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网络群体性事件的传播模式及舆情应对策略

时间:2024-07-28

欧阳丹(东北大学文法学院,辽宁沈阳,110819)

网络群体性事件的传播模式及舆情应对策略

欧阳丹(东北大学文法学院,辽宁沈阳,110819)

网络群体性事件有其特有的传播模式,而网络舆情在其传播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政府应正确应对网络舆情,以避免网络群体性事件的产生。

网络群体性事件;传播模式;网络舆情

网络群体性事件是指某些群体为了实现某一目的,利用网络大规模发布、传播某一方面信息,以发泄不满、制造舆论,是在相对自发的、无组织的和不稳定的情况下,因为某种普遍的影响和鼓舞而发生的集群行为[1]。近年来,网络群体性事件呈上升趋势,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网络舆情在其中的作用也不容忽视。

一、网络群体性事件的传播模式

在网络群体性事件形成的初期,单个受众得知相关事件,通过网络平台表达个人意见。此时的意见虽然是零散的,但毫无疑问这些意见中包含着可能成为网络群体性事件的议题。在此阶段,众多个人意见尚未形成合力,并未引起网民的普遍关注。由于网络传播的便捷性,在其后网络平台的运作之下,借助于帖吧、论坛等形式,个人意见得到最大程度的传播。当议题中的观点与更多网民契合时,关注该事件的人群会呈几何倍数增长。此时,意见传递初具规模,网民通过讨论,甚至是争论使得观点进一步成熟,为形成网络群体性事件做好铺垫。流动中的个人意见形成了群体意见,并进一步演化为网络舆情,使得事件的来龙去脉更加清晰。在网络舆情形成的过程中,新意见阶层的作用不可忽视。新意见阶层是用以描述关注新闻时事在网上表达意见的网民。近年来,他们凭借互联网“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优势,对中国社会发展中的种种问题畅所欲言,能在极短时间内凝聚共识,发酵情感,诱发行动,影响社会[2]。同时,热点事件在网络一经出现就往往会形成两大对立的阵营,双方激烈讨论,并运用人肉搜索、上传图片、发布微博与微视频等方式进一步形成对热点事件的关注。当网络舆情形成一定规模时,话题在网络被引爆,成为传统媒体争相报道的话题,互联网和传统媒体相互借力,网络舆情再次发挥重要作用,至此网络已将热点事件演化为网络群体性事件。而在网络舆情的强大压力下,政府部门会介入其中展开相关工作。在接下来的环节中,网络舆情继续反映事态走向,做好监督工作。此时,任何不合理的解决方案都可能引起网民的第二轮激烈讨论,并使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影响范围进一步扩大。直至合理的方案出台、事件当事人得到公正对待,网络群体性事件的传播过程才会走向尾声。这一阶段,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始末清晰、解决方案成熟。进入总结的环节后,网上评论和回顾性的声音居多,网民更希望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彻底解决问题而不是仅仅处理好个案。至此,整个网络群体性事件的传播过程完整结束。

以“钓鱼执法”事件为例。2009年9月8日,职业经理人张军开私家车搭载一个声称胃疼的路人而“被钓”。12日他以“公子羿”为ID在天涯社区发帖控诉,起初并未引起网民的普遍关注。后经由“80后”著名作家韩寒在博客中转述和评论后,引起了网民广泛的关注与讨论,形成几乎一边倒的舆论氛围,将事件升级至网络群体性事件。国庆节过后,传统媒体开始大举介入,挖掘出上海其他“钓鱼”案例,某区对黑车罚款获取天价收入,法院与交通管理部门串通制定审判指导意见,等等。特别是司机孙中界助人“被钓”后愤而断指自证清白的事件发生后,传统媒体在第一时间追踪报道,把舆论推向高潮。最终该事件以上海浦东新区政府向社会公众作出公开道歉并对当事人做好善后工作结束,事态逐渐平息。

二、网络群体性事件的传播与网络舆情

网络群体性事件的传播有其自身的特点与过程,而网络舆情在形成及解决网络群体性事件中都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网络舆情是指网民以网络为平台,围绕中介性社会公共事务,特别是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作为主体的网民对作为客体的国家管理者产生和持有的政治态度、情绪和意见的总和[3]。

(一)网络舆情引导议程设置

网络群体性事件的产生分为两种:事件爆发于网络的事件;事件产生于现实社会中在网络引爆。而纵观近年来发生的网络群体性事件则更多地表现为后者。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对2009年77件影响力较大的社会热点事件的分析表明,其中由网络爆料而引发公众关注的有23件,约占全部事件的30%。特别是在传统媒体因为种种顾虑而缺席或反应迟钝的情况下,互联网孤军深入,成为网民自发爆料和集结舆论的平台[4]。网民会从众多的消息中筛选出事态重大、点击率呈升高趋势的话题,作为讨论的中心议题,网络舆情初具规模。在这个筛选和点击的过程中,议题自主设置完成。而其后主流媒体的报道更多地是受到网络的引导而作出的后续报道,网络成为了群体性事件的发源地。

(二)网络舆情促成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形成

网络舆情既是网民关注热点事件所形成的,在其显示出对某热点事件的青睐后,会引发更多的网民参与到此事件当中。网络群体性事件最初可能仅仅是某个网民的偶然发现,但是当它以帖子的方式发布在网络空间后,借由网络传播的优势而被更多的网友发现。网络传播的速度之快,使得短时间内网络上就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网络群体,网络舆情初见端倪。其后,网民海量的回帖引发争论热潮,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随着网民白热化的争论,网络舆情再度高涨,并最终将热点事件演化为网络群体性事件。

在众多的网络群体性事件中,人肉搜索最能体现出网民对网络舆情的回应及对该事件的持续关注。例如杭州飙车撞人案,案件发生后当地多数报纸第二天未作报道。但当晚杭州著名论坛“19楼”发帖《富家子弟把马路当F1赛道,无辜路人被撞起5米高》后,回帖达到14万条,网民对蔑视生命的“富二代”给予强烈谴责。BBS上网民“人肉搜索”肇事者背景,受害者谭卓的毕业院校浙江大学学子致杭州市长的公开信也从浙江大学内部论坛流传到公网,飙车案迅速成为全国关注的公共事件。

(三)网络舆情推动网络群体性事件的解决

在网络群体性事件传播的中后期,受网络的带动,传统媒体会在爆发后加入进来。当网络平台上相关话题变成中心话题时,传统媒体的介入会进一步扩大它的传播范围。此时,互联网和传统媒体相互借力,舆情从网上蔓延到现实生活中来。网上的爆料,由传统媒体接手深入采访和评论,提升了可信度,更能引起政府重视;而传统媒体对社会不良现象的批评报道,经互联网的放大,迅速凝聚民意,产生强大的舆论压力。由此推动了不少社会问题的解决。

在互联网和传统媒体的强大舆论压力下,事件的公正与否得到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充分重视,通过让媒体对一些事件的互动报道,网络群体性事件走向真正改变,舆论此时才真正形成一种力量,网络舆情最终影响了事件的结果。而政府及相关责任人在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解决中,网络舆情仍然起到了监督促进的作用。如果处理结果能被广大网民和社会认可,则网络舆情归于平静,并期待政府此后对该类事件的彻底解决;如果结果不能让人们认可,则可能在网上引起更大的舆论攻势,直至事件的圆满解决。

三、政府对网络舆情的应对策略

网络舆情是民意的一种表达方式,处理不当很可能引发大规模的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爆发,正确应对网络舆情,既是对各级政府的网络执政能力建设的考验,也是反映社会公众利益和情感诉求的一个晴雨表。因此,政府正确应对网络舆情,加强对网络舆情的控制和引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建立公开透明、权威的政府信息发布平台

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迅速而广泛,对任何事情的隐瞒已不可能。政府必须面对来自网上各方的质疑。因此,一个权威信息发布交流平台的建立对政府的管理过程十分必要,这一平台包括权威网站的建立和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完善。按照建设透明政府的要求,原则上只要不涉及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的信息都应该向社会公开。公开透明是建设权威的政府信息发布平台的前提。在此平台下,才能有效而迅捷地呼应网络舆情并消除公众疑虑,使公众乐于并善于参与到与政府的互动中来。如此有利于事件的进一步解决,也有利于树立政府的权威,加强人们对政府的信任而不至于出现舆情危机。

(二)积极对网络舆情进行疏通和引导

网民对公共事件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对促进某些问题的解决起到了相当程度的正面推动作用。与此同时,由于网络媒体的传播速度更快、受众面更广,可能也会出现一些事情在没有彻底调查清楚之前,就已经在网络上形成了某种倾向性舆论的现象,而这种舆论倾向未必是理性的、符合实际的[4]。如辽宁阜新市的一位人大代表上官宏祥,网上实名举报该市某领导多次组织聚众吸毒、淫乱,经查为诬陷。网民在网上的行为具有非理性和从众的心理,因此,政府应正确应对网络舆情,查清事实,加强监管。用事实和法律对网络舆情进行正面的疏通和引导而不是遮掩信息和敷衍民众,警惕虚假信息造成的网络谣言,争取在热点事件还未演变为网络群体性事件前将网络舆情引导到解决事情的方向上来,并将其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三)建立网络舆情预警机制

事实证明,政府对网络舆情的忽视或滞后应对,会造成舆情危机。舆情危机是指针对某一特殊刺激事项所产生的涉及民众利益较深的舆情,在一个相对短的时间内形成大量信息,这些信息扑向事项刺激方,并形成范围更大、强度更强的社会反映,最终,与事项刺激方形成认识或观点的对抗[5]。为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政府应着手建立网络舆情预警机制。具体可借鉴《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将危机分级,并且责成相关部门随时做好启动预案的准备。要建立专业队伍监管、反馈舆情,提高对网络舆情监控跟踪技术。

随着中国网民人数的剧增,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影响日益增大,在其传播过程中网络舆情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重视并积极回应网络舆情,正是预防和解决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有效途径。

[1] 郭玉锦,王欢.网络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68-69.

[2] 祝华新,单学刚,胡江春.2009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R].人民网舆情监测室,2009.

[3] 王来华.论网络舆情与舆论的转换及其影响[J].天津社会科学,2008(4).

[4] 郑保章,王爱玲.网络民意的失控及其舆论传播影响分析[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5] 王来华.政府如何应对舆情危机[J].决策,2007(7).

The Communication Mode&Coping Strategies of Public Opinion to Internet Group Event

OUYANG Dan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summarized the special communication mode of the internet group event,and internet public opinion plays a vital role in the communication of internet group event.At last,government departments should be timely and correct response to the internet public opinion to avoid internet group event.

internet group event;communication mode;internet public opinion

C912.63

A

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立项项目(L08AXW001)

欧阳丹(1985-),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网络政治学。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