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近代湖南中医学校概述

时间:2024-07-28

湖南中医药大学(长沙,410208)

吴娅娜 朱珊莹△

·医药学史·

近代湖南中医学校概述

湖南中医药大学(长沙,410208)

吴娅娜 朱珊莹△

文章介绍了近代湖南创办的各类中医学校的历史沿革,包括办学宗旨、创建过程、招生规模、课程设置、毕业去向、消亡原因等。初步总结了近代湖南人依靠自身力量振兴中医教育以及中医学为主、兼顾西医、注重临床实践的教学理念。

近代湖南 中医学校 历史沿革 教育理念

近代西方医学的输入和传播,给传统中医学带来了巨大冲击。为捍卫中医药地位,探索新形势下人才培养的方法与途径,近代湖南先后创办了10余所中医类学校,兹列举介绍如下。

湖南医学实业学堂(1903- 1909年)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正月,湖南巡抚俞廉三向清廷奏请开办湖南大学堂时,附片奏请开办医学实业学堂。他在奏折中写到:“维医术一门,为人生性命所关,中国医学最精,以向来未专立学科,渐致失传……应附设医学实业学堂,由高等小学毕业生愿习实业者补入……拟予省城设医学堂一所,暂行招考20名,延请教习,照章布设各项讲堂、体操场,先行开办。”[1]

同年二月初,贴出招考医学生牌示,租借长沙市西长街佃民房屋作为校舍,考选录取15~20岁有志于医学者20名。光绪三十年(1904年),遵照办学章程改学制为3年。学堂改称官立湖南医学实业学堂,并以朱廷利为监督,增招新生。

学堂授课内容以中医学为主,内科为先,课程包括《内经》、《外经》、《难经》、《仲景伤寒论》、《李濒湖脉学》以及《医宗金鉴》,另设体操、修身、伦理各科,依照定章授课;半年之后,开堂施诊,遇就堂求诊者,先由学生临证拟方,再由教习核正,以检验学生心得。宣统元年(1909年)第一班学生毕业后,学堂因经费不足,请求改名中等医学实业学堂,学部以国内外没有中等医学堂为由,未予批准而停办。

中医研究社(1927- 1935年)

1927年,国民革命军第19独立师师长陈渠珍率师回凤凰驻防,创立了中医研究社。聘请凤凰县内外有名声的中医许介眉、毛万年、沈绍先、刘子猷为教师。19独立师师部医院于1928年招收第1期中医学员8人,学制4年,学习地点在中营衙门。1932年开办第2期时收44名中医学员,学制3年。

1933年秋,陈渠珍与贵州军阀发生摩擦,战事爆发后伤兵猛增,医院和中医班由中营街移往沱江下游的杜母园,以中西医结合治疗伤病员。教学工作不仅未因战事停滞,反而更抓紧。教师们根据《内经》、《伤寒论》、《李濒湖脉学》、《金匮要略》、《本草备要》、《医方解集》等经典,结合本人临床经验而授课[2]。

中医研究社共招收两期学员52人,结业后有的人外出谋生,有的在凤凰县境个人开业,或为坐堂医生,随药就诊,或坐家开处方。

湖南国医专科学校(1934- 1941年)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湖南中医吴汉仙、易南坡等发起组织国医专科学校校董会,劝募基金,租赁长沙市青山祠民房作校舍,以私立湖南国医专科学校呈请南京中央国医馆批准备案,于1934年春正式招生开学。学校校董会设常务董事,由校长总揽校务,制定组织大纲,明确规定办学宗旨为用科学的方法整理国医药学术,培养造就中医药专科人才[1]。学生修业期限定为3年,课程采用学分制。

该校首批招收学生3班,在校3年期间,前两年半接受授课学习,最后半年安排为临证实习。教员多系当地名医,在群众中享有一定声誉。学校组织成立了教材编纂委员会,自行编印医药专业教材。先后开设医学课程如处方学、内难学、内科学(包括伤寒、金匮、温病、杂病)、外科学、妇儿科学、生理学、解剖学、卫生学、医学通论、医学史、病理学、诊断学、药物学、西医概要等。实习医院除该校附设的会诊所外,还有长沙市各中医医院、诊所、研究社以及一些个体开业的中医等。

创办次年,学校迁往望麓园原宁乡中学旧址,续招学生2班;1938年迁至沙河街湖南国医院内;随后抗日战事紧张,文夕大火后被迫运要件迁往衡阳东乡泉溪市;是年底学校再迁至南乡栗江鲤鱼嘴李市宗祠。继毕业学生2班,终因时局及经济关系于1941年停办。至此,学校先后招收学生7个班,毕业300余人。

学生毕业以后,一般均独立开业行医,亦有少数通过国民政府的考试,分配到卫生机构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该校毕业或肄业生谭日强、夏度衡、易建纯、沈更生、任应秋等人,在中医教学、科研及临床实践中,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常德国医专科学校(1936- 1939年)

湖南国医专科学校创办后,校长吴汉仙赴常德,倡仪开办常德国医专科学校,作为省国医专科学校的分校。经过张右长、刘石渠等老中医1年多的筹备,并呈请南京中央国医馆批准立案,于1936年初正式开办[3]。学校借常德大善寺内部分房屋为校址,招收专科学生50名,学制3年。学生均为高中毕业或同等学历者,经考试合格后录取。课程开本草经、内经、伤寒、金匮、温病、内科、针灸及西医生理学、药物学等科。

开办1年后,当地教育部门借口奉行国民党中央训令,勒令其停办。张右长辞职,改由谢德翘担任校长,唐丙煌担任教务主任,教师改聘,并筹措少量资金,租赁寡妇堂街一所民房作为校址,于1937年上半年继续开学,但学生受上述影响,人数已减少至三四十人。

迨至1937年下半年,日军入侵,常德居民、学校均行疏散,谢德翘于1938年上半年将学校迁往前乡。后谢德翘离职,唐丙煌于1939年将学校迁往常德后乡周家店,改名为湘西国医专科学校,自任校长。终因得不到教育局支持,招不到学生,聘不到教员而解散。

中国针灸专科研究社(1939- 1944年)

1939年,桃江中医鲁恩锡为振兴中医、培养人才,创办中国针灸专科研究社[4],自任社长兼担任教学,聘请其在湖南国医专科学校就读时期的同学张树德、张树薇、周文德、李乐山、钟馥盛等人为教员。经呈报中央国医馆批准,在湖南登报招生,社址设在桃江修山符氏宗祠。学制半年,学员经考试及格,呈报中央国医馆颁发毕业证书。

第1期招收学员30多人,都具有一定文化和中医基础,教学颇为顺利。在修山一共办学两年,招收学员4期,培养了一批针灸专业人才。

1942年秋,研究社转至湘潭办学。1944年春,正在湘潭招收第2批学员之际,湘潭沦陷,学校停办,研究社被迫解散。

祁阳中国针灸学研究社(1941- 1944年)

1941年夏,湖南省国医专科学校学生鲁恩锡、桂楫、吴世光,湖南省中华医学讲习所学员李成功、高戴福等,为了振兴中医,继承针灸医学遗产,自筹基金,租借祁阳县保麓乡白茅滩李氏宗祠,创办了祁阳中国针灸学研究社[5]。

是年秋,招收具有初中文化水平的学生两班,每班30人。收取部分学费作教工薪俸。课程中针灸占全课程的一半,伤寒、金匮占四分之一,内经、难经占四分之一。3个学期上课,1个学期实习。

两年期满,第1批学生毕业。这批学生初入学时为60人,毕业时46人,后多散居在祁阳县内外各处,从事针灸医疗。1944年,祁阳沦陷,教具焚毁,师生星散,研究社停办。

石门县国医学校(1945- 1948年)

1944年底,石门县国医公会成立,会长陈文和等人开始筹办国医学校。这一行动得到了县绅李抟九的支持,他提议县政府应支持开办国医学校。经县政府核准备案,将县民众教育馆房屋划分一半为校舍,正式成立了“石门县国医学校”[6]。李抟九任校长,陈文和任教导主任,聘中医杨淑玉、陈文振等人任教。

1945年春季通过考试招收首批学生。学生来自石门、慈利、临浬、桃源4县,计两班30余人,教职人员8人。课程开医古文、内经、伤寒论、温病、脉学、中西汇通、血证论、医史、杂病论、生理解剖、药物学。修业期定3年,期满考试成绩及格者,由学校颁发毕业证书。

在3年半的办学过程中,除个别学员因故休学外,其余20多名均顺利毕业,有的后来成了当地较有名望的中医师。

其 他

除上述7所学校,还有民国十一年(1922年)谭容园在长沙市兴汉门创办的湖南针灸讲习所,谭氏自行编撰《针灸问答》二卷,传授学员针灸技术。1924年,郑守谦在长沙创办私立明道中医学校,以宝南街一条巷4号为校址,并由校董捐资呈准备案招收学生,自编《明道中医学校讲义》等教材,前后毕业两班,后因时局混乱停办。1939年,在耒阳新市街开办湖南省立中华医学讲习所,学制2年,历时4年多。

总体来说,在战乱频繁以及政府限制中医的时代背景下,近代湖南省内创办的各类中医学校,除湖南医学实业学堂为官办,其余皆为中医界集资或个人所办,其中以湖南国医专科学校办学规模稍大,时间相对较长。这些学校以培养中医药专门人才为己任,自编教材,自聘教员,面向社会招生,授课以中医经典著作为主,兼顾西医内容,注重对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时局艰难,办学力量薄弱,各校开办时间均不长,整体规模偏小,但培养了一批功底扎实的中医人,为继承和发扬传统中医药学作出了贡献,为现代中医学校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经验。

[1] 湖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湖南省志·医药卫生志第六篇医学教育修正篇[M].1985:6001- 6015.

[2]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凤凰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凤凰文史资料(第1辑)[M].1988:221.

[3]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湖南省常德市武陵区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武陵文史(第7辑)[M].1991:72- 74.

[4]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湖南省沅江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沅江文史资料(第3辑)[M].1986:157- 158.

[5]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湖南省祁阳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祁阳文史资料(第1辑)[M].1984:114- 115.

[6]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湖南省石门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石门文史(第1辑)[M].1985:85.

Reviews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lleges of Hunan Province in Modern Times

WU Ya-na, ZHU Shan-ying

(Hun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angsha 410208, China)

This paper is to introduce historical changes and renovation on all kinds establish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colleges in Hunan province, including main purposes, establishment process, ranges of enrollment, settlement of courses, directions of post-graduates and causes of disappearance. Also, this paper is to sum up teaching ideas as follows: rejuvenation of TCM education, priority of TCM disciplines with western medicine, emphasis on clinical practices by TCM scholars in Hunan province.

Hunan province in modern time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lleges; historical changes and renovation; education ideas

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湖南近代中医学校教育史研究”(编号:15C1052);湖南省中医药文化研究基地资助项目

R- 092

A

1006- 4737(2016)06- 0048- 03

2016- 08- 29)

△通讯作者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