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210023)
李新路
近代中医教学模式转型的原因和特点探讨
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210023)
李新路
本文对近代中医传统教学模式向现代教学模式转型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同时总结了近代中医教学模式的特点,总结当时中医学校教育发展的历史经验,探索其发展规律,为现代中医药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提供借鉴。
教学模式 转型 师承教育 学校教育
“教学模式是在人才培养的实践中形成的一种设计和组织教学的理论,以及构建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规定了人才的特征,并集中反映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1]中医教育在长期的理论和教学实践中,形成了传统教学模式和现代教学模式。
传统医学教学模式是以师承教育为主,以《黄帝内经》中岐伯、黄帝师生问答为肇始。是一种“以师承家传为主要形式,以跟师临证、口传心授、理论与实际密切配合、注重临床实践为主要特点的传统中医教育”[2],以“诵、解、别、明、彰”为基本的教学方法,是以诵读经典、勤早临证为基础,通过揣摩、领悟来积累医学知识。中医师承教育模式的优点就在于:既言传身教,又因材施教;既重视中医理论基础知识的考核,也重视临床实践的调教。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表现出了局限性,即这种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完全依靠老师的知识结构与经验,这就限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并且这种模式培养的学生数量有限,不能担负起继承和快速发展中医的重任。正是由于中医师承教育的局限性,使其无法在教育规模上有所扩大,也难在学术创新上有所突破。
从清朝末期开始,传统的中医教学模式受到冲击,开始向现代教学模式转型,现代教学模式主要为中医学校教学模式。辛亥革命后,这种转型的步伐开始进一步加快。
1.西学东渐的影响
西学东渐是对西方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渗入中国历程的形象描述。西学早在明末清初便已经进入中国,近代以来,由于传播渠道大大增多,其传播的内容更加广泛,传播的影响更加深刻。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使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加剧,也促使中国人对西方科学技术知识的态度逐步发生转变,由排斥至接纳,逐步地摆脱“闭关自守”思想。
从早期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到后来的维新改良与新文化运动,西学东渐日趋深入,西学的影响越来越大,正如张岱年所讲:“试观中国近代的学风,有一显著的倾向,即融会中西。近代以来,西学东渐,对于中国学人影响渐深。”[2]而这种影响不可避免地也波及、刺激到了近代中医教育。
2.中西医学的碰撞
明末清初之际,具有近代意义的西方医学随耶稣会士的传教活动进入中国。随着近代工业的建立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西方医学不再是传教士的附带品,其影响逐渐扩大,并被中国民众接受与认同。
进入民国以后,民众对西方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的重视,给西医学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西医教育系统在全国逐步确立,西医医疗与研究机构逐步建立,西医著作与刊物大量出现,西医学在中国获得了快速发展。中西医学之间的对话,因传统和现代之间的激烈冲突而愈显激烈。民国年间,伴随着西方文化的传播,西医学校、西医医院也已经能与我国传统的中医教育和医疗“分庭抗礼”,西医已成为中国医事系统中的重要部分。这种医事系统模仿西式制度,导致中医开始受到各种有意无意的排挤,如1912年北洋政府的“教育系统漏列中医案”,国民党政府的“废止中医案”等,中医在发展道路上举步维艰。
3.中西医汇通的深入
随着民众对西医学的认识由浅入深,加之西医学自身的不断完善,以及受整个社会评价中医文化的理念影响,近代中医家对西医的认识日趋合理和全面,不再像早期那样过于突出中医之是与西医之非,而是尝试两者之间的通融与补充,开始对中医的生存与发展作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正确思考和慎重回答。
近代以来对于西方医学的传入,中医先贤采取了宽容开放的态度,主动地接触西医学,并希望将其纳入中医学体系之中。中医界一方面自我证明、自我辩护,为生存权而斗争,另一方还通过学习西医学来改造自己,使自己成为“新中医”。中医界积极应对和反思,或提出支撑论见,或提出改良办法,开始用新的观点探索中医学术体系的精神实质,并研究在新时代条件下传承发展中医学术和培养中医人才的方法与途径。在教育上,突出的是近代中医学校和培训机构的兴起及其教育思想的初步形成。同时,随着时代的前进,传统中医师承教学模式也受到了冲击,开始开创中医学的教学新的局面。
1.开设西医课程
近代以来,西学东渐,广大中医教育者以开放包容的心态接纳西医的传入,鼓励中医学习西医知识技能,所以在中医学校的课程设置中均坚持以中医课程为主,但是同时也设置了西医的生理、病理、解剖学等课程,将西医学的基础知识纳入了中医学的课程体系,这一时期的课程设置反映了近代中医学校主张中西合参、倡导中西汇通的办学宗旨和办学思想,具有积极的进步意义。如在1931年下半年,上海中医专门学校改组,更名为上海中医学院,其中重大改革措施之一就是课程设置的调整,改革后的上海中医学院,课程开设已增加到24门,西医课占3门,分别是解剖、生理、传染病。
2.教学中重视临床实习
中医学是注重临床体悟的一门学科,通过临床的体会和感悟,不仅可以巩固医学生的职业信念,同时还是理解中医基础理论和培养临证技能最有效的途径,忽视它就失去了中医教育的灵魂与基础。近代中医教学十分重视这一环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重视教学实习 一般规定最少是一年,有的达到两年半。如黄墙朱氏私立中国医药学校和兰溪中医学校,都由著名医家张山雷担任教务主任,学制为五年,学生前两年学习中医基础知识,第三年开始学习临床各科,并且实行半天学习半天侍诊制。近代的中医学校大多得不到政府的办学支持,故而经费不足,但是在学生实习上却投入较多,“如1935年全校经费总支出为16468元,只诊疗所一项支出就达5098元,占总支出的38%,而该校教职员工资开支4198元,仅占24.4%,可见学校对此教学环节的重视”[4]。同期的其他中医学校也十分重视教学实习环节,有的学校附设诊所进行义诊施药,有的学校还直接到市场上设点诊疗施药。
注重学以致用 著名的中西医汇通医家张锡纯在回答名医冉雪峰有关中医学校办学询问时,就主张学校与医院同时设立,让医院里面的医生既当大夫,又在学校里面授课,使“众学生平时闻于师者,又目睹其师临证处治与其所言,若合符节,则教育效果必佳”。所以张锡纯自己在办学时,把《医学衷中参西录》作为中心教材,让学生边学习理论知识,边看他如何运用所载的160余方治愈诸病证,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既传授了知识,又教会了技能。
名医授课,考核严格 近代各中医学校多聘请当时有影响的中医名家授课。这些中医名家临证经验非常丰富,能在授课中例举诸多病案病历,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倍增。学校对学生的实习考核也十分严格,如苏州国医学校规定:三、四年级的学生每天半天实习,每天至少进行一次独立施诊,由指导老师将其诊断、处方等治疗经过详加记录、评判,然后上交教务会议评定分数。
另外,该校还根据学生兴趣,成立经方实验组,以认识、研究经方之疗效。由于学校对教学实习环节的重视,加速了人才成长,不少学生毕业后不长时间就成为医坛名家,如张赞臣、罗元恺、程门雪、秦伯未、章次公、王慎轩等。
3.重视案例教学
近代中医学校多十分重视案例教学,张山雷曾说:“医书论证,但论其常,而兼证之纷淆,病源之递嬗,则万不能条分缕析,反至杂乱无章。惟医案则互恒随见证为迁移,活泼无方,具有应变不穷之妙,俨如病人在侧,馨咳亲闻,多读医案,绝胜于随侍名医,直不啻仓聚集古今无限良医而相晤于一堂,以上下其议论,何快如之。”[5]认为它对学生巩固专业信念、理解中医理论和培养临证技能都有重要作用。
重视医案教学,最突出的当属张锡纯。他所著的《医学衷中参西录》之所以畅销海内外并经久不衰,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书中的论方、论药、论病、论理均以医案说明,全书所列医案千余条,理论与实践经验相结合,记叙详明,通俗易懂。
4.中西医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近代中医学校教学模式在保持中医学术特色的前提下,开始尝试中西医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从临证意义来说这是有益的、必要的。因为在当时特殊的时代背景下,中医师掌握一定的西医知识和技能,并在临床上与中医学相互参照,正是符合了中医发展适应时代进步、开拓知识视野的要求。从现存的几本各校毕业纪念册所载的学生毕业论文中可看出,此类参照和交汇并未影响他们对中医学术的信念,反而有利于拓宽学生知识视野,探索治疗思路。
甲午战争后,伴随着西方意识和文化的传入,中国社会的各阶级、各阶层都在思考中国的出路,中医界也不例外,中医医家也在以自己的行动来拯救国家和民族。中医界创办中医学校教育,吸收西方科学技术为己所用,培养中医人才,扩大中医药的影响,捍卫中国传统文化,是近代中国历史进程中不可避免的内容。近代中医学校教学模式是在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的,是被动的也是主动的,是中医人士进行反思,向西方学习,拯救中华民族的重要内容之一。近代中医学校教学模式的产生具有文化自救的意识,在学习外来先进文化和技术的同时,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近代中医学校教学模式,不同于中国古代师承教育教学模式,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师承教育的缺点,为近代中国培养了大批中医药人才。近代中医学校教育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了中医和中医教育事业的前进。近代中医学校采取的教学模式在教育思想、教学观念、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的探索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和教训,对现代中医院校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学习和研究近代中医学校教学模式,对于现代中医教育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1] 全梁.教学模式研究之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22(12):31.
[2] 郑炳生,何学敏.中医师承教育的回顾与展望[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1993,(5):19- 20.
[3] 张岱年.国学大师丛书·总序[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6:56.
[4] 张增国.近代中国学校教育史研究[D].山东:山东中医药大学,2011:77.
[5] 张家玮,鲁照麟.也谈中医医案研究的价值和意义[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1,(1):63- 65.
Discussion on Reason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ransform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eaching Mode of Modern China
LI Xin-lu
(Nanj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Jiangsu 210023, China)
This paper is to analyze reasons for transformation from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eaching mode to modern teaching mode in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while it is to sum up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eaching mode in Modern times of China and historical experience of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chool education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aw an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of modern Chinese medicine.
teaching mode; transformation; prentice education; college education
江苏省教育厅2013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2013SJB770007)
R- 092
A
1006- 4737(2016)06- 0055- 03
2016- 09- 13)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