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杨 羽,王 兵,杨东林
(1.长春理工大学,吉林长春,130022;2.广东宁源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广东肇庆,526238)
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育体系建设
杨羽1,王兵2,杨东林1
(1.长春理工大学,吉林长春,130022;2.广东宁源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广东肇庆,526238)
[摘要]适应经济发展,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当前国家的重要经济发展战略。高等学校作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源头,面临大学生创新意识教育与创业能力培养的新课题。就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育体系建设进行研究,从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和创业实践基地建设两个方面,探索学生创新意识与创业能力培养。提出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学校教学体系,建立多元化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开设创新教育课程,以大学科技园为平台,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实习实践基地,从而构建完整有效的创新创业人才培育体系。
[关键词]创新教育;创业教育;教育体系;人才培养;创业意识
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提出,全面落实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坚持把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作为根本任务,突出大力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为落实李克强总理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家发展战略,2015年3月,《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由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同年6月再次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掀起了一轮创新创业的新风潮。
高等教育,是我国创新人才培养的源头之一。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以创新带动创业,以创业推动就业,是提高大学生就业的有效途径。大学作为自主创新人才培养的源头,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担负着重要责任。开展大学创新创业人才培育体系建设研究,探索高校大学生创业创新培养的新途径,构建创新创业人才教育体系,对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战略,培育和催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以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带动扩大就业,打造经济发展新的发动机具有重要意义。
创新创业教育,其目的就是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所必备的基本素质和创新创业所需要的基本技能,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是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和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的一部分。目前,创新创业教育在我国高校中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大多数高校没有把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到教学体系中去,缺乏相对成熟的理论体系和可操作的教学方法。然而,社会的发展,已经要求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和完善高等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一)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教学体系
教育部在“关于做好2016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中再次提出“着力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和自主创业工作”。创新创业教育在我国的开展,特别是大学生的创业教育,是近几年来刚刚得到重视,尚处于研究探索阶段,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理解片面、目标设定功利性、教育课程体系单一等问题,已经不能适应培育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将高校创新教育、创业培训与科技园创新实践和创业环境融为一体,从教学手段、课程设置、创新能力培养和就业培训进行统一规划,建立完善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教育体系,对学生进行从理论教学、学术研究、科研活动、创业培训和创业实践的全过程培养,形成基础理论教学、专业课程教学和创业实践辅导相结合的多元化课程建设管理体系。
创新创业人才在大学生的培养中无论在教育理念上还是教育模式上都不同于传统的教育模式,创新创业教育对于学生科学探索精神、科技创新意识、自我创业能力以及管理技能和社会活动能力的培养都是非常重要的。[1]创新创业精神与技能的培养作为高校的职能之一,必须将创新创业教育的地位提高到与教学研究、学术研究同等重要的地位,贯穿到整个学历教育过程,在教学体系中制定创新创业教学大纲,将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互结合、相互渗透。在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设计和课程体系设计等方面,建立完备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通过多层次、立体化的课程结构设计,将教学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在共性教育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个性思维,开拓教育教学的形式空间。利用大学科技园、大学生创业园、科技企业孵化器等条件,开放高校实验室、实验设备等各类资源,打造大学生创业实践平台。强化理论教学、实训教学与社会实践教学相结合,通过实践来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将创新创业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二)注重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培养
创新创业教育本身就是在一个变化的社会环境中,探索和寻找发展规律。高校以传授知识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显然不能适应当前创新创业教育。在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成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如果不引导学生探索社会实践,将会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的培养。[2]
创新意识与创业能力作为大学生必须具备的步入社会的先提条件,在大学生教育培养过程中十分重要。除课堂教学外,可以让学生参加学术讲座,参与导师的科研工作,与教师一起开展学术讨论和科学研究提高学生创新研究的兴趣和能力。开展多种形式的创新创业讲座,使一部分有能力的大学生由被动就业转变为主动创业。举办各类创新创业大赛,鼓励大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通过创新创业体验活动,增加大学生对创新创业的认识。通过树立正面典型和宣传成功案例的方式,营造创新创业氛围,邀请成功创业的年轻企业家与大学生共坐一堂,面对面交流,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热情。
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为突破口,促进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协调发展,探索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学科专业结构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新机制。利用大学科技园整合社会各类资源的优势,通过将创业企业家与社会创业资源引入高校的模式,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良好的学习和实践活动平台,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学生能够在大学科技园企业中参加实习与实训,体验企业的运营与管理,从实践中了解社会,增强创业意识与信心。以多种新式参与大学科技园的创业孵化器建设与管理,学习和了解创业过程,积累创业经验,为大学的创业教育教学活动注入活力。
国家大学科技园是国家创新创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自主创新的重要基地,是中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3]肩负着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职能,是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的最好基地。它与学校教学、科研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为创业者提供所熟悉的专业领域和科研成果的同时,也为创业者提供了技术支撑和实践平台,是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最好的基地。
(一)以大学科技园为载体,共建创新创业人才培育基地
人才培育基地建设是创新创业人才培育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对学生创业实践活动的开展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大学科技园是依托大学的学科优势、人才优势和科技资源优势建立起来的研发平台和科技企业孵化园区,具有良好的研发条件和浓厚的创新意识。作为培养科技创业人才的重要平台,其具有优越的创业条件和完善的创业服务体系。在大学科技园内设置创新创业学习与实践基地,以实体创业的典型案例对学生进行教育,让学生到大学科技园企业中去实习、实践,使大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够以高新技术企业作为自己的工作平台,了解社会需求,提高自身素质,为今后创新创业积累经验,使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在切身体验中锻炼、成长。
以大学科技园为平台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基地的做法,已经在实践中得到验证。教育部2010年发布了《教育部关于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并在清华大学等11家国家大学科技园进行了“大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试点工作,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作为地方院校,长春理工大学科技园在2014年被教育部、科技部批准为国家“大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中,实现了学校与科技园共建创新创业人才培育基地目标。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增强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推动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创业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加强大学科技园创业孵化功能
大学生创业者与社会创业者相比,创新意识和研发意识较强,对科研环节和科研成果相对熟悉。但其产品开发、市场运作和企业的经营能力较弱。这就需要大学科技园强化孵化器功能,健全孵化平台管理制度,加强孵化指导,完善基础服务设施,引进中介服务机构,开展创业培训,建立公共服务体系和创业导师队伍,协助创业企业做好立项审核、风险评估以及产品推广指导等工作,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宽松的环境和政策支持,解决资金困难,降低其运营成本,尤其是对大学生领办的创业企业,采用一对一的跟踪服务,对其提供保姆式的全程孵化。
推动大学科技园中大学生创业园和小微企业孵化器的建设。建立一批具有示范性学生创业指导服务机构,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优质孵化服务,实现学生创业时时有指导、处处有服务。除基本的物业、培训及工商税务登记手续等服务外,重点解决融资服务和创业指导。通过学校自设或校企合作设立种子基金,以大学科技园为平台引入风险投资基金等多种渠道筹集资金,扶持高校学生创新创业。通过技术合作、共同开发、专利转让和实施许可等方式,向高校毕业生创设的企业转移科技成果,并为高校想创业学生提供项目对接、产权交易服务。[4]
大学生创业教育是一个涉及面广、专业结构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建立一支由不同专业组成,具有不同经历的教师队伍。而创新创业教育本身又是一个内容广泛、时效性强、操作复杂的工作,需要把握教学理念的先进性、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性、人才培养目标的准确性,在实践中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课程体系。要做好这项工作,一支高水平、多元化的师资队伍是重要保证。
(一)建立多元化的师资队伍
由于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开展较晚,高校重视程度不够,基本没有配备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指导教师,多采用教师兼职辅导或由学生工作部门、就业指导部门来承担,缺少专职的创新创业教师,没有独立的创新创业教育统筹机构。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以完成教学任务、学术研究和科研项目为考核目标,从事创新学习和训练的精力有限,自身创新创业意识匮乏,对企业管理知识更是知之甚少。无法将教学、科研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和创业教育统一起来。
为适应创新创业教育的新形势,必须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高校师资队伍建设考核体系,将教师的一些传统教育理念进行更新,在创新创业思想教育方面对教师进行引导,制定教师创新创业教育培养计划,建立专职的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在加强教师创新创业教育的培训、进修、学习的同时,采取专、兼职结合的方式,建立多元化的创新创业教师队伍,由专业科研教师传授创新理念与创新方法,聘请大学科技园中优秀的创业家介绍先进的创业与管理理念,指导学生创业实践。设立专门的创新创业教育部门,充分整合校内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建立有效的激励制度。从政策、经费等方面给予创新创业教师一定的支持,提高他们的晋升、学习机会,解决创新创业教师的资格认定与专业技术职务评聘问题,吸引更多教师加入到创新创业教育中来。[5]
(二)建立功能互补的创业导师团队
在创业培育体系中,创业导师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据统计表明,未接受创业培育的大学生企业失败率高达80%,而接受创业培育的大学生企业失败率约为30%。[6]创业导师对学生创业的指导,是创业教育实践的重要环节,需要了解企业的创业环境,研究企业成长的发展规律,而且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能够对企业创业和发展提出指导性意见。
建立一个由技术专家、创业企业家、投融资专家、管理咨询专家等组成的创业导师团队,形成一支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创业导师队伍。高校的研究型教师通常具有丰富的科研经验,若由其负责创业项目,则可发挥学校学科与科研优势,在指导大学生参与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产品开发能力。鼓励和引导部分具备条件的学生,以学校科研成果为载体,开展创业实践。创业导师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创业指导,在创业项目选择、企业注册、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指导创业者进行实践操作。帮助学生制定企业规划,形成创业方案设计,指导学生进行企业经营管理和市场运作。创业导师在传授相关创业知识时,相互协作,优势互补,提高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培养学生创业实践能力。
通过各类创业辅导、导师接待日、创业诊断、创业论坛、创业沙龙以及专家会诊等活动,[7]加强导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系,对有创业意愿的学生,开设创业指导及实训教育课程。对已经开展创业实践的学生,开展企业经营管理类培训,帮助大学生创业者解决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支持高校学生成立创新创业协会、创业俱乐部等社团,倡导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体验创业过程。举办各种创新创业论坛等活动,邀请企业家介绍创业经验,传授企业知识,引导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实践。
高校毕业生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主力军,是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力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就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因此,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育体系建设是高等学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教学管理体系,建设完备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和多元化的师资队伍,开设创新创业教育必修课和选修。以大学科技园、大学生创业园和创业孵化园为载体,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组建大学生创业导师指导团队,打造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习实践平台。以提高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创业素质为目标,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在创业技能培养、创业教育实践锻炼中激发创业热情。
参考文献:
[1]费伯平,季飞.浅谈职业学校创业教育的意义原则与关键[J].网友世界,2014(13).
[2]邓淇中,周志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问题与对策[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4(2):33-35.
[3]秦君.打造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建立人才培养长效机制——清华科技园促进大学生创业工作介绍[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9(9):13-17.
[4]教育部关于做好2016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R].教育部教学,2015.
[5]蒋德勤.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11(10):34-36.
[6]罗晖.基于高校创业教育的双导师制研究[J].计算机教学与教育信息化,2012(8):7911-7978.
[7]马宏跃,王珏,周婧.导师在大学生创业培育中的作用[J].教育理论研究,2014(26):118-119.
[作者简介]杨羽(1983-),男,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机械电子。
[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项目资助(ZC13037)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