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文化基础与价值核心

时间:2024-07-28

佟轶材,李 影

(1.吉林农业大学,吉林长春,130118;2.长春师范大学,吉林长春,130032)

十九大报告中,***总书记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1]这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其实“人类命运共同体”自提出之后,习总书记在国内外多个场合重申讨论过,它是在全球问题丛生的当下,中国为人类贡献的中国方案。回顾这一思想的提出,自十八大以来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从最初的理念到今天的系统理论,从美好的愿景到“一带一路”的实践,从中国一国的提出,到写入联合国的决议,表明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认同,顺应了世界潮流的发展,响应了人类的共同期待。

当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结合世界时代主题的变换,人类文明的发展战略,把中国国情与全球世情紧密结合,对人类发展趋向进行了创新性思考和崭新的阐释。今天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味着整个人类在全球化、信息化时代已经成为一种日益紧密的共同体,只有确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心地位,才能真正把握世界的本质和未来”。[2]也许未来只有关注人类命运共同体才是世界的一条主线,建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整体性,以整体人类为中心,这种超越国家限界的民族隔阂以及宗教分歧而给予的一种守望相助、风雨同舟是时代发展的结果,也是对一种更具时代感、现代性的美好包容世界的期待。但这一思想也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的产生有其文化基础,也有其价值核心。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文化基础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早有诉求,它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在现代社会中的又一再现,这一理念有多种不同的表达方式,但其内在核心却一直凝结着中国人不变的追求。

(一)家国情怀的彰显

中国自古就有一种大天下观,即家国情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常被中国人作为标准的人生理想。“家”“国”是放在一起的,这就要有一种大担当的意识、天下的格局。所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被中国人所传颂,“保家卫国”成为一种英雄气概,“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成为多数人对国运关心的写照,“世界大同,天下一家”成为中国人对美好未来的一种期许。再如“计利当计天下利”“达则兼济天下”,这都体现出一种胸怀天下的胸襟和气度。正是这样的情怀支撑中国人在国家危难时刻涌现无数以身殉国的英雄人物,他们以救国救民为己任,在西方妄自断言中国将永世不得翻身的情况下,让新中国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并完成了从站起来逐步走向富起来,再到如今强起来的从苦难到辉煌的历程。现在这一理念并未停止,中国人民正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还要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致力于全球的经济发展与安全进步,所以有了今天在世界舞台上被不断提到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一种世界情怀。正如习总书记在金砖峰会上表述的“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正是在这样博大的胸怀下,才有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倡议。2017年12月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习总书记的主旨讲话中提到,“我们应该志存高远、敢于担当,着眼本国和世界,着眼全局和长远,自觉担负起时代使命”。[3]可见中国人对未来人类社会发展的高瞻远瞩与责任担当,中国人不但要实现自己的幸福生活,还一直希望和各国人民一道奔向美好生活。站位高远的战略胸襟,“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理念在今天中国的施政纲要中得以充分体现。“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就是将中国放在一个人类整体的平台上,以全球的视角为世界提出的中国方案,其彰显了中华优秀文化中的“家国情怀”。

(二)“和”文化的体现

中国儒家文化的精髓“中和之道”即倡导融和贯通,宽容大度,这种思想被中国推而广之到很多领域。中国人用它认识自然,所以有“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倡导人与自然要和谐;把它用到处理社会矛盾上,也表现出一种政治谋略,所以中国倡导“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双赢发展战略;在协调人与人关系上,追求“和为贵”的相处法则,表现出了一种真诚和美的哲学智慧。可见“和”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理念,在调节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中起到重要作用,成为中国人遵循的哲理。这一深厚的文化基因影响中国各个历史时期,并在历史性抉择中产生重要影响。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就是多元文化并存的一种碰撞,成就了当时的文化盛宴,而中国后来的张骞通西域、鉴真渡东海、郑和下西洋都是中外文化交流的实践,超越地域限制与种族分歧,使中国的“和”文化源远流长,并在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中生生不息,异彩纷呈。近代以来,“和”文化的踪迹在中国历史上依然处处体现,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理论就是一个具有巨大包容性的理论,可以摒弃政见的不同,也可以突破党派的局限,而把“不同阶层、不同群体、不同党派、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以及生活在不同社会制度下的全体中华儿女都团结起来,求同存异、共同奋斗”,[4]这就是中国“和”文化包容性的体现。再如“一国两制”在中国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也充分展示了中国“和”文化的真谛,一个国家可以两种制度并存,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创造性地实现了。所以中国“和”文化从古至今都体现于中国人的处世哲学中,并不断向世界传递这种文化精髓。正如学者概括的:“我们注重大道为公,注重包罗万象,以和谐、人文气息,传遍全球,让世界感受到中国的温暖,感受到中国的包容,感受到中国的人文精髓。”[5]今天人类命运共同体继续了这种“和”文化的传承,并提炼升华成一种新的中国时代观,它以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为宗旨,倡导各国融合、协调、化解冲突与矛盾,可见人类命运共同体里面蕴含着中国“和”文化的基因,以求得国际关系中最大公约数来发展人类共同的利益。所以“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与中国传统‘和’文化意识具有同理性,与‘和’文化关于世界及人类如何存在、如何发展的逻辑演绎结构体系具有相似性”。[6]习总书记曾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讲到:“‘一带一路’建设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互存超越文明优越,推动各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7]他还曾讲过:“把我国发展同沿线国家发展结合起来,把中国梦同沿线各国人民的梦想结合起来。”换言之,“和”文化的普遍性价值取向与今天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有相通性,两者有相同的精神内核。

总之,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这一思想形成发展提供了文化基础和强大的精神支撑,使这一思想有了深厚的文化之基,更是中华文化在世界舞台上又一次创新性转化。正如习总书记讲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我们要“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同世界各国优秀文化一道造福人类”。[8]所以中华文化滋养了“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思想,它也在实践的运用中体现出了无限的中华文化的魅力。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价值核心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价值核心即价值取向是基于人类社会的共同价值,这个共同价值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础,通过它把世界各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成为彼此相依的纽带。习总书记讲过,“要树立世界眼光,更好地把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统一起来,把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联系起来,把中国人民利益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来”。[9]可见,共同价值才能契合当今中国和世界共同的利益需求,符合时代发展的现实需要。

(一)倡导共享共赢的价值取向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凸显了共享共赢共同发展的价值取向。这个价值取向不因种族、地域、意识形态而有所区别,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基本价值观的一种表达,是人类社会的共同期待,符合全人类的利益,正是以这一价值取向为追求,才使得这一思想在全球得到推进。因为全球治理中需要合作,寻求最大公约数才能协调共进;在构建国际新秩序中必须共享共赢、共同治理,才能建立公正合理的新秩序;哪怕是在不同意识形态的对立中,共享共赢也能让彼此对话,结伴而行。所以共享共赢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所倡导的价值取向,习总书记对此这样表述:“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才更好。”[10]中国真诚的表达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响应。“一带一路”的提出正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一种实践,这个战略的建设基础就是要在各国共享的氛围中,增进沿线国家一起分享共同发展带来的福利与成果,让“一带一路”不仅成为中国的战略,还要成为沿线国家的共同事业。其实“合作共赢,就是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同舟共济,权责共担,增进人类共同利益”。[11]通过这一战略,使人类命运紧紧维系在一起,它很好地诠释了红利共享、文明互鉴、有无互通的共享共赢价值取向。习总书记在联合国演讲时已经有力表达了中国的决心:“宇宙只有一个地球,人类共有一个家园。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让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让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辉,是各国人民的期待,也是我们这一代政治家应有的担当。中国的方案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10]

(二)秉承和平永续发展理念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蕴含中国追求和平永续发展的愿望。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这是中国对世界的一种承诺。中国今天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屹立于东方,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向世界表明,中国愿与世界各国同呼吸、共命运,中国绝不以牺牲他国利益来实现自己的诉求,中国会成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中国自建国以来一向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尊重各国人民的道路选择,反对干涉他国内政,坚持以对话代替对抗。***在伦敦金融城发表演讲时强调:“近代以后,中国人民历经苦难,所以更珍视和平;中国致力于发展,所以更需要和平;中国期待美好未来,所以更爱护和平。”[12]中国不断在世界不同场合表达和平观念,还不断把理念付诸于行动,“一带一路”提议展示了中国走和平道路的胸襟,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抑制了非和平因素的发生,使世界形成和平发展的合力。

中国坚持永续发展,习总书记的五大发展理念中讲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要人与自然和谐,保持生态的平衡,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的共同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环境是人类依存的空间,中国要绿色发展,世界也要绿色发展。习总书记在国际会议上号召建设一个“绿色低碳的世界”,倡导“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着眼于人类文明的永续发展。当前全球发展需要尊崇自然,构建一个全球生态平衡的内在体系,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要义,要“加强全球生态治理的国际合作,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创设绿色发展国家环境、建设人类绿色家园”。[13]这符合人类共同愿望,所以永续发展成为未来的一个发展主题,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追求之一。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价值核心引领其发展行动轨迹,在价值核心引导下,人类命运共同体朝着其指引的方向不断前行,这正是理念引领行动,方向决定出路。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今天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热词,中国方案引起了全球的广泛关注,这一理念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同时,我们要回望它的本源,才更能认清其本质,更能发挥其潜力。人类命运共同体带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也一直坚守共享共赢和平永续的价值取向。今天我们深化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研究,使其思想光芒在全球普照,更期待它最终成为一种具有世界吸引力的中国方案。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