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透过“文化选择”看“类哲学”——对高清海先生“类哲学”的一种理解

时间:2024-07-28

高 超(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吉林长春,130012)

透过“文化选择”看“类哲学”
——对高清海先生“类哲学”的一种理解

高 超(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吉林长春,130012)

针对对人的“种哲学”的理解,高清海先生选取了历史上已在生成中的“类”概念,形成了自己的“类哲学”,以表征人区别于物的超越性存在。尽管纯粹哲学形态的“类哲学”所表达的内容是最具体的,但其形式则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在此文试图通过探讨“文化选择”理论对人的本质的理解与“类哲学”内在的一致性,更全面、深入地理解高清海先生的“类哲学”。最后试图运用“类哲学”的观点解决“文化选择”理论的局限性。

自然选择;文化选择;类哲学

一、高清海先生“类哲学”略览

所谓“类哲学”,就是以“类”的概念去理解人的本质的哲学理论。哲学就是关于人的学问,“人是哲学的奥秘”,“类哲学”作为对人的本质加以表征的哲学在哲学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类’或作为类的概念由来已久。古希腊,尤其在柏拉图哲学中,就有‘种类’、‘类的人’,以及‘人类’等提法,但它们的本质都是不同意义的思维中的‘理念’。到了近代,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和其后的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等,都对人类的本质、类与个体的关系等问题作过论述。马克思对类则作了唯物史观阐释,解决了历史发展的主体性、动力性和规律性等一系列问题,强调作为实践的人具有的类本质在共产主义这个理想社会实现时将得到根本性的提升”[1]。

在对人的理解的哲学中,与“类”的概念相对应的是“种”的概念,它们在本性上是根本不同的,其不同“集中到一句话来说就是:‘种本性’是自然的自在规定,‘类本性’则是人的自为规定”[2]152。人们认识世界习惯于运用分门别类的方法,这种习惯也延续到了人对自己的认识上。人们几乎历来都是运用认识“物”的观点和方法来认识“人”的,“即总是试图运用与物相同的观点和方法,从人的身上寻找与物不相同的特征和特点,人们以为这样就抓住人的本质了”[2]4。这种方法所体现的就是“种”的观点。“运用这样的观点和方法,当然不能把握活生生的人,必然会把人物化,而人的‘物化’,也就是人的‘抽象化’”[2]5。不仅这种“种”的观点和方法不能适用于人,连形式逻辑的认识方法也不能完全适用。“求同法,求异法,即以思维抽象为基本特征的形式逻辑……正是从认识物的经验总结中形成,主要用于认识物的思维逻辑,从这一意义我们甚至可以称它为‘物种逻辑’”[2]5。

高清海先生力图通过“类”的观点和方法对人的本质问题给出一个合理的说明。“‘类’这个概念在最普泛的意义上含有自身统一性、自身统一体之意,即事物自身与他事物的统一性、一致性”[3]。高先生之所以用“类”来表征人的本质属性,是因为只有在人那里,“类”才具有本质意义。对于物的种属性和人的类属性,高先生分析道,体现在物种之间的联系,是天然的、固有的,是先在于物种的自然结构中的,它只是作为外在力量对物种起作用,并不构成物种的活动对象和活动原则。

用高清海先生自己的话来说,所谓“类哲学”即对哲学思想内容的实质,哲学理论真实性质的一种理解。它意味着对哲学的自觉的观点和看法,也可以认为是一种区别于过去哲学认识的新“哲学观”;就其理论观点来说,类哲学是注重于从人与外部世界、人与他人和人与自身的本质性的一体关系,是一种崭新的哲学思想境界、思维方式和思考方法;作为发展成熟的人的成熟的哲学形态,它也是只有在经历过了先前不成熟形态的哲学的发展阶段之后,才有可能真正地形成[2]164-165。

二、透过“文化选择”理解类哲学

关于人,有两个判断在今天得到广泛承认:第一,人首先是动物;第二,人与其他动物有着根本上的区别。作为动物,人也要在自然中努力谋求生存,但不同于动物,人具有一种不依赖纯粹客观载体——遗传和变异——的适应能力:文化。

文化使人摆脱了自然选择的束缚。在纯粹的自然环境中,人不具有一般动物适应自然、谋求生存的能力。在自然选择的机制下,人作为一个物种极可能遭到淘汰。事实却是,人不仅没有被淘汰,反而几乎成为了自然的主宰——人按照自己的意图和偏好选择其他物种的存亡,改造自然的样貌。这是因为在人的本质中,有一种其他物种所不具有的东西——文化。通过文化,人类将适应自然的能力以语言和文字的形式存留下来并逐渐积累起丰富的知识。动物只能按照由其基因所决定的结构和能力生存,任何动物个体偶然间产生出来的技能都只能随着该个体的死亡而消失。而人类则能把个体的创造用文化保存下来,每一代个体都能以相同的时间掌握比前一代更多的技能,这种机制使人类的本质得到丰富。

可以说,动物的本质是先在的,而人的本质则在人的实践中被人自己所创造。“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动物的生命活动只是以本能的方式适应环境的‘生存活动’,而人类的生命活动则是以实践的方式改变世界的‘生活活动’。动物在它的生存活动中,形成它的无意义的‘生存的世界’,人类在自己的生活活动中,则构成自己的有意义的‘生活的世界’”[4]123。

在自在的意义上,“自然选择”先于“文化选择”,人类首先以其本能适应自然,进而通过劳动创造自己的本质,并运用文化选择的能力使人走上不再屈从于自然选择的道路。但人却是首先发现了人的选择能力,而后才设想一种类似于人类选择的“自然选择”。在《物种起源》中,达尔文问道:“在人类手里发生巨大作用的选择原理,能够应用于自然界吗?[5]”达尔文建立“自然选择”的理论,其本意在于指出人与动物的同质性及两者都必须符合“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但其不自觉的意义则在于,“自然选择”的发现才真正发现了“文化选择”。即人类首先知道了“文化选择”,但在发现“自然选择”之前,“文化选择”从未被赋予如此深刻的意义:人类不再需要从上帝那里确证自己与动物的区别,而仅仅依靠自己——自觉的文化选择,同一切非人的东西区别开来。在此之前,尽管很多哲学家都意识到了人的自由属性和选择能力,并且同其他事物的自然属性区别开来,但他们几乎都是在道德责任的层面上假设人的自由。这种对人的选择的理解并不涉及人的本质问题。只有在“自然选择”真正被发现并逐步被承认之后,“文化选择”才真正开始具有区别人与物的意义。

在“自然选择”的机制下,自然为物种提供可遗传的属性以及变异的可能性,再“筛选”出适合于在某种自然条件下生存的个体。物种没有任何自由可言,环境的改变往往意味着灭顶之灾。信天翁羽翼的长短、桦尺蛾颜色的深浅本身无优劣之分,只是不适合此时此地的那些特征的载体不能生存。

在“文化选择”的机制下,人类不同的种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生活区域、通过不同的实践创造出了丰富的文化。如宗教、哲学、艺术等等,而这些文化本身也无优劣之分,只是此时此地在这样一个世界中,某种文化形态更适合而已。

三、以“类哲学”克服“文化选择”的局限

自然为物种创造可能性,同时也为它们创造现实性。而人类的可能性和现实性则在物质和文化实践中自己创造。物种的可能性一旦实现为现实性就不能改变,而人类的现实性则可以通过“文化选择”来重新获得可能性。

“文化选择”的强大力量使人类沉浸在对人类选择能力的崇拜中,甚至妄图以“文化选择”取代“自然选择”,做世界的主宰。这种思想在工业革命之后一段时间里极为严重,“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电报的使用”使人类在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6]。这些成就的取得无一不是依靠文化特别是科学形态的文化的力量。但随着工业的发展,各种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枯竭等问题接踵而至,工业在改造自然为人类提供便利生活的同时,也在威胁着人类的生活。在理论方面,随着实验手段的进步、新的数学工具的发明,近代物理学遭遇了严重的危机,机械论的宇宙观最终被彻底颠覆。人类开始反思自己试图成为上帝的妄想,限制资源的使用和污染物的排放,而西方科学也开始在东方哲学中寻找关于生命、宇宙的统一性理解的智慧。不过,在资本主义的逻辑下,科学技术作为资本增值的重要手段,仍从未放弃过征服自然、成为主宰的企图。

固然“人类不是以‘物种’的本能去适应环境以维持自己的存在,而是以双重的尺度去改变世界,使世界满足自己的需要,变成人的理想的现实”[4],但“按照任何物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和“随时随地都能用内在固有的尺度来衡量对象”是必须统一起来的。“这两个尺度的统一,就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4],现今时代的人类只顾强调“合目的性”而忽视了“合规律性”的要求,充其量只是将它视为不随心愿的外在限制。对此,高清海先生指出,“当前人类面临的最为重大的问题是那些全球性的问题……这些问题显然同人类自身的社会结构、人对自身本性和地位的意识和对待,有着直接的和密切的关系……这些问题应当说是人的类本质发展得不充分,人们被分割为不同的小块和单子,以致造成彼此利益对立甚至相互仇视对抗的这种社会格局产生的结果,人对自然的疯狂掠夺,实际是人们自身相互之间的掠夺。对于这种状况,在我看来正应该从提高人作为人的类本性,即从提高人的类意识,从个体本位提高到自觉地类本位的格局中,去求取解决办法”[2]168。

“文化选择”理论毕竟不是一种自觉的哲学思想,它还缺乏自我反思的机制和经历,容易陷入妄图超越自然对人类的限制的误区。人类选择自己的生活,创造自己的本质,不等于这些活动可以脱离物质基础,否则就将背离唯物主义的基本精神,重新陷入“文化选择”的自我膨胀。高清海先生的“类哲学”作为一种高度自觉的哲学理论,将为人类的未来发展指引出路。

[1] 王致钦.近年来“类哲学”研究评述[J].哲学动态,1998(3):19-22.

[2] 高清海.高清海哲学文存·哲学的奥秘[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3] 李佃来.类哲学:一种新的哲学视野[J].哈尔滨师专学报,2000(1):22-24.

[4] 孙正聿.哲学通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23.

[5] 达尔文.物种起源[M].周建人,叶笃庄,方宗熙,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94.

[6]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M].中央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32.

The"Genus philosophy" Viewed with the "Cultural Choice"——An Understanding of the Genus Philosophy of Gao Qinghai

GAO Chao

Aiming at the understanding to the nature of people by“kind philosophy”,Gao Qinghai chooses the conception of“genus” that has been in generationinhistory and forms his“genusphilosophy”in order to representthe transcendence existence that differs people from animals.The metaphysical form of genus philosophy tries to characterize the most specific content,but its form is much too abstract.The article tries to study the internal consistency betwee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nature of people through“cultural selection”theory and“genus philosophy”in order to understand Gao Qinghai“genus philosophy”more roundly and deeply.Finally it uses the viewpoints of“genus philosophy”to overcome the limitations of the“cultural selection”theory.

natural selection; cultural choice; genus philosophy

B26

A

高超(1988-),男,本科,研究方向为哲学基础理论。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