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高等农林院校工科研究生培养创新模式的探讨

时间:2024-07-28

邱荣祖,胡喜生,周新年,张正雄

(福建农林大学交通学院,福建福州,350002)

高等农林院校工科研究生培养创新模式的探讨

邱荣祖,胡喜生,周新年,张正雄

(福建农林大学交通学院,福建福州,350002)

与传统的工科院校相比,农林院校的工科研究生培养面临着更多的挑战。探索农林院校工科研究生培养新模式,不仅对农林院校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必将对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在此概述了农林院校工科研究生自身存在的不足,从导师队伍、管理人员、平台建设和培养目标等几个方面入手分析了农林院校工科研究生培养创新模式存在的不利影响因素,最后提出了农林院校工科研究生培养创新模式相应的举措。

农林院校;工科研究生;培养模式

大学学科的综合化是21世纪大学发展的重要趋势。为适应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和经济建设对人才多样性的要求,农林高校已从单科性大学逐渐向多科性大学发展,许多农林高校非农林类学科成为新的学位授予权增长点[1,2],其中工科又占有较大的比重,这些工科类学位点的发展历史相对较短,学科的积淀相对不足。因此,与农林优势学科相比,无论在师资力量、教学条件、学科基础和科研水平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差距[3]。同时工科研究生人才更加注重工程技术实践能力的培养,学位论文的选题更加强调应用性课题,对教学条件和科研条件等的要求比农林学科研究生培养的条件要求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大部分农林院校在工科研究生培养中,或是缺乏相关优势学科的支撑,或忽视学科自身发展规律,甚至脱离本校优势学科,导致工科学科建设水平低,不同程度地影响到高等农林院校的工科研究生教育水平,使研究生的基础理论水平相对较为薄弱,创新能力不足,实践能力缺乏,综合素质的培养受到制约,带来就业难,甚至还不如同专业本科生的问题比较突出。北京科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毛祖桓认为,现在社会价值观有所改变,企业用人从“学历型”向“能力型”转变,不再追求所谓的人才“高消费”,研究生在求职过程中并不比本科生“吃香”[4]。与其他学科研究生教育目标定位在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不同,工科研究生培养目标应定位在应用型高级人才上。因此,探索农林院校工科研究生培养创新模式,不仅对农林院校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必将对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一、农林院校工科研究生自身存在的不足

(一)生源不足

农林类院校总体上表现为生源不足,而且工科专业尤为严重。近年来,农林类院校除少数专业有所升温,如食品科学与工程、预防兽医、土地资源管理、观赏园艺等,而其它农林类专业都属冷门专业,生源不足,录取比例较高,其中工科专业生源问题尤其严重。录取分数普遍偏低,大部分靠推免、调剂,甚至有一些通过破格录取来满足需求,影响了生源质量。

(二)性别比例严重失衡

女性就业目前仍受到诸多社会条件的制约,因此不少女生都选择进一步提高学历来增加求职砝码,等待机会。在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背景下,女生就业形势就显得更为严峻。由于工科专业的就业限制,女同学缺乏竞争优势,最终选择攻读硕士学位。而男性需要尽早奠定事业基础,拥有工科本科学位基本能找到比较满意的工作,再继续深造,性价比不高。因此,形成了研究生女多男少的现象。

(三)学习动力不足

现在研究生招生规模日益扩大,报考人数逐年上升,但报考动机却存在较大差异,部分研究生在进入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后,没有远大的学习目标,学习动力不足。如一些学生考研并不是出于对科研的兴趣,而想在学历上增加竞争优势,想凭高学历找到一份好工作,从而留在大城市。

(四)科研能力不强

农林类院校以农林类专业为主,已形成合理的科研梯队,实验设施完善,科研经费有保障,所培养的研究生科研能力也较强;而工科专业在农林类院校里是弱势专业,实验设施缺乏,科研经费不足,研究生参与科研的机会较少。因此,农林类院校工科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较少,论文发表的刊物影响因子不高,总体上科研能力偏弱。

(五)就业压力大

根据北京青年压力管理服务中心发布的《2009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显示,处于学历“金字塔”中上层的研究生就业压力明显高于专科生、本科生和博士生。甚至有人发现,研究生毕业找工作比三年前本科毕业时更困难,书读得越多,就业面反而越窄。研究生毕业后到高校、科研事业单位就业人数逐年递减,到公司和企业的毕业生却逐年增加[5]。由于工程技术类岗位对高学历的需求偏少,再加上农林院校工科研究生自身的就业竞争力和择业期望值与现实存在较大差距等原因,导致了农林类院校工科研究生就业压力更加突出。

二、农林院校工科研究生培养创新模式客观存在的问题

(一)导师队伍

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仍然采用导师负责下的个体培养模式,在研究生整个培养过程中,导师自始至终进行着全面的指导和管理。导师不仅应该在教学科研上发挥指导作用,而且要在研究生思想教育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对学生的影响是最积极、最活跃的。导师的自身素质是对研究生实施素质教育的决定性因素。优秀的导师不仅予以研究生学术研究上的指导,而且还从科学探索精神、治学态度和作风等诸多方面影响着研究生。然而近年来在研究生教育中出现了诸如某高校9名博士生集体要求“罢免”导师、某硕士生以“导师水平不够”为由状告母校索要学费等冲突事件,这些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研究生教育质量存在的问题。农林院校工科研究生导师不仅存在数量的不足,而且还表现在导师队伍质量参差不齐。农林院校工科专业大部分为新兴学科,表现为学科领军人物缺乏、学术梯队不合理、科研经费不足等不利于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因素较突出。

(二)管理人员

按照教育部《研究生院设置暂行规定》,高校设立研究生院必须经过教育部的批准。至今为止,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仅批准全国56所大学设置研究生院,这些大学均为部属高校。目前,全国仅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4所农林类大学获得设置研究生的资格,而大部分农林院校研究生管理仍然采取校、院两级管理模式,在管理中存在一些问题是较普遍的。一是研究生培养全过程管理的诸多具体事务下放到学院,而由于农林院校工科研究生招生规模小,没有专业人员的编制,学院研究生管理人员大多由教学秘书、党委秘书等兼职,甚至由教师兼职,这些人员往往没有经过特殊的培训直接上岗,因此在管理过程中存在不规范的问题;二是研究生管理涉及招生、培养、学籍、论文、毕业、导师管理、学科建设、学位点申报以及受理相关事项等工作[6],需要处理的信息和事务繁多,造成培养环节的工作强度大;三是农林院校研究生管理涉及多个部分,其中招生、培养、学位申请由研究生处负责,而考勤、安全管理、就业、评优、调干等事项由学生处负责,研究生生活费由财务处发放,造成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等信息处理上的困难,加大了工作的难度。

(三)平台建设

工科不论是本科生、研究生教育,或是开展科学与技术研究,要求的实验条件较高,不能与大农学拉在一起相比。由于农林院校的工科学科以本科教学为重心,研究生培养的规模数量在学生总数中所占的比重较低,实验室基本只能应付本科生教学,缺乏学科研究平台,科研环境很差,能用于科研的仪器设备严重缺乏,这是制约工科学科发展的瓶颈。同时,部分农林院校教学资源紧缺,如教室、学生宿舍等资源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生源及培养过程中创新能力的发挥。

(四)培养目标

本科生和博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比较容易确定,前者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后者是培养学术型人才,但处于中间地位的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就不那么清楚了。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一是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有的既要求在理论研究上有所建树,又要求成为未来的“工程师”和“高级技术师”;二是培养的特色不明显,各院校对工科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描述简单划一,与混乱的学科背景现状相矛盾,硕士点所依靠的一级学科的背景存在差异,师资力量的侧重点不同,理应表现出对人才培养的特色,然而各院校在对研究生培养目标描述时,内容高度一致性;三是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硕士点所依靠的一级学科的背景存在差异,培养目标不同,课程体系理应不同,然而大部分院校在课程设置上照搬照抄,而且课程内容肤浅,成为本科生课程的简单延续,如一些课程仅仅是课程名称的变化,其内容与本科生课程内容大同小异;四是实践环节少,除了个别院校将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注重往应用型发展之外,大部分院校依然套用教学科研型的陈旧模式,研究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环节薄弱,实践环节所占的学分少,学校、学院和学生都不重视。

(五)其它问题

由于农林院校以农林专业为优势学科,工科处于弱势学科,高水平人才缺乏,研究特色不明显,同时受工作环境的潜移默化,科教人员的小农思想比较严重,缺乏长远意识和团队精神,形成恶性循环。

三、农林院校工科研究生培养创新模式探讨

(一)“百花齐放”,优化生源结构

目前农林院校工科研究生生源尤其是优秀生源严重不足,已成为制约农林院校工科发展的“瓶颈”。农林院校研究生教育应加强对生源质量的管理,尤其是农林院校中工科研究生更应积极寻求对策,改变生源状况不佳的现状。具体来说,应从制度改革、环境优化、加强宣传等多方位、多角度入手:一是改革考试选拔模式。研究生招生应该区别于本科生招生,应该更加强调学校的自主性。因此,适当增加考生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的研究生复试环节所占的份额;专业课全部采用主观题题型,鼓励独立思考,发现问题等[2,7]。二是“本—硕联动培养模式”。为提高生源质量,建议农林院校从本科生抓起,培养本科生考研意识,鼓励本科生参考科研课题,甚至可以设置“精英班”等,为研究生生源提供坚实的基础和保障。三是完善奖学金激励制度。改革现有的奖学金制度,适当提高奖学金标准,让研究生在入校前和在校期间都有申请奖学金和减免学费等待遇的机会。同时,给研究生提供更多参与科研活动的机会,所得报酬以助研奖学金形式发放,采取有差别的奖学金制度,形成竞争激励机制。提高生活补贴发放标准,可以考虑采取“学校和导师按一定比例共同承担的模式”,通过提高生活补贴等待遇来减缓生活压力,以期吸引和留住优质生源。只有这样才能发挥激励作用,吸引大量的优秀生源报考农林院校研究生,并使研究生在入学后的学习中产生积极向上的动力。四是改善学习和生活环境。学校环境建设的主要目标是为了学生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塑造优秀的品格,当然还应该改善研究生的食宿条件。五是加强宣传方式。国外许多高校非常重视研究生招生宣传。特别是建立以介绍专业、研究方向、科学研究为主要内容的学者讲学制度,有计划地组织学者到主要生源地进行讲学活动,通过讲学宣传学校,从专业学术方面吸引优秀生源。如哈佛、斯坦福,他们每年在研究生招生宣传上都会做大量的工作,将有关实验室、导师最新的研究成果、就业方向等详细介绍材料都会及时发放到优秀生源手中,供他们参考选择。具体措施为:利用暑假、黄金周等奔赴生源地举行研究生招生宣传现场咨询会;通过网络、电视、广播、报社等媒体广泛宣传《招生简章》、《本校招生计划和专业目录》、《考试大纲》及《研究生招生常见问题解答》等资料,供考生查阅。

(二)“借鸡生蛋”,强化导师队伍

除了积极提高现有教师队伍的整体学历水平和科研水平,尽快培养年轻的博士毕业生参与到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中外,借助名校资源、有实力的工程实践单位资源快速“上路”也不失为一种捷径。一是通过增加外聘知名学者来弥补导师缺乏的漏洞,利用外聘导师的知名度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声誉;二是由于工科学科实践性较强,科研课题均来源于生产实践,因此,与当地生产实践部门建立合作关系,聘请经验丰富的、职称高的“老师傅”参考研究生指导工作,打造“双师型”队伍,充实研究生导师队伍,能够使教学改革更有针对性、实用性、实效性,真正做到有的放矢,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可以利用“双师型”教师了解社会及行业人才状况和人才需求及生源愿望,提高农林院校工科研究生的就业率;三是设置导师指导小组,实行联合培养机制,从而打破一对一指导的模式。指导小组可以由3—5位导师组成,其中设立组长1个,负主要指导责任。对导师而言,导师之间可以取长补短,避免个人主观意见对学生的影响;对学生而言,可以从不同的导师身上学到不同的东西,获益良多[2]。

(三)“蚂蚁搬家”,规范管理过程

在自然界里,蚂蚁是随处可见的,有时一窝蚂蚁多达几万只,但每一个蚁窝只由一只蚁后、若干工蚁、雄蚁及兵蚁共同组成,它们各司其职、分工明细,大家各尽所长、团结合作、配合默契,共赴成功,所以“蚂蚁搬家及运食”的故事,经常被人们用于诠释齐心协力、团队合作的意义。研究生处是在校长领导下负责全校研究生工作的职能部门,其职责范围包括学科建设及研究生招生、培养、学籍管理、学位授予、毕业分配等工作。研究生培养方面的财务、图书、设备、后勤等工作由学校的有关职能部门归口管理。学校各个部门和各级组织必须协同一致、分工合作,努力做好研究生培养工作。

(四)“资源共享”,搞好平台建设

由于以农林学科为主的院校与理工科学校具有不同的学术特色或存在学科、传统等方面的差异,因此,有必要建立校际间的学术信息沟通平台与资源共享机制,将各学校优秀学术讲座信息予以发布,使研究生有机会获取更多的学术信息。通过联合指导、互派研究生、短期访问等形式,鼓励校际之间不同学科的研究生进行科研交流,寻找学科交叉、科研协作的契入点,联合开展创新项目,提高科研创新能力。

学校通过与企业合作共建研究生教育创新人才联合培养基地,一方面使高校的教学科研领域得以全面拓展,为学校和企业创造一个知识共享的环境;另一方面,发挥高校人才和学科集中的优势,帮助解决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有关技术和管理方面亟需解决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构建新的校企科研合作平台。对于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仅仅停留在书本知识上是远远不够的,尤其是要培养他们工程实践的动手能力。创新培养基地可对研究生的学习、科研、论文撰写、专业实践及就业创业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尤其是在研究生的论文选题上,提供可靠的项目支持和丰富的课题来源,为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通过科研、教育、生产不同社会分工在功能与资源优势上的协同与集成化,真正落实“产学研”一体化。

(五)“学科融合”,挖掘学科特色

正如前面所谈及农林院校的工科与理工科院校具有不同的学术特色,应围绕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关键技术需求,依托农林院校学科的科研优势以及所依托老学科的优势,集中有限资源,瞄准地方的特殊需求,在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体系的某些方面有所突破,鼓励多学科交叉研究,加强农林学科和工程学科的交叉融合,实现创新优势互补的理念,形成特色和创造品牌。根据所形成学科特色,围绕学科发展目标,及时修订培养方案,更新课程及课程内容,对多学科交叉的边缘学科、交叉学科要给予足够的重视,介绍国内外最前沿的科技动态、最新科研成果,实现提高研究生的整体素质的目的,以适应时代发展和全球化竞争的需要。

[1] 周泽扬,张远英,颜泽英.2l世纪农科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趋势探讨[J].高等农业教育,2000(6):67-71.

[2] 吴琼华.高等农林院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及保障机制研究[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1(6):97-99.

[3] 张盆.工科院校研究生管理工作初探[J].中国轻工教育,2007(3):45-46.

[4] 毛祖桓.中国研究生扩招8年以来报名人数首次减少[EB/OL]. (2008-01-23).http://www.eol.cn/nnews_6152/20080123/t200801-23_277618.shtml.

[5] 林素文.高等农林院校研究生就业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1):90-93.

[6] 赵瑶丹.地方院校两级研究生管理模式探索[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7,(1/2):58-60.

[7] 张静,杨春雷,布都会,等.西部农林院校研究生生源的现状分析与对策[J].中国农学通报,2007,23(9):649-653.

G643

A

2007年度福建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闽教高[2007]122号);2010年度福建农林大学研究生教育改革项目(2010YJ04)

邱荣祖(1961-),男,教授,研究方向为森林工程与3S技术。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