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谈和谐视野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时间:2024-07-28

谭 冰 杨 晨 刘 轶(长沙理工大学,湖南长沙,410004)

浅谈和谐视野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谭 冰 杨 晨 刘 轶(长沙理工大学,湖南长沙,410004)

高等学校作为培养、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摇篮,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阵地。因此,构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应以和谐为理念。和谐的本质和内涵、提出的时代背景与中国传统文化中丰富的和谐思想,决定了将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纳入和谐视野下。和谐视野下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包括从教育目标到教育内容、教育主客体、教育环境、教育方法、教育管理等各方面都协调、匹配,共同作用于高校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

和谐视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就是在一定思想政治理论的指导下,为解决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而构建起来的教育目标、内容、方式、方法、手段、机制等方面的综合性理论模型和实践范式。可想而知,一个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建立对解决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高校学生是党和国家的宝贵人才资源,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高校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将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纳入和谐视野下,是由其本质和内涵决定的。在和谐视野下构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既是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正确认识,也是对以往某些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反思。和谐视野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应该是从教育目标到教育内容、教育主客体、教育环境、教育方法、教育管理等各方面都贯穿和谐思想,使之形成一个系统、有机的整体[1]。

一、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和谐

以往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目标的定位上模糊不清。早期的教育目标定位在“精英”型教育,偏重于对高校学生进行政治教育、理想人格教育、高尚道德情操教育,偏离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实际效果不理想。大学扩招以后,大学教育开始从精英教育走向平民教育、倡导一种“大众”型教育,强调德育本身是面向大众、面向生活的,培养的是参与社会的公民,而不是培养社会精英或者楷模。这种以平凡性代替高尚性的教育虽然是对过去“精英”教育的一种反思,但却失去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特征。

在和谐视野下,我们重新审视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其目标应该是培养和谐的人,造就和谐的人的个体,就是要使每一个学生有健全的人格,健康心理,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合理地处理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错综复杂的关系,做到融入自然、融入社会,做到全面发展。这是一个大的目标体系,这个大的目标体系应该由若干个子目标构成:

低层次目标——培养学生成为健全的人;

中间层次目标——培养学生成为社会的人;

高层次目标——培养学生成为一定阶级的人。

这些高低不等的目标构成一个完整和谐的目标体系,不可或缺也不可偏废。

二、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和谐

在和谐视野下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各要素间比例适当、相互协调,有机结合,构成一个整体,既要有高层次的政治教育,又要有知识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纪教育等,是个高低层次不等但都不可偏废的有机系统。

此外,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不能缺少生活教育,毕竟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教会学生在社会生活中立身处世,学会做人。杜威明确提出:“教育即生活”;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也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教育思想[2]。生活教育要求德育从纯粹的理性世界和理想世界中走出来,回归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世界。在德育目标上实现由约束性德育向发展性德育转变,注重引导学会做人,学会关爱,关注生活,珍爱生命,懂得礼貌,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等基础德性的形成;在德育内容上,植根于现实生活之中,服务于生活,突出“生活性”。注重责任心及其培养,诚信教育及诚信品质的培养,同情心及爱心的教育等。

三、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和谐

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中,主客体是不和谐的。通常把教师看作教育活动的主体,学生看作教育活动的客体、信息接受的“靶子”,把教师对学生的教育看作是单向的灌输,没有考虑到学生在受教育活动中的积极主动性,违背了思想政治教育形成的规律,也违背了教育的根本目的,实际效果很差。近几年来,“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盛行,开始把学生也看作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提倡学生的自主认识、自主选择、自主思维、自主控制以及自主完善等。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贴近学生、贴近实际、依靠他们、相信他们;在德育教育方法上,倡导对话教育、体验教育、自我教育、个性化教育;在教育管理上,要求人性化管理[3]。

提倡主体性教育无疑是教育理念上的一大进步,也是破解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低下的良方,但与此同时,我们仍应看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体——教师——一般都受过专门训练或经过较长时间的实践,掌握一定的理论,具有一定的教育经验和能力,加之他们是思想政治工作的组织者、策划者、实施者和调节者,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发挥着主导性的作用。同时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倡导学生自我教育,这对学生自身的要求很高,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做到的,且在某些高层次教育内容的教育上,确实还需要教师的引导、说理和灌输,这更需要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作用。

因此,思想政治工作是“双主体”的工作,离开任何一方的主体性,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都会受到影响,只有当双方的主体性都得到充分体现,思想政治工作才能取得成功。

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和谐

环境是指影响人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形成、发展和教育工作者德育活动的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具体包括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和家庭环境。

社会环境对高校学生的影响是无所不在的,这就要求全社会都来重视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环境影响。社会环境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一般是通过微观环境实现的,特别是学校环境对高校学生思想和行为产生着更为直接的影响。学校环境依据其育人的构成要素,分为教学与学习环境、管理与校风环境、人文与硬件设施环境。

(一)构建和谐的校园景观环境

在校园景观的设计上,要寓德育思想于校园规划建筑设计之中,整体渲染和突出校园基本建设的育人功能;科学布局学校建筑,充分体现大学的文化氛围,达到一种导向、调适效用;精心营造优美洁净的校园环境,让学生在优美的环境中陶冶情操。

(二)构建和谐的校园人文环境

大学的人文环境是大学文化内涵、精神底蕴的重要表现,它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置身其中的每一个学生。为此,要重视品味高雅的人文环境建设并发挥其教育功能。

(三)构建和谐的家庭环境

家庭环境主要由家长的职业、文化程度、经济状况、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等方面构成。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一个人出生后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在家庭里度过,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影响是终生的。高校学生虽然离开了家庭,但其自身远没有真正独立,对家庭不仅是物质上的依赖,也是精神上的寄托,一个人的家庭环境好不好、家庭氛围是否和谐、家长的思想道德素质怎样都影响着家庭中的孩子[4]。

五、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和谐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由于存在着明显的弊端,近年来遭到攻击,一些新的教育方法,如生活教育、成长教育、网络教育等受到追捧。其实,各种教育方法都有其优劣,各有不同的适应对象和适应内容,应该互相补充、相互匹配。

(一)显性教育法与隐性教育法相和谐

显性教育是指充分利用各种公开的手段、公共场所,有领导、有组织、有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5]。理论教育方法、宣传教育方法、实践教育方法、疏导教育方法、榜样示范方法、批评教育方法等都属于显性教育方法。它的优点非常明显:具有系统地传达社会主义主导思想理论与价值体系并促进学生主动或被动接受的功能,同时它还具有鲜明的思想导向和政治动员的造势能力。但显性教育方法的缺点也非常明显,比如说,有些道德教育内容难以通过直接的显性教育法实施,特别是这种方法容易给学生一种“强迫灌输”的感觉,使学生产生一种逆反心理,制约高校学生对教育内容的理解、接受和内化,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

隐性教育法近年来在思想政治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受到热捧。与显性教育法相反,它是一种不为教育对象自觉意识到自己在受教育的教育方法,它强调环境氛围的育人功能,重视良好环境氛围的营造,主张通过暗示、启迪、诱导和激励等手段,使受教育者在身边环境氛围的影响下,潜移默化,接受一定社会要求的世界观、价值观、道德文化等等。隐性教育法弥补了显性教育法的缺陷:它把教育内容分散“渗透”在高校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在不知不觉中影响高校学生思想道德价值观念。这种把抽象的理论寓于具体情境的方式,极大地减少了高校学生的逆反心理,而且对他们的思想、道德认知和行为产生一种无形的但有足够深度的影响,教育效果持久而稳定。但这种方法的缺点在于:由于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处在一种松散的状态,没有明确的德育目标,极大地影响和削弱了思想道德教育的权威性和效果。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显性教育法和隐性教育法可以互相补充,弥补了双方的不足,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中可以协同作战、相互渗透、相互协调。

(二)灌输法与体验教育、成长教育相和谐

一方面,灌输法仍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流方法[6]。思想政治教育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其规律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对高校学生进行科学理论的灌输。另一方面,体验教育、成长教育在高校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上具有突出的优势。体验教育是建立在尊重受教育者主体地位的基础上,按建构主义原理而生成的一种教育方法,主要是指品德的学习不是道德知识的简单转移和传递,而是在活动中主动建构自己德性的过程。体验教育要求学校有效地组织道德实践活动,创设富有感染力的真实的道德情境,促发学生对道德的切身体验,理解社会的道德要求,并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这种教育方法由于尊重了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符合受教育者的思想形成规律,教育效果持久而稳定。成长教育是组织学生按照一定的规范要求,参加各种实践活动或是在日常生活的行为规范中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一种教育方法。成长教育认为思想品德的形成是日常生活的行为习惯养成的,它注重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并且通过这种良好的行为让学生逐渐形成道德意识进而内化为自己的道德思想。这种教育方法很好地弥补了传统德育只进脑不进心,学生的道德知识不能转化为道德行为的缺陷,且一旦学生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就不会轻易改变。

(三)课堂教学与网络教育、心理咨询相和谐

课堂教学作为传统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和方法,有其显著优点,但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网络进入高校学生的生活且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学生们在网络中学习、交友、娱乐,在网络中传播信息也被信息传播、影响,如果不重视网络教育,就失去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重要载体,造成思想政治教育的盲区。此外,利用心理咨询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道德教育,社会适应教育,完善人格教育等,是对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处于改革大潮中的高校学生,面临人生、理想、专业学习和求职就业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心理压力会越来越大。相当多的学生思想问题归根结底是心理问题,这就要求我们用心理咨询的方法,提高高校学生的心理素质,形成健全的人格,进而做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六、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的相互和谐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高尚思想道德的培养,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既要靠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又要靠科学规范的严格管理。”因此,管理也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重要的一环。管理的目的很明确,就是通过各种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来约束人的行为,使高校学生按照公共的要求和道德规范参与社会生活,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一致的。教育通过内在的思想来管理人,管理通过外在的约束来教育人,教育与管理是相和谐的。

在管理工作中要注意科学管理与人本管理相和谐。科学管理强调目标管理、严格的规章制度和计划明确的职责和任务,而人本管理指基于学生的独立人格、自由个性和情感需要的基础上,灵活艺术地开展学生管理活动,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把发展学生、解放学生作为管理的目的。这两种管理模式应相互匹配,既要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加强学生的日常管理,又要施以人性化管理,发展高校学生的智慧和能力,尊重他们的需求,同时在管理手段上采用说服教育、感情投入、关心体贴、形象影响、心理沟通、激励尊重等柔性管理方式,把组织者的意愿和管理者的目标变为高校学生自发或自觉的行动。

在和谐理念下构建一个和谐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各方面、各环节都相互协调、匹配,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合力”,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培养全面发展的高校学生,实现高校学生与社会的和谐、与人的和谐、与自身的和谐、与自然的和谐的重要途径,在和谐视野下对高校学生的成长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于高校学生学习如何做人、做事、做学问起着自然的引导作用。和谐视野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是学校教育各子系统及各要素间的协调运转、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体现出以人为本、民主法制、公平公正、充满活力、诚信友爱、安定有序、文明整洁的根本要求;是学校与社会互动、教与学相长、自然与人文共融、学校各项事业协调发展的整体效益。在和谐视野下,应创新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模式和方法,切实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促进高校学生全面和谐发展[7]。

如何把握高校学生的现实思想特征、赋予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内涵,是值得永远探讨的话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加强和改进当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先导。在和谐视野中去审视和提升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契合了高校学生的成长实际、适应了和谐社会人才培养要求,这对于开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输送高素质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王淑莲.构建和谐校园,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51(3):117-118.

[2] 山忠云.构建和谐校园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青海师专学报:教育科学,2007(4):54-56.

[3] 郑邦山.以人为本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2005(3):140-144.

[4] 戴书刚.论德育环境三维理论模型的现实价值[J].思想·理论·教育,2004(3):20-25.

[5] 董娅.思想政治教育显性方法的当代价值与发展取向[J].人大复印资料思想政治教育,2005(2):25-30.

[6] 王萍.关于“灌输论”研究综述[J].探索,2005(4):135-139.

[7] 李莉莎.和谐校园视野下的大学生思政工作的提升与创新[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4(3):151-154.

Brief Discussion 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ode University Student Under the Vision of Harmony

Tan Bing,Yang Chen,Liu Yi

Constructing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ode of university student is based on the vision of harmony. The essence,connotation,background of being advanced and abundant thought in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decides the fact that we put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university student under the vision of harmony.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ode of university students under the vision of harmony consists of the followings:from the educational goal to the educational content,educational subject and object,educational environment,educational method,education management,etc.and coordination and matching in all aspects,work together on university students'comprehensive and coordinative development.

vision of harmony;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university student;mode

G641

A

谭冰(1981-),男,助教,研究方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