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许 华(长春理工大学文学院,吉林长春,130022)
试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问题
许 华(长春理工大学文学院,吉林长春,130022)
阅读理解能力的强弱是衡量留学生汉语学习水平高低的重要方面,向来被教学双方所重视,然而它又是对外汉语教学中一个难于把握和解决的问题。通过注重有针对性的形式多样的阅读理解训练、注重培养阅读理解能力的训练、注重提高阅读速度的训练和注重分技能阅读的训练等四个方面对此问题加以探析,以期对对外汉语教学中留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问题作一个比较全面系统的探索。
对外汉语;教学;阅读;理解;提高
阅读理解能力的强弱历来是衡量留学生汉语学习水平高低的重要方面,也向来被教学双方所重视。然而,在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中究竟如何有效地提高留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却是一个不容易把握的难题。一般说来,对对外汉语教学中阅读理解能力的检验主要可以从六个方面入手:掌握所读材料的主旨和大意;了解材料所述的基本事实和细节;判断某些核心词汇和短语的意义;掌握重点句子的意义及其与上下文之间的逻辑关系;根据所读材料进行必要的判断、推理和引申;领会作者的观点、意图和态度。对此,本文试从四个方面对对外汉语教学中留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问题加以探析。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正规的阅读教材往往包括课文、生词表、语法注释、内容注释等几个方面,因此一般阅读课的教学安排通常包括阅读提示、语言难点处理、课堂阅读、检查理解情况和阅读速度等等。在这里应格外注重强调有针对性的形式多样的阅读理解训练,一开始便把学生的阅读训练纳入正轨,并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说,可以围绕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阅读提示的目的是为学生提供阅读理解的背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通常包括介绍阅读材料的内容、文体、时代背景、文化背景、作者等类型。多开展有提示阅读的训练可以让学生在阅读前就了解和掌握阅读材料的梗概,为进一步深入阅读打下良好的基础。例如,在指导学生阅读鲁迅的小说《祝福》以前,可以先介绍一下作者鲁迅的思想与创作,进而概要介绍《祝福》的思想内容及创作的时代背景、主人公祥林嫂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等等。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阅读,势必产生比较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学生阅读课文前针对文中重要的内容信息设计若干个提问,引导学生围绕这些问题边阅读边思考。这样做的益处是事先提示课文的阅读线索和重点,提前把课文的要点渗透给学生,启发他们带着问题阅读,从而能深入领会文章的内容精髓,减少理解上的偏差和谬误,一开始便把学生的阅读思路引入正轨。例如,同样是阅读鲁迅小说《祝福》,可以考虑预先设计这样几个问题:
1.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
2.故事里有几个主要人物?
3.祥林嫂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4.祥林嫂是怎么死的?她的死说明了什么问题?
5.“我”在小说中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6.小说通过祥林嫂悲剧故事的描写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阅读前提问的优点在于,可以做到启发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边读边进行思考,这样做具有很强的目的性,使学生能够始终紧紧抓住文章的核心主旨和脉络线索,不偏离主题,使阅读的效果事半功倍。
在学生阅读课文后针对文中所透漏的重要信息提出若干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归纳文章的要点,培养和锻炼他们总结升华观点的能力,在最短的时间内提炼归纳出最有价值的信息,从而提高阅读的质量和速度。例如,阅读《祝福》一文时我们也可以把上述几个问题放在阅读后进行,教师提出问题后让学生先自己归纳,然后教师再纠正总结。
阅读后提问的好处是: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真正把学生作为教学中的主体,让他们充分发挥出自己的主观能动作用,从而打破传统教学中教师机械地教、学生被动地学的固有僵化模式。当然,也可以视具体情况的不同把两种阅读方式结合起来交叉进行。
开展分层次提问的训练就是针对学生具体情况的不同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比如,可以针对阅读文章把所提的问题按难易程度分为五个层次,然后在阅读过程中依次提问:第一层问题所要求的答案是是非答案,答案就在问题里,学生只需回答是或不是、对或不对就可以了;第二层问题要求引用性答案,答案就在读过的材料里,只要找到现成的句子就可以正确回答了;第三层问题要求学生选择答案,老师可以事先作出三四个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只有对课文真正弄懂了才有可能作出正确的选择;第四层问题要求归纳性答案,这种答案不是现成的,往往需要从阅读材料中认真地思考推理或从作者的叙述与暗示中归纳出来;第五层问题要求学生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运用联想、推断的方法对文章中的人物、事件、作者的观点谈出自己的看法。
显然,五步提问一层比一层深入,对课文理解的启发提示程度也越来越深入。另外,在进行提问时既可以按步骤进行也可交叉进行,不必拘泥于一格。
培养阅读理解能力的训练,是对外汉语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对于一个水平相对较低的新生来说,其对于阅读材料理解的深度、广度和准确性都与水平相对较高的老生有明显的差距。所以我们对留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训练一般也应围绕着以下三个方面来展开。
通常情况下,水平相对较低的新生在阅读理解的深度方面有明显的不足,他们很少受到汉民族特有文化的浸润,对汉民族深层文化背景及文化心理缺乏基本的了解,其思维和认识水平往往只停留在表面层次上,在阅读过程中或与中国人的交往中常常会闹出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笑话。
例如,有的留学生在阅读过一段文章后会提出类似这样的问题:“老师,这篇文章中明明在讲当小王的同学都议论她为什么还不来的时候,小王推门走了进来。这时别人会说:‘真是说曹操曹操就到。’为什么你们中国人不直接说‘说小王小王就到’,而偏偏拉上古代的曹操?”再如,有人还可能提出这样的问题:“你们中国人在形容两个人差不多的时候常常会说:‘他们两个的水平半斤八两。’为什么不是‘半斤五两’而是‘半斤八两’呢?”相信这类问题中国的学生不大会问,因为这里有一个文化背景影响的问题,中国学生从小耳濡目染,对此类问题早已司空见惯、不以为奇了。对于上述问题,我们需占用一点时间稍作解释,以增强这些留学生的阅读理解深度。比方说,对前一个问题我们可以这样解释:“‘说曹操曹操就到’是中国人惯常说的习语,是古时候传下来的,是在讲述某人而某人偏偏就来了这种特定的场合才说的,不能作字面的直白理解。”而对后一个问题我们可以这样解释:“在中国古代的度量衡制度中,曾有过十六两一斤的情况,那时侯‘半斤’和‘八两’不是刚好相等吗?后来这个词作为成语保留了下来,而度量衡制度却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你们不了解这些,以此才会造成了理解上的歧义。”
如果在留学生阅读教学中多作这方面的指导和训练,必将会达到有效地增强他们阅读理解深度的目的。
拓宽阅读理解广度的训练应当把注意力集中在注重扩大阅读单位和提高信息量的获取两个方面。扩大阅读单位就是在阅读时尽可能避免一个字一个字或一个词一个词地阅读,而是有意识地训练学生不断扩大每次阅读时的阅读单位,即变一目一字、一词的阅读单位为一目一组、一句的阅读单位。提高信息量的获取则在于着重培养单位时间内对所阅读材料信息的获取和掌握方面。比如同样是五分钟的阅读或同样是二百字文章的阅读,第一次读和第二次读、未经过专项训练时读和经过专项训练以后再读其效果绝不一样。我们确信,经过长此以往的严格专项训练,单位时间内的阅读内容和信息量的获取一定会成倍增加。
培养阅读理解能力的训练还有一个重要要求就是提高阅读理解的准确性。这种训练包括对阅读文章中难词难句的理解,特别是对难句中某些在特定语境中既有字面义又有特定义的词语的理解。对于这种特定词语的理解,可以考虑先把这些句子挑选出来,再设置几种解释,其中只有一个符合原文的意思,然后要求学生根据文章内容进行选择。例如:在“小张是个热心肠的人,不管单位也好,家里也好,有事去找他保准没错”这句话中,正确的意思应该是:
1.有事去单位或家里找小张准能找到他。
2.单位或家里有事一定要找小张。
3.不论是单位还是家里谁有事找小张帮忙,他都会答应。
显然,在上述三种理解中只有第三种是正确的。
有时候,还可以在一段阅读文章中故意抽出几个词语造成空白,然后把一些似是而非、容易混淆的词语混杂在一起作为选择项,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选取一个最恰当的词语来填空。实践证明,这也是一种非常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例如:
清晨,街道上的行人和车辆还不多。一位头发花白了的老大娘已经在扫地了。这时,一个留着长发、穿着很____的小伙子推着一辆自行车走了____。老大娘正低着头看着地面,不____把尘土扬到了小伙子____的裤子上。她连忙____起头,
地连声对小伙子说:“对不起,____对不起!”
1.漂亮、美丽、优美、花哨
2.来、过来、过去、起来
3.看见、知道、小心、细心
4.崭新、新鲜、新颖、新奇
5.举、抬、转、提
6.失望、报复、抱歉、歉意
7.多么、真正、特别、实在
很明显,上文中最恰当的选择词语应该分别是“花哨、过来、小心、崭新、抬、抱歉、实在”。
经过一番认真地对比选择以后,留学生一定会对这些词句间的细微差别分辨得更加清晰,印象更加深刻,运用起来也一定更加恰当、更加自如。
提高阅读速度与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一样,都是对外汉语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互相促进,相辅相成,不可偏废。提高阅读速度的常用方法有以下几个方面:
循序渐进式的阅读训练就是针对不同程度和水平的学生按照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顺序所进行的一种阅读训练方式。我们可以先选择一些与学生水平相适合的阅读材料,一般要偏容易一些的,而且能比较引起学生阅读兴趣的;然后应当培养开发学生不依赖字典、充分调动自己已有的语法、词汇和文化知识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和句义的能力。此外还可以由浅入深、由少到多地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实践证明,这种训练方式深受学生的欢迎,其效果也十分显著。
跳跃障碍式的阅读训练是指在阅读中越过一些无关紧要的陌生冷僻词语以提高阅读速度的一种阅读方式的训练。在阅读课堂教学中,有时学生遇到难词或难句,首先想到的就是问老师或查词典,这样势必会养成依赖和磨蹭的坏毛病和坏习惯。所以在平时就应该加强这方面有针对性的训练,严格限制他们的询问和查词典,并记时快读,遇到一时不懂的词语先跳过去,第二次、第三次可能就自然懂了。到最后虽然有个别词还是不懂,但文章的梗概和观点却可以弄懂,这样也可以达到读懂的目的。例如有这样一篇短文:
古时候有个叫刘伶的人非常喜欢喝酒,经常喝得酩酊大醉,后来还因为酒喝得太多而得了重病。可是他依然板不住要喝,喝多了就耍酒疯,还语无伦次地胡言乱语。人们在背地里都骂他是醉鬼,他的妻子也无可奈何地经常垂泪。
有一天,刘伶又喝多了。他的妻子流着眼泪劝他说:“你喝得太厉害了,这样你早晚得死在酒上,快把酒戒掉吧!”刘伶听了后一本正经地说:“你说得很对,但我自己不能戒掉酒,只有在鬼神面前发誓才能戒掉,你赶快去替我准备酒肉吧!”妻子犹豫了一会,只好同意了。酒肉买来了,刘伶跪在鬼神像前赌咒发誓地说:“天生我刘伶,嗜酒如命,一次能喝一斗,喝五斗就能除病,女人毕竟是女人,在家里千万不能让女人占上风。”说完就抓过酒肉大吃大喝起来,不一会就瘫倒在地,醉得不省人事了。
显然,在这段文字里有不少留学生不经常接触的词语,如“刘伶、酩酊大醉、板不住、耍酒疯、语无伦次、胡言乱语、醉鬼、无可奈何、垂泪、一本正经、赌咒发誓、嗜酒如命、占上风、瘫倒、不省人事”等,但是从要求学生理解的问题来看,上述生词并不影响学生对信息的需求和掌握,跳过这些词语照样能够正常理解文意,达到读懂全文的目的。
在阅读时注意找理解文章的关键词语也不失为一个培养学生快速阅读、提高理解水平的有效办法。一个句子、一段话、一篇文章中,总会有一些词是关键,它们出现的频率高,与文章的核心主旨关系密切。抓住这些关键词就能够迅速了解这篇文章大概谈的是什么问题了。
例如,在一篇题目叫“煤灰”的文章中,反复出现过多次煤灰、产生、作用、污染、环保等词语,那么只要抓住了“煤灰”这个词,就抓住了文章的核心线索,就可以进一步推想作者为什么要着重谈这样一个问题,再联系其他词语,就可以初步断定这篇文章大概是谈煤灰的再生产利用和环保问题的。
在阅读时,要注意培养学生通过关键词语、关键句子来快速归纳段意和中心思想的能力。通常情况下,一篇或一段文章的中心思想往往通过一些关键语句反映出来,这些关键词语大都会反复出现、反复强调的,而关键句子也多出现在段落的开头或结尾。掌握了这个规律,对快速归纳段意和提炼中心思想会大有帮助。如果我们平时经常注意加强留学生课堂阅读这方面训练的话,对于调整学生理解文章时的思维方向大有裨益,相信他们的阅读水平必将会在短时期内有质的飞跃。
分技能的阅读训练就是根据不同的阅读材料和阅读要求,针对不同阅读水平的学生的实际情况而设置的不同阅读训练方式。主要有这样几种方式:
精读就是逐句读懂所要求阅读的材料,它是课堂阅读时最常使用的一种方法。一般说来,精读课的训练材料都是经过严格挑选的,阅读时需认真阅读、品味、摘录和评价。精读主要要求学习语言点和全面训练学生的语言技能,通常是以学生自己默读为主,包括理解型阅读、记忆型阅读、评价型阅读和创造型阅读。学生阅读时常可采用划重点、加旁注、做笔记等手段边读、边想、边记,对所读内容尽可能做到详细、深刻,进而加深理解。
泛读的要求就是可以跳过那些不太重要的段落或自己认为不需要的部分进行快速阅读,达到大致了解阅读材料内容的目的即可。泛读是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的一种重要方法,在快速阅读的过程中迅速捕获和提炼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和知识。泛读训练的要点重在一个“快”字上,在学生词汇量不足、阅读水平相对较低的情况下往往效果不佳。这时教师宁可叫学生重读一遍,也不要轻易牺牲阅读的速度。在阅读时,应提醒学生着重注意作者的身份、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以及文中出现频率比较高的词语所提供的信息。在经过若干次有针对性的训练后,相信学生一定会大幅度提高快速阅读、快速综合和概括的能力。
精读与泛读结合式的阅读就是兼顾两种阅读方式,该精读的地方就精读,该泛读的地方就泛读,不偏重任何一种单一的方式。一般说来,这种精泛结合的方式在对外汉语阅读教学中使用的频率最高,效果也最为显著,能有效地弥补单一阅读方式的不足。
以上从四个方面比较全面系统地探析了对外汉语教学中留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问题。我们相信,只要在教学中认真严格而又不失灵活机动地贯彻这些教学的原则与方法,留学生教学中的阅读理解能力就一定会有全面、实质的提高,对于其他方面的教学也必定会有明显的促进。
On Enhancing Students'Reading Comprehension Ability in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XU Hua
Whether the students'reading comprehension ability is strong or weak is an important aspect of measuring foreign students'Chinese language level.Both teachers and students always attach importance to it.However,it has also been a question that is difficult to grasp and resolve.This article aims at a systematic study in improving foreign students'reading comprehension ability in Chinese language by analyzing this question in the following four ways of training:focusing on target-oriented reading comprehension in various forms; focusing on students'reading comprehension ability;focusing on improving students'reading speed and focusing on sub-skill read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reading; understanding; enhancing
G642.1
A
许华(1963-),男,学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古代汉语及中国古代文化。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