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2014年家禽业形势展望

时间:2024-07-28

宋丽萍,杜德来,徐 涵

(辽宁省畜牧技术推广站,辽宁 沈阳 110000)

2014年家禽业形势展望

宋丽萍,杜德来,徐 涵

(辽宁省畜牧技术推广站,辽宁 沈阳 110000)

2013年是家禽业发展受阻的一年。在延续2012年惨淡经营及“速生鸡”事件影响的同时,4月份和12月份又遭受到“禽流感”的打击,使整个家禽行业雪上加霜,步履艰难。尤其是肉鸡行业受冲击最大、损失最惨重,养殖户在泥潭里艰难跋涉,行业整体在亏损中煎熬。养殖者期盼着2014年有个好的行情,马上扭亏为盈,没想到刚刚进入1月新的疫情再次出现,使整个家禽行业再次遭受重创,让行业复苏的期望愈加渺茫。人们在漫长的煎熬中等待、观望、期盼,可一次又一次失望。

2014年家禽行业发展前景如何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供从业者参考。

1 消费者信心恢复尚需时日

人们的消费行为、购买决策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而人们的消费心理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对产品信任程度的影响。自从2013年4月人感染“禽流感”事件发生以来,媒体的广泛宣传,造成了消费者心理极度恐慌,对禽类产品消费骤减。在疫情稳定8个月,市场刚刚得到恢复的12月份,“禽流感”事件再一次卷土重来,随着媒体对H10N8、H7N9双重报道,使稍稍得到恢复的消费信心变得更加脆弱,加重了消费者的恐慌程度。即使进入2014年,也没摆脱了“禽流感”纠缠,消费者心理再次受到挑战。尽管流感病毒是否真的是由家禽传染的,目前还没有科学的界定,但由于在流感的前面加个“禽”字,只是简单地说“禽流感”,再加上媒体的大肆宣传,于是家禽便成为流感疫情的“罪魁祸首”。消费者失去了对鸡产品的信任,甚至到了“谈禽色变”的地步,致使禽类产品消费急剧下滑,禽产品价格也是一跌再跌。其原因皆是消费者对于“禽流感”认识不足所产生的恐慌,而这种恐慌对于家禽行业则是毁灭性的。要扭转消费者的恐慌,恢复消费信心并非是一朝一夕的易事,再加上疫情发展态势的不确定性,禽类市场很难迅速、全面回暖。

2 产能过剩不利市场恢复

任何产品的销售均受供求关系影响,家禽行业也是如此。在消费需求增长有限的条件下,近年家禽行业明显呈现出产能过剩的现象,尤其是肉鸡表现更加明显。据有关部门统计,近年我国禽肉需求年增长量约4.5%,预计2014年禽肉消费量约为1 903万吨,其中白羽鸡肉消费量为900多万吨。而2013年白羽鸡祖代引种量为149万套,按每套祖代生产45套父母代种雏,每套父母代生产100羽商品代肉鸡,每羽商品代生产1.8 kg鸡肉来计算,2014年可产白羽鸡肉1 207万吨,呈现出明显的“供大于求”状态。而且引种企业资金实力相对雄厚,行业退出成本高、产能过剩的局面短期内很难改变,不利于市场恢复。

3 养殖周期性确定短期内行情不能快速反弹

畜牧业养殖,尤其是猪、鸡的养殖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性,尽管周期的长短不是绝对的准确,但大体遵循这个规律,即低谷期、过渡期、高峰期、调整期,也就是亏损期、保本微利期、盈利期、微利保本期,整个行情变动规律短则3年、长则4年一个轮回。回顾近年家禽业行情规律分析,2011年是高峰期,2012年进入调整期,2013年进入低谷期,2014年应该是低谷期向高峰期的过渡期,2014年还应有一段低谷的过程(每一期都不排除传统消费旺季的阶段性价格上涨)。当然这只是行情的基本变动规律,如果没有疫情影响应该遵循这个规律。

综上所述,如果近期没有新的疫情发生,行业媒体能够正确宣传引导,消费者能够科学认识,禽产品市场可望在第二季度逐渐恢复,全面恢复可能要到下半年,但种鸡场尤其是祖代鸡场的恢复需要更长的时间。一般亏损期越长、亏损越多,预示着未来的盈利期越长、盈利越多。

(编辑:韩斌)

S813.22

:B

:1672-9692(2014)02-0059-01

2014-02-07

宋丽萍(1964-),女,高级畜牧师,科长,主要从事畜牧技术推广工作。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