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北票市畜牧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实施效果及建议

时间:2024-07-28

盖长青,马占峰

(1.辽宁省北票市畜牧技术推广站,辽宁 北票 122100;2.辽宁省朝阳市畜牧技术推广站,辽宁 朝阳 121000)

北票市畜牧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实施效果及建议

盖长青1,马占峰2

(1.辽宁省北票市畜牧技术推广站,辽宁 北票 122100;2.辽宁省朝阳市畜牧技术推广站,辽宁 朝阳 121000)

深化基层畜牧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旨在提升基层畜牧技术推广体系公共服务能力。北票市畜牧技术推广站通过一系列措施,建立健全新型基层畜牧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基层畜牧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推进了体制机制创新,完善了工作机制,夯实了人才基础,提高了服务效能。通过两年的实践证明,基层畜牧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实施,有效解决了畜牧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最后一公里”问题。

畜牧;推广体系;改革;建设;效果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进一步深化畜牧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不断提升基层畜牧技术推广体系公共服务能力,2012年起北票市开始实施“基层畜牧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工程”。北票市畜牧技术推广站紧紧围绕适应现代畜牧业发展、满足生产经营者科技需求,通过明确职能、理顺体制、优化布局、强化队伍、充实一线、创新机制等一系列措施,建立健全运行高效、服务到位、支撑有力、农民满意的基层畜牧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大力提升公共服务能力。通过项目实施,取得明显效果,初步实现了基层畜牧技术推广体系建立健全,畜牧技术推广服务到位、高效,辐射带动效应明显,农民养殖效益大幅提高,畜牧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局面。完善了以“专家定点联系到县、畜牧技术人员包村联户”为主要形式的工作机制和“畜牧兽医专家—畜牧技术指导员—农民技术员—养殖基地—养殖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的技术服务模式,有效解决了畜牧技术专家与养殖户“最后一公里”的距离,为基层畜牧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1 取得的主要成效

1.1 项目建设促进了新型基层畜牧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立健全,推进了基层畜牧技术推广体系体制机制创新 项目建设完善了乡镇畜牧技术推广机构管理体制,明确了县级畜牧技术推广部门的管理和指导责任,创新了推广方式方法,实现了基层畜牧技术推广体系的规范化管理。形成了以“专家定点联系到县、畜牧技术人员包村联户”为主要形式的工作机制和“畜牧兽医专家—畜牧技术指导员—农民技术员—养殖基地—养殖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的技术服务模式,适应了现代畜牧业的发展要求。主要参加单位有市畜牧技术推广站、市草原工作站、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城区所和29个乡镇畜牧技术推广站。项目覆盖北票市29个乡镇的164个行政村,辐射带动全市所有的256个行政村。

1.2 项目建设改善了畜牧技术推广队伍结构,夯实了基层畜牧技术推广人才基础项目建设改变了过去只有畜牧技术推广部门从事推广工作的局面,逐渐形成专家、技术人员、养殖专业户人人参与、大家受益的良好局面。项目建设强化了对农民技术员的技术能力培训,充分发挥了养殖基地的典型示范引导作用,突出了科技示范户的辐射带动作用。通过制定科学的培训计划,强化对现有技术人员的岗位教育和知识更新培训,根据不同需求,采取异地研修、集中办班和基地现场实训等方式,分层分类分批开展培训,夯实了基层畜牧技术推广人才基础。两年来共培训农民技术员600人次;实际现场指导培训12次,培训科技示范户820人次;举办各类集中培训班212次,累计培训9 000余人次,发放学习资料9 000余份,养殖技术明白纸9 000张;推广新品种、新技术10多项。

1.3 项目建设提高了基层畜牧技术推广体系服务效能,提升了推广服务水平 项目建设以服务当地主导产业、解决畜牧业生产关键问题为导向,规范服务行为,切实提升畜牧技术推广服务水平,全面推进畜牧科技服务进村入户,使农民真正得实惠。项目建设两年来共聘请畜牧兽医养殖专家15名,择优录用工作能力强、经验丰富的畜牧兽医技术指导员94人次,每名技术指导员包2个行政村、10个科技示范户。两年共培训农民技术员600人次,建设健康养殖基地4个,遴选畜牧养殖科技示范户820户,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周边农户8 200户,科技示范户户均增收30 000元,全市畜牧业产值增收5亿元以上。经过两年的努力工作,通过遴选人员、开展培训、建立方案、改革制度、调研对接、入户服务等环节,切实增强了基层畜牧技术推广队伍的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通过两年的实践证明,基层畜牧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实施,解决了畜牧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最后一公里”问题,真正实现了技术人员与养殖户面对面零距离,真正做到了坐在养殖户的炕头上交流技术、指导生产。实现了专家和技术指导员讲给养户听、做给养户看、帮助养户干、带领养户赚的良好局面。

2 主要经验措施

2.1 加强组织领导、强化队伍建设一是为确保基层畜牧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顺利实施,项目建设开始即成立了以主管农业的副市长为组长,畜牧、财政部门主要领导为副组长,各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项目领导小组,项目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项目的具体工作。按照强化公益性职能、放活经营性服务的要求,加大基层畜牧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力度,合理布局畜牧技术推广力量,有效发挥畜牧技术推广主导和带动作用,确保基层畜牧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项目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二是开展“三定一保”强化队伍建设。将29个乡镇畜牧技术推广站、市畜牧技术推广站、市草原工作站纳入事业编制,技术人员全部配齐上岗到位,工资纳入财政预算。现共有142名专业技术人员工作在畜牧技术推广工作岗位上,还聘用了村级防疫员300人。为乡镇畜牧技术推广站解决了办公场所,配置工作用车、计算机、数码相机等现代化办公设备、器材475台(套)。为村解决了动物防疫工作室,配备了冰箱、连续注射器、消毒锅、档案柜、办公桌椅等防疫所需的设施设备。用转移支付资金解决村防疫员的防疫报酬,从开始的1 500元增加到现在的5 000元。专家、指导员实行聘任制,通过遴选、考试、考核并签订责任状。

2.2 确定产业重点,完善运行机制北票市畜牧业主导产业是“三禽”和生猪,“三禽”以肉鸡和蛋鸡为主,草食家畜以肉牛为主。为适应全市畜牧业的发展规划,依据畜牧产业发展实际,针对畜牧技术应用的薄弱环节,项目建设遴选肉鸡、蛋鸡、生猪、肉牛4个主导产业,主推肉鸡健康养殖、提高蛋鸡养殖效益、生猪健康养殖、中高档肉牛生产4项综合配套技术,全力为主导产业发展服务。并建立健全了畜牧推广技术人员聘用制度、实行了推广责任制度、建立了农技人员培训制度,农技推广考评制度,多元畜牧技术推广制度,使广大畜牧技术推广工作人员责任意识、工作能力和技术水平有了显著提高。领导组织,专家团,各项制度,分布图全部上墙。

2.3 加强基地建设,开展业务培训建立畜牧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目的是打造承接上游科研和辐射下游技术推广的平台。根据高标准、高规格、可持续的原则,遴选生猪、肉鸡、蛋鸡、肉牛养殖场作为项目示范基地,遴选15名畜牧兽医专家指导基地建设。基地开展新的科学技术引进、试验、示范,取得第一手资料,对科技示范户及广大养殖户展开培训、观摩、推广。按照农业部、省畜牧局、省财政厅《辽宁省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实施方案》要求,请知名的畜牧兽医专家有针对性地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选择具有中级以上职称、有农村实际工作经验、工作责任心强的技术人员作为教员培训对象,深入到乡镇、村、屯进行培训。全市畜牧技术推广指导员集中培训4次240多人次,将其作为进村入户骨干人员;乡镇实行集中培训和分散到村到户培训相结合的办法,共举办培训班212次,先后培训9 000余人次。聘请畜牧兽医专家授课,深受广大养殖户欢迎,每次讲课都达到学员爆满。养殖户踊跃提问,专家认真解答。收到满意效果。照片存档,刻制了光盘入档案。电视讲座8次,广播讲座12次,科技110下乡指导16次。

2.4 培育科技示范,加大宣传力度围绕主导产业,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和自愿的原则,遴选培育一批具有一定文化程度、养殖水平较高、乐于助人的养殖场户作为科技示范场户。在29个乡镇选择164个行政村、指导生猪养殖科技示范户820户,辐射带动周边养殖户8 200户,全市82名项目服务技术指导员分别进村进入科技示范户进行分类指导服务。科技示范户通过畜牧技术指导员指导,使养殖技术明显提升,疫病防控意识明显加强,饲养环境明显改善,养殖效益明显提高。科技示范户通过畜牧兽医技术指导员现场指导,从场址选择、布局、设施、设备、品种选择、饲料选择、饲料配合、饲养管理、疫病防控,到产后销售解决遇到的难题,养殖收入提高了22%以上。通过技术指导科技示范户扩大养殖规模,科技示范户周边影响力加强,不断有科技示范户周边群众来站咨询,踊跃报名加入科技示范户。充分利用现代宣传工具,加大宣传畜牧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目的、意义和项目落实情况,利用广播播送、电视台节目播放、报刊杂志刊登畜牧技术推广工作。

2.5 实行多元对接,建立网络书屋利用当地优势,应用新技术新产品,与辽宁省畜牧科学院合作,达成双向技术服务协议推广新产品,为畜牧科学院提供培训场地,召集养殖户,发挥科研院所作用。与和美华饲料有限公司合作,与营养博士签署合同,进行讲学,推广优质饲料。进一步加强科技指导力度,开通了农业科技网络书屋,全市畜牧科技专家、技术指导员,科技示范户502人都有了自己的网络书屋,科技更新更快、更好。

3 存在问题

3.1 基层技术员专业素质不高,畜牧兽医技术指导要有专门的、熟练的技术人员才能达到预期效果,养殖户提出的疑难问题才能解决。

3.2 市站没有试验基地、试验设备供基层技术员实地试验学习。

3.3 畜牧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应该做到常态化,常年抓,不应有时间限制,养殖业不像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养殖生产是常年的。

4 对策建议

4.1 加大技术指导员的培训力度聘请畜牧兽医专家有针对性定期培训技术指导员,畜牧兽医专家定期带领畜牧技术指导员进村入户,用实例讲解让基层畜牧技术指导员亲身体验,使畜牧技术指导员技术服务水平普遍提高。

4.2 建设高水平的试验示范、养殖培训基地加大专项资金扶持力度,在市或县一级建立试验示范基地,重点用来推广新技术、新产品,确定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方向,建立养殖培训基地提高养殖业的生产水平。

4.3 树立典型,以点带面,发挥科技示范的辐射带动作用 科技示范基地、科技示范户的选择要具备文化水平高,善于钻研,乐于助人。既能干又能说还能带动周边农户的典型户。

4.4 县级推广站要建立长远计划落实畜牧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一是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努力形成符合本地实际的有利于畜牧业发展的技术和生产模式;二是以项目实施为契机,进一步推进畜牧技术推广事业发展,打造一支行业需要、农民欢迎的推广服务体系和人才队伍;三是落实责任,加强项目管理,把握项目建设关键环节,通过建设推广责任制,强化绩效考核,保证项目建设顺利实施,取得实效。

(编辑:郭雪峰)

要闻

农业部副部长于康震:理清发展思路 强化职能定位 抓好内部建设 为畜牧兽医事业做出贡献

8月25日,农业部副部长于康震赴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调研。于康震强调,疫控中心要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强化职能定位,抓好内部建设,在深化改革中谋划中心发展,为我国畜牧兽医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于康震实地了解了疫控中心大兴项目建设使用情况,仔细听取了疫控中心情况汇报,并以“在深化改革中发挥疫控中心作用”为主题,与疫控中心领导班子成员、处室主要负责同志和部分专家进行座谈。于康震充分肯定了疫控中心内部建设和履职情况。他指出,疫控中心成立以来,认真履职尽责,在历次重大动物疫病防控、重大自然灾害救灾防疫和重大突发事件应对中,在动物卫生监督、屠宰行业监管、兽医体系能力建设和兽医科技研发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突出成绩。特别是近年来,疫控中心不断加强内部建设,培养了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人才队伍,基础建设和设备条件明显改善,内部管理制度更加完善,作风建设进一步强化。

于康震强调,疫控中心作为我国兽医“国家队”重要一员,要进一步抓好条件完善,逐渐完善基础设施、设备建设;要进一步强化职能定位,理顺关系,理清疫控中心和部兽医局、部系统各兄弟单位、各科研院所和地方疫控监督机构的关系;要进一步抓好能力提升,发挥中心职能优势,加强技术支撑和决策支撑能力建设;要进一步抓好人才培养,加强科学研究、兽医智库和疫病防控队伍建设;要进一步抓好领导班子建设,增强内部凝聚力和向心力,抓住改革机遇,谋划中心长远发展。

于康震要求,疫控中心要围绕中心重要职能,加强理论基础研究,创新工作思路,调整工作方式,转变工作作风,继续强化动物疫病防控指导、动物卫生监督管理、畜禽屠宰监管和兽医体系能力建设,稳步推进兽医行业信息化建设和规模场动物疫病净化等各项工作,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和行业指导能力。(摘自中国畜牧兽医信息网)

研究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及生猪屠宰行业管理工作

9月9日,农业部部长韩长赋主持召开部常务会议,听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和生猪屠宰体系建设等情况汇报,研究部署相关工作。会议强调,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是发展现代农业、转变政府职能的一项重大而艰巨的任务,必须抓紧、抓好、抓实;生猪屠宰监管正处在工作交接时期,要敢于负责、敢于担当,尽快理顺职能,提升能力,加强监管。

会议指出,近几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取得明显进展,为保障人民群众消费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农产品质量安全总体稳定向好,但问题和风险仍然存在,必须持续切实加强监管。一要落实监管责任。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纳入地方政府绩效考核范围,解决基层机构、人员、经费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理清关系,明确分工,推动形成“一盘棋”、各有侧重的工作格局,把质量安全和产业转型升级结合起来,推动形成合力,努力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二要加快监管能力建设。加大基层特岗计划的扶持力度,加强培训,解决基层没人干事、没能力干事的问题。三要抓好监管示范县创建活动。通过示范县创建活动,打造一批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定可靠的先进县,总结行之有效的监管制度和机制,不断增强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

会议强调,生猪屠宰监管职责调整是国务院深化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的一个重要方面和重要任务。当前正值生猪屠宰监管职责调整过渡阶段,工作千头万绪,各地进展不一,要明确重点,点面结合,统筹推进。一要抓督导落实,确保不出问题。重点督导屠宰监管职责未交接的省份,同时做好市、县两级职责调整的指导。抓好生猪定点屠宰资格审核清理、行业准入、监督执法、综合治理、统计监测、专项整治等工作的落实,确保不发生重大畜禽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二要抓法规修订,坚持依法行政。加强沟通协调,加快修订《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完善相关技术标准,提高屠宰管理法制化、科学化、规范化水平。三要抓规划引领,促产业转型升级。统筹生猪生产与屠宰加工,通过研究和制定生猪产业化发展规划,破解发展难题。四要抓机构队伍,强化能力建设。积极争取相关配套政策,解决编制、经费、着装、执法条件等方面的突出问题,提高监督执法能力和水平。五要抓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抓好各项工作的研究部署和推动落实,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按分工做好各自工作。深入调查研究,加强政策创设,研究提出促进屠宰行业整合升级的政策措施。(摘自农民日报2014年09月10日01版)

述评

饲料行业进入微利时代 竞争激烈成本攀升

随着我国饲料行业的稳步发展,呈现出产品结构快速调整、集中度不断提升的特点。同时,在面对巨大市场空间的同时,相关企业的竞争日益激烈,正慢慢走入微利时代。

饲料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中一个举足轻重的基础产业,成为衡量现代农牧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虽然我国饲料业起步晚,但是发展速度快,在促进养殖业和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尚普咨询行业分析师指出:随着我国饲料行业的稳步发展,呈现出产品结构快速调整,集中度不断提升的特点。同时,在面对巨大市场空间的同时,相关企业的竞争日益激烈,正慢慢走入微利时代。

我国饲料行业产品结构快速调整。随着畜禽养殖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加速发展,饲料原料供应约束趋紧、市场波动频繁加剧,配合饲料将成为我国饲料工业的主要增长点。近几年来,配合饲料在市场中所占的比重逐年提升,浓缩饲料和添加剂预混合饲料所占比重则连年下降。同时,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当前,我国饲料产业已形成了以沿海区域为主要走向,以华南和华北为中心区域的饲料产业带,有6个产量千万吨以上的省份集中在华南、华北两个中心区域。

此外,饲料企业面临着全新的市场形势,随着更多国际大型饲料企业集团进入中国,竞争会更加趋于白热化。饲料原料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加剧,给饲料企业的经营带来巨大的成本压力,饲料产品当中的蛋白密增度越来越高,饲料原料能量原料成本不断攀升,但利润则不断下降。相关数据显示,猪饲料利润一般在每吨120~150元左右,家禽饲料利润更低,一般一吨在100元左右。由于竞争激烈,势必带来单位利润的下降,因此饲料行业已进入微利时代。

《2014-2018年中国肉禽饲料行业分析及市场发展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我国饲料行业正处于成熟阶段的调整期,产品结构快速调整,集中度不断提升,同时正在步入微利时代。饲料业由当初单一的质量竞争、价格竞争到技术、人才、服务、成本等综合实力的竞争。(摘自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

时讯

农业部副部长于康震在吉林、黑龙江调研时要求扎实做好秋季动物防疫和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工作

9月23~27日,农业部副部长于康震在吉林、黑龙江调研时强调,当前正值肉食品消费旺季、动物疫病易发期,各级畜牧兽医部门要高度重视生猪屠宰行业监督管理,巩固和扩大兽医管理体制改革成果,扎实做好秋季动物防疫和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工作,努力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病和重大畜禽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于康震考察了两省的大中型畜禽屠宰场、乡镇小型生猪屠宰点、乡镇畜牧兽医站和吉林市永吉无规定动物疫病区,与基层兽医人员、屠宰企业负责人、屠宰场官方兽医、肉品品质检验人员座谈交流。他强调,生猪屠宰监管职责调整仍处于过渡阶段,工作千头万绪,地方各级畜牧兽医和屠宰监管部门要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加强部门间配合,积极推进生猪屠宰监管职责调整,真正做到理顺职能、提升能力、无缝衔接。当前要重点抓好生猪屠宰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活动,严厉打击私屠滥宰等违法犯罪行为,确保人民群众肉食品消费安全。

于康震指出,我国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取得显著成效,但兽医管理体制不顺、机制不畅的问题仍较为突出。要按照“稳、重、强”的总体要求,稳定现有兽医工作体系格局,重点推进畜牧兽医综合执法,强化兽医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深化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理顺体制、完善机制、提升能力。

于康震强调,当前正处于秋季动物防疫关键期,地方各级畜牧兽医部门要按照农业部的统一部署,扎扎实实推进秋季动物防疫工作,高质量地落实各项防疫措施。要强化检疫监督执法,严格活畜禽移动控制。要健全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机制,严防随意丢弃病害动物,杜绝病害动物进屠宰场、上餐桌。(摘自中国农业信息网)

农业部、保监会联合部署发展畜牧业保险 推进现代畜牧业建设

据保监会消息,8月28日,农业部和保监会在四川成都联合召开保险支持畜牧业发展经验交流会,农业部副部长于康震和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参加会议并就大力发展畜牧业保险,支持现代畜牧业建设作了讲话。据了解,这是国家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和保险监管部门首次联合召开会议,共同研究部署畜牧业保险工作。

于康震指出,要充分发挥财政的支持和引导作用,稳步扩大政策性畜牧业保险范围,满足日益增长的畜牧业保险需求。要加强与保险监管部门和经营机构合作,建立健全分工合理的畜牧业保险运行管理机制,全面提升畜牧业保险发展水平,为现代畜牧业建设保驾护航。

陈文辉指出,畜牧业保险已覆盖全国所有省份,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畜牧业保险市场,畜牧业保险功能作用日益发挥,成为畜牧业发展的稳定器和助推器,也成为贯彻落实国家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重要手段。陈文辉强调,要充分认识现代保险业的使命要求,准确把握畜牧业保险发展面临的历史机遇,以贯彻落实《农业保险条例》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为核心,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完善工作机制,发挥政策合力,提升服务能力,扩大保险覆盖面。(摘自国际畜牧网)

国务院:兽药生产和经营许可证将进行后置审批

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取消和调整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的决定》,再次取消和下放45项行政审批事项,取消11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将31项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改为后置审批。另建议取消和下放7项依据有关法律设立的行政审批事项,将5项依据有关法律设立的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改为后置审批,国务院将依照法定程序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修订相关法律规定。其中,涉及两项有关农业部兽药生产许可证和兽药经营许可证核发的管理方式转变。

据了解,本次由工商登记前置审批改为后置审批的事项主要集中在生产经营服务领域,如“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服务机构资格认定”、“设立内资演出经纪机构审批”等,其中涉农生产经营领域的,包括兽药生产许可证核发、拖拉机驾驶培训学校、驾驶培训班资格认定、兽药经营许可证核发、农业机械维修技术合格证书核发等。

分析指出,上述变化是为落实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要求,这些事项改为后置审批,有利于推进创业投资便利化,释放就业创业创新活力,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市场活力。(摘自中国畜牧兽医信息网)

农业部副部长于康震在全国兽药骨干企业座谈会上强调重视兽药安全促进行业发展

近日,全国兽药骨干企业座谈会在山东青岛举行。农业部副部长于康震在会上强调,兽药质量安全事关养殖业健康发展,事关畜产品质量安全,企业要树立正确发展理念,不断提高兽药质量安全水平,带动兽药行业健康发展。

于康震指出,兽药骨干企业是兽药企业的排头兵,要牢牢树立依法生产经营的理念,讲诚信、讲自律,做行业守法经营的典范。要按照“谁生产,谁负责”的原则,切实落实好主体责任。强化企业质量意识,把企业质量管理水平与产品质量水平都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强化创新意识,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推进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强化诚信意识,自觉遵守法定市场秩序,严格执行规范标准。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倡导在产品生产、销售、使用等环节强化社会责任管理,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回报社会、支持公益、救助贫困。

于康震强调,要创新管理制度,确保兽药行业的健康发展。要加快推进兽药法律法规的制修订工作,进一步健全完善兽药监管制度。要深入开展突出问题的治理,以实施兽药违法行为从重处罚公告为契机,强化兽药监管执法,始终保持高压态势。要推进诚信体系建设,建立黑名单制度。加快推进兽药追溯体系的信息化建设,尽快将兽药生产企业和产品纳入兽药追溯系统,有针对性地加强监管。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力量的作用,努力形成兽药监管部门、质量监察机构、产销企业和终端用户多方联动的社会齐抓共管打假格局。(摘自中国畜牧兽医报2014年9月7日01版)

农业部副部长于康震在新疆调研时强调推进草原牧区可持续发展

近日,农业部副部长于康震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就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落实及草原畜牧业转型发展情况开展调研。他强调,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是中央促进牧区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举措,各地要坚持“生产、生态有机结合,生态优先”的基本方针,牢固树立“保护生态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进一步建立完善草原保护建设长效机制,积极推进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促进牧区可持续发展,实现“草原更绿,牧业更强,牧民更富”。

于康震先后到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阿勒泰市、福海县和昌吉州玛纳斯县、呼图壁县进行了调研。他十分重视草原补奖政策落实情况,在布尔津县禁牧水源涵养区仔细听取了水源涵养区生态改善的情况,查看了草原禁牧的落实情况。

于康震十分关心新疆牛羊肉生产和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情况,在调研中先后参观了阿勒泰地区的尚仁牧民养殖专业合作社、旺源驼奶实业有限公司和昌吉州的萨福克羊良种扩繁场、呼图壁种牛场等养殖场户和龙头企业,实地参观了肉牛肉羊养殖、良种繁育及畜产品加工等。他强调,当前草原畜牧业的一项重点任务就是大力发展牛羊肉生产,尽快突破母畜扩繁瓶颈的制约。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是产业发展方向,它的发展壮大离不开新型经营主体和龙头企业的引领带动,离不开先进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离不开整个产业链条的延伸,要多措并举,着力推动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兴牧富民。

于康震强调,要把牧民定居和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型结合起来,确保牧民“定得下、稳得住,过得好”,必须严格保护草原,加强人工饲草基地建设,突破饲草不足瓶颈,为草原畜牧业发展和草原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可靠支撑。(摘自中国畜牧兽医报2014年9月14日01版)

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指出深入推进一村一品 加快实现强村富民

9月22日,农业部在广西南宁举办了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授牌和村企对接活动。活动围绕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意见》,向第四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颁发了证书,举行了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和龙头企业对接仪式。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要求,深入推进一村一品,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加快实现强村富民。

近年来我国一村一品得到快速发展。截至2013年底,全国各类一村一品专业村达到5.4万个,从业农户1 750万户,专业村农民人均纯收入10 233元,高出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15%。陈晓华指出,发展一村一品已成为促进各地农民增收,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开展扶贫开发、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必然选择。他强调,中央一直高度重视发展一村一品,多个中央1号文件都强调要大力推进一村一品发展。2012年出台的国务院10号文件也明确要求“深入实施一村一品强村富民工程,支持一村一品专业示范村镇建设,为龙头企业提供优质、专用原料”。农业部按照中央要求,坚持将发展一村一品作为建设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来抓。今年,农业部认定了第四批324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这些村镇主导产业突出、产品品质优良、区域特色鲜明、带动农民增收效果显著,是全国一村一品专业村镇中的典型代表。

陈晓华指出,龙头企业是发展一村一品的重要带动力量,龙头企业如何联农民、带农业、富农村,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是很好的途径。希望以这次活动为重要契机,引导各地将一村一品专业村镇作为龙头企业原料生产基地,带动专业村镇产品销售和品牌建设,拓宽一村一品名优产品市场空间,提升一村一品产品知名度,促进一村一品健康快速发展,为实现农民收入倍增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摘自中国农业信息网)

我国畜禽饲料资源数据库建设启动

近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主持承担的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重点项目“我国主要畜禽饲料资源及其矿物元素含量与分布调查”在京正式启动。

畜牧业是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饲料是畜牧业生产赖以发展的物质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饲料工业快速发展,已成为世界第一大饲料生产国,但饲料资源短缺、产地与养殖企业布局不合理、矿物元素添加剂使用缺乏科学依据和养殖业排泄物污染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饲料工业的稳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而饲料资源的基本数据信息缺乏是造成这些问题的重要原因。因此,组织专家对全国畜禽饲料资源及其矿物元素的含量与分布规律进行系统、专门的调研,建立相关基础数据库及其共享信息平台,显得非常必要和紧迫。

据悉,未来5年牧医所将联合17家全国饲料与矿物元素营养研究领域的优势单位,针对约占整个畜禽饲料98%以上的猪、鸡、牛、羊和鸭的饲料资源及其矿物元素含量与分布进行调查,并将数据分析汇总,建立实用性强、具有明显区域性特征的数据库和信息共享平台。(摘自博亚和讯)

全国首家畜牧业电子商务平台开通

近日,“2014中国(郑州)畜牧业信息化与投融资创新论坛”在郑州举行,全国首家畜牧业电子商务及综合服务平台—河南神州牧易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向来自全省300多家畜牧企业展示了现代畜牧业电子商务和投融资的综合服务功能。

今年5月份河南省畜牧业投资担保股份有限公司成立,目前已经为全省123家畜牧企业提供了融资服务,担保贷款额度5.8亿元。该公司还打造了全国首家畜牧业电子商务平台——河南省神州牧易电子商。该平台除了为畜牧业产品及服务提供购销平台外,还将利用现代物联网技术,让活畜禽资产的流通过程全程可控、可视、可查,并建立完善网络监管系统和企业诚信守法体系,实现畜牧兽医执法网上监督,避免假冒伪劣产品和欺骗行为。(摘自中国畜牧网)

科技

世界上最大的特种经济动物基因库建成

日前,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杨福合研究员主持完成的“国家特种经济动物遗传资源库建设与创新利用”项目荣获中国农科院科技成果一等奖。该项目建成了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特种经济动物基因库,系统解决了当前我国特种经济动物遗传资源所面临的问题,填补了国内外相关技术领域的空白,促进了特种经济动物产业的健康发展。

该研究历时36年,针对我国特种经济动物遗传资源保存分散、规模小,易丢失;保存和整理不规范、缺少系统全面的评价体系;数字化管理水平较低;网络系统不健全、信息不畅通;共享机制不完善,资源共享和创新利用率低等问题,系统开展了我国特种经济动物遗传资源的收集保存,整合整理,创新利用及数据实物共享等方面大量的研究工作,为我国资源保存利用提供基础支撑。

该项目在国内外首次对我国特种经济动物种质资源进行整理,整合了我国农业、林业、教学科研等3大领域特种经济动物种质资源,涵盖鹿类动物、毛皮动物、特禽及其它特种经济动物种质资源509个品种(类型)等,保存在69家特种经济动物资源单位的保存场、专业实验室等;建成了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特种经济动物基因库。首次建立了特种经济动物评价体系,保证进入共享平台的特种经济动物资源的多样性和准确性。对水貂、梅花鹿、马鹿和兔资源优异基因进行了评价。制定了特种经济动物资源共性描述规范、个性描述规范、技术规程、活体异地保存技术规范和数据标准和数据控制规范等,形成特种经济动物种质资源标准化体系;首次建立了完善的特种经济动物种质资源数据库和信息检索系统,通过中国特种经济动物种质资源网(www.spanimal.cn)进行检索,实现全方位信息共享。(摘自农科院网站)

BeiPiao livestock technology promotion system reform and construction project results and recommendations

Gai Changqing1,Ma Zhanfeng2
(1.Beipiao City Animal Husbandry Technology Extension Station,Liaoning Beipiao 122100;2.Chaoyang City Animal Husbandry Technology Extension Station,Liaoning Chaoyang 121000)

In order to deepen the grassroots l ivestock technology promotion system reform and construction,we wil l t ry to enhance the grassroots l ivestock technology promotion system of public service capacity.Through a series of measures,Beipiao Livestock Technology Promotion Station has set up a sound new grassroots l ivestock extension service system.Grassroots Livestock Technology Extension System Reform and Const ruction promoted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improved the working mechanism,st rengthened the talent base and l i f ted the service ef f iciency.Through years of practice we have proved that grassroots l ivestock technology promotion system reform and const ruction project,ef fectively solve the"the one last mi le"problem of l ivestock extension service system.

Livestock;Extension system;Reform;Construction;Ef fect

2014年9月份辽宁省畜产品和饲料市场价格表 元/kg、元/只

F323.3

:A

:1672-9692(2014)10-0055-04

2014-08-20

盖长青(1961-),男,本科,高级畜牧师,主要从事畜牧技术推广工作。

农业部、财政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