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盐城市高危人群异尖线虫感染风险及影响因素分析

时间:2024-07-28

张学艳, 俞敏, 赵青青, 王颖, 孙伯超

异尖线虫(anisakissp)又称海兽胃线虫,属于蛔虫异尖科,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海洋鱼类和海洋哺乳动物中的寄生虫[1]。人类常因不良饮食习惯,如直接生食或食用未熟以及腌制加工不彻底的海鱼而罹患异尖线虫病。此病在临床上通常表现为恶心呕吐、过敏、剧烈腹痛及腹泻等急腹症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腹膜炎、肠穿孔等并发症,因其症状的非典型特征,常常被误诊为其他腹部急症。人体异尖线虫病呈世界性分布,自20世纪60年代荷兰学者报告首例异尖线虫感染病例以来[2],已有近30个国家和地区报告了人体感染病例[3]。中国于2013年报告了首例异尖线虫病病例[4],随着人民群众对海产品消费需求的提升,人群感染异尖线虫的风险也进一步加大。为了解盐城沿海地区异尖线虫感染高危人群知信行及血清流行病学等情况,进一步评估高危人群中异尖线虫的感染风险,于2018年5-11月,盐城市疾控中心特开展了异尖线虫感染高危人群血清学及知信行调查研究,以期为后续针对性的防治提供基础数据资料。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7年,江苏省开展了海鱼异尖线虫感染检测,该检测结果提示,江苏省沿海地区居民,尤其是长期从事海鱼捕捞、海鱼销售以及喜生食或半生食鲜活海鱼者等三类高危人群存在潜在异尖线虫感染风险。因此,选择盐城东台市沿海地区高危人群开展调查,高危人员纳入标准:年龄>18周岁;从事海洋捕捞、鲜活鱼类海产品销售、长期喜食鲜活海鱼及海产品(生食或半生食)的三类人员。

1.2 研究方法

1.2.1 问卷调查由经过培训并考核合格的专业人员对研究对象开展人口社会学基本情况、异尖线虫知晓及海产品食用行为习惯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基本信息(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等)、防治知识知晓情况(是否听说过异尖线虫病以及该病传染性、感染途径、主要症状、预防途径等)和行为习惯及态度(食用海鱼习惯、购买海鱼类别、常食海鱼品种及食用频次,是否会吃可能有寄生虫的未熟鱼肉,食用海鱼后是否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症状,是否发生全身过敏症状,砧板切生熟食品是否分开,接触海鱼后是否洗手等),共3大项23个小项。

1.2.2 血清学调查采集所有被调查高危人群血样外周静脉血,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异尖线虫特异性抗体IgG水平,异尖线虫III期幼虫可溶性抗原(SAA)的制备及ELISA检测[5]。

1.2.3 质量控制调查员均为经培训并考核合格的盐城市疾控中心专业人员,现场访谈及调查完成后,由质控人员对问卷进行仔细审核并签字,确保信息真实、完整和有效。所有血液样本的血清学检测均由江苏省血防所开展,确保检测结果准确无误。

1.3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24份,最终回收有效问卷224份,回收率100%。经调查,研究对象中男性111人(49.55%),女性113人(50.45%),性别比约上为1∶1;年龄中位数为51(42~56)岁;民族均为汉族;文化程度上,小学及以下65人(29.02%)、初中111人(49.55%)、高中及以上48人(21.43%);职业方面,海洋渔业捕捞71人(31.70%)、海产品销售93(41.52%)、其他60人(26.79%)。

2.2 知识知晓及行为习惯调查

在异尖线虫知晓情况上,仅有5名(2.23%)调查对象表示听说过异尖线虫。海产品食用行为习惯上,127名(56.70%)调查对象表示吃海产品习惯“熟食”;而97名(43.30%)被调查对象表示习惯“生食或半生食、甚至腌制食用等”。在食用海鱼种类上,对于常见的小黄鱼、带鱼、鱿鱼等海产品,经常食用“1种或以下”的有106人(47.32%);“2~3种”的有67人(29.91%);“4种及以上”的有51人(22.77%)。食用海产品频次上,124人(55.36%)表示日常食用海产品“1周2次或更多”;100人(44.64%)表示“1周1次或更少”。只有17.41%的调查对象(39人)表示家中砧板会“生熟分开”。见表1。

表1 224名被调查对象的异尖线虫知识知晓及行为习惯状况 单位:例(构成比/%)

2.3 人群异尖线虫特异性IgG血清学检测

经检测,224例研究对象中,异尖线虫特异性IgG阳性者有21人(9.38%)。其中男性6例,女性15例;40岁以下、40~<50岁以及60岁以上年龄组均为4例,50~60岁年龄组9例;小学及以下人群10例,初中人群9例,高中及以上人群2例;海洋渔业捕捞、海产品销售以及其他职业人群都有7例阳性,其他不同海产品食用行为和习惯人群的IgG阳性情况详见表2。单因素卡方分析结果显示,除文化程度外,不同人群异尖线虫特异性IgG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24名不同人群异尖线虫特异性IgG阳性率比较

2.4 IgG检测阳性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有研究认为,通过事先筛选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再纳入多因素模型进行分析的方法可能会导致多达1/3有效结果的缺失[6]。因此,为充分挖掘影响因素,本研究将所有变量纳入为因变量,采用逐步Logistic回归法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和文化程度是影响人群异尖线虫特异性IgG检测阳性的独立因素。控制其他因素后,40~<50岁、50~60岁、60岁以上三个年龄组相对40岁以下年龄组人群异尖线虫特异性IgG检测阳性的OR值分别为0.113,0.262和0.179;初中人群和高中/中专/技校及以上人群相对于小学及以下人群异尖线虫特异性IgG检测阳性的OR值分别为0.276和0.256。见表3。

表3 224名被调查对象异尖线虫特异性IgG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异尖线虫作为一种常见的海洋动物寄生虫,不仅分布广泛,造成海洋经济损失,而且对食用海鱼的人群构成潜在的健康风险。日本每年感染异尖线虫病的人数多达2 000~3 000人次[7],而全世界已报道的异尖线虫感染人数则超过了31 000人[8],我国于2013年报道了首例临床异尖线虫病个案[4]。我国作为濒海大国,沿海地区海鱼消费人群基数大,加上海鱼的异尖线虫感染率较高,因此人群感染并患上异尖线虫病的风险不容小觑。然而目前我国罕有临床异尖线虫病例报道,这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一是该病的临床症状不典型,以急腹症为主,易与其他肠道疾病混淆;二是该病临床诊断标准以纤维内窥镜在胃内发现虫体为主[9],而肠道及组织器官内的非典型异尖线虫病的诊断仍有较大困难[10]。近年来,通过检测血清中的IgG抗体的ELISA免疫诊断法已成为异尖线虫病诊断的必要方法[10]。本研究即采用此方法,并成功发现21例IgG阳性人员。

为充分调查影响人群感染异尖线虫的潜在因素,本研究对调查对象关于异尖线虫以及食用海产品的知识知晓及行为习惯进行了问卷调查及分析。结果发现,三类人群异尖线虫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普遍较低,仍有部分调查对象存在生食或半生食、甚至腌制食用等行为,且砧板切生熟食品不分的比例较高,这些都是异尖线虫感染的高危因素[2]。虽然食用海鱼后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者所占比例较低,但不健康饮食和行为习惯会增加沿海地区人群感染异尖线虫的潜在危险。

人群血清学检测结果显示,人群血清异尖线虫特异性IgG阳性率为9.38%。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年龄和文化程度是人群异尖线虫特异性IgG检测阳性的保护因素,年龄越大、文化程度越高,则人群异尖线虫特异性IgG阳性的风险越低。由于国内同类研究较少,因此推测年龄起保护作用的可能原因与老年人对于海产品食用少、频率低;一般多以熟食,不易接受生食海鱼的行为习惯等有关。而高文化程度人群则更加注重食品安全和饮食健康。

综上所述,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三类高危人群异尖线虫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普遍较低,仍有部分调查对象存在生食或半生食、甚至腌制食用等行为,且砧板切生熟食品不分的比例较高。年龄和文化程度是人群异尖线虫特异性IgG检测阳性的保护因素,年龄越大、文化程度越高,则人群异尖线虫特异性IgG阳性的风险越低。较为遗憾的是,本研究并未发现生食海产品等高危行为习惯与人群异尖线虫特异性IgG阳性间的统计学关联,推测可能的原因在于人群样本量较小。下一阶段,研究将进一步扩大人群样本,丰富调查因素,以期有更多的发现。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