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新时代“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思想道德”与“法治”的有机融合探析

时间:2024-07-28

姜琳琳,刘晓强

(长春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长春,130022)

培育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当前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以下简称“基础”课)面临的重要任务。要站在新时代新起点上,深刻把握我国新时代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丰富内涵,通过“思想道德”与“法治”教育生成机制的有效融合,着力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不断激发他们身上蕴藏的内生活力,夯实青年学子的综合素质基础,从而培养造就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一、新时代“基础”课教育教学的历史使命

作为一门融思想性、理论性、针对性和亲和力于一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时代“基础”课的主要任务就是“针对大学生成长过程中面临的思想道德和法律问题,开展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教育,引导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成长为自觉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1]。

新时代既是中国社会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也是“基础”课教育教学改革发展新的时代方位。“基础”课教育教学要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深入把握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从而更好地完成培养时代新人的时代使命。首先,要承担好新时代的育人使命。新时期“基础”课教学要以培育时代新人为总目标。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大学生这一群体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力量。“基础”课教学应该着眼于培养思想道德品质、法治文化素养等各方面都与新时代要求相符合的时代新人,通过教育引导、价值引领与实践锻炼等方式增强青年学子的综合素质,使他们能够自觉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次,要承担好新时代的学科使命。“基础”课教学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新时代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使命,进一步为青年学子释疑解惑,以丰富的思想道德与法治教育涵养他们的精神世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更好地满足他们的美好精神生活需要。最后,要承担好新时代的实践使命。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的提升绝非简单之举,需要久久为功的持续发力。党的十九大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分为两个阶段,新时代“基础”课教学应服务于这两个阶段的社会发展要求,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围绕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目标导向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创造引领,既要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到中国梦实现的必然性,又要教育学生不能忽视奋斗过程的曲折性和长期性。通过深化涵盖“思想道德”与“法治”教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教育学生将个人的成长成才与国家治理的现代化结合起来,实现个人梦与中国梦的相融共赢。

二、新时代“基础”课教学中“思想道德”与“法治”有机融合的必要性

目前,新修订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已出版发行,在新形势下“基础”课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以教材体系为依托,深入研究新时期“基础”课教学中“思想道德”与“法治”有机融合的策略。探索二者融合的内在逻辑和外在途径具有重要意义,从新时代视角审视基础课教学中实现“思想道德”与“法治”有机融合的必要性,既是贯彻国家顶层设计的基本要求,也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现实需要。

(一)“理论体系”到“教材体系”的转化是“思想道德”与“法治”有机融合的思想之基

普通高等院校使用“基础”课教材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8年,为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中宣部、教育部组织对包括“基础”课教材在内的4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进行全面修订。2018年3月新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2018年版)修订完成。相较于旧版教材,新版教材既体现了党和国家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对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明确要求,也理性回应了青年大学生在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提升方面的发展需要,在内容上注重从观念、思维和精神等层面综合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治素养。总体来看,新版教材将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关于道德建设和法治建设的许多重要论述呈现出来,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内容分布于不同的章节结构中,突出了道德观念和法治思维的培养,促进了道德和法律的有机融合。完备的新版教学体系为在“基础”课教学中实现“思想道德”与“法治”的有机融合提供了规范的经过价值建构的丰富的思想场域。

(二)培育时代新人的任务要求是“思想道德”与“法治”有机融合的价值之维

培养时代新人关乎国家的未来发展和前途命运,是当前高等教育的重要目的,也是新时代“基础”课教育教学的主要任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良好的社会环境是重要保障,需要在全社会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法治建设,在弘扬时代新风上下功夫。***总书记在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大力弘扬时代新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不断提升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全社会文明程度。”[2]这说明培育时代新人离不开现实的环境氛围,要以新时代背景下的社会环境为基础,着眼于大学生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准的提升,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综合引领青年学子的理想信念、道德品质、法治意识和文明素养等各个方面,强化社会道德意识和法治意识,提升青年学子的文明素养和文明程度。具体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来,就要利用全社会形成的明德崇法的浓厚氛围,积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讲道德、遵法律、靠奋斗、讲奉献的时代新人。相较于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基础”课具有培育大学生优秀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的显在直接功能。因此,在“基础”课教学中从“思想道德”与“法治”有机融合的角度综合提升青年学子的文明素养就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道德与法治的内在逻辑关联是“思想道德”与“法治”有机融合的动力之源

道德和法律是社会规范体系的两种基本形式,二者相辅相成,对于推动保障社会有序化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总书记强调,“法律是准绳,任何时候都必须遵循,道德是基石,任何时候都不可忽视”。[3]在特定的社会阶段,道德与法律往往具有异质共生的精神内核和价值取向,往往反映相同的社会价值与时代精神,甚至不少国家的道德和法律在基本原则和基本内容上趋于统一。***总书记指出,“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4]就国家治理现代化而言,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既要抓法治,以法治精神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治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也要抓德治,用道德观念滋养法治建设,发挥道德对法治建设的支撑作用;就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来看,道德发挥“柔性”作用,道德品质对法治素养的形成具有深厚的支撑和滋养作用,法律则发挥“刚性”作用,法治素养昭示着道德素质水平的高低,为道德提供底线和保障。思想道德为法治意识提供基本支撑,法治必然内蕴道德合理性,道德与法治之间的这种逻辑关联为在基础课中实现“思想道德”与“法治”的有机融合提供了内生性动力。

三、新时代“基础”课教学中“思想道德”与“法治”有机融合的策略

逻辑内在统一的新版教材体系为新时代“基础”课教学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现实素材和具体的发展思路。“基础”课教学实践应聚焦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增强和法治素养提升两个方面,通过体系架构、模式转化和方法创新实现“思想道德”与“法治”的有机融合。

第一,聚焦“思想道德”与“法治”融合的理论生长点,引导“基础”课教学实现“认知分化”到“总体整合”的体系架构。

“思想道德”与“法治”融合的理论架构缘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视域的丰富发展,立足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时代需求。“基础”课同样也要遵循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思路来构建立体化教学体系,并以此为着力点实现“思想道德”与“法治”共融互通的内容架构。一直以来,在“基础”课教学实践中,教师更倾向于进行具体化精细研究,习惯于将具体问题进行道德或法治的分割,然后置于各自场域下进行细化研究。这种方式虽然有助于提升教学针对性,但却很容易丧失对“思想道德”与“法治”共融互通性的全面深入认识和整体把握。这种具象化的研究方法和分割式的认知方式使得“基础”课教学中的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呈现碎片化、离散化甚至形式化状态,“思想道德”与“法治”在教育内容上的差异性和矛盾性突显,共识性受到冲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的综合提升。新时代“基础”课要充分挖掘阐释“思想道德”与“法治”的内在逻辑关联,从总体视角出发整合教学内容的容量体系。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以实现中国梦为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灵魂主线,重点打造思想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相互融合的立体化教学体系,深挖“思想道德”与“法治”有机融合的逻辑链条,丰富盘活教学内容存量,增强二者有机融合的内生发展动力,承担好新时代赋予“基础”课的历史使命。

2018修订版教材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成果和实践经验,既强调道德与法律的社会规范作用,又注重对大学生内在综合素养的培育,注重从观念思维和精神信念等层面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与法治素养。“基础”课教学实践中既要立足于教材但又不囿于教材限制,针对学生思想实际和社会现实问题,以促进“思想道德”与“法治”有机融合为着力点,充分挖掘取用教学内容,创设和实施课堂教学模块。根据新版教材的内在逻辑,可以将“基础”课教学内容整合为领航导引、人生体悟、精神塑造、价值引领、明德崇法五大模块。领航导引模块以培育时代新人为目标,讲清楚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与法治素养的重要关系;人生体悟模块以注重学生的人生体验和思想感悟结合为目标,将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渗透其中,使学生能够领悟人生真谛,积极创造人生价值;精神塑造模块以培养理想信念、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目标,将理想、爱国、明礼、诚信、创新等思想道德品质与守法联系到一起;价值引领模块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为目标,讲清楚德安人心与法佑天下的关系;明德崇法模块以培养学生的道德观与法治观为目标,在论德释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加强道德实践,依法行使法律权利和履行法律义务。

第二,找准“思想道德”与“法治”的现实结合点,实现基础课教学由“元讲述”到“微讲述”的模式转化。

“思想道德”与“法治”的现实结合点生成于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江泽民首次提出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原则,他认为“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和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5]”,强调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在国家建设进程中的地位。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实践中,***指出:要“坚持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6]”。道德和法律是维持人类社会有序化状态的基本手段,思想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在国家管理和社会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开辟了治国理政的新境界。高校“基础”课承担着宣扬国家意志和建构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功能,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服务于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是基本原则,这就使得在教学中,教师习惯于从宏观上诠释关于道德与法律的抽象理论与历史记忆,案例选择使用上偏重于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言行的宏大叙事内容,教学过程中所形成的叙事风格呈现一种“泛在”的宏大氛围,产生了政治正确和方向明确的“元讲述”教学模式。这种宏观抽象的“元讲述”教学方式使得“基础”课教学中的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各自呈现出普遍性、崇高性和长期性的宏大气派,但二者内在的逻辑关联性和外在互补性却在这种宏大泛在的“元讲述”思维方式下被遮蔽,“思想道德”与“法治”相脱节的现象成为“基础”课教学实践中长期存在的显性顽疾。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出育人主体多元、育人场域多样、育人环境多变、育人方式多重的发展态势[7],“元讲述”这样一种带有一定宏观泛化性的教育引导方式和思维方式,使得“基础”课教学缺乏现实张力和人文关怀,导致学生的主体性很容易被忽视,大学生个性化的道德需求和法治诉求在抽象的理论和宏大高尚的叙事题材覆盖下难以得到有效满足,课程所要传导的思想内容和价值内涵也会在这种恢弘的叙事氛围中受到阻滞,教育实效性不强。“基础”课要想在新时代充分发挥“德法共育”的作用,不仅需要运用具有全局性和宏观性的“元讲述”思维方式,更应着眼于现实世界,从现实维度构建“思想道德”与“法治”有机融合的“微讲述”教学方式。首先,加强讲述方式的生活化。要使“思想道德”与“法治”的融合植根于学生的生活实际,深入学生群体,与学生个人的学习与生活相结合,结合道德建设领域和法治建设领域的新热点、新难点和新问题,多运用生活中的故事尤其是学生身边的故事论德释法,用道德故事诠释法治精神,用法律事件引领道德反思,化治国方略为短小微闻,改高谈阔论为生活趣事,融道德和法律说教于家长里短,通过讲述方式的转型缩短教育与学生思想之间的距离,使“思想道德”与“法治”的有机融合更易于接受,更深入人心。其次,增强讲述内容的时代感。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学生对于“基础”课教学中异时而生的传统道德文化和法治文化很容易形成历史距离感,理解认知难以深入导致出现了记忆淡化和认同缺失等问题。目前全国“基础”课主要是面向大一新生开设,已经成长成熟起来的00后这一群体显然更加关注自我的切身利益和现实的实际需要,个人价值诉求呈现出多元性。因此,要实现“思想道德”与“法治”在学生思想观念层面上的有机融合,必须对二者融合的内在机理进行时代性阐发,叙事重心转向现代社会叙事,多用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记忆建构“基础”课教学中“思想道德”与“法治”融合的时代叙事风格,切实增强学生的现实感受和价值认同。最后,加强讲述手段的信息化。信息时代的到来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信息化建设提上日常,“基础”课教师要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充分利用各种网络信息载体,把握好现代化信息叙事的契机,采用微电影和微课堂等微传播方式,利用图像叙事等方法实现“论德”与“说法”的现代化融合,通过创作一些“德法双关”的微公益广告、公益电影或网络课程等短小精悍又内涵丰富的图像作品对“思想道德”与“法治”的融合进行信息化讲述,并借由微信等媒介载体对这种融合进行渗透式或扩散式的传播。

第三,把握“思想道德”与“法治”的动态交叉点,促进“基础”课教学由“单向输出”到“联动发力”的方法创新。

“思想道德”与“法治”的动态交叉点是基于其理论生长点和现实结合点而形成的驱动力,是“基础”课教学过程得以展开、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媒介。把握这一动态交叉点,就要从“基础”课教育教学中“思想道德”与“法治”的逻辑关系结构和现实互动过程入手,植根于社会道德建设与法治建设领域中衍生的现实问题,寻找“思想道德”与“法治”内在的动态平衡,进而架构起关于“思想道德”与“法治”的具象化问题域,为教学实践提供丰富的鲜活案例,引导学生自觉接受道德的熏陶和法治精神的塑造。这就要求教学方法必须突破道德或法治教育层面的“单向输出”,进行“联动发力”的适应性创新。新时期随着移动互联技术、多媒体技术和可视化技术的发展,“基础”课教学中采用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现代化的教学软件,教学方法的运用兼具互动性与趣味性,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以往文本宣读和理论灌输的单调风格,但并没有带来“思想道德”与“法治”融合效果的显著提升,所以仍需探究实现两者有机融合的“精细化”方法。

伴随着新时代“基础”课教学更为复杂的教学环境、更为多样的教学流程和更为严格的教学要求,大学生群体表现出更为开放的思想观念、更为多元的价值诉求和更加明显的个体差异。这就要求在探索“思想道德”与“法治”有机融合的过程中,要在把握好二者融合的内在规律性的基础上,重视课程教育教学的特殊性和教育对象的主体性,通过研究“道德域”或“法治域”不同方法的本质属性和内在机理,挖掘异质方法的共同属性。根据课程建设的时代要求,借助于现代技术手段,结合学生发展需求,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和发展,要以新媒体新技术为载体,结合新时代大学生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针对他们获取知识的学习习惯,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或法治教育方法之间的多向互动,形成“方法有机共同体”,针对“思想道德”与“法治”在理论知识和引领规范上彼此互动的部分,依托教学模块,采用适宜的教学方法,结合具体内容推进“思想道德”与“法治”的渗透性融合,切实提高“思想道德”与“法治”有机融合的实效性。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