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广东中医药博物馆(广州,510006)
林 琦
广东中医药博物馆收藏的几种民国中医药教材介绍
广东中医药博物馆(广州,510006)
林 琦
民国时期中医药教育的发展,促使大量中医药教材应运而生。广东中医药博物馆所藏7种未列于《中国中医古籍总目》中的广东地区中医药学校编撰的民国中医药教材,涵盖《内经》、《伤寒》、中药、方剂等学科。这些教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时代特色比较鲜明,值得深入整理挖掘,应该得到重视。
民国教材 中医 文献研究
在东西方文化交汇碰撞的民国时期,中医药学也深受影响。这一时期,既有对古代医家学术思想的传承,也有临证各科医家新的医疗经验及自我学术的发展。在此过程中,涌现出一批著名的医学家。他们为了挽救中医,创立各种中医药学会社团,创办相关专业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出版中医药专著,创办中医药教育,编撰中医药教材。这些书籍,不仅承载了近代中医的学术思想、宝贵经验,而且从侧面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历史等多方面的内容,因而具有重要的保存和研究价值。但是,由于近代离我们现在所处时代不远,因此对近代中医药相关书籍的搜集、整理研究不够。
我馆近年来致力于民国中医药的研究,搜集、整理了民国时期中医药相关教材400余册,计170多种。兹举《中国中医古籍总目》[1]未载的民国时期广东地区中医药学校编撰的中医药教材几种,简述其版本及内容梗概,以期对学习研究者有所裨益。这些中医药教材涉及到《内经》、《伤寒》、中药、方剂及临床各科,能够从某些方面反映近代中医药教育发展的情况,同时也反映了近代中医医家的革新思想,具有一定的医学价值,值得深入研究。
《内经讲义》为民国时期广东四大名医之一的陈月樵编辑,我馆所藏为广州市卫边街中汉印务局铅印本,成书于1921年,为中医教员养成所讲义。
1906年,黎棣初、罗绍祥等人于南海成立了广东第一个中医社团组织——医学求益社,同年迁入广州西关,并改名广州医学求益社。民国成立后,该社改名为广州医学卫生社,仍然坚持之前一直举办的论文评选活动。至1917年,广州医学卫生社衍生出“广东中医教员养成所”,由陈月樵主办,学制一年,开设了《内经》、《本草》等课程。1924年更名为广东光汉中医专门学校正式招生。
本讲义封面无书名,书口及编次页均书“内经讲义”。本书之编次页装订错误,不在书首,而靠近书末,装订在了“经络第十六”后,“脉理一”前。根据编次页可知,该讲义内容分为:头部、面部、耳目部、鼻部、唇口部、齿舌部、咽喉部、须发部、颈项部、肩腋部、胁部、背脊、胸腹、腰部、四肢、前后阴、皮肉部、骨髓部、脏腑部、经络部、脉理部共二十一部进行讲述,完全打破了《内经》原有八十一篇的编排顺序,也与当时传统的《内经》讲义以阴阳五行、藏象、经络、病因病机、病证、诊法、论治等的编排不同。这样的编写方式,是以人体各部位为纲将《内经》知识进行了重新梳理、归类、总结,更适合有一定中医学基础的学员学习使用,也更容易让他们学得明白。正如作者在“序言”中所说:“第灵素八十一篇,非假以时日,断难讲解。但诸君子皆积学有素,正不必于原文逐句讨论。今拟将两经同类者,约纂珠联,择要注释。其中即以人身部分,分门讨论。虽对于本经原文,不无割裂节删之处,惟以类相从,则言简意明,俾阅者易于心领神会。”而这样的教材,也是符合中医教员养成所的教学的。因为其所招收的学员都是有基础的医生,他们基本上都是以提高医学知识为目的而参加学习的。在讲义中,作者对《内经》条文的理解深刻,注释详尽,浅显易懂,其中不乏作者独到的见解。如“脉理一”中:“所谓阴阳者,去者为阴,至者为阳;静者为阴,动者为阳;迟者为阴,数者为阳”条文的注解如下:“此节审辨脉之阴阳,故以去至动静迟数而分别之。按从动静以见阴阳,此即从天主动而地主静,天为阳地为阴之意。迟阴数阳,脉决言迟脉一息三至,又脉迟者阴也,脉数者阳也。动静迟数,此中足以辨别阴阳。如以去至二字分阴阳,颇难解释。王注马注张注,对此去至二字,皆无所表示。不知去者以诊得之脉,不合本季,反合已去之季为阴,合既至之季为阳。何以然之,观原文用去至两字可知。古人既用一去字,何不连用去来,而必用去至。因经有云既至而至,故套用此至字,即此可知去至二字,非以脉之去至言也。”[2]书中类似的注解还有很多,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
该讲义为西关清平正街永成印务铅印本、广州西关牛乳桥脚正章中西印务铅印本,其作者、成书年代均不详。
本馆收藏有卷二利下篇。该书书口名《广中医学校证治学讲义》,卷二从卅九页始,分别讲述了:太阳伤寒下利、太阳中风下利、太阳少阳合病下利、太阳阳明合病下利、阳明少阳合病下利、阳明下利、太阴湿热下利、太阴寒湿下利、少阴下利之热证、少阴下利之寒证、少阴下利之血证、厥阴下利之热证、厥阴下利之实证、厥阴下利之虚证、厥阴下利之生死辨、厥阴下利之死证等内容。
本《证治学讲义》以《伤寒论》中有关下利内容为基础,分经论述。从编写体例来看,本教材为集注体格式,其注语来自历代医家如柯韵伯、尤在泾、唐容川等对该条文的建设性理解,作者只在有心得处稍加按语数言以提点,如对伤寒猪苓汤证的认识应用、热利下重与当时所谓之痢证之异同等[3]。由此可见,作者在选取注语时更重视条文注解的含金量,选取高质量的注语以利后学,而不是相关内容的随意堆砌。
书末附有《中医外科教科书》(广中医学校外科教习李柳棠编述),共5页,桥东西商业印务局铅印本。
赵鹤琴,广东医学研究所校长,与陈月樵、陈伯坛、黎庇留合称民国时期广东四大名医。其对伤寒学术的研究,是当时岭南伤寒学术发展兴盛的标志。
该教材成书于民国五年,即1916年,广东医学研究所铅印本。共10卷,第一、二、三卷均为太阳篇,第四卷为阳明篇,第五卷为少阳篇、第六卷为太阴篇,第七卷为少阴篇,第八卷为厥阴篇,第九卷为霍乱篇、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证并治,第十卷为痉湿暍篇,后附升两考古。共分6册,第一、二、三、四卷各为1册,第五、六、七卷为1册,第八、九、十卷为1册。
从其内容可知该讲义有以下特点:一,中西医合参编注而成,它以“全体生理为依据,根据仲景原文以发明之”,书中对六经相关的结构方面参照西说较多,而气化功能治疗等仍以仲景伤寒学说为主。二,“标出六气,作为全书宗旨,而六经又为六气之代表,不至徒托空言耳”。在书中,著者开篇介绍气主六时,六气主病,六经主病、脉及变脉等内容,以《伤寒论》六经气化学说作为指导。三,以营卫标本为经,以躯壳层次为纬,对《伤寒论》进行注解。在作者看来,伤寒六经发病的关键是营卫失常。不独太阳有营卫,其余五经皆有营卫。并对各经营卫病症加以说明。如:“少阳营卫之病如何?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此少阳之营病也;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少阳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此少阳之卫病也。”[4]
总的来说,该讲义无论是在编写体例还是内容上,都以唐容川的《伤寒论浅注补正》为蓝本。体例上,参考该书于每经补总论一篇,并将唐容川撰写的相应的总论稍作修改附于其后,以明大旨;内容上,尤其是对三焦形质的认识上,基本和唐容川的认识一致。但本讲义对营卫的认识阐述与唐容川之《伤寒论浅注补正》有不同,赵氏认为营卫是伤寒六经气化学说理论中沟通自然界天地人相合的内在因素——正气。
本书为台山中医传习所讲义,油印本,成书于1929年。
我馆收藏的该书封面题名《中法疗学》,书口书《疗学讲义》或《疗学》。印刷上,部分为蓝色油墨印刷,部分为黑色油墨印刷,而第十一页则是用黑色墨水笔抄写而成。本书部分页面之部分内容由于油墨脱落而用红色毛笔予以填涂方便阅读。
根据书首作者“谨识”可知,该书以收集、讲解《伤寒论》、《金匮》中的方剂为主,兼带收集少部分时方局方,汇集成一册以供学者学习效法。可以说,本书就是一本方剂学讲义。作者在书中表明共收录《伤寒论》112方、《金匮》143方及时方若干,共计不低于255首方。但本册书以讲解《伤寒论》上所载方剂为主,计正方87首,附方11首,分太阳方、阳明方、太阴方、少阴方依次编著讲解。每一正方均按名称、主治、组成、用法、歌曰、方解的格式编写,其中“歌曰”采用清陈修园所著《长沙方歌括》的歌诀,方便学习者易读易记,方解则博采各家所长并参以作者自己的经验写成,余则依据《伤寒论》内容而成。此外,书中夹杂着论述了君臣佐使分两轻重论、小柴胡加减解、治血症方别、结胸脏结痞症解、结胸痞气辨等内容,其中不乏独到见解,值得深入研究[5]。
李超甫,台山中医学校校长,台山中医考试委员,台山中医公会董事,主治内外全科,医寓广东台山城西安路壹号。
《中西脏腑讲义》是台山中医传习所教材,油印本,绝大部分由蓝色油墨印刷,小部分用黑色油墨印刷,部分内容因油墨问题有填涂现象。书的前半部分有多处红笔书写的批注,虽然至今仍无法知悉是何人何时对其进行的批注点评,但其内容则颇有见地,可供后人参考研究。
该教材是一部中西合参之书,从全书内容来看,中医内容占大部分,同时也吸收了部分相关的西医知识,体现了“中体西用”的指导思想,更加符合当时社会教育的需要。书中对六脏(心肺肝肾脾心包)、六腑都有较为详细的中西论述。以肾为例,其论述的内容包括:肾脏之位置形状、肾脏之构造、肾脏之功能、肾脏气化、肾经讲义、肾经之病、治肾病用药法、肾之脉、肾绝候、望肾之色、闻声,并绘有肾经形质图一幅[6]。
该书为中医教员养成所讲义,作者为番邑龙恒彰(宪之),广州市十七甫穗雅承印铅印本,共57页,属于中药学方面早期讲义。
本讲义内容以传统本草学为主,采用总论、各论的编写模式,在原序、凡例之后,论述用药总义、斤两升斗考、七方总义、十剂总义。接下来为草部目录,编者将草部目录又划分为山草类49、芳草类35、隰草类55、毒草类23、蔓草类32、水草类8、石草类3、三苔类7、杂草7共25种进行分门别类地讲述。每一味药物又按照气味、功用主治、形色出产作详细阐述,最后都有作者按语,对该药性味、归经、功用主治作一简要概述,以使学生一目了然[7]。综观全书,无论是在药物分类、选择上,还是在对每一味药的论述上,作者都是以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为参照的,并参考了清朝以来部分本草著作,如张璐的《本经逢原》、张秉成的《本草便读》等书。
由于中医教员养成所的学员都是具有实践经验的医药界从业人员,因此本教材的编写更倾向于实际应用方面,避免空谈理论。尤其是在药物的选取上更是以常用药为主,诚如作者在该讲义“凡例”中所说,“所注之药,以药肆所有为主”,而“附以新增之药,虽药肆未备,然屡经应验,而最易采取”。在内容方面则博采众家之长,并结合自己的临证实践,引证必要的方剂,融会贯通以利学员全面掌握相关知识。
该教材在编写体例上采用了“分条纂述”方式,这种格式也是中药学讲义的贯用模式,一直延用至今。
可惜本馆仅存该讲义之卷一,有待在今后的文物征集购买中补齐。
《儿科学讲义》,南海师山谢泽霖编,为广东中医药专科学校讲义,成书年代不详,我馆所藏为该校印刷部铅印本。
本《儿科学讲义》全1册,计80页,内容分4章。第1章诊治纲要,包括察色、听声等共14节;第2章初生调理,包括拭口法、浴儿法等共11节;第3章胎疾,包括初生不啼、眼不开等共42节;第4章杂病,包括急惊风、慢惊风等共53节[8]。该教材无论是在编排方式上还是在内容选取上都与当时的儿科学讲义相仿[9]。
总的来说,民国中医药教材作为中医药研究的一部分,蕴藏着丰富的学术内容和大量的临床经验,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一时期中医学术思想领域的动态情况,值得进一步的整理研究。
[1] 薛清录.中国中医古籍总目[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
[2] 陈月樵.内经讲义[M]. 广东:广州市卫边街中汉印务局,1921.
[3] 佚名.证治学讲义卷二[M].广东:西关清平正街永成印务,广州西关牛乳桥脚正章中西印务.
[4] 赵鹤琴.伤寒论讲义[M].广东:广东医学研究所,1916.
[5] 李辉普.中法疗学[M].广东:台山中医传习所,1929.
[6] 李超甫.中西脏腑讲义[M].广东:台山中医传习所.
[7] 龙恒彰.本草讲义卷一[M]. 广东:广州市十七甫穗雅.
[8] 谢泽霖.儿科学讲义[M]. 广东:广东中医药专科学校.
[9] 古绍尧.儿科学讲义[M]. 广东:广东中医药专科学校.
Introduction of Textbooks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Collected in Guangdong Chinese Medicine Museum
LIN Qi
(Guangdong Chinese Medicine Museum, Guangzhou 510006, China)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has promoted publication of huge amounts of TCM textbooks. In Guangdong Chinese Medicine museum, there have discovered seven kinds of textbooks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without listing in theZhongGuoZhongYiGuJiZongMu. Covering disciplines ofNeijing,ShanhanLun, Chinese medicinal herbs, prescriptions, these books were written by TCM colleges in the Guangdong area. Due to various contents and forms by unique features of different times, theses books are worthy of reorganization and mining by attaching more importance.
textbooks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literature research
广州中医药大学人文社科重点课题(编号:SK1501)
R2- 4
A
1006- 4737(2016)06- 0025- 04
2016- 08- 02)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