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从互文性角度觅《京华烟云》的翻译痕迹

时间:2024-07-28

高 巍 宋启娲 徐晶莹(天津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天津,300222)

从互文性角度觅《京华烟云》的翻译痕迹

高 巍 宋启娲 徐晶莹(天津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天津,300222)

《京华烟云》是林语堂于19世纪30年代创作的一部英语小说,林语堂将文中的互文知识进行重构和扩充并将其传译到西方的语言世界中,这种英文创作过程实际上暗含了一个互文的翻译过程。因此,试从互文性角度来分析《京华烟云》中的翻译痕迹。

京华烟云;互文性;翻译痕迹

《京华烟云》是林语堂于19世纪30年代用英语创作的一部描写中国社会的章回体小说,其无论是在背景、内容、人物刻画上,还是在文化习俗的选取上,都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林语堂利用其深厚的写作功底将大量来源于中国社会的互文性文本进行转换和重新组织,他将某些独特的中国文化和历史片断译成了英语。因此,试从互文性角度来分析《京华烟云》中的翻译痕迹。

互文性理论旨在强调任何一个文本都不是自给自足的,其意义是在与其他文本交互参照、交互指涉的过程中产生的,任何文本都是一种互文,在一个文本中,不同程度地以各种能够辨认的形式存在着其他的文本,诸如先前的文本和周围文化的文本。在极端的意义上,甚至可以说,任何文本都是过去引文的援引和重新组织。这种互文性在《京华烟云》中的表现非常明显。

一、对《红楼梦》形式与内容的传译

从一定程度上说,《京华烟云》的创作源于林语堂翻译《红楼梦》的心愿未遂。“林语堂曾想把曹雪芹的《红楼梦》翻译成英文,后经再三考虑,觉得《红楼梦》距离现实生活太远,所以改变初衷,决定借鉴《红楼梦》的艺术形式,写一本反映中国现代生活的小说”。所以,我们在《京华烟云》里可以找到许多《红楼梦》的影子。可以说《红楼梦》是林语堂创作《京华烟云》的一个重要的互文文本之一。首先,从形式上来说,《京华烟云》里的人物设置与《红楼梦》及其相似,如林语堂在给郁达夫的信里曾说,全书人物,“大约以红楼人物拟之,木兰似湘云……莫愁似宝钗,红玉似黛玉,桂姐似凤姐而无凤姐之贪辣,迪人似贾蟠,珊瑚似李纨,宝芬似宝琴,雪蕊似鸳鸯,紫薇似紫鹃,暗香似香菱,喜儿似傻大姐,李姨妈似赵姨娘……”其次,从内容上来说,《京华烟云》中许多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和命运也与《红楼梦》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如冯红玉(Feng Redjade)体弱多病、敏感、多疑、落落寡欢的性格特点简直就是林黛玉的再现。《京华烟云》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红楼梦》的形式和内容,但是它也具有自己的艺术特色,例如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同,一个描写的是清朝末年衰败的旧时中国社会,一个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近代中国社会,所以《京华烟云》里体现了许多《红楼梦》中所没有的近代中国社会的现代气息。从此意义上说,《京华烟云》当然不是对《红楼梦》的简单效仿。

从一定程度上说,《京华烟云》是将《红楼梦》中的人物和情节以特殊的形式融入20世纪前半叶的中国,以英语的语言形式传译给西方社会。这种对其他文学文本的借鉴和吸收并注入新的因素进行加工和转换,以另一种语言形式进行创作的过程使《京华烟云》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特殊的翻译性质。

二、对中华风俗与称谓的传译

与《京华烟云》形成互文关系的很大一部分是汉语文化。虽然林语堂从小就受到了西方式教育并打下了牢固的英语基础,但其成长环境是中国,最终还是汉语文化对其影响更大些,这种互文性特征主要表现在《京华烟云》里林语堂对旧时中国社会的特殊称谓以及中华风俗的传译上。如在描写中国社会特有的称谓时,作者采用了音译的手法,特意保留了中国文字的声音特征,如“taitai”(太太),“nainai”(奶奶),“hsiaochieh”(小姐)等等。这些特殊的称呼方式都是中国文化所特有的,林语堂以音译的方式向西方世界传输中国的独特文化,显示出了中国文字的语音特征。另外,《京华烟云》中还再现了中国旧式的传统习俗,因为这些中国特有的习俗表达在英语里找不到相对应的词,林语堂便用直译的手法体现出来,如:女人会有“well-bound,well-shaped pair of dainty feet”(裹脚)、结婚时要送“Pingli”(聘礼)、清代考试为“eightmovement”(八股文),自然而流畅地将这些“特殊的话语”成分再现出来。如果说任何文本都是一种引语的编织的话,那么《京华烟云》中的引语肯定是来自汉语文化,这就使其注定具有了翻译因素。

三、对庄子哲学思想的传译

《京华烟云》虽然是用英语写就,但文中隐含了很多中国哲学思想的翻译,特别是对庄子哲学的传译。林如斯曾说:“《京华烟云》是道家思想的传声筒。”事实也正是如此,如全书三卷,每卷都以英译《庄子》引言为开端。如上卷“道家的女儿”,卷首引自《庄子·太宗师》:“大道,在太极同之上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中卷“庭院悲剧”,开头引自《庄子·齐物论》:“梦饮酒者,旦而哭泣,梦哭泣者,旦而田猎……”下卷“秋之歌”,开头又引自《庄子·知北游》:“故万物一也,是其所美者为神奇,其所恶者为臭腐,臭腐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作者对《庄子》哲学思想的引用并不是纯粹的“为了引用而引用”的机械摘抄,而意在将这种思想融入到具体的人物身上,从而达到向西方社会弘扬中华优秀哲学思想的目的。如作者把上卷的标题拟为“The Daughter of A Taoist”,意为道家的女儿。事实上主人公姚木兰(YaoMulan)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道家风范女子,思想自由的她被称为“妙想家”,不受世俗的羁绊,任性情所致。另外木兰的父亲姚思安(Yao Sze-an)也是一个典型的道家信奉者,他崇尚“顺其自然”的道家理念,视金钱如身外之物。

《京华烟云》对庄子哲学思想的引用并用英语语言形式将其精髓蕴涵于全书实际上就是一个引典翻译的过程,《京华烟云》和中国哲学思想形成的这种互文关系使小说不断流露出翻译的痕迹。

四、对中国历史与文化事件的传译

《京华烟云》描述的是发生在中国的故事,书写的是中国的历史片断,反映了从义和团运动到“七七事变”抗战四十年间中国社会的历史变迁,其中涉及不少真人真事,再现了当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的社会全貌,这也决定了其互文性特征。如林语堂先生在至郁达夫的信中曾说:“书中安插了老袁之阴谋,张勋之复辟,安福之造孽,张宗昌之粗犷,五四、五卅之学生运动,‘三一八’惨案,语丝现代之笔战,至国民党之崛起,青年之左倾,华北之走私,大战之来临,皆借书中人物事迹已安排之。其中若宋庆龄、傅增湘、林琴南、齐白石、辜鸿铭、王克敏,及文学革命领袖出入穿插,或藏或显……”作者将这些真实的“历史片段和历史人物”置于一个特定的“文本”之中加以转换,以英语的形式呈现给西方社会。

正如作者说的那样,小说里所塑造的爱国人物形象都能在当时内忧外患的中国找到原型,如木兰的大女儿阿满(Aman)作为学生运动领袖代表参加示威游行遭到政府的残酷镇压光荣牺牲,使每个中国人不禁想到“五四”运动时期,在震惊全国的“三一八”惨案中为中国而死的青年刘和珍。阿满的原形和刘和珍在很大程度上有着相似性。激进文人孔立夫(Kung Lifu)本是一名生物学家,看到国难当头,愤恨不已,以笔代枪抨击当时政府社会的黑暗,多次遭到逮捕。从孔立夫身上可以看到鲁迅和郁达夫等爱国进步文人的影子。作为中国人的林语堂曾亲眼目睹了当时的中国社会现实,这一幅幅的历史画面如烙印深深地刻在他的脑海中。作者将这些中国人熟知的历史片段与文化事件以英文再现出来,传译到西方语言世界中,这是一个对中国历史片断的解构及重构的互文过程,从此意义上说这也是一个翻译过程。

综上所述,《京华烟云》虽然是用英语写成,但它描写的是中国的社会现实和独有的文化意象。林语堂将源于中国社会和文化的某些互文知识进行重构和扩充,并将其用英语以小说的形式传译出来。涉及这部分创作时,作者一定有意或无意地经历着一个翻译的过程,使小说再现了部分翻译的痕迹。林语堂这种将隐性的翻译和创作结合起来的写作方式,使小说更具现实性和典范性,达到了很好的跨文化传输效果。从某种意义上说,《京华烟云》是作者林语堂向西方世界传译中国文化的成功典范。

[1] Kristeva J.Semeiotike.Recherches pour une sémanalyse[M]. Paris:Seuil(translated as Desire in Language:a semiotic approach to literature and art,edited by L.S.Roudiez,translated by A.Jardine,T.A.Gora and L.S.Roudiez.Oxford:Blackwell),1969:146.

[2] 蒋骁华.互文性与文学翻译[J].中国翻译,1998(2).

[3] Susan Bassnett.Constructing Culture?Essays on Literary Translation[M].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Press.2001:27.

[4] 许枫.林语堂作品集[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

[5] 林语堂.京华烟云[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6] 施建伟.林语堂传[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8.

On Translation Traces of Moment in Pek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texuality Theory

Gao Wei,Song Qiwa,Xu Jingying

Moment in Peking is an Englishnovelcomposed by Lin Yutang in the 1930s.Itcovers many customs and cultures,philosophical ideologies and historical events of the Chinese society.Lin Yutang reconstructed and expanded these intertextual knowledge from Chinese society and culture and transferred them into English-speaking world.This kind of English-writing actually implies an intertextual translation process.This essay attempts to explore the translation traces in Moment in Pek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textuality.

Moment in Peking; intertextuality;translation traces

H315.9

A

天津市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062212)

高巍(1957-),女,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