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高校诈骗的特点与原因分析——来自某高校抽样调查的发现

时间:2024-07-28

杨中英,李 敏

(1.中央财经大学保卫处,北京,100081;2.中央财经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北京,100081)

高校诈骗的特点与原因分析
——来自某高校抽样调查的发现

杨中英1,李 敏2

(1.中央财经大学保卫处,北京,100081;2.中央财经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北京,100081)

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对北京某高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对高校诈骗的特点与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发现,高校诈骗存在着发生时间集中、诈骗方式多样、学生上当率高等特点。高校诈骗分子主要抓住了大学生社会经验少、安全防范意识低、容易轻信陌生人等特点开展作案。而入学前后的安全教育和学生个体的社会阅历是影响其遭遇诈骗后是否上当的关键因素。针对目前高校诈骗频发、危害性大的现象,学校和公安部门应该结合大学生自身特点和诈骗案件特点,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和宣传,同时加强联合打击。

高校诈骗;特点;积极预防

近年来,部分诈骗分子将矛头指向了在校学生,大学生被骗的案件屡屡发生,高校诈骗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诈骗案件给大学生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和精神创伤,威胁了校园安全与和谐,也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社会风气。各大高校管理部门和公安机关对诈骗案件格外重视,加大了防范与侦查力度,但由于诈骗分子狡诈、作案手法多样,再加上大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防范意识薄弱,高校诈骗仍时有发生。因此,开展针对高校诈骗的研究,探索预防高校诈骗的有效方式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仅有利于保护学生利益、促进保卫工作、加快校园安全建设,还将对社会环境的改善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款额较大的公共或私人财物的行为。高校诈骗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以往学者大多结合自己的研究分析,将高校诈骗锁定在:进入宿舍推销化妆品、文具等产品,以次充好,骗取金钱;以招聘、代售为名,骗取介绍费、押金、报名费;利用学生的同情心,对他们进行现金欺诈等几大内容。

有关高校诈骗的以往研究不少,但存在一些明显的不足,尤其是对诈骗的原因分析,主要从学生个体特征、相关部门的管理状况以及社会大环境这三个层面来展开。而且,以往研究多为定性描述,缺乏数据支持和深入分析。鉴于此,以北京某高校诈骗情况为例,在采集第一手数据的基础上,从社会学和心理学的理论视角出发,尝试对高校诈骗的特点和原因进行客观而更为深入的分析,并提出更具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一、高校大学生遭遇诈骗的基本情况

(一)数据来源和说明

本研究的数据来源于北京某高校2010年“金钥匙”思想与学习状况问卷调查。调查严格按照随机抽样的原则进行,共收集有效问卷1138份,有效回收率为85.3%。通过与调查总体的对比,调查样本误差非常低,可以有效反映总体情况。

(二)高校诈骗的发生特点及类型

其一,高校诈骗发生频繁,上当率高。高校诈骗不仅覆盖面广,而且学生上当率也很大。在接受调查的1138名大学生中,遭遇过诈骗的人数为287人,占总人数的25.2%;而遭遇过诈骗且上当的人数为160人,占遭遇过诈骗学生的56.1%,多于没有上当受骗的学生。同时,85%的学生表示“曾经遇到过校外人员进入宿舍推销产品或招募代售”。这一方面说明,高校诈骗并不是个别现象,而是普遍存在,必须引起相关部门和学生的高度注意;另一方面,当遭遇诈骗时,学生很容易上当受骗。因此,高校诈骗有较大的危害性,积极预防高校诈骗有着重要的意义。

其二,近60%的学生认为校园不够安全,存在诈骗行为。据调查,不太认同“校园里很安全,不存在诈骗行为”的学生占58%,而完全认同“校园里很安全,不存在诈骗行为”的学生仅占4%,基本认同的占14%,见图1。可见,大部分学生对校园诈骗具有一定的防范意识。同时,学生对校园安全情况的担忧应该引起学校保卫部门的注意,学校应进一步加强校园安全建设。

图1 学生对校园安全的评价情况数据来源:2010年某高校“金钥匙”大学生学习与生活状况调查数据

其三,大一上学期初是高校诈骗发生集中期。诈骗案件的受骗者多为大一新生,且案发的时间集中在大一上学期初,这一比例占受骗者的73.5%;大二、大三、大四学生受骗的比例大幅减少而且呈递减趋势,分别为7.3%、3.1%、0.3%,见图2。新生入学时,校园内人员混杂,宿舍管理相对松懈,诈骗分子很容易借机混入学生宿舍,实施诈骗。同时,大一新生对一些服务和商品存在需求,但是又不熟悉周围的环境,这为一些推销假冒伪劣产品的不法分子提供了机会,大一新生自然成为他们实施诈骗的对象。而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大一新生在进入高校前的十几年里,都生活在父母和老师的呵护下,很少直接与社会接触,缺乏一些基本的社会经验,辨别能力差。

图2 学生遭遇诈骗的时间分布数据来源:2010年某高校“金钥匙”大学生学习与生活状况调查数据

其四,假冒学校教职工名义进行诈骗是高校诈骗的主要手段。目前,诈骗分子的诈骗手段不断增多,让人防不胜防。调查发现,在校大学生遭遇最多的诈骗方式主要有:假冒学校教职工名义,进入宿舍收取水电费、网费等,或销售电话卡;进入宿舍推销化妆品、文具等,以次充好,骗取金钱;以招聘、代售为名,骗取介绍费、押金、报名费。在遭遇过诈骗的学生中,遭遇上述三种诈骗方式的比例分别为38.2%、24.6%和13.4%,见图3。

图3 高校诈骗类型情况数据来源:2010年某高校“金钥匙”大学生学习与生活状况调查数据

(三)大学生易受骗情形及应对行为

第一,“认识自己的熟人”是最容易促使学生对陌生人产生信任的理由。调查发现,78.2%的学生会因为对方是“认识自己的熟人”而相信陌生人;对方也是“学生身份”是第二个容易让学生轻信的情况,占总数的46.5%;因为清秀腼腆的外貌或老乡身份而对陌生人产生信任的比例也达到 29.5%和25.3%;仅有约0.5%的学生明确表示不会对陌生人产生信任。

第二,近90%的学生在发现可疑人员时,会采取适当行动。在发现可疑人员时,选择“提醒同学注意”的学生所占比重最高,达71%;选择向辅导员或保卫处报告的学生分别占4%和13%;还有1%的学生选择采取其他措施,如报警、向宿舍管理员报告等,见图4。需要注意的是,有11%的同学在校园内发现可疑人员后,选择了“视而不见”,这一比例虽不算高,但也会给诈骗分子提供可乘之机,影响校园的安全环境,所以学校应加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教育。

图4 发现可疑人员后采取的措施数据来源:2010年某高校“金钥匙”大学生学习与生活状况调查数据

第三,超过九成的学生并不会对校外人员到宿舍推销的产品或招募代售感兴趣。这表明,大部分学生对校外推销人员的戒备心还是较强的,超过九成的学生事实上并不会理会校外推销人员。但是,也有近六成的学生还是会尝试听取介绍,这也给诈骗分子提供了进一步设置陷阱的机会。有3%的学生甚至也会“很有兴趣,询问相关问题”,见图5。

图5 学生遭遇宿舍推销事件的应对情况数据来源:2010年某高校“金钥匙”大学生学习与生活状况调查数据

第四,报告、报警率低,近50%的学生在遭遇诈骗后采取相互提醒的应对方式。在遭遇诈骗后,倘若能采取有效的措施,不仅可能挽回财产损失,而且可以减轻诈骗给学生造成的精神伤害。事实上,当发现自己上当受骗后,部分学生采取了不正确的方式,加剧了诈骗的危害性。据调查,上当受骗后学生采取最多的方式是提醒周围同学,占49.6%,这是一种相对理性的方式,可以使周围的同学提高警惕,防止更多学生上当;其次是自认倒霉不对外声张,占20.63%,原因在于部分学生出于面子等原因的考虑,事发后不愿对他人谈起,这种处理方式助长了诈骗分子的嚣张气焰,导致诈骗分子常常故技重施、反复作案;报告保卫处和报警的学生人数非常少,分别占5.56%和3.97%,这可能主要因为多数诈骗案件涉案金额不高。见图6。倘若学生在遭遇诈骗后能及时向学校保卫处和公安机关备案,则有利于相关部门掌握诈骗的情况,加大对高校诈骗的打击力度。

图6 学生意识到遭遇诈骗后的反应数据来源:2010年某高校“金钥匙”大学生学习与生活状况调查数据

二、高校诈骗频发的原因探究

本研究以“遭遇诈骗时是否上当”为因变量,将问卷调查中的“是一个乐于助人的人”、“很容易相信别人”、“上大学之前很少接触社会上的人和事”、“认为校园里很安全,不存在诈骗行为”、“曾受到家庭防盗防骗等方面的教育和提醒”和“在大学中曾受到防盗防骗等方面的教育和提醒”作为自变量纳入模型,在正交因子分析的基础上,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这6个因素的影响作用进行验证。

经过因子分析,我们将6个变量归纳成3个主成分因子,三大因子的总体解释度达到 3大因子的总体解释度达到72.8%,详细因子分析结果见下表1。

以“遭遇诈骗时是否上当”为因变量,以“社会阅历”、“安全教育”和“个性特征”为自变量,把性别、年级、入学前居住地设为控制变量,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模型通过拟合度检验(P<0.05)。从下表2可见,性别、年级和入学前居住地都与因变量“遭遇诈骗时是否上当”在统计学意义上不存在显著相关性。并且在控制了这几个因素之后发现,学生个性特征对“遭遇诈骗时是否上当”没有显著影响,而学生的社会阅历和防诈骗的安全教育才是学生“遭遇诈骗时是否上当”的重要影响因素。由此可以判断,不管学生个体性格特征存在多大差异,都不是决定其在遭遇诈骗时是否会上当的原因,而入学前后的安全教育,以及学生个体所接触的社会环境才是影响其遭遇诈骗后行为选择的关键影响因素。因此,在高校防诈骗工作中,学校应该侧重加强对于学生的相关安全知识教育,并且为学生提供更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现实的机会,提高其社会敏感度和安全防范意识,掌握更多识别诈骗的知识和技能。

三、预防高校诈骗的建议

总之,高校诈骗分子主要抓住了大学生社会经验少、安全防范意识低、容易轻信陌生人等特点,假借进入宿舍推销等手段,趁机开展作案。针对目前高校诈骗发生频繁、上当率高、并且大一新生受害较多的现象,学校和公安部门应该结合大学生自身特点和诈骗案件特点,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和宣传,同时加强联合打击。

第一,必须加强对大学生,尤其是大一新生的安全教育。调查显示,在校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和防范意识是高校诈骗频发的重要原因。有68%的学生表示自己在上大学前很少或者较少接触社会上的人和事,70%的学生认为自己“很容易相信别人”。可见,大学生的意识单纯、缺少对陌生人的戒备是造成诈骗得逞的重要因素。另外,通过对高校诈骗的原因分析发现通过对高校诈骗的原因分析发现,入学前后的安全教育以及学生个体所接触的社会环境是影响其遭遇诈骗后行为选择的关键因素。因此,在高校防诈骗工作中,学校和有关安全部门应侧重加强对于学生尤其是缺乏独立生活经历和社会经验的大一新生的安全教育和宣传力度。开展途径有学前教育、安全课程培训、校园宣传等,内容要强调安全防范意识的提高、诈骗手段的识破和遭遇诈骗后的应对措施等,尤其强化其遭遇诈骗后的报案、报警意识。

第二,应该强化学生宿舍人员出入管理。84.8%的学生都曾遇到校外人员进入宿舍推销产品或招募代售,对待进入宿舍的校外推销人员,虽然多数学生有一定的警惕心理和防范意识,选择了视而不见或心不在焉的做法,但仍有约3%的学生有兴趣询问。因此必须强化学生宿舍的安全管理,应该从设施建设和制度建设两方面入手,即进一步完善原有的电子门禁系统和安防监控体系,规范和细化来客登记制度和应急事件处理制度等。

表1 遭遇诈骗时是否上当受骗的影响因素的因子分析

表2 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

第三,充分调动学生自我保卫力量。学生是校园管理的对象,同时也应该是校园内的自我管理主体,开展学生治保工作,让学生真正参与校园安全建设,有利于发挥其自身的能动性。在预防高校诈骗上,学生治保工作有其独特优势:一方面,部分学生仍未真正意识到诈骗的危害性,警觉性低,组织大学生适当参与学校的治安管理,可增强其责任感和紧迫感,帮助其树立自我保护意识;另一方面,与学习保卫部门相比,学生治保组织有更大的灵活性,也更容易深入学生内部,了解思想,发现隐患。高校应该成立学生治保组织,协助保卫部门开展防盗防骗宣传、校园巡逻等治安维护活动,使其真正成为和谐校园建设的主体。

第四,建议加强校内外安全信息互动网络。校园诈骗具有流窜性和反复性的特点,诈骗分子往往故技重施,在不同学校内实施诈骗,更有甚者,多次在同一学校出现。基于此,有必要加强各大高校及有关公安机关之间的互动合作。首先,各大高校保卫部门和所在地区公安部门要密切联系,互通信息。对于在学校内发生的性质严重的诈骗案件,高校保卫部门需及时通报当地公安机关,并配合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加强监控,以利于及时抓捕罪犯;公安机关则需要汇总已侦破或尚在侦查的案件,总结诈骗分子的手段和特点,并将相关信息通报各大高校。其次,各大高校之间应建立顺畅的信息沟通网络,发现本校重大诈骗案件及嫌疑人时,应及时联系周围学校,以免诈骗分子辗转作案。这样,高校与高校、高校与公安部门共同形成一道预防和抵制诈骗的防控网络,使得诈骗分子一旦出现便原形毕露,从而达到打击诈骗分子、减少高校诈骗的目的。

[1] 段鑫星,宋幸丽,宋冰.大学生为何被骗——一项关于大学生助人被骗的质的研究[J].青年研究,2005(1):42-49.

[2] 胡向阳.电信诈骗犯罪防控对策研究[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3] 李爱国,张瑞红,田玉梅.大学生受骗现象分析及对策[J].吉林教育,2009:129.

[4] 林明华.大学生受骗案件初议[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4:38-41.

[5] 李彦.浅谈手机短信诈骗犯罪及其控制[J].公安研究,2010:49-53.

[6] 杨旭,黄壮霞.大学生因勤工助学而上当受骗的思考与对策[J].无锡教育学院学报,2006:43-44.

[7] 张逸.对高校校园诈骗案件的剖析及防范对策[J].上饶师范大学学报,2003:57-59.

[8] 朱玉珍.大学生防范网络诈骗意识的培养——高校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防范网络诈骗意识培养的方法[J].科技教育创新,2007:262-263.

G640

A

杨中英(1984-),女,硕士,实习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经济社会学。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