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语篇象似性与语篇连贯

时间:2024-07-28

汤 丹(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安徽芜湖,241003)

语篇象似性与语篇连贯

汤 丹(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安徽芜湖,241003)

象似性存在于语言的各个层面上。在篇章层面上,象似性有着重要的语篇连贯功能,因为象似性是语篇视角在语篇构建时的具体体现。文章主要从声音象似性、视觉象似性、顺序象似性、对称象似性以及隐喻象似性来讨论语篇象似性和语篇连贯的关系。

声音象似性;视觉象似性;顺序象似性;对称象似性;隐喻象似性;语篇连贯

语篇分析一直是语言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到目前为止,学界已经形成了许多有关语篇连贯的理论体系。这些理论主要包括,“韩礼德和哈桑的语域加衔接理论;凡戴克的宏观结构理论;威多逊的言外行为理论;曼恩等的修辞结构理论;布朗和俞尔的心理框架理论;丹奈士和福利士的主位推进理论”。[1]近年来,语言象似性也是认知语言学的热门话题之一。象似性研究逐渐从词序、句法方面的研究发展到语篇层面的研究,如Fisher&Nanny(2001),刘承宇(1999),卢卫中(2003,2005),项成东,韩炜(2003)等。因此出现了语篇象似性。“语篇象似性是指在语篇层面上,语篇内各个级阶(从语素到语篇),以及语篇模式,语篇结构,语言心理与现实世界之间存在着相似性,理据性。”[2]

以上有关语篇连贯的不同理论体系说明,语篇连贯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本文把象似性和语篇连贯联系起来,主要从声音象似性、视觉象似性、顺序象似性、对称象似性和隐喻象似性五个方面探讨语篇连贯问题。

一、声音象似性与语篇连贯

语音象似性主要体现在词汇的语音层面上。英语中某些语音形式能够引起人们的某种心理联想,这种语言现象被称作语音联觉(phonaesthesia)或叫语音象征(soundsymbolism)。“叶斯帕森(Jesperson)强调,不能把语音象征看成是语言最初创造时的力量,而是恒久地发挥作用,使词与意义更加适当相关,语音象征是语言使用和发展中的客观存在。”[3]最能体现语音象征的就是拟声词。“拟声是利用某些特定的语音要素组合来对人和事物的声音进行模仿。拟声可分为两类,即基本拟声和次要拟声。基本拟声是指音和义基本吻合,能直接产生音义相互联想的语音组合。”“次要拟声指音与某种象征意义发生联想的语音组合。”[4]在诗歌的创作过程中,诗人经常利用拟声词模拟大自然的声音,这些拟声词的应用不但可以取得一定的文体效果,还有一定的表意功能。“从语篇角度看,区分语篇连贯的程度的首要标准是语篇是否在情景语境中行使恰当的功能。”[7]因此,篇章中的拟声词对整个语篇的连贯有一定的加强作用。如,美国诗人Edgar AllanPoe在其长诗“The Bells”中,大量运用拟声词描写不同的铃声,表达不同的心情。下面是这首诗的第一节:

HEAR the sledges with the bells-

Silver bells!

What a world of merriment their melody foretells!

How they tinkle,tinkle,tinkle,

In the icy air of night!

While the stars that oversprinkle

All the Heavens,seem to twinkle

With a crystalline delight;

Keeping time,time,time,

in a short of Runic rhyme,

To the tintinnabulation that so musically wells

From the bells,bells,bells,bells,

Bells,bells,bells-

From the jingling and tinkling of the bells.

这节描述了装饰圣诞雪橇的银铃声。其中,拟声词“tinkle,tintinnabulation,jingling,tinkling”向读者描绘了一串串清脆的、愉悦欢快的银铃声。这种愉悦的声音传达了人的愉悦心情。这一节的主题就是通过这些拟声词表现出来的。另外,这些拟声词和其它与声音有关的词汇构成了一条词汇链“hear-melody-tinkle-runic rhyme-tintinnabulation-jingling-tinkling”,这条词汇链贯穿了整个语篇,整个语篇的显性衔接就是通过这条词汇链显现出来的。因此,诗人在本节诗中运用声音象似性表达了主题,加强了语篇间的连贯。

中文诗歌也运用声音象似性来加强语篇之间的连贯: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声啾啾。 (《木兰诗》)

其中,“溅溅”描绘了流水的声音,“啾啾”是马匹的声音。这些拟声词不但给人听觉上的冲击,读者仿佛自己亲耳闻其声,而且在词汇上形成了前后衔接:“不闻—声—闻—溅溅—不闻—声—闻—啾啾”。声音象似性加强了整首诗的前后连贯。

二、视觉象似性与语篇连贯

视觉象似性也称形状象似性,指篇章的布局模仿真实世界中某一物体的形状,它是篇章层面的独特表现。视觉象似性在诗歌中体现最突出。“书写体系不但为诗提供了视觉形状和结构,而且还会影响诗的解析。”[6]。因此,语篇这种特殊的布局具有一定的表意功能。下面是旅美诗人秦松的“湖滨之山”[7]181:

这首诗的诗文是“绿色的森林在沉思,蓝色的镜子在凝视。”诗文不长,总共十行,上下各五行,中间是一条线,用来代表湖面,上面是森林,其排列犹如汉字的“山”,这暗示着森林长在山上,下面是湖水,山及其上面的森林在平静的湖面上形成了美丽的倒影。这种特殊的布局暗示着湖滨之山的美丽风景,有山,有水,有森林。这种形状象似性正好反映了诗歌的主题,加强了整个篇章的连贯性。

下面是美国著名诗人WaltWhitman的诗“OCaptain!My Captain!”:

O Captain!My Captain!

O Captain!My Captain!our fearful trip is done,

The ship has weather'd every rack,the prize we sought is won,

The port is near,the bells I hear,the people all exulting,

While follow eyes the steady keel,the vessel grim and daring;

But O heart!heart!heart!

O the bleeding drops of red,

Where on the deck my Captain lies,

Fallen cold and dead

这是诗人为哀悼林肯遇刺而写的著名悼念诗。这首诗前四行较长,后四行较短,整体布局像一艘船。这个特殊的布局暗示:美国是在海上航行的一艘船,而林肯是船长。这种比喻是妥帖的。从地理位置上看,美国东西分别面临两大洋,并且当时林肯是总统。所以从隐喻的角度看,国家是航船,林肯是船长。这首诗的形状象似性就要表达这个隐喻意义,它与诗歌的主题一致,形状象似性加强了整个诗篇的连贯。

三、顺序象似性与语篇连贯

顺序象似性指语言符号之间的排列顺序象似于事件发生的顺序、认知思维的顺序。语言具有线性排列的特点,因此,顺序象似性经常作为文学语篇衔接与连贯的方式。首先,语言符号的排列顺序象似于客观世界中事件发生的顺序。如:

吴芝生回头对范博文看了一眼,猛的一个箭步跳到那弹子房门前,一手飞开了那印花细竹软帘,抢进门去,出其不意地大叫道:“好呀!新奇的刺激,死的跳舞呀!”(矛盾《子夜》)

这个语篇总共出现了六个动词,“回头”“看”“跳到”“飞开”“抢进”“大叫”。这六个动词在语篇中前后出现的顺序就是相对于它们在客观世界中所发生的前后顺序。它们之间没有任何衔接词,但整个语篇是连贯的,篇章的这种连贯性就是通过顺序象似性来实现的。又如:

The hyena has a happy heart-

At noon she seeks them

At dusk she finds them,

At night she grabs them,bleeds them,eats them.[8]

这段小篇章描写了一系列的动作。其中,时间副词“at noon-at dusk-at night”说明了时间的推移。动词“seek-findgrab-bleed-eat”描写了在不同的时间段发生了不同的事。这些不同的动作之间没有任何的衔接词,作者只是按动作的先后顺序来组织语篇的,使其成为一个语意连贯的语篇。

其次,语言符号的排列顺序象似人的认知思维顺序。如:

一日,正当嗟悼之际,俄见一僧一道远远而来,生得骨格不凡,丰神迥别,说说笑笑来至峰下,坐于石边,高谈快论。先是说些云山雾海神仙玄幻之事;后便说到红尘中荣华富贵。

(《红楼梦》)

这里先描写两个人远远走过来,然后随着距离越来越近,逐渐看清他们长相,接下来才听到他们说话的声音,随着声音越来越近,后来听清了他们说话的内容。这就体现了人们先视觉后听觉的认知顺序。整个语篇的连贯也是通过人的思维顺序在语言符号上顺序象似性体现出来的。

四、对称象似性与语篇连贯

“对称象似性指在概念上具有同等重要性和并列关系的信息在表达上具有对称性。”[9]对称象似性在文学作品中主要通过排比结构和回环结构体现出来的。下面这首诗是台湾诗人商禽思乡曲之一的“凯亚美厦湖”[7]28

比水的清冽

更远的

是林木的萧杀

比林木的萧杀

更远的

是山的凝立

比山的凝立

更远的

是云的苍茫

比云的苍茫

更远的

是天的渺漠

比天的渺漠

更远的

是我的望眼

整首诗是通过“比……更远的是……”这个排比结构来组织语篇的。这种排比结构是对称象似性的具体表现。结构上的排比是语篇衔接的一种手段。同时,结构上的排比和对称也表达了一种特殊的意义。即“相同或相近的语言形式的并置(juxtaposition)意味着意义或思想上的相同或并列。”[10]读着诗如见诗人面湖站立,眼睛凝视着前方,首先看到的是水,由近到远,然后见到的是林,林的后面是山,此时,视线被山给挡住了,诗人进而向上望去,首先看到的是云,云上是天,比天更远的就是故乡。虽然这一系列的事物挡住了诗人的视线,但无法阻挡诗人思乡的心,整首诗透露着诗人浓郁的思乡情绪。诗中的排比结构层层深入,表现了诗歌的主题。

下面戴望舒的这首《烦忧》是通过回环手段体现对称象似性的。

烦忧

说是寂寞的秋的清愁,

说是辽远的海的相思。

假如有人问我的烦忧,

我不敢说出你的名字。

我不敢说出你的名字,

假如有人问我的烦忧:

说是辽远的海的相思,

说是寂寞的秋的清愁。

这首诗在结构上构成了以诗行为单位的前后两节顺序完全颠倒的排列顺序。这种对称象似性的选择与诗歌的主题是相适应的。回环结构循环往复象征着作者因情感的翻来覆去而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烦忧。

五、隐喻象似性与语篇连贯

“隐喻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不仅存在于语言中,还存在于思维和行动中。人们赖以思维和行动的一般概念系统在本质上是隐喻的。”[11]关于隐喻,当前语言学家已形成了一个共识,“它不仅是狭义的一种修辞方式,而更重要的是人类认知世界的一种思维方式,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有力的认知工具。”[12]因此,隐喻在人类的语言交际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隐喻与象似性有着内在的联系。“隐喻象似中隐喻的主喻体之间,源域与目标域之间固然要有相似点,否则便不会产生相似联想(associationofsimilarity),但这种相似在隐喻象似中却又是表现语言符号与思维对象象似性的手段。”[12]“作为一种语用现象,隐喻是一种语篇组织的重要手段,它起着语篇构建、衔接和连贯的功能。”[13]下面的例子就体现了隐喻象似性的篇章衔接与连贯功能。

Some books are to be tasted,others to be swallowed,and some few to be chewed and digested;that is,some books are to be read only in parts;others to be read,but not curiously and some few to be read wholly,and with diligence and attention.

(Francis Bacon:“of studies”)

这里,有个预设的隐喻,但没出现,即Books are food.正因为食物有不同的种类,有的食物只需要稍作品尝就足矣,有的食物可吞食,有的食物需要慢嚼。所以书籍也如此。整个语篇形成了一个和 food有联系的词汇衔接链:tasted-swallowed-chewed-digested。这条词汇衔接链构成了语篇的衔接方式,进而实现了整个篇章的连贯。

下面的例子是通过两个概念隐喻和一个预设隐喻保证篇章连贯:

君子是水,小人是油。下厨多年,这也算是心得。

水,视之清澈,透明度好;触之凉爽,容易蒸发;尝之味淡,一抿即过。水之为用,肮脏的能洗之使清洁;凡所濯处,面貌一新。水性能容油,一壶沸水中倾入一瓶油,不会激炸,然亦各自分别,绝不相混。水诚为君子也。

油,视之浑浊,透明度差;触之滑腻,附着力强;尝之味浓,滞留齿舌。油之为用,清洁的能污之使肮脏;凡所浸出处,从此积垢。油性不容水,一锅沸油中滴入一滴水,立刻激炸,必定猛烈排除,绝不妥协。油真是小人哉。[14]

此例中,有两个概念隐喻:君子是水;小人是油。君子有好道德,小人有坏道德。即,好道德是水,坏道德是油。这两个概念隐喻预设出一上位隐喻:道德是液体。这个预设的上位隐喻把两个本来不相干的概念隐喻联系起来,组成了一个语意连贯的语篇。

语篇象似性是以人的认知规律为基础,从语篇角度反映人们所经验的客观世界。象似性具有重要的语篇连贯功能。本文主要论述了声音象似性、视觉象似性、顺序象似性、对称象似性,隐喻象似性和语篇连贯的关系。因此,语篇层面上,不同形式的象似性以不同的方式实现语篇的总体连贯。

[1] 张德禄,刘汝山.连贯与衔接理论的发展及应用[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4.

[2] 魏在江.英语语篇连贯认知对比研究[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231.

[3] 赵亮.语言象似性的符号学分析[J].外语教学,2006(5):19-23.

[4] 罗良功.英诗概论[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84.

[5] 张德禄.论语篇连贯[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3):103-109.

[6] Masako K.Hiraga Metaphor and Iconicity—A Cognitive Approach to Analyzing Texts[M].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2005.

[7] 阿红.当代诗歌百技[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9.

[8] Earl R,Anderson.A Grammar of Iconism[M].Fairleigh Dickinson University Press;London:Associated University Presses,1998:273.

[9] 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161.

[10] 卢卫中.诗歌象似修辞研究[J].外国语言文学,2003(1):60-64.

[11] Lakoff G,Johnson M.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3.

[12] 李鑫华.隐喻象似初探[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5(3):70-73.

[13] 魏在江.隐喻的语篇功能-兼论语篇分析与认知语言学的界面研究[J].外语教学,2006(5):10-15.

[14] 冯小虎.隐喻-思维的基础篇章的框架[M].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161.

On Discourse Iconicity and Textual Coherence

Tang Dan

Iconicity is shown in different linguistic levels.In text,iconicity is the concrete manifestation of discourse perspective in text-construction so iconicity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extual coherence.This paper tries to show the relationship of textual iconicity and textual cohere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uditory iconicity,visual iconicity,sequential iconicity,symmetric iconicity and metaphorical iconicity.

auditory iconicity;visual iconicity;sequential iconicity;symmetric iconicity;metaphorical iconicity;textual coherence

H315

A

汤丹(1985-),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认知语言学。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