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高校德育测评问题的哲学思考——基于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学说

时间:2024-07-28

谢昌飞,杨 名

(1.吉林农业大学人文学院,吉林长春,130117;2.吉林铁路公安处计算机安全监察科,吉林吉林,132000)

高校德育测评问题的哲学思考
——基于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学说

谢昌飞1,杨 名2

(1.吉林农业大学人文学院,吉林长春,130117;2.吉林铁路公安处计算机安全监察科,吉林吉林,132000)

高校德育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这一问题之所以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难题,就在于缺少完善的测评机制。在此从高校德育测评的困境出发,试图使用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说"对高校德育测评机制提供若干启示。

高校德育;测评;语言游戏说

高校德育问题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其中不仅包括针对农业大学德育主体的特征分析的问题,更有如何对大学生的德育发展实际状况进行测评的问题。特别是后者,在高校的实际运用中存在诸多困难。在对我国高校德育测评现状进行客观分析的基础上,借鉴西方思想家维特根斯坦的相关理论来对高校德育的测评问题进行一种不同的审视,希望能探索出更加理性和合理的德育测评方式和机制。

一、高校德育测评之困境

目前,我国高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对德育方面的培养可以说是不遗余力。但由于德育本身所具有的显性和隐性特点,使得我们只能对较易观察和测评的部分,即显性德育部分进行有效的测评。处于不可见和不可及的隐性德育部分,在测评问题上存在着诸多问题和困难。这些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

其一,来自现实生活的压力。高校的德育不同于中小学德育的原因就在于高校所培养的人才并非是单纯地为了升学而培养的人才。大学生随着大学学习生活推进,将面临不断增加的生存压力即就业问题(不可否认其中有一部分会继续通过考研等方式继续其学生生涯,但大部分将面临就业问题)。就业压力使得大学生不得不考虑现实的生存问题,争取入党、争获奖学金、争当优秀干部、争获优秀学生荣誉等都称为了大学生提高自身获取理想工作岗位的筹码。这些活动本身的德育性被社会生活压力下的功利性所遮蔽。于是,非道德作为驱动力表现出来的道德表象,就成为一种常见的现象。从实质上讲,大学生可以在可见的德育表现和行为方面表现良好,但其道德水平未必真正达到应有的高度。真实的道德本质被现实生活的需要所代替,生活需要成为了学生在公共场合表现道德品质的真正原因。

其二,高校德育的现有测评机制,本身具有较强的功利性导向。当下高校的德育测评机制多与学生的一些切身利益相联系,这就使得大学生在做出显性的道德行为时,并非是处于其道德素养的内在要求,而是外在的利益需求。如奖学金、工作机会、学校提供的各种奖励待遇等等,本身就以外在的利益刺激大学生去做出符合德育要求的外在表现和行为。这种功利性的德育测评机制,使得大学生的道德水平只是在短时间内、在外在行为上有所表现,而没有深化为大学生内在的道德发展需要。

其三,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自身对德育本身的体验,使大学生对道德问题的理解和需求成为了一种外在的需求。目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深化和攻坚阶段,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趋势,使得各种外来和传统的道德思想观念处于激烈的交锋过程之中。在这种交锋过程中,传统的道德观念由于其在现实生活中表现出来的“落后性”、“不实用性”和“古板性”使得其作为人生价值指向的意义和作用被完全遮蔽了。相反,一些来自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欧美国家的思想观念由于其所谓的“实用性”而更容易被大学生所接受。这样的思想观念在现实生活中,所给予大学生的体验,使得我国高校德育面临着种种的挑战和困难。

在面临以上困难的前提下,我国高校德育在如何实现更为有效的测评上也积极寻求解决的策略和方法,然而效果并不显著。究其原因就在于目前我国高校德育的发展,只是简单地将以往的德育测评方式加以调整以适用于我国高校目前德育的发展需要,而没有真正从目前高校德育发展的根本需求上做出相应的认知和调整。在这方面,也许可从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学说中的相关思想得到启示。

二、高校德育测评之关键——规则性

“在多样性中努力寻找普遍性,又把普遍性的发展体现为不同的多样性,正是哲学所特有的思维方式”,[1]如果从维特根斯坦哲学出发看待高校德育测评的诸多问题,我们会发现道德与维特根斯坦“语言游戏说”有相似之处。“如果我们根据‘对象与名称’的模式来解释感觉表达式的语法,那么对象作为不相干的东西就无须考虑了”。[2]293换言之,每个个体的真实道德水平只有自己知道,而外在的评测方式都成为了无效的虚设手段。

在维特根斯坦看来,语言是有界限的,语言从其描述的世界的能力上分为可说与不可说两个部分。他在其代表作《逻辑哲学论》的前言中写道:“凡是可以说的都可以说的清楚;对于不可说的东西必须保持沉默。”[2]23维特根斯坦在对语言如何描述世界进行分析时,发现语言在使用过程中总是被一些表面的“语法形式”所干扰,语言内在的应当表达而且能够表达出来的东西(即维特根斯坦所谓的“逻辑形式”)却被遮蔽起来。目前高校德育测评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可测性与非可测性(或不易测评性)。在学生的道德水平进行测评的过程中,一些内在的道德品质被“道德形式”所干扰,所能观察到的仅仅是道德表象。道德品质是指学生内在的实际道德素养,是学生个体真实道德水平的内核;道德表象是指由内在的道德或非道德的因素所产生的道德表现;“道德形式”则是指在社会实际交往活动中,被广泛认可的道德显现方式。在现实生活实践活动中,为了能更好地获得他人和社会的认同,一个人可以按照“道德形式”的要求去进行活动。而这种符合“道德形式”的行为既可以是一个人道德品质的道德表象,也可以是非道德品质的道德表象,即道德表象并非是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必然表现。正是这样的原因,促使道德品质在转化为道德表象的过程中,往往为“道德形式”所干扰,无法判断行为是否是其道德品质的真实反映。

维特根斯坦这样理解语言游戏,“我将把由语言和活动(指与语言交织在一起的那些行动)所组成的整体叫做‘语言游戏’”。[2]7维特根斯坦认为在语言游戏中,规则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维特根斯坦看来,规则的重要性并非用以确定行为的原因,而在于得出行为的结果。道德品质在显现为道德表象的过程中,往往为“道德形式”所干扰,无法通过道德表象来对道德品质进行真实的测评。规则在高校德育问题上,就相当于“道德形式”。正是由于“道德形式”所具有的规则性作用,才使道德表象能够在缺少道德品质支撑的情况下出现。但缺少道德品质的支撑,道德表象并非是持久的、必然的。在规则无法涉及的领域内或无法起作用的情况下(如个体独处或缺少其认为有效的监督管理的情况下),道德表象必然真实地反映出一个人的非道德品质。如“让座”在无人监督或其认为是有效的监督的情况下,就并非是一种必然的行为。在对高校德育进行测评的过程中,需要正视这样的问题和困难。只有正确地预测和排除这样的非真实道德因素,才能对学生的真实道德水平进行有效的测评,才能对高校德育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防和解决,才能真正地发展和完善高校德育。

三、高校德育测评之可能性动力

在分析高校德育测评存在的困难和对维特根斯坦的相关理论进行审视、借鉴之后,或许可从以下方面来推动高校德育测评的发展和完善。

首先,测评方法的间接性。所谓测评方法的间接性,是指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测评的过程中,尽可能避免正面的、直接的测评。在具体测评方法上,就是要避免让学生知道测评的意义和目的所在,让学生在尽可能放松和毫无准备的状态下来进行测评。这需要在测评方法做出改善,如寓测于乐,以游戏的方式来进行测评等等。如果仅仅一味以直接的方式对学生的德育进行测评,一方面可能造成学生的道德表现无法反映其真实的感受,另一方面也会使得德育流于形式,而失去其真实的内容。间接性的测评方式能够将对学生德育的成果与学生日常生活的行为、学习过程的表现和面对道德抉择时的真实感受相互关联,既有真实性和可靠性,又使得高校的德育工作能够落到实处。

其次,测评手段的去功利化。这里测评手段的去功利化,是指将道德测评中的功利化因素尽可能地去除。利益本身对道德行为能够产生重要影响,但道德行为本身应该是去功利化的,否则道德行为就不再是出于“善”的目的,而是出于“利”的结果,行为本身也就不能称之为“道德”。故这就要求对学生进行道德测评时,尽可能地将其中的物质利益因素排除出去。只有将物质利益因素从德育测评中剔除掉,才能在一个更加纯粹的道德层面上对学生进行测评,才能更加真实地反映出德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发展的消极因素,进而推动高校德育的发展和完善。

再次,测评目的的非定性化。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测评时,尽量避免定性的标准和特征,尤其是道德和非道德的标志。对于发展高校德育而言,测评仅仅是一种发现学生道德发展和高校德育体制的可能出现问题的手段,目的是在于进一步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和推动高校德育体制的完善。如果将测评的目的定位于为学生的道德品质定性,一方面会对学生的自尊心造成极大的伤害,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学生道德的长远发展,更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为以后的德育测评带来诸多困难。所以德育测评的目的应该非定性化,应将促进学生道德水平的长远发展作为目的,而将对短期内的测评作为手段,如此才能更好地将手段与目的、当前和长远、德育的过程性和长期性统一起来。

正像维特根斯坦所说的那样:“任何理解我的人,当他用这些命题为梯级而超越了它们时,就会终于认识到它们是无意义的。他必须超越这些命题,然后他就会正确看待世界。”[3]教育也是如此,德育测评永远只是手段,而达到德育的目标和实现学生道德水平的提升才是目的,或许这才是提升高校德育测评水平中至关重要的因素。

[1] 韩秋红.西方马克思主义现代性批判的双重维度[J].江苏社会科学,2010(1).

[2] 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M].李步楼,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3] 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M].贺绍甲,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102.

G641

A

谢昌飞(1982-),男,博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