面能为学生开设创新创业类课程,另一方面能全方位指导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创新创业指导教师需要具有活跃思维、创新和创业精神,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以学生为中心运用不同的引导方式和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创新创业师资队伍一方面包括学术水平较高的理论科研型教师,在专业层面上指导学生创新实践;另一方面也包括成功企业家、行业协会专家等实践经验丰富的兼职教师,以其创业经验对学生创业进行有效指导。
6.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和首创精神。学校注重培养学生主动创新和分享意识,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团队意识。日常教学中鼓励学生养成分享创新心得和创业体会的习惯,支持学生跨学院、跨专业成立创新创业课题小组,形成文理交融的创新创业团队。组织学生参加科技创新大赛,培养团队意识,同时培养学生不怕失败、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提高抗压能力。
学校创新创业教育依托竞赛,促进大学生创新思维形成和创业意识提高,必须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建设方案,同时需要健全一系列保障机制。
1.政策保障。在培养方案中根据专业及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设置6~10分创新学分(必修),学科竞赛是学生获得创新学分的重要手段;竞赛成绩作为学生评奖和免试推荐研究生的重要加分项;学校把指导学生竞赛也作为教师岗位考核和职称评聘的一项指标。由此,从政策制度上确保师生参加竞赛的积极性,学校、教师、学生三方合力推动竞赛的有效开展,催生优秀竞赛成果。
2.经费保障。学校每年在竞赛方面的经费投入不低于150万元,主要用于必要元件的购买、加工以及外出比赛的交通、住宿费用等;每年投入100余万元用于创新实验室消耗品的补充及日常维护;为竞赛指导教师设置专门的指导工作量和奖金,充足的竞赛经费为师生开展竞赛活动提供必要的经济保障。
3.空间保障。学校共有12个创新基地(实验室),常年24小时面向学生开放,为学生开展实践活动提供场所和基础设备;同时配备专业教师开展多种专项技能培训,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创新基地的有效运行为学生竞赛的开展提供基本保障。
4.智力保障。学校各类高水平学科、科研平台以及国家大学科技园定期向学生开放,鼓励“师生共创”,鼓励学生走进科研实验室,既培养创新精神又锻炼科研能力。各类创新活动由院士牵头,邀请各专业专家学者加入竞赛指导教师队伍。优秀的师资队伍和高水平的科研平台为竞赛的顺利开展提供智力支持。
学校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建、以赛促改”,推动了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结合,推动了师资队伍建设以及教学改革的建设,“赛教融合”模式明显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有效培养了工程类创新应用型人才。
1.“以赛促学”提高学生专业学习兴趣和专业实践能力。竞赛的开展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大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当个人专业技能不足以解决竞赛的实际问题时,强烈的好奇心驱使其有深入学习新知识和技能的需求;随着学生对专业认知度的提高,学习兴趣逐渐增加,参加各项专业实践教学活动积极性高涨,形成良性循环。以竞赛为推手,促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学习成效显著提高。
2.“以赛促建”促进“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有效提高学校声誉。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在教师,通过指导学生参赛,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得到提高。目前,学校引进的新教师普遍具有博士学位,学历高、学术水平高,但实践能力稍显薄弱,不利于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学校积极开展产学研用多方合作,选派有意愿的青年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熟悉企业生产实际情况。一是教师为企业的生产提供理论指导,并对技术工人开展培训,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开展技术攻关;二是青年教师在企业中获得更多的实践经验,有利于其更好地指导学生在学校的实践活动;三是通过教师到企业锻炼,能够了解企业对人才的真实需求,确保高校培养的学生能够有效服务企业;四是聘请企业行业精英来校上课、开展技术讲座和指导毕业论文/设计等,以多种形式加强校企之间的联系,切实培养实践创新能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经过几年的发展建设,长春理工大学2017年被认定为“国家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2018年获批国家“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2019年获评“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
3.“以赛促改”推动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竞赛题目往往结合当前研究热点,引入学科前沿相关知识,通过指导竞赛,便于教师把所授内容融入时代元素,推动教学改革,从而实现教学课程内容设计更加注重前沿知识的引入和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作为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学校,长春理工大学自2007年以来共立项项目1 556项,其中国家级项目678项,省级项目420项,数量居吉林省省属高校首位,结题率达96%、优秀率达68%。学校在2013—2017年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评估结果(本科)中位列第68位,2017年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评估结果(本科)中位列第64位;2014—2018年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评估结果(本科)中位列第60位,2018年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评估结果(本科)中位列第50位。在2020年“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和挑战杯竞赛上,学校师生均获得了国赛金奖。
开展学科竞赛确保了学生用所学理论指导工程实践,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用人单位的满意度增加,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稳步上升。
长春理工大学从政策导向、经费支持、基础平台等方面为学生学科竞赛的有效开展提供有力支撑,全方位营造创新创业氛围,为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培养提供了平台。师生共同孵化创新成果向创业转化,在提高创新型人才培养成效的同时,也带动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建设不断向前推进。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