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后殖民”的殖民——对后殖民翻译理论适用性的思考

时间:2024-07-28

廖 涛(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外国语系,广东中山,528402)

“后殖民”的殖民
——对后殖民翻译理论适用性的思考

廖 涛(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外国语系,广东中山,528402)

发轫于西方政治与文化环境的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近年受到国内译学界的广泛关注。通过分析后殖民翻译理论在我国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后殖民翻译理论应该采取的态度。

后殖民主义;翻译研究;适用性

近10年,从“后殖民”角度讨论翻译的论文和论著逐渐增多。纵观这些论文和论著,对后殖民理论进行介绍和诠释的居多。反思近20年中国译学走过的历程,人们会发现译学研究仍存在一些局限。西方译学思想更迭或发展中体现出的创新意识和批判精神,在中国似乎还没有形成气候。无论是对于中国传统译论还是西方最新的研究成果,我们往往满足于诠释与跟踪,因袭多而创新少,证实多而证伪少;守护多而诘问和质疑少[1]。后殖民理论在国内翻译研究中的借鉴和应用似乎也存在上述问题。本文拟对后殖民翻译理论在国内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

一、后殖民理论与翻译研究

后殖民理论是一种多元文化理论,通常被认为发端于19世纪后半叶欧洲殖民体系的瓦解,在印度独立之后逐渐演变成一种崭新的意识,然后揉合葛兰西(AntonioGramsci)的“文化领导权”理论、法侬(Frantz Fanon)的反殖民主义写作理论,最后发展为声势浩大的文化批评话语[2]。后殖民理论主要研究殖民时代结束之“后”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文化话语权力的关系,以及有关种族主义、文化帝国主义等新问题。

后殖民翻译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殖民翻译研究”这一术语由道格拉斯·罗宾逊(Douglas Robinson)于1997年首先提出。他认为后殖民翻译研究可以被认为是把翻译与帝国联系起来的翻译研究[3]1。关于“后殖民”的研究领域,罗宾逊给出了三种定义。

其一,研究欧洲前殖民地独立后的情况:这些殖民地在争取独立的过程中,如何应对、适应、抵抗或超越殖民主义的文化遗存。在此,“后殖民”指殖民时代开始后的各种文化,所指历史时期大致是20世纪下半叶。

其二,研究欧洲前殖民地自殖民时代以来的情况:这些殖民地被殖民以后如何应对、适应、抵抗或超越殖民主义的文化遗存。在此,“后殖民”指殖民时代开始后的各种文化,所指历史时期始于16世纪,大致覆盖现代时期。

其三,研究不同文化、不同社会、不同国家、不同民族间的权力关系:征服者文化如何令被征服文化屈从其意志;被征服文化如何应对、适应、抵抗或克服这种政治高压。在此,“后殖民”囊括我们在20世纪末对政治和文化关系所形成的观点。所指历史时期覆盖整个人类历史。[3]13-14

后殖民翻译理论以后殖民理论为理论基础,从后殖民视角考查不同历史条件下的翻译行为,关注的问题是译本生成的外部制约条件以及译本生成后对目标文化的颠覆作用,通过研究译文与历史条件之间的关系揭示译文背后源语和目的语文化之间的权利争斗和运作[4]。

二、我国翻译研究中的后殖民倾向

近年来,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在国内受到追捧。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引进了两套大型国外翻译研究成果丛书,其中包括代表性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家,如罗宾逊(Robinson)、尼南贾纳(Niranjana)、韦努蒂(Venuti)、斯皮瓦克(Spivak)等人的专著和论文集约7种[5]。

通过阅读近年我国内地期刊发表的后殖民翻译研究方面的论文,可以发现早期的文章主要是译介具有代表性的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家的一些重要理论思想,介绍后殖民翻译理论在西方的发展情况以及分析后殖民翻译理论对中国翻译研究的启示。随着研究的深入,一些研究者开始进行个案研究,用后殖民翻译理论分析我国的翻译现象及译作,如,陈历明《从后殖民主义视角看〈红楼梦〉的两个英译本》(《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王辉的论文《后殖民视域下的辜鸿铭〈中庸〉译本》(《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严晓江《理性的选择 人性的阐释——从后殖民翻译理论视角分析梁实秋翻译〈莎士比亚全集〉的原因》(《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等。到目前为止,国内涉及后殖民翻译研究的著作主要有九本①九本著作为吴文安的专著《后殖民翻译研究——翻译和权力关系》加上该书中列出的八本。,其中有两本专门研究后殖民翻译理论。这两本专著分别是孙会军的《普遍与差异——后殖民批评视域下的翻译研究》和吴文安的《后殖民翻译研究——翻译和权力关系》。

后殖民理论揭示了西方第一世界国家对第三世界国家的文化输出霸权,他们将自己的意识形态通过文化媒体强制灌输给第三世界国家。面对第一世界文化霸权主义,第三世界文化失去了话语主动权。鉴于中国的翻译研究在国际译学界的“失语”现象,有学者用后殖民的批判眼光看待西方翻译理论,把它们看成是西方霸权的表现,进而排斥和抵制西方翻译理论,主张翻译的“中国学派”。2002年,《中国翻译》连续几期刊载有关归化异化翻译的文章,形成了一次归化异化翻译策略的大讨论。目前,主张异化的人似乎更多一些[6]。很多学者认同韦努蒂的观点,大力提倡翻译过程中采用异化的策略,把异化翻译当作“解殖民化”的策略。

三、对后殖民翻译理论适用性的思考

从广泛的意义上来讲,受过殖民影响的国家和后殖民理论多少有些关联。我国学人借鉴后殖民翻译理论时可以使用罗宾逊的第三种定义。翻译中的权力和意识形态研究在印度、加拿大、爱尔兰、巴西等国的后殖民语境中产生,又受解构主义、女性主义、新历史主义等理论维系。这些国家的后殖民主义翻译研究在中国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国内对后殖民翻译理论译介与诠释多,反思和批判少,证实多而证伪少。相关后殖民研究著作较少联系国内实际情况,就算提到香港和澳门也是寥寥数语,没有深入研究殖民主义对香港和澳门翻译的影响。一些运用后殖民翻译理论分析国内翻译现象和翻译文本的研究显得有些牵强,因为研究者带着后殖民主义的有色眼镜在翻译文本中寻找后殖民的痕迹。

后殖民翻译学者韦努蒂大力提倡异化翻译。但是,中国一些学者不考虑译入还是译出,无论是在英译汉还是汉译英的时候都主张异化。后殖民视域的归化/异化其内涵都有明确的所指和定位,是取归化还是取异化应结合具体的社会情境,不能不作分析而一味跟风(葛校琴,2002)。古语有云:“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韦努蒂使用“异化翻译”是有限制的。他总是在同一语境下交替使用foreignizing translation(异化翻译)和foreignizing translation in English(用英语异化翻译),他的“异化翻译”指的就是“用英语异化翻译”,in English是对“异化翻译”的限制。然而一些中国学者在引进“异化翻译”这个术语时忽略了文本语境及其文化语境[7]。

其实,西方后殖民翻译理论家内部对后殖民翻译理论也有分歧。罗宾逊认为该理论在讨论翻译中的政治和权力差异问题上走得太远,后殖民翻译理论仍不成熟,存在很多问题[3]104-113。为数不多的中国学者联系中国的语境,对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的作了深入的思考,见解独到。香港学者陈德鸿认为由于中国国情和印度等国不一样,后殖民主义理论在中国不可能是一个十分有效的工具[8]。中国本身就是文化殖民者,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中国文化已经深深渗透到越南、泰国、马来西亚以及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的文化当中,大量的中国文学经典被译入这些国家的事实可以证明这一点。台湾学者胡功泽对德国传教士理查德·威尔蒙(Richard Wilhelm)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用德文翻译的中文经典著作做了个案研究,认为殖民主义的意识形态不一定影响译者及译作,译者个人的意识形态才是影响翻译的最重要因素[9]。

正如罗宾逊所言,在后殖民语境下,翻译“既是殖民化的途径,也是解殖民化的工具”[3]31。中国翻译理论界受西方翻译理论的影响,学者们把精力都放在了翻译引进西方翻译理论上,本土的语言、经验、记忆、动机、意向以及情感、直觉、潜意识等都随之而去,结果是逐渐失去了自己翻译理论的话语权利[10]。国内译学界译介、吸收后殖民翻译理论的过程中应警惕被后殖民理论“殖民”。目前在我国学术界所遭遇的“失语症”并非完全是西方话语霸权造成的,观其变,究其因,主要有如下两个制约因素。学界人士一方面无法有效地吸取我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思想,另一方面又无法自创话语来抵制西方话语霸权的扩张,因而感到“失语”之痛[2]。对于后殖民翻译理论既要避免狭隘的民族主义,也要避免集体无意识的状况。

在后殖民语境中,翻译研究目前在多数情况下只是后殖民理论研究的一个平台,其研究与其说是为了解决翻译中的现实问题,倒不如说是为了印证后殖民的理论假设[4]。西方后殖民主义翻译学者内部对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仍有分歧,我们将其引入中国文化语境的时候就更需谨慎了。面对西方的学术话语权力,国内学人的思考和批判不能缺位。最佳利用后殖民翻译理论的途径或许在于学习其相关的问题意识、思考方式,深入分析、研究自己的问题,得出结论。

[1] 廖七一.翻译学归结论序[M]//赵彦春.翻译学归结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2] 张柏然,秦文华.后殖民之后:翻译研究再思[J].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1):112-117.

[3] Robinson,Douglas.Translation and Empire:Postcolonial Theories Explained[M].Manchester:St Jerome,1997.

[4] 王东风.翻译研究的后殖民视角[J].中国翻译,2003(4):3-8.

[5] 陈橙.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在中国的“旅行”[J].社会科学研究,2008(6):179-183.

[6] 胡德香.后殖民理论对我国翻译研究的启示[J].外国语,2005(4):56-61.

[7] 曹明伦.当代西方翻译理论引介过程中的误读倾向[J].上海翻译,2005(3):4-9.

[8] 陈德鸿.“Colonization”、Resistance and the Use of Postcolonial Translation Theory in Twentieth-Century China[M]//Simon,Sherry&St-Pierre,Paul.Changing the Terms:Translating in the Postcolonial Era.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7.

[9] 胡功泽.Postcolonial Translation Theory:A Case Study[M]//罗选民.视角:翻译学研究(第三卷),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10] 曹山柯.后殖民主义在我国翻译学上的投影[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1(1):103-106.

Colonization of Post-colonialism——Thinking upon Applicability of Postcolonial Translational Theories

Liao Tao

Emerging in Western political and cultural contexts,postcolonial translational theories have gained the glare of publicity in translation studies in China.This paper analyses som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application of postcolonial translation theories in China,and calls for correct attitudes toward them.

postcolonialism;translation studies;applicability

H059

A

廖涛(1980-),男,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