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高校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困境浅析与对策研究

时间:2024-07-28

崔 亮,王顺吉

(1.长春理工大学,吉林长春,130022;2.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吉林长春,130022)

一、大学生就业困境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关系到国计民生,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更关系着每一个学生的命运。2003年高校毕业生人数首次突破200万,此后逐年攀高,2010年已经达到633万。加之国际金融危机,国内经济增长趋缓,高知人才供需失衡,使“供需见面、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大学生就业市场化运行机制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也为我们进一步研讨和调整大学生就业、促进政策提供了现实基础和依据。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力资源,大量高知青年的失业,必将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社会的巨大损失,削弱经济增长的后劲和活力,影响社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最直接的受害者还是大学生自身及其家庭,长期失业、就业不足或从事危害性大、报酬较低的工作,将使无数学子无法真正融入社会,导致社会失范等种种社会问题,而且,日益增多的高知青年失业现象还将使大众对高等教育失去信心。

大学生就业难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分析“有业不就”、“无业可就”等现象,既有社会环境因素,又有毕业生的主观原因。从高校的角度来看,就业机会、就业能力和就业观念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三大主要原因。大学毕业生在就业前的人力资本储备不足,技能水平低于社会期望,但是就业期望高于现实。于是,大学生的就业预期、社会需求和就业能力形成了两高一低的状态。在以“双向选择,等价交换”为规则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两高一低的不匹配直接导致了“有业不就”和“无人可用”、“供给过剩”与“岗位空缺”同时并存的状况。

二、大学生就业对策研究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完全走向市场化,是一种潮流和趋势,所以要想解决就业难的问题,必须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重视供给和需求的矛盾,因为就业机会正是在供给和需求的博弈中产生的。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家马歇尔曾说过,“也许我们会合理地争论剪开一张纸的是上面的还是下面的刀锋”,在大学生就业的问题当中,毕业生供给和市场需求就是剪刀刀刃的两面,很难把他它们截然分开。中国高等教育中的招生和培养环节实行的是教育部统一计划管理,而毕业生就业却完全实现市场化运行。体制之间的矛盾直接造成了毕业生供给与市场需求的脱节。在现行的体制下,高校要想促进大学生就业,就必须要努力增加有效的就业机会,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转换就业观念,这三者相互制约,互相促进。高校只有统筹兼顾,合理分布资源,才能高效地完成高等教育保障与促进大学生就业的使命与职责。

(一)就业机会

1.扩大有效需求

就业机会,是大学生顺利就业的首要前提,直接取决于经济发展形势,经济形势越好,就业就越充分。高新技术产业、知识产业、信息产业和咨询业等,既能促进经济增长又能扩大高层次人才需求,必将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

高等学校虽然直接创造的就业机会非常有限,但是在开发就业市场、扩展就业渠道等方面,也大有可为。首先,高校可以结合本校特色,制定就业市场开发策略,有针对性地到全国重点省市参加各种“校企见面会”、“校企供需洽谈会、研讨会”,收集岗位信息,走访用人单位,巩固老关系,开拓新市场。其次,举办形式多样的招聘活动,广泛联系并吸引用人单位来校招聘,重视并充分利用校友资源。同时,要切实提高招聘会的实效性。一些企业以招聘为名,宣传为实,热闹的场面,虚假的招聘。某些大型招聘会,明显有做秀之嫌,华丽开场,名企助阵,人山人海,签约成功率却非常低。再次,学校应积极同社会各界保持沟通和联络,不断深化校企合作,以科研带动就业,以就业促进科研。积极开发并不断推进“订单式培养”,“就业见习实习”等合作项目,推动校企合作向深层次、多元化发展。最后,要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宣传学校办学特色和毕业生生源信息,展示学校的综合实力和学生的精神风貌,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

2.增强信息时效

招聘的过程,其实是求职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相互搜寻挑选的过程,双方都希望基于真实有效的信息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但是由于渠道不畅通等原因,常常出现信息失效的现象。

第一,要打通信息渠道。高校作为联接用人单位和学生的桥梁,在信息传递中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贴广告、写黑板早已经不能满足用人单位和学生的需求,单纯地依靠网络,在网站上公布招聘信息的方式,也略显滞后,没能体现以人为本和与时俱进的人文诉求。高校应搭建一个高科技的信息化平台,整合网络、通讯等资源,利用各种即时通讯设备,准确及时高效地传递就业信息。努力实现学校、学生、用人单位、各级人才市场的网上互动交流和信息共享。就业信息化与网络化建设的逐步推进,不仅可以提高信息传递的容量和速度,还可以大大节约高校就业管理的成本。

第二,要鉴别信息真伪。高校作为联接用人单位和学生的重要一环,简单的传递就业信息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如果所传递的信息失真会使供需双方无法做出准确判断,会加大二者的签约风险和交易成本。高校需要加强对信息真伪的甄别和判断。一方面严格把关招聘单位的资质,切实维护毕业生安全和利益;另一方面,改良大学生综合评价体系,开展毕业生诚信认证和个人简历认证,尽可能地帮助用人单位全面真实地了解学生。

(二)就业能力

随着劳动力市场的发展,竞争程度不断提高,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实际操作能力、适应工作环境变化的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市场对大学毕业生的能力有比较高的期待,但实际上大学生普遍还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期望。长春理工大学2009年用人单位反馈调查显示,62%的用人单位表示毕业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较弱;95%的用人单位表示毕业生入职前需要进行岗前培训;70%以上的单位认为学校在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方面应加强专业知识深度和广度及复合型人才培养。

一方面,过去的十年间,中国的高等教育实现了从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变,扩招给了更多人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但也使高等教育水平有所下降。1993年发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提出的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应占GDP的4%,这一目标至今从未实现。1977年,全国只有404所高等院校,而目前已经达到3000多所。扩招后高校的在读大学生人数翻了五番,教育资源的紧张直接导致了教育质量的下降。

另一方面,中国传统教育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虽然各高校一直在推行素质教育的理念和方法,但是整个社会在“应试教育”模式下,以“升学率”为目标的基础教育和“中高考”背景下的惯性思维,导致多数大学生在学期间依然重成绩而轻能力,缺乏工作经验和实际操作能力,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较差,整体人力资本含量较低,不能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求职择业时面临诸多困难,表现出基础技能差、基本操作能力差、综合应用能力差等问题。长春理工大学2011届毕业生求职意向调查统计显示,仅有12.5%的学生接受过教学计划外的职业技能培训。

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生命线之一,毕业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也是检验高等教育改革成果的一项重要指标。高校应根据市场变化形势合理调整学科建设,将实习实践环节纳入教学计划,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接触工作世界的机会,并提供保障,避免实习实践流于形式。通过各种教育途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真正培养出有较强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人才。同时,要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使用测评工具帮助学生提高自我认知的同时,还要组织针对性强的就业技能实战训练,提高求职成功率。有条件的高校,要为学生提供职业咨询等个性化服务,将课堂教学、技能训练和个体咨询三者结合起来开展工作,目前看是效果比较好的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模式。

(三)就业观念

2008到2009学年,长春理工大学通过各种招聘活动累计提供就业岗位5000余个,2009届毕业生不到5000人,仍有14%的毕业生在毕业前没能顺利就业。可见,就业难问题,不仅仅是就业机会和能力的问题,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就业观念。通过劳动获取收入以维持并提高生活水平最终谋求事业的成功是每个择业者的渴望与诉求,但是,由于教育投入的不断攀高,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对工作环境和待遇的期望值明显偏高,寻求“国家干部”、“白领”、“铁饭碗”,希望在相对稳定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收入相对较高的垄断行业企业、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工作。

长春理工大学2009届毕业生求职意向调查结果显示,薪资期望一项中,56.2%的毕业生希望在3000元以上,34%的毕业生希望在2000—3000元之间。就业单位性质期望一项中,国有企业占30.6%,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占28%,三资企业占21.3%。而就业结果统计显示,到国有企业就业的毕业生占总数的15.04%,到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就业的毕业生仅占总数的5.52%,到三资企业就业的占46.22%。就业区域期望一项中,希望到东南沿海城市就业的占37%,希望到直辖市就业的占19.77%,但是事实上,就业结果统计显示,到沿海城市就业的占20.98%,到直辖市就业的占10.37%。大城市、高收入、高福利、名企业仍然是很多大学生追求的目标,结果必然是毕业生就业稳定性较差,离职率较高。

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反映了社会和家庭的就业观念。在大众眼里,大学生是家庭的希望,是骄子,他们理应找到一份大众赞赏的工作。家长更希望毕业生能到发达地区,或者到政府机关、事业单位、高等院校等收人较高又相对稳定的部门工作。但是这些部门的吸纳能力有限,必然加大竞争的压力和就业难度。就业观念的形成固然有其经济、社会和家庭等多重因素,但是高校不能因此就放弃对学生就业观念的正面影响和教育。大学四年,是大学生认知结构成熟和顺利社会化的关键阶段,要帮助学生认清市场需求,加强自我认知,拓宽就业视野,做好生涯规划,努力找到一条适合的发展之路,而不是片面地追求所谓的“铁饭碗”或“白领”。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是中国市场经济深化改革过程中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不能一味地指责高校扩招或埋怨大学生期望值高、蓝领意识差。少数大学生毕业后不能顺利就业,是市场经济运行中不可避免的,对其应该有科学的理解和理性的思考,不必过分恐慌。高校毕业生在青年失业群体中还是具有明显的优势和竞争力,毕业一年内,多数还是能够实现就业的。媒体应正面宣传不宜过度炒作。大学生就业的市场化运作,一方面是大学生选择权的扩大,另一方面也意味着社会制度需要为此提供必要的承诺和保障。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更需要的是对社会制度的拷问和对社会主流文化的反思。

[1] 谢过成.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研究[J].理论月刊,2005(11).

[2] 李卫红.提高认识开拓创新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2007(17).

[3] 廖君华.当代大学毕业生就业观问题及对策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