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从靥到瘿的考释

时间:2024-07-28

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43006)曾明星 向楠 陈继东

从靥到瘿的考释

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430061)曾明星 向楠 陈继东1

本文对“瘿”字源流进行了梳理,认为“瘿”起源于“賏”或“婴”,从象形分析,“”可能为“瘿”的表意初文字,“瘿”字尚存在其他多种写法;“瘿”在古代主要指“颈肿”、“颈瘤”及“瘿木”;“靥”有多种释义,不单指动物甲状腺,我们推测“靥”与“瘿”之间可能存在声旁互换现象。

靥瘿文字考释训诂

瘿字源流与含义

关于瘿字起源,说法不一,有人认为起源于“賏”或“婴”,也有人认为“”为“瘿”的表意初文字。

《说文》曰“:賏,颈饰也。”[1]131《篇海》进一步解释说:“连贝饰颈曰賏,女子饰也。”段注:“从二贝。骈贝为饰也。”賏,即将数个贝壳串在一起而组成的颈部的饰物,多用于女子。《说文》:“婴,颈饰也。从女賏。賏,其连也。”段注改为“賏,贝连也”[2]283。《六书故》曰“婴”:“女首饰也。婴,所以饰也。”更加明确地指出,“婴”为賏加女字而成,为女性颈部由贝壳组成的装饰品,可见“賏”与“婴”均指女性颈饰,意相通,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认为婴与賏为一字是也。《荀子·富国篇》载:“是犹使处女婴宝珠。”注:“婴,系于颈也。”《山海经·北山经》:“燕山多婴石。”注:“婴石言石似玉,有符彩。婴带所谓燕石青。”[3]至此作为颈饰的“婴”从最初的“贝”逐渐发展为美石之类,且均连缀成串。颈饰显然绕于颈部,而作为饰品主要位于颈前,因前称颈,后为项,故称颈饰。《释名·释长幼》曰:“人始生曰婴儿,胸前曰婴,抱之婴前,乳养之,故曰婴。”[4]41可见,婴在部位上主要指前面,与颈有关。

段注:婴,“绕也……绕者,缠也。一切缠绕如賏之缠颈。故其字从賏”[2]。由于颈饰是绕在颈部,所以将婴引申为绕的意思。如《后汉书·卓茂传》载:“婴城者相望。”《康熙字典》将“婴”之含义进一步细分为“加也”、“触也”、“萦也,绊也”、“盂也,与罂通”等,此外尚用于名山、鬼怪、姓氏等称呼中,其含义众多。

病在于系婴之处,即颈前部,所以加疒而成“瘿”字,以作为病名。《说文·疒部》中解释:“疒,倚也,人有疾病,象倚箸之形,凡疒之属皆从疒。”[1]154《释名·释疾病》曰:“瘿,婴也,在颈婴喉也。”[4]127《说文》曰:“颈病也。”《吕氏春秋·尽数篇》载:“轻水所,多秃与瘿人。”[5]高诱注“:瘿,咽疾。”均指出瘿病部位位于颈咽喉部,与现在甲状腺疾病的部位类似。上述“賏”、“婴”均局限于颈部部位而言,而刘照《释名》“瘿,婴也”之婴,谓婴之病状,有如贝壳编成之圏,佩于颈也[6],兼言疾病之情状。

瘿的不同认识

在总结古代文献基础上,笔者认为瘿主要存在以下三种含义。

1.颈肿

《说文解字》“瘿”字条曰:“颈瘤也。从疒婴声。”瘘,《说文·疒部》:“颈肿也。从疒娄声。”[1]54段玉裁指出了“瘿”与“瘘”的区别,“瘤,肿也。此以颈瘤与颈肿别言者,颈瘤则如囊者也。颈肿则谓暂时肿胀之疾,故异其辞。”即二者轻重程度上有异。《释名》曰:“瘿,婴也。在颈婴喉也。”“婴在颐缨理之中也。青徐谓之脰。”[2]349进一步指出瘿的部位在颈,可见从“賏”、“婴”到“瘿”,已经将其具体为颈部的一种疾病,以颈部肿大为特征,可随时消散,大小不定,此时可称为“瘘”。

明代李梴《医学入门》也说到:“瘿、瘤所以两名者,以瘿形似樱桃,一边纵大亦似之,椎槌而垂,皮宽不急。原因忧恚所生,故又曰瘿气,今之所谓影囊者是也。”[9]清代沈金鳌在《杂病源流犀烛》也指出:“何谓瘿?其皮宽,有似樱桃,故名瘿,亦名瘿气,又名影袋。”[10]可见单独的瘿多指瘿肿而言,与瘤有别。朱垚在总结先代医家典籍对瘿的描述后指出:瘿之一字,所述之意为疾病,故其字外覆疒部;所见之证乃形似樱桃,故其字内含婴形;所生特点是多在项部,皮宽不急,似影似囊,故其字音发“影”声[11]。

2.颈瘤

《释名》曰:“瘤,流也。血流聚所生瘤肿也。”《玉篇》曰:“瘜肉也。”《广韵》:“肉起疾。”均指肉之病。

《山海经·海外北经》:“拘瘿之国在其东,一手把瘿。一曰利瘿之国。”经文诸“瘿”字,原均作缨,郭璞注:“言其人常以一手持冠缨也。或曰缨宜作瘿。”正如袁珂云“缨,瘤也。多生于颈,其大者如悬瓢,有碍行动,故须以手拘之,此拘缨之国得名也。”[12]瘤者,留而不去也。

“马刀夹瘿”之说源自《内经》,诸说不一。杨上善注曰:“颈前曰婴也。”《灵枢注证发微》注“马刀挟瘿”为“皆颈项腋胁所生疮名”[13]。《医宗金鉴》认为“侠瘿”之“瘿”字,当是“瘰”字[14]。《<内经>、<难经>针灸辑要》一书中指出:“侠瘿”指夹颈所生,状如缨络者称侠瘿[15]。张介宾《类经》注“侠瘿,侠颈之瘤属也”。莫枚士以为马刀、侠瘿皆为颈侧部位名,但具体指为何物仍未说明。姜氏[16]认为“马刀”为颈侧碅肉之名,“瘿”为颈婴处的瘿瘤,“马刀挟瘿”是颈部两侧碅肉相挟的中间(即婴部)的瘿瘤,进一步佐证了张介宾的论述,也可视为最早对颈瘤的论述。

从上可以看出,瘿尚有以肿大不消,留着不去,如囊如袋为主要表现者,被名为“颈瘤”,正如《说文解字》“瘿”字条曰:“颈瘤也。”段注解释说:“瘤,肿也。”“颈瘤则如囊者也。”清人金埴在其《不下带篇》中说到:“《史记》樗里子瘿而多智,时人号为智囊。囊者,指瘿而言也。”[17]均可为证。

3.瘿木

《格古要论·异木论》记载:“瘿木出辽东、山西。树之瘿有桦树瘿,花细可爱,少有大者;柏树瘿,花大而粗,盖树之生瘤者也。国北有瘿子木,多是杨柳木,有纹而坚硬,好做马鞍鞒子。”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瘿”字条提到:“凡楠树树根赘疣甚大……吴都赋所谓楠瘤之木。三国张昭作楠瘤枕赋。今人谓之瘿木是也。瘿木俗作影木。”瘿木在很多古籍上写作“影木”、“英木”等,均应作“瘿”字[18]。

树之瘿病多因瘿螨在芽孢里为害,组织发生病变,纤维扭曲,最终形成大小不一的刺状瘿瘤。樱木是瘿结剖开后的木片,泛指树木因生长瘿瘤而形成的木质纹理特征,正如“瘿”字属于疒部,瘿结是树木病态增生的结果,宋·苏轼在《答李端叔书》言:“木有瘿,石有晕,犀有通,以取妍于人,皆物之病也。”从论述来看,瘿木之瘿,似乎指瘤而言。

瘿与靥

从上述文献中可以看出,“瘿”在人体是指位于颈前,以颈前肿大或生瘤肿为特征的一类疾病。据现代解剖学显示,颈前部位除了甲状腺外,尚包括咽、喉、淋巴结等,因颈前疾病以甲状腺疾病突出而多见,故瘿病逐渐成为甲状腺疾病的统称。显然以瘿命名甲状腺疾病主要偏重于其发病部位,但未能进一步将其分离而以具体部位命名,而只称动物甲状腺为“靥”,显然与中医的自身特点有一定关系,古人通过对动物解剖观察到了一些关于动物甲状腺的知识。李时珍《本草纲目》在牦牛条下曰:“喉靥,主治项下瘿气。”[19]“近世臞仙《寿域方》载治瘿气方,用其喉靥,亦因类之义也。其方用犏牛喉脆骨二寸许一节,连两边扇动脆骨取之,或煮或烧,仰卧顿服。仍取巧舌(即靥子也),嚼烂噙之,食顷乃咽。病人容貌必瘦减,而瘿自内消矣。”提出了喉靥、巧舌及靥子三者为一物,均可用于治疗瘿气而消肿。“羊靥”条下继续指出“靥即会咽也”,“猪靥”条下写道:“靥音掩,俗名咽舌是矣。又名猪气子。王玺曰:在猪喉系下,肉团一枚,大如枣,微扁色红。”首次就猪靥进行了重点描述。

纵观古代文献论述,靥作为器官只用于动物当中,除了指甲状腺外,尚指动物外肾,即睾丸,见于“子和人参化瘿丹方中,对猪靥、羊靥释为猪羊外肾,乃囊中之卵也”。还指膝眼骨,此说仅见于《扁鹊心书》治疗气瘿的“消瘿散”条中,其对猪、羊靥注谓“即膝眼骨”,即膝盖骨[20]。两种说法缺乏证据支持,均遭疑。

靥用于人者,尚存在以下几种认识:①口角旁微凹陷处,俗称酒靥。如“靥辅在颊则好”(《淮南子·说林》);②女子在面部点搽妆饰,即古代妇女面颊上涂点的饰物。由本义面上的微涡引申而来,如“宫人正靥黄”(李贺《同沈驸马赋得御沟水》);③疮靥,即痘痂。明代医书中对于痘疮初结的痂皮,称为疮靥,对于痘疮痂皮形成,叫作“收靥”[20];④皮肤上的痣、斑、疹,如《广韵》“面上靥子”,《集韵》“面黑子”等说。

靥,音yan,据现有资料我们推测,靥与瘿之间可能存在声旁互换现象,因为二者声母同属影母,韵母分别为元部与耕部。古代耕元二部字音常有声旁互换现象,如《诗·邶风·燕燕》“燕燕于飞”之“燕燕”,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甲本卷后佚书《五行》引作“婴婴”,其中“燕”为元部[7]。

综上,通过对“瘿”字源流进行整理,我们发现“瘿”多起源于“賏”或“婴”,但从象形分析来看,“”可能为“瘿”的表意初文字,“瘿”字经过历代变迁,尚存在其他多种写法,有存在未发现之字形之可能。“瘿”在古代指“颈肿”时可能与“瘘”相通,“颈瘤”可能是颈肿的进一步发展得来,是其后期留着不散的表现,“瘿木”主要用来描述树木所生瘤病,属于病态范畴。通过查阅文献发现,“靥”在古代有多种释义,不单指动物甲状腺,至于靥到瘿之间的转换,我们推测可能存在声旁互换现象,需要进一步证实。

[1]汉·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54,131,154.

[2]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283,349.

[3]王学典编译.山海经[M].黑龙江:哈尔滨出版社,2007:77.

[4]东汉·刘熙.释名[M].北京:中华书局,1985:41,127,129.

[5]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M].吉林:吉林摄影出版社,2003:22.

[6]余云岫.古代疾病名候疏义[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5:119.

[7]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出土文献与传世典籍的诠释(纪念谭朴森先生逝世两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48-80.

[8]张涌泉.香港敦煌吐鲁番研究中心丛刊之五:敦煌俗字研究导论[M].台湾:新文体出版公司,1996:243.

[9]明·李梴著,田代华等点校.医学入门[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105.

[10]清·沈金鳌撰,李占永、李晓林校注.杂病源流犀烛[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4:423.

[11]朱垚,陆明,王旭.瘿病小考[J].中医药通报,2007,6(4):35-38.

[12]袁珂校注.山海经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241.

[13]明·马莳撰,田代华等校.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112.

[14]清·吴谦等编.御纂医宗金鉴[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225.

[15]李磊.《内经》、《难经》针灸辑要[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144

[16]姜燕.医古文的学习和研究需要文字训诂学素养[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32(5):310-313.

[17]清·金埴撰,王湜华点校.不下带篇·巾箱说[M].北京:中华书局,1982:109.

[18]张德祥.张德祥说家具收藏[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77-78.

[19]明·李时珍著,王庆国主校.本草纲目(金陵本)新校注[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

[20]魏如恕.从靥的考证谈祖国医学同种脏器疗法[J].中华医史杂志,1984,14(4):193-196.

H028

A

1006-4737(2016)01-0027-04

湖北省中医院(湖北,430065)

“瘿”之得名无疑也是来源于其所附著的部位名“颈”,从字形来看,无疑是指人的颈项部位或该部位所患疾病,而甲骨文中表示颈项部位的词当为“颈”,则字无疑应该释为“颈”。若冯氏说法成立,则()到“瘿”均因其指颈部所患病而来。

在瘿字的发展中,可能存在不同写法。《敦煌俗字研究导论》一书中提到:项师认为字是“癭”的形讹,即“癭”字,而是“癭”的简俗字[8]。“嬰”一类其上有两个“貝”的字俗书往往变“貝”为“目”,作“日”又为其变体。所以“癭”字俗书当可写作“”。《龙龛手镜·疒部》将“瘿”字写作“”。可见,瘿字尚存、、写法的可能,若将双“貝”变为单“日”则又可能写为“”,同时“婴”、“妟”古音相近,二字的声母同属影母,“婴”的韵母属耕部,“妟”的韵母属元部,古代耕元二部字音关系密切,常因互换声旁而通用,冯氏指出字从疒妟(晏)声,与瘿同,似为有理[7]。而“瘿”的表意初文字,与“妟”形体相似,二者之间是否存在转化关系,需进一步考证。

(2015-11-09)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