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关于高职院校校风、教风、学风建设的理性思考

时间:2024-07-28

张昌勋(福州教育学院,福建福州,350108)

关于高职院校校风、教风、学风建设的理性思考

张昌勋(福州教育学院,福建福州,350108)

高职院校担负着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任,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心任务,它不仅关系到人才的全面发展和人才的质量,也关系到高职院校的形象和社会的影响。因此,就高职院校校风、教风、学风建设进行分析和探讨。

校风;教风;学风;理性思考

校风、教风和学风对于高职院校来说一直是一个倍受关注的话题,特别在高职院校办学激烈竞争的今天,加强“三风”建设,对于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更显得至关重要。一所高职院校,只有具备优良的校风、严谨的教风和浓厚的学风并使之成为鲜明的办学特色,才能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适合社会需要的专门人才,才能在众多高职院校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为社会所瞩目和赞赏。

一、校风、教风、学风及其相互关系

风气是内在素质的外部表现,是一个人、一个单位形象的鲜明标志,是引导和约束人的行为的无形力量。校风即学校的风气。它是指一所学校在一定的历史发展过程和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经过全体成员共同努力而逐步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并通过办学宗旨、办学成就、校园面貌、师生群体诸因素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状态和思想作风,是学校全体成员共同具有的富有特色的稳定的行为倾向,是学校的领导作风、教师教风和学生学风的集中反映。良好的校风包括以下内容:(1)有明显的教育目的和学习目的;(2)有符合时代要求的精神风貌;(3)有严谨的治学态度;(4)有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1]一个学校的优良校风是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逐渐培育起来的,对全体师生产生强烈的导向激励作用、凝聚团结作用和规范约束作用,是学校宝贵的无形资产和重要的教育资源。教风是教师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精神状态和工作作风,是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风格和教学态度的集中表现。教师是学校办学思想、教育方针、政策的执行者,他们对学生的接触是直接的、频繁的,教师给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其思维方式、治学态度、行为准则无不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品德、言行和知识的积累、才能的增长。因而,教风的影响是直接的、重要的,具有鲜明的导向性,对校风的形成起着决定性作用,是校风建设中的主导因素。学风是学生集体或个人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带有倾向性的、稳定的态度和行为,是学生思想作风和道德情操在学习上的具体表现,是治学精神、态度方法、氛围和育人环境的综合体现。优良的学风包括:(1)正确的学习目的和巨大的学习动力;(2)正确的学习态度,如勤奋、严谨、好思、创新等;(3)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如理论联系实际、勇于探索进取等。[1]学风弥漫于无形,却可观察于有形,它是整个校园勃勃生机、健康向上的源泉所在。学风不仅影响教学效果以及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而且影响学生今后能否成才。

高职院校的校风、教风、学风建设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统一体,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其中学风是基础,教风是关键,校风是综合,良好的校风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教风和学风,反之教风和学风建设又直接影响和制约着校风的建设。高职院校只有正确处理好这“三风”之间的辩证关系,才能形成一个相互激励、相互推动、与时俱进的良性循环。

二、当前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校风疏于规范

一是班风不良。班级学习风气差,学习先进分子不够多,比穿戴、比享受、比恋爱经历的不正之风甚为流行,班级缺少凝聚力和向心力。二是会风不严。开会迟到、早退、交头接耳、随便说话,会议期间接打手机、发短信、进出频繁。三是作风不正。少数行政人员工作松松垮垮、毫无效率,遇事推诿责任,搪塞任务,上班混钟点,在岗“煲电话粥”、玩电脑游戏,养尊处优,无所用心,岗位责任心不强,敬业精神不足,作风拖沓,不讲质量。四是门风不紧。学生外出晚归、不归,甚至深夜外出早上归。五是楼风不雅。学生宿舍存在着电灯不亮、门窗不严、供水不足、下水不畅等现象,有的是后勤部门维修不及时,有的是学生随意破坏公物,造成生活设施瘫痪。一部分宿舍不整洁、不雅观,乱堆箱包,随手扔垃圾,随处倒脏水,随地吐痰涕,缺乏公德和基本素质。六是餐风不好。食堂购餐不排队,或随意插队,用餐不节俭,餐后不收盘,浪费粮食,随处可见。七是园风不文明。校园乃公共场所,为师生治学清修之地,本应文明整洁,但总有一些人不自觉,如践踏绿地、攀折树木,采摘鲜花;一些人不分场所,高声喧哗,语言粗俗;一些人奇装异发,坦胸露肚,穿吊带裙、着迷你裤、穿拖鞋进课堂等。[2]校风的种种不良、不正、不雅、不文明现象,源于校风建设尚存在诸多不规范因素:要求不规范、执行不规范、评价不规范、反思不规范、纠正不规范等,导致校风建设可持续发展机制受到削弱,这些都应该引起足够重视。

(二)教风不够严谨

一些教师缺乏敬业精神,教书不育人,言教不身教,对学生不够关心,缺少交流,不能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少数教师上课经常迟到早退或提前下课,随意调课或请人代课,教学秩序紊乱,学生叫苦不迭。一些教师把工作混同一般“职业”,不认真钻研业务,不注重自身素质提高,课前准备不充分,课堂组织不得力,辅导答疑不到位,教学方法呆板,内容陈旧枯燥乏味没有新意,上课信口开河,授课正题话少,题外话多,甚至在课堂上播放与课程无关的录像给学生看。一些教师疏于师表,为师学不高、行不正,在教学过程中言谈举止不够文明,语言粗俗,仪表着装不够整洁;一些教师甚至还出现一种“还俗”的现象,穿教师职业装的人少了,着奇装异饰的人多了,损害了教师应有的教仪端庄形象;还有少数教师热衷于校外兼课、兼职、兼业,课后极少辅导学生,更谈不上参加学生的各种课外活动,师生联系制度流于形式。

(三)学风比较松懈

一些学生情绪低落,不能正确认识和对待所学专业,缺乏学习兴趣,学习目标不明确,无紧迫感和危机感。一些学生胸无大志,自甘平庸,缺乏吃苦精神,学习不努力,不求甚解,表现为平时不预习、不复习、不做作业,不看参考书、不进图书馆、不参加试验课、不参加英语、计算机等级考试,满足于“60分万岁”,“混文凭出关”。一些学生学习纪律松驰,作风疲塌,自由散漫,如上课迟到、早退、逃课、旷课、打瞌睡、玩游戏、说悄悄话,吃零食、看小说、听音乐……无心学业,抄袭作业、读书不多,考前突击背诵,猜题、押题、套题成风,考试作弊现象严重。还有相当多的学生未掌握学习方法和要求,满足于围绕教师的指挥棒走,自学能力不强,自学范围不广,不善于利用图书馆,不善于利用互联网,图书借阅率低,从网上查资料的学生比例很少,不善于思考发疑,不善于学习各项技能,计算机操作水平、文学功底、语言表述能力、书法技能都相当不容乐观。[2]

上述校风、教风、学风不正的种种现象,既有社会上一些不正之风侵袭的原因,又有这几年高等教育急剧扩大规模所带来的管理不力、目标模糊问题。倘若我们不认真以对,不防微杜渐,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教育引领师生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就难免使一个大学的校风走偏、教风松懈、学风颓废,从而影响高职院校的育人水平,影响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质量。

三、加强新时期校风、教风、学风建设的理性思考

校风、教风、学风建设是高职院校一项系统性、基础性工程,具有综合性、长期性的特点,需要全校上下齐心协力,共同努力,建立长效机制,确保“三风”建设抓实抓好。

(一)采取有力措施,推进校风建设

1.找准规律,理顺校风建设的基本思路

校风的形成,是以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和组织纪律为切入点,逐步创设一种良好的心理环境,进而内化为学校每个成员的意志、品质。这个过程是从认识到服从、到遵守、到内化、到自律的过程,也就是由不自觉到自觉的过程。把握了这一规律,校风建设就有章可循,虚功实做。[3]首先是加强教育,提高认识;其次是建章立制,依法治校;再次是端正教风、促进学风;最后是规范管理,营造整洁、优美、和谐的校园,形成良好习惯、风气。

2.练好内功,提高校长及领导班子自身素质

在一个群体中,带头人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要加强校风建设,领导者的意志具有相当大的影响,领导者的决心和行动起着决定作用。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校长及领导班子自身素质的培养与提高。要重视并加强领导班子的政治理论学习,提高领导班子的政治理论水平,在任何时候,都要把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摆在首位,在任何政治风波和社会思潮面前,都要站稳脚跟,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潮的干扰;要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勇于探索,敢于创新,树立一生从事教育工作的职业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要努力提高自身统揽全局、巧妙领导的能力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在校园优良校风建设中做出表率。

3.培育内涵,发挥学校的特色效应

高职院校校风建设既有共性,也有个性。共性体现为校风的基本规范,个性则是对高职院校独特之风的个体要求,体现为校风的升华。由于各高职院校在地理区域、学校类别、历史形成、学科专业、办学特色等方面有所不同,因此在校风建设中可供挖掘的资源和突出的特色就会不同。从校风建设的更高要求来说,是能够尊重自己的校情、培育出具有独特内涵的大学文化,这种独特的大学文化能孕育出具有相应素质的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

(二)强化教书育人,发挥教师主体作用,优化教风建设

1.坚持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

任何一所高职院校的领导,都应当亲自抓教学,增加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切实提高教师待遇,真诚关心教师成长,解决好住房、工资待遇、职称晋升、进修深造等多方面的实际问题,真正做到认识到位、精力到位、工作到位,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广大教师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利于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健康成长的,具有浓厚学术氛围、崇尚科学、严谨治学的校园环境和教师成才的有效机制,通过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使教学工作在学校的中心地位得以保证。[4]同时,积极鼓励广大教师承担教学任务,特别是经验丰富、学术水平高、科研成果突出的教授及副教授更应积极承担教学工作,及时将学科前沿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应不断强化广大教师严谨的科学态度和高度的责任心,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不断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2.加强师德建设,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优化教风建设要以师德建设为重点,强化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深入开展“师表工程”建设,促使广大教师爱岗敬业、严谨治学、热爱学生,让“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成为所有教师的座右铭,使教师坚守严于执教的底线,把“严”字贯穿到课堂教学、课外辅导、考试等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去,从而使学生在思想上、行为上产生约束性的压力和鞭策性的动力,有效地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最终达到教学相长,优化教风,引领学风,进而形成优良校风。

3.加强青年教师专业素质的培养

良好的教风,教师必须有较强的专业素质作支撑。高职院校的青年教师比较多,必须有计划、有步骤、有组织地加强对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加强他们的岗前培训,强化他们的职业理想,使其尽快进入角色,胜任教学工作。同时,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全力推进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学校的发展是建立在教师发展基础上的,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学生的发展,没有学生的发展,就没有学校的发展。学校应为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机会、创造条件、搭建平台、创设环境,积极推进“导师制”,实现老教师传、帮、带新教师,切实提高青年教师的专业素养。

4.强化教学管理,完善教学制度

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就是要从严治教,规范和强化教学管理。科学的管理是教风建设的必要保证。学校应进一步完善并严格执行各项教学工作制度,对教师的思想政治、道德品质、教书育人等行为进行规范,充分发挥法规制度的约束力,使教风建设落到实处。进一步完善教学监控系统和信息反馈系统,充分发挥教风评价体系的“杠杆”作用,变压力为动力,形成竞争的局面。[5]同时,学校要以相应的奖惩措施为保证,对违反教学规章、造成教学事故、影响恶劣的行为给予严肃的处置乃至惩罚,以抵制不良风气,弘扬正气,促进教风建设。

(三)加强教育,完善管理,促进学风建设

1.强化教育引导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学风建设的首要任务。墨子言“志不强者智不达”,没有远大的志向,智力也会受到限制。学风建设的主体是学生,良好学风的形成最终取决于学生。因此,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紧紧围绕学风建设这个核心内容,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大学生,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学习态度;深入开展学生学业规划活动,使每位大学生在校期间都有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和素质拓展计划,让每位大学生都成为一个有追求的人,成为职场有足够竞争力的人;建立门禁制度,有效制止学生晚归和外宿,促进“平安校园”建设;加强同学生家长的联系,争取家长的密切配合,力求最佳的教育效果。

2.完善管理制度

完善的管理制度是学风建设的重要保障。通过建立和完善学风建设的各项管理制度,形成长效机制,进而达到推进学风建设的目的。在这方面,应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要从上课出勤率、学生晚自修出勤率、课下完成作业情况、考试及格率等方面着手,建立完善的考勤制度。第二,不断完善教学规范与教学事故认定办法,完善课堂教学、作业练习、实习考试等学习纪律,完善学籍管理与奖惩规章制度。第三,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各项学生管理制度,加强学生干部队伍的培养和教育,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表率作用;通过抓两头、带中间,加强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能力。

3.深化教学改革

深化教学改革,是建设优良学风的根本措施。高职院校教师要转变观念,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把传统的封闭式、注入式、单向性教学转变为开放式、对话式、双向性教学,把教学同实践、社会及学生个性发展沟通起来;不断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为教学服务,通过多媒体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等途径,把学科发展的前沿信息及时传递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同时,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积极探索产学研结合的途径,使学生积极参加科研、创新和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大量开设选修课程、开放实验室,加强以文学、艺术和科技创新为主要内容的第二课堂,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能动的环境和条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育创新型人才。

4.创新校园文化建设

学风蕴涵于一定的校园文化之中,校园文化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育人载体,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起到润物无声的效果。在新形势下,充分挖掘、整合文化育人的资源,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是学风建设新的突破点。各高职院校应坚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不断拓展校园文化领域,规范校园文化活动,优化校园文化环境。针对大学生特点,以大学生科技节、文化艺术节、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业计划大赛、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文化素质教育讲座等为重要载体,以第二课堂为有效途径,以素质教育为主要目的,构建能够满足广大学生精神文化需求的校园文体活动、科技创新、社会实践以及人文素质教育载体等,用精神文明熏陶人,用先进文化培育人,用校园精神激励人,用文化氛围感染人,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审美情趣。

总之,高职院校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任重而道远,我们应该认识到“三风”建设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加强领导,精心规划,分步实施,常抓不懈,确保“三风”建设良性互动,健康发展。

[1] 顾明远.教育大辞典[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2] 黄家骅.开展“三风”建设,注重办学内涵,提高育人质量[C]. 2006:11.

[3] 穆云霖.对卫生学校校风建设的几点新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04(1).

[4] 范琦.浅析当前高校教风建设[J].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3(2).

[5] 郑辉,等.高校教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6(2).

The Rational Reflection on the Developments of School Ethos,Teaching Styles and Study Style in Polytechnic Colleges

Zhang Changxun

Polytechnic colleges are responsible for training application-orientated personnel.And for the polytechnic colleges,the developments of school ethos,teaching style and study style are the focuses in thei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for these developments concern not only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and the quality of the talents,but also the images of these colleges and the influence on the society.Accordingly,this paper aims to analyze and discuss the developments of school ethos,teaching style and study style in polytechnic colleges.

school ethos;teaching style;study style;rational reflection

G718.5

A

张昌勋(1959-),男,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