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隐喻与明喻新论

时间:2024-07-28

姬广礼 蒋显文(南华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衡阳,421001)

隐喻与明喻新论

姬广礼 蒋显文(南华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衡阳,421001)

人们对隐喻与明喻之间区别的争论由来已久,有学者认为隐喻和明喻差别很大,有学者认为隐喻是浓缩的明喻,也有学者认为明喻属于隐喻的一种。在此从修辞、认知和翻译三个方面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分析隐喻和明喻之间的异同,旨在为进一步研究隐喻和明喻开辟新的视角。

隐喻;明喻;修辞;认知;翻译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是研究隐喻和明喻的鼻祖,他在《修辞学》(Rhetoric)中提到“受欢迎的明喻,如前面所述,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隐喻”,同西塞罗和昆体良等古典修辞学家一起认为:“隐喻是明喻的缩略形式(a short form of simile或a condensed simile)”。到了现代,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美国著名语言学家莱考夫和约翰逊(Lakoff&Johnson)两位学者把对隐喻的研究提升到了认知层面,并且把明喻视为隐喻的一种,不过这是在认知层面上的讨论。隐喻与明喻的关系看似简单,实则复杂,在翻译中,隐喻和明喻之间在必要之时还需互换。在此拟从修辞、认知和翻译三个方面探讨两者之间的异同,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旨在对更好地理解隐喻和明喻有所裨益。

一、修辞方面

从修辞方面来说,隐喻和明喻都是最常见的重要修辞格。明喻的基本形式是A is like B(A像B),隐喻的基本形式是A is B(A是B)。从表面上看,隐喻和明喻都由两个部分组成,即本体A(tenor)和喻体B(vehicle),并且本体和喻体必须是不同性质的事物,即它们不能属于同类,这在明喻中表现得特别明显。如:Lucy looks like her mother,这句话我们不能称之为明喻。之所以如此,是因为Lucy和mother都是人类。然而,它们的不同是多方面的,下面从三个方面探讨二者之间的不同。

首先,明喻比隐喻多了一个喻词:像(like)。一个“像”字让两者在修辞效果上有了截然的差别,如:

a.Her face is like an apple.

b.Her face is an apple.

a句是个明喻,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知道,她的脸是圆圆的,并且还会有红晕,用苹果来表现该女孩子的可爱,可见“她的脸”和“苹果”是形状和颜色上的相似。B句是个隐喻,这时我们所获得的信息就不只是她圆圆的脸蛋,我们会进一步把她的脸和苹果的性质联系起来,会认为她的脸像苹果一样散发出诱人的芳香,给我们一种秀色可餐的感觉。从此例可以得出,明喻只是关注表面上的相似,而隐喻注重两事物(本体和喻体)概念上的相似。

其次,隐喻和明喻的区别在于,明喻的喻底(ground)经常出现,而隐喻的喻底却很少出现。例如:

a.他的头发像刚被狂风吹过的野草乱的出奇。

b.他的头发是刚被狂风吹过的野草。

明喻a句出现了喻底:“乱”,我们很快就知道“他”的头发像被风吹过野草一样,特别乱,以此我们也会很容易知道“他”是一个不爱清洁、蓬头垢面的人。隐喻b句没有出现喻底,此时我们需要根据喻体“野草”的特点并结合它被风吹过的情形才能推测出本体“头发”很乱。喻词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消解了隐喻所特有的隐秘感。而喻底的出现一方面节省了听话者理解隐喻所需付出的努力,另一方面也减弱了隐喻意义的模糊性和不可穷尽性所带来的心理快感。可见多了喻底的明喻的意义更直接、更易理解。而隐喻则可激发人们的想象。笔者认为,明喻在于表而隐喻在于里。隐喻如同冰山,其内涵需要人们去揣测,而明喻像绽放的鲜花把自己的一切表露无遗。

再次,隐喻和明喻的差别还在于明喻的本体和喻体需要同时出现,而隐喻的本体和喻体不需要同时出现,这也正是隐喻更具魅力的原因之一。一般的隐喻会本体和喻体同时出现,但是当说话人为了达到一定的修辞效果往往会隐去本体或者喻体。

如培根(FrancisBacon)在其著名的文章“OfStudies”中说“Some books are to be tasted,others to be swallowed,and some fewto be chewed anddigested”这是省去了喻体的典型的例子,书可以品尝、可以吞食、可以咀嚼、可以消化,可见书被隐喻为食物(food)。省去本体的隐喻例子也很多,如当我们在说某个人时,我们会说“母老虎来了”、“那个老狐狸走了”等。这里的“母老虎”和“老狐狸”分别指代霸道不讲理和狡诈的人。可见隐喻比明喻不仅在形式上多样,而且在修辞效果上更形象。

根据以上讨论可以得出:明喻有直接、具体、外显的特点,而隐喻则有婉转、形象的特点。明喻中的本体和喻体的相似仅是单线的、只在于某一点上的相似,而隐喻中的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是多维的,且并非只在某一点上的相似,这就增加了我们对隐喻理解的难度,同时也激发了我们对隐喻研究的兴趣。下面再举一例说明这一点:

a.他像猪八戒。

b.他是猪八戒。

在a句中我们很容易想到的就是他长的很胖,肥头大脑、大腹便便的样子,而在b句中让人想到的就不一定是他的胖(也许此人本就很瘦),而是此人脑子不好用,笨手笨脚,好吃懒惰的特性。可见,明喻令人们一目了然,而隐喻则需要人们稍花功夫去体会其中的奥妙,更具吸引力。

二、认知方面

在修辞方面主要讨论了隐喻和明喻之间的区别,接下来从认知方面探讨两者之间的内部关系。

把隐喻的研究从修辞角度转向认知角度的是两位美国著名语言学家莱考夫和威尔逊,他们在合著的作品《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 We Live By)中提出:隐喻普遍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之中,不仅大量存在于人类的语言中,也广泛存在于人类的思维和行为中,人类借以思维和行动的概念系统在本质上是隐喻的,隐喻是人类所有认知活动的基础。(“metaphor is pervasive in everyday life,not just in language but in thought and action.Our ordinary conceptual systems,in terms of which we both think and act,is fundamentally metaphorical in nature.”),这也就意味着隐喻不仅仅是语言层面的问题,还是人类思维的根本问题。人类的思维最初是隐喻式的,从这点我们可以知道隐喻应当比明喻产生的要早,隐喻是人类的本能。

根据两位学者的理论,隐喻是通过另一类事物来理解和体验某一类事物(“The essence of metaphor is under-standing and experiencing one kind of thing in terms of another.”)。隐喻就是喻体的概念向本体的投射(mapping),我们总是借助喻体的概念去理解本体的意义,试着去寻找两者之间的相似性和关联性。同理,我们未尝不把明喻也按照这种方式去理解。明喻也是把喻体的特点映射到本体之上,明喻中总是有个“像”字的原因是本体和喻体是最佳关联。这里,可以认为,明喻的双方是表面上的相似,两者的关系是单一的,而隐喻的双方则是深层上的更进一步的相似,是抽象概念上的相似,隐喻双方的关系比明喻要复杂的多,因此,理解隐喻要比理解明喻需要更高的认知思维能力就不足为奇了。

根据图1、图2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理解明喻和隐喻。

图1

图2

图1 表示喻体的概念对本体的单一映射,即本体和喻体是在某一点上的相似和表面上的相似。图2表示喻体有多个概念:A、B、C、D等,它们共同映射到本体上,终究喻体的哪个或哪几个概念和本体能够相似需要我们结合语境去理解,往往隐喻还与个人的主观因素相关,同一个隐喻,理解却各不一样。当隐喻的双方为某一处相似时也可以用图1表示。这两个图表再一次说明:明喻易于理解,隐喻则意义多样,难以把握。

隐喻是人类的本能,是人类生存和交际的需要。明喻的产生是人类思维成熟以后的必然结果。我们的祖先当时由于思维能力的低下,语言表达能力的缺陷,总是把身边所遇到的事物和人自身相比,即“人化”。如:山,树,河流等,我们的祖先把它们看作自己,于是就有了“山头”“山腰”、“山脚”、“树头”、“源头”等词汇的产生。但是,随着人类生活经验的丰富,认知思维能力的提高,语言的发展,人类渐渐开始直截了当地把所见到事物用另外一个事物形容出来,在事物中间加了“像”、“如”等词,于是明喻就随之而产生了。人们总是借助隐喻式的思维,通过已知的事物去理解未知的事物,这也是词汇意义增加的原因之一,明喻却少了这点。

明喻是人类隐喻思维最直接的应用,明喻的表达要先经过隐喻式的思维。如:他长的像只猴子。为什么把他比作猴子而不比作其它动物的原因,是人们借助隐喻思维发现了人和猴子之间的相似性——瘦。这是人们最直接的反应,然后才有可能进一步联想到人和猴子还有在思维灵敏和动作敏捷上的相似,此时我们又可以把它称作一个隐喻。

从认知方面来说,隐喻和明喻本质上是相同的,束定芳称明喻为“显性隐喻”。有时辨别一个比喻是隐喻还是明喻是很困难的。例如:罗伯特·彭斯诗歌中的名句“My love is like a red,red rose”,这句诗从表面看是典型的明喻,可是从认知角度上讲它又是个隐喻句,因为这个隐喻很新奇,把爱情比作玫瑰是种创造性的思维,句中加上“like”一词完全是出于对音律的考虑。从修辞方面可把这句子称之为明喻句,从认知层面上这个句子又是绝妙的隐喻句。笔者认为无论是隐喻还是明喻都可以有创新的地方,如果把明喻纳入认知的范畴来论,明喻可以归为隐喻的行列。

三、翻译方面

在从修辞和认知两方分析了隐喻和明喻的异同之后,最后笔者从翻译方面讨论隐喻和明喻之间相互转换的问题。

翻译是一门复杂的学问,它不仅是语言的简单转换,而且应考虑到诸如文化、译入语读者的接受能力等问题。由于隐喻本身的抽象性、不易理解性,给隐喻的翻译又增加了难度。特别是在像广告这样的应用文体中,为了让读者很容易理解隐喻中所包含的具体信息,我们在翻译隐喻句时就要把隐喻翻译成具有直接、明了特点的明喻句。如:

Blessed by year round good weather,Spain is a magnet for sun worshippers and holiday makers.

这则广告的隐喻句为:“Spainisa magnet.”如果直接翻译翻译成“西班牙是块磁铁”,译文会显得生硬,没有感染力。考虑到广告语具有吸引力的特点和中西两国人民对磁铁的相同认知情况,我们不妨把它译成明喻句“西班牙宛如磁铁”,整句话便可译为:“承蒙上帝保佑,西班牙四季晴朗,宛如磁铁,吸引着酷爱阳光、崇尚度假的人。”可见,把隐喻翻译成明喻可以让译文更自然、更亲切。

此外,把隐喻翻译成明喻不仅仅是加个“像”字那么简单,有时还应加上喻底。如:John is a lion.虽然说中西两国人民对狮子的认知是相似的,我们可以将此句话直接翻译成“约翰是头狮子”。然而这种翻译似乎表现不出约翰的性格,笔者认为,这句话可以转化成明喻来翻译“约翰像头狮子那样凶猛”。带喻底的明喻句更直接、更易理解,而隐喻意义却不易把握。

明喻具有直接、外显的特点,令人易于接受且一目了然;而隐喻则婉转、抽象,更形象,理解隐喻需要我们更高的认知思维能力,还要结合语境来分析隐喻要表达的意义。理解明喻如同在阳光明媚的天气看远方,事物会清晰可见,而理解隐喻则如同在烟雾迷蒙的早晨观察事物,总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正是隐喻的这一特色才赢得人们对隐喻研究的极大兴趣。从修辞上讲,隐喻和明喻的修辞效果不同;从认知方面讲两者本质上相同,隐喻是人类思维的根本方式之一,隐喻比明喻要复杂的多,且明喻是隐喻的一种表现形式;从翻译讲,在具备相似的认知情况下,隐喻和明喻是可以互换的,隐喻转译为明喻意义会更直接,更利于译入语国家读者的接受。综上所述,当我们在讨论明喻与隐喻时,不能简单地说二者不同或者相同,我们应当从以上三个不同的方面去探讨。

[1] Lakoff,G&Johnson,M.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3,5.

[2] Lakoff,G.Women,Fire,and Dangerous Things: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7.

[3] Lakoff,G.&M.Turner.More than Cool Reason A Field Guide to Poetic Metaphor[M].Chicago:TheUniversityof ChicagoPress,1989.

[4]Steen,G.&R.W.Gibbs,Jr.Metaphor in Cognitive Linguistics[M].Amsterdam:Benjamins,1999.

[5] Ungerer&Schmid H.J.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

[6] 何晓琪.英语隐喻同明喻的区别[J].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1991(6):13.

[7] 胡壮麟.认知隐喻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8] 李福印.研究隐喻的主要学科[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0(4).

[9] 亚里士多德.修辞学[M].罗念生,译.北京:三联书店,1991:187.

[10] 林书武.国外隐喻研究综观[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7(1).

[11] 林书武.隐喻研究的基本现状,焦点及趋势[J].外国语,2002(1).

[12] 彭增安.认知语言学的隐喻研究[J].修辞学习,2003(2).

[13] 束定芳.试论现代隐喻学的研究目标、方法和任务[J].外国语,1996(2).

[14] 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15] 束定芳.论隐喻与明喻的结构及认知特点[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3):105.

[16] 王寅.语义理论与语言教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17] 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New Approaches on the Study of Metaphor and Simile

JI Guang-li,JIANG Xian-wen

The arguments about the relation between metaphor and simile have a long history.Some scholars think that the distinction is obvious between them;some believe that metaphor is a condensed simile; however,others insist that simile should belong to metaphor.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real relation between them from the aspect of rhetoric,cognition and translation and analyze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m with the aim of opening up a brand new perspective for the further study of metaphor and simile.

metaphor; simile; rhetoric; cognition; translation

H059

A

姬广礼(1986-),男,硕士,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及修辞翻译。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