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强 瑞,廖 倩,卓晓丹
(1.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0;2.福州大学管理学院,福建福州,350108;3.福建省计量科学研究院,福建福州,350003)
企业节能减排机制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强 瑞1,2,廖 倩2,卓晓丹3
(1.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0;2.福州大学管理学院,福建福州,350108;3.福建省计量科学研究院,福建福州,350003)
首先阐述了企业节能减排机制评价的背景,总结了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其次基于现有研究,从“企业节能减排机制相关文献”、“节能减排相关政策性文件”、“企业调研”三方面提取评价企业节能减排机制的指标,然后通过专家调查法采用“ECRS”原则筛选与完善,最终建立比较科学与完善的企业节能减排机制评价指标体系,为有效评价企业节能减排机制奠定良好的基础。
企业节能减排机制;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工业企业作为能耗大户和污染物的主要排放者,应积极承担环境责任,履行环境义务,不断推进节能减排工作。企业内部节能减排机制是企业节能减排最本质、最核心的动力源,起着基础性、根本性的作用。实施企业节能减排,重在建设和完善企业内部节能减排机制,如何针对企业内部节能减排机制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如何制定用于评价企业节能减排机制体系的统一标准,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企业追求的是利益最大化,如果节能减排不能实现利润的增加,企业就很难有节能减排的内在动力,因此需要建立完善的企业节能减排内外机制,由外而内地强制、引导、促进企业节能减排。企业节能减排外部机制包括强制的行政手段、激励的市场手段、调节的政策手段,旨在把外在的环保压力转化为企业内在节能减排的动力。同时,更应该加强企业内部节能减排机制建设,使企业节能减排行为规范化、制度化,更加科学、更加有效率。
政府管制、市场和社会的压力能够推动企业节能减排工作持续改进,但是,由于企业才是节能减排终端的执行者,所以建立健全企业内部节能减排机制才是关键。企业需要不断健全环保组织机构,完善企业节能减排制度,营造以可持续发展为内涵的企业文化,积极有效地运用科技手段,来提高节能减排效率,最大化企业环境绩效,真正促使节能减排机制的内生化。Henriques等学者开始主张从企业战略、企业制度等角度来研究企业的环保行动[1]。Florida研究指出在提高企业环境绩效方面,企业规模、企业领导者的承诺、企业环境资源以及对先进技术的利用、企业对环境绩效监测体系与处理的利用等都发挥了重要作用[2]。Johannes Fresner通过实证研究也发现,企业不断创新与优化组织结构与管理制度,能有效改善企业的环境绩效[3]。因此,要提高企业节能减排效率和环境绩效,在拥有外部机制环境支撑的基础上,企业应致力于不断优化节能减排内部机制。
《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07]15号)提出要强化企业节能减排主体责任,将节能减排指标完成情况纳入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建立企业环境监督员制度,实施职业资格管理;重点耗能企业要建立能源管理师制度,实行重点耗能企业能源审计和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及公告制度[4]。通知还提出要规范企业环境管理体制与机制建设,引导守法和强化执法相结合、企业自律与外部监督相结合[4]。
Catherine·A和Ramus以环境绩效优秀的企业为对象,分类归纳出它们的自组织环境管理创新实践以及支持雇员环境管理创新的管理实践[5]。范东阳、梅林海从“自组织”角度出发,分析了建立企业环境管理内部机制的必要性[6]。范东阳、梅林海指出政府管制和市场压力能间接促进企业自组织环境管理的发展,但是企业自身组织结构的持续健全、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才是企业环境外部性问题解决的关键[7]。
冯巧英探索了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煤炭行业节能管理运行机制,提出应改革过去高度集中的节能管理模式,建立市场化的节能管理机制[8]。国家能源研究所的杨志荣、周伏秋详细解析了企业节能管理的运作机制,包括建立企业节能管理机构,开展节能教育和技能培训,做好企业能耗分析、设备的效率检测,完善能源计量和统计等[9]。国淼发指出我国高耗能企业要建立有利于企业节能管理的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创新机制和监督机制等,肯定了开展节能教育与培训、建立节能机构的重要性,并进一步提出要建立用能定额制度体系[10]。
贺智民强调了能源审计机制的作用,提出要推动企业建立节能的自我约束机制[11]。曾新宇也强调了企业能源审计与能源计量机制在节能实践中的重要地位[12]。莫神星肯定了建立健全节能减排统计、审计、检测机制在提高能源利用率、促进能源节约方面的重要作用[13]。
综合分析相关文献,对企业外部节能减排机制的研究已经比较成熟,也有较多学者、专家从不同角度切入,开展对企业内部节能减排机制的研究。对企业内部节能减排机制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两种情况:其一,研究企业内部节能减排管理实践;其二,是直接从体制、制度的角度分析企业内部节能减排机制,但皆比较零散,缺乏对企业内部节能减排机制体系架构的系统性研究以及层次分析。大部分资料对企业内部节能减排机制的评价研究只是集中在理论层面,譬如阐述机制内容,说明机制运行机理、展望机制作用等等,未能实现结合企业客观环境数据进行分析。
基于指标体系建立的完备性、客观性、实用性、科学性原则,结合企业调研、文献查阅和政策资料三方面信息构建企业节能减排机制初始指标体系。
1.从“企业节能减排机制”相关研究文献中提取指标
这一部分中,分别从研究“企业节能减排机制建设”以及研究“企业节能减排实践”的文献中归纳出机制指标。根据“机制”这一概念特征,可以将企业节能减排机制划分为组织结构、制度建设、工作标准三部分。由于参阅的文献中,对企业“环保内部控制制度”、“节能管理”领域研究较为集中,同时为了凸显“成本管理”、“技术与创新机制”对企业节能减排的重要作用,因此将这四项独立出来。本文将基于这七个方面从文献中提取机制评价指标。
2.从相关政策性文件中提取企业节能减排机制指标
《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07]15号)指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并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执行《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14]。
通过对我国各个省、市、自治区政府印发的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进行解读,基本了解各地区对下级人民政府、下属部门以及各大企业等节能减排工作的指导与要求。虽然因为地区差异,各地制定的方案都各有差别,但是都始终围绕《方案》这一主线。因此,本部分决定从《方案》的内容中提取出适用于企业的节能减排机制指标。经过进一步整理,获得99个机制指标。
3.从企业调研获得企业节能减排机制指标
这次调研以福建省福州市与厦门市区域为重点,集中对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重点实施对象(行业、企业)做了深度调研,例如钢铁行业、造纸行业等等。从其中挑选了4家作为研究对象,另外还对其他生产企业展开调查,例如某啤酒制造厂、某纺织厂等共5家。
调研采取的主要方式是访谈,从以下三部分进行:
首先,由企业单方提供其节能减排机制相关资料,可以采用讲述、提供文件、陪同参观等方式。
其次,为了让调研更有针对性,获得的资料更加详实,调研人员可以根据之前资料搜集得到的机制指标信息,展开发散式提问,深入了解情况。
再次,在以上两步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掘企业节能减排实践的相关内容,从关键实践中归纳出机制内容。
虽然调研对象无论是行业性质还是企业背景都不同,但是它们建立并实行的节能减排机制是存在共性的。经过汇总、提炼得到32个机制指标。
综合以上三方面资料来源,合并内容明显重复或相互包含的指标,整理后,建立企业节能减排机制初始指标体系。为了使指标体系更合理、更科学,接下来采用专家调查法,对指标进行筛选。
1.专家选择
为了使专家数据客观、全面,本课题邀请了20名专家进行调查,其中7名来自政府能源管理部门和环境保护部门的中高层管理者,其中5名来自高校环境与资源管理专业的教授,另外8名是抽选自之前被调研企业中的节能减排机构或环保部门的中高层管理者。以问卷的方式展开调查,并得到了20份评分反馈。
2.问卷设计与筛选标准
问卷制作目的是为了让专家对初选的机制指标进行评分,考核指标的合理性、独立性、重要性。合理性是指基于企业内外环境形势,机制建立的“可行性”程度,以及在各行业、企业中具有的“普适性”程度;独立性是指机制之间存在重复或包含关系的程度,以及机制存在的必要性;重要性是指指标在企业节能减排机制体系构建中是否必要,以及考核其与评价目的相关性强弱。问卷将以企业节能减排机制初始指标作为问题项,专家在合理性、独立性、重要性三方面对机制指标进行逐项评分。单项评分值有1-5个等级,分别代表各性质的强弱程度。
表1 指标筛选情况表
回收问卷后,对每个指标在不同性质上的评分进行算术平均,若三种性质的平均值都大于等于2.5,则保留指标;若指标合理项或独立项平均值小于2.5,则去除该指标;若仅有独立项平均值小于2.5,则考虑指标合并。
采取了“ECRS”原则筛选与完善,即通过提问技术,首先考虑取消不必要的指标;其次是将某些指标合并,以减少指标的相似度;再次是将指标进行重新归类,以避免重复;最后,可以用最简单的语言进行指标的表述。初始指标体系有117项指标,筛选后剩下84项,共删去33个指标。由于篇幅限制,下面仅列举部分指标的筛选情况(见表1)。
利用专家调查法筛选指标后,在明确体系目标与具体指标项的基础上,将按照“层次分类法原理”构建企业节能减排机制指标体系的树状结构。即根据指标内容,按逻辑将其分类,构造准则层或子目标层。
表2 企业节能减排机制指标体系
表3 企业节能减排机制指标体系(续1)
将筛选得到的指标按这九要素进行归纳,得到“企业节能减排机制指标体系”,如表2、表3所示。
企业节能减排机制体系是为评价企业相关机制建设完备性服务的,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表或访谈等形式对企业展开调查。在设计问卷或调查表时,为了更加详实地了解企业机制体系的建设情况,可以将每个机制项的内容展开,设置成一个或多个问题,最后综合整个机制体系的各机制项问题。让企业内部相关人员来填写问卷或调查表,同时调查员可以借助访谈方式获得更为深入的信息,最后通过汇总资料、综合分析,基本了解企业节能减排机制体系的概况,可以识别企业哪些机制建设比较完善,哪些机制存在漏洞,需要进一步优化。
企业节能减排机制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能对企业节能减排机制体系的完备性进行考察;采用问卷或调查表的方式,让企业进行自查,初步了解企业节能减排机制体系建设情况,同时评估组可以深入企业调查,采取访谈的方式,获得企业节能减排机制建设更为详细的信息。通过对回收的有效问卷或调查表进行统计,并结合访谈记录,可以对企业节能减排机制体系现状展开分析,识别机制问题,引导企业针对性地完善机制体系。
总之,企业可以运用企业节能减排机制评价指标体系来指导建设企业节能减排机制,识别企业机制建设的漏洞或瑕疵,并及时地、有针对性地提出整改措施,明确节能减排机制建设的阶段性目标。同时,可以为国家、地方政府制定企业节能减排外部机制提供依据,为行业规范的建立和标准的确定提供重要参照,为衡量内外机制有效性提供有效的反馈信息,同时进一步提高了社会对企业节能减排的监管水平,有利于实现企业节能减排实践与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目标的成功对接。
[1] Henriques I,Sadorsky P.The determinants of an environmen⁃tally responsive firm:an empirical approach[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1996(30):381-395.
[2] John F.Tomer,Thomas R.Sadler.Why we need Acommitment ap⁃proach to environmental policy[J].Journal of Ecological Eco⁃nomics,2007(62):627-636.
[3] 冯之浚,刘燕华,周长益,等.我国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发展模式研究[J].新华文摘,2008(13):23-29.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关于印发《建设部关于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的实施方案》的通知[EB/OL].(2007-07-02).http://www.beijing.gov.cn/zfzx/tzgggs/bmtz/t791704.htm.
[5] Catherine A,Ramus.Encouraging innovative environmental ac⁃tions:what companies and managers must do[J].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2002(37):151-164.
[6] 范阳东,梅林海.论环境保护机制内化与企业自组织环境管理[J].生态经济:学术版,2009(1):66-69.
[7] 范阳东,梅林海.论企业环境管理自组织发展的新视角[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19(4):19-23.
[8] 冯巧英.在转换经营机制扭亏增盈中如何加强节能工作[J].中州煤炭,2001(2):41-42.
[9] 杨志荣,周伏秋.企业节能管理的运作机制[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8,10(5):2-6.
[10] 国淼发.我国高耗能行业的节能模式探索与管理体系构建[J].现代财经,2008,28(11):53-56.
[11] 贺智民.开展能源审计,促进企业节能工作[J].山西能源与节能,2004(1):17-18.
[12] 曾新宇.节能之关键—能源审计与能源计量[J].福建质量技术监督,2008(8):38-41.
[13] 莫神星.健全节能减排统计——审计——监测机制的举措[J].统计与决策,2009(13):135-137.
[14] 新华社.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EB/OL].(2007-06-03).http://www.gov.cn/jrzg/2007-06/ 03/content_634545.htm.
F273
A
国家软科学项目(2008GXID035);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0B067);福建省软科学重点项目(2008R0044)
强瑞(1963-),男,博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为IE技术应用、质量管理和项目管理。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