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自然资源管理知识更新及能力提升课程体系构建——以湖南省为例

时间:2024-07-28

罗碧华,陈建军,王阳军

(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现代经贸学院,湖南 长沙 410151)

新一轮机构改革中,湖南省各市县以原隶属国土资源部门为基础,分别组建了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自然资源局。自然资源部门的职能转变为“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与此同时,“放管服”改革推向纵深,自然资源相关审批、监管系统和数据的管理等发生了变化。市县自然资源部门公务人员亟须通过系统业务学习,把握新时代自然资源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

建设自然资源管理知识更新及能力提升工程,研发面向市县自然资源部门公务人员的自然资源管理知识结构体系和系统培训课程,加强对公务人员的业务能力教育培训,是对***总书记“各级领导干部要加快知识更新、加强实践锻炼,使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跟上时代节拍”的全面贯彻和具体落实,是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推进湖南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提高自然资源系统领导干部专业素质和领导才能的有效举措,自然资源管理知识更新与能力提升、课程体系的开发和构建研究势在必行。

1 国内外发展现状与趋势

1.1 国内公务人员教育体系现状

《公务员法》实施后,党中央和国家人事部门陆续出台贯彻落实培训工作的政策规定,主要是《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和《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公务人员教育基本上形成了完备的体系。

从管理体系上分为3个层次:

(1)组织部牵头抓总。组织部是公务人员教育培训的主管部门,起着牵头抓总的作用。

(2)垂直管理的部门负责本系统公务人员的教育培训。各部门负责各自所管辖下级部门的公务人员教育培训,重点是培训业务知识技能。有的单位还建立了本系统专业培训基地,形成符合自身实际的培训制度。

(3)本单位负责公务人员的教育培训。各单位通过多种形式,对单位公务人员开展教育培训。

从教育培训形式上,主要分为脱产培训、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网上培训、分散培训(包括讲座、论坛等)和在职自学等。

从教育内容上看,公务人员培训更加侧重于党性教育和理想信念的培训与学习,比较疏于与公务员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密切相关的业务能力培训。基于岗位工作实际的职业素养和能力培训研究不足,缺乏针对公务人员岗位工作任务的培训课程体系[1]。

1.2 国外公务人员教育体系特点

公务人员培训体制是现代西方国家公务人员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以下特点:

(1)实行分级分类原则。在公务人员的培训过程中,贯彻了根据任职阶段和职位予以详细的分类分级原则,与职位分类的结果相联系,从而使培训目标更明确,针对性更强。

(2)专业训练、管理训练和智能训练相结合。在安排培训内容时,一般做到理论和实际工作相结合,并以实际技能为主,重在能力训练。更加注重发展和开发公务人员的专门技能,强化已有的技能或培训新的技能,增强公务人员的任职能力和管理水平,充分挖掘潜在能力,使公务人员开拓自我,超越自身。如,美国联邦公务员人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联邦行政工作的环境,管理体系和管理程序的知识两个部分;法国国立行政学院培训的内容分为技术性培训、管理类培训、应用型知识培训和实习培训。

(3)“量体裁衣式”培训。国外一些国家要求政府尊重公务人员的发展意愿和需求,并制定专业发展规划,帮助公务人员更好地在岗位上发展自己。很多西方国家都很重视对公务人员培训进行需求分析,以真正了解其“是否需要培训”“哪方面需要培训”“需要什么样的培训”以及“何时需要培训”等。在此基础上还建立培训自我申报制度,鼓励自我开发制度。

1.3 自然资源管理知识更新及能力提升发展趋势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综合国力上升和各种力量较量更趋激烈。因此,公务人员面临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对素质能力要求达到了新的高度,这也是公务人员教育培训面对的新命题。就自然资源部门而言,职能职责发生了重大变化。机构改革后,自然资源部门的主要职责包括履行全民所有土地、矿产、森林、草原、湿地、水、海洋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和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职责,负责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评价、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自然资源资产有偿使用、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等工作。湖南省各市县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基本上以原国土资源部门和规划部门的人员为基础进行整合、调整,基于此,自然资源管理知识更新及能力提升更加强调务求实效、以能力提升为核心、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追求培训的目的性和功用性。

2 课程体系构建的内容

2.1 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

构建知识更新及能力提升的模块化课程体系[2]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涉及多方面的因素。为此,我们基于以下工作思路进行课程体系构建。

(1)构建以知识更新及能力提升为导向的模块化课程体系,以职业岗位需求为依据明确定位,为学员提供知识更新、能力提升、体验良好的学习机会,逐步实现从工作者到学习者再到工作者的角色转换。

(2)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注重培养学员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3],其中职业能力分解为基本能力、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

(3)坚持以职业素养为核心,推进全面素质提升,并贯穿于培训教育的全过程。

2.2 课程体系构建的目标

2.2.1 知识更新

培训教育以知识更新为导向、以岗位能力需要为目标。本项目组在市场调查的基础上,以自然资源行业和岗位需求为依据,以培养岗位需要的基本能力和专业能力、综合能力人才为基础,注重学员个性的发展,设置了自然资源行业的管理工作内容的10个专题。

2.2.2 能力本位

坚持“职业素养为基础,职业能力为本位”的原则,实现“知识更新、能力提升”的培养目标,依据职业岗位所要求必须具有的和需要形成优势的知识、技术、能力、素质、形象和证书等来设置专业课程。课程涵盖了业务模块、政治素养模块、人文素养模块、心理体能素养模块等内容。

2.3 课程体系设计的方法

2.3.1 当前课程开发的主要模式

课程开发基本模式可分为三种,即目标模式、过程模式和环境模式。由于培训教育的目标十分具体明确,因而一般均以目标模式为参考模式。当代世界比较成功的几种课程开发模式,基本上都是在能力本位思想指导下,从职业岗位分析入手,以目标分解为主要手段,建立教学模块,确立教学内容,协调模块间关系,经反复教学实践检验,最终形成与培养目标相一致的、可行有效的课程体系。

2.3.2 培训教育适应的课程开发方法

在学员培养和训练过程中,一般来说具有以下特征:

(1)“动手”与“动脑”结合。在“动手”与“动脑”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方面,学员们平时动脑的情形比较多,动手的情形比较少,通过动脑和动手的结合,培养和锻炼学员在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环境下具有分析、思辨、判断决策以及实施的能力。

(2)“管物”与“管人”结合。学员除了要进行一般的材料和设备等有形物品管理外,更多的是与“人”打交道。因此,沟通、协调、组织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3)“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结合。每个学员不管是在什么岗位上,其所处的环境都是千变万化的。即使是按照固定的管理流程、标准和程序实施管理过程,流程中的各个环节和管理点也会因环境和条件的变化而产生许多变量,这就需要管理人员具有随时适应环境,调整策略和方法的能力。

(4)“单体”与“协同”结合。从管理的组织原理看,绝大多数的管理项目不可能是“单体”作战,管理的层级组织注重的是协同效率。因此,要培训学员使其具备在组织环境和系统内的领导、指挥、合作、服从和交流的职业素质。

2.4 自然资源管理知识提升工程课程体系构建

2.4.1 构建“DNA”双螺旋人才培养模式

分析自然资源系统公务员岗位职责和职业能力,以公务人员基本能力和核心能力着手,构建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的“DNA双螺旋”人才培养模式。其中,职业素养提升形成职业素养链,知识与能力提升形成知识技能链;各素养模块和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综合技能等业务模块形成DNA的内核,双链交互支撑,形成“DNA双螺旋”的人才培养模式。

2.4.2 构建“三能力三递进”课程体系

基于对自然资源系统的深入调研,根据自然资源系统公务人员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和知识需求,以自然资源管理知识结构为基础,结合素养模块,构建横向上以市州职能职责和县市职能职责为主体,纵向上以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为主线,不断递进的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综合技能的“三能力三递进”的课程体系。

2.4.3 设置自然资源管理知识提升工程课程

项目组分析业务范围、完成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点分析,构建知识与技能模块,根据各知识与技能模块形成了学习领域(培训课程),如表1。

表1 学习领域(培训课程)Table 1 Business module

2.4.4 搭建课程数字资源平台

搭建共建共享课程数字资源平台[4],进一步扩大优质课程数字资源覆盖面,按照“三能力三递进”课程体系的设计,确定课程数字资源的框架和制作要求,建立20门及以上课程的线上教学平台资源。利用“线上教学课程数字资源平台”,构建集课程开发、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虚拟训练、行业标准和行业企业资源共享等于一体的数字资源中心,提供在线浏览、智能查询、资源推送、教学组课、在线组卷和手机 App 应用等服务。对素材实现系统化管理,从而使得每个素材都能被便捷地查询和调用,为学习者的自主学习提供便利;监测并分析平台资源运行数据,完善平台资源功能;优化资源应用流程,建立资源管理制度和建设规范,形成有效的课程资源平台支撑。

3 建立效果评价机制

3.1 设立效果评价组织

为确保建设效果,成立课程研究工作小组,成员由培训机构、委培单位、聘请的培训老师等组成,总体负责本项目的建设工作,统一组织和部署,制定严格的质量标准和规章制度,建立和完善切实可行的培训质量保证体系[5],分工负责,并根据目标完成情况奖优罚劣,进一步开展职业素质与职业能力并重的课程体系研究和优化工作。

3.2 优化效果评价流程

在执行过程中,由评价主体,如培训机构、委培单位、授课教师和带班主任等,根据评价内容,通过考试(笔试、机试)、问卷调查、实操演练、现场展示等方法,给定评价结果,反馈给送培单位,以利于评价结果的应用,同时,课程研究工作小组对课程进行再次研究和优化,将优化后的课程体系动态调整进入到下一轮的培训,在培训中进行新的效果评价,效果评价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效果评价流程示意图Fig.1 Schematic diagram of effect evaluation process

4 结语

(1)本文提出了一种自然资源系统公务人员管理知识更新及能力提升的“DNA双螺旋”人才培养模式,以及“三能力三递进”课程体系,并且设置了可实际应用的业务模块和素养模块的课程,这些课程亦可根据形势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而优化。

(2)提出了搭建课程数字资源平台的建议和思路,以及建立效果评价机制的措施;在实际研究过程中,对所列课程当中的部分课程进行了开发,撰写了课程讲义,整理了电子教案。

(3)本文研究了自然资源系统公务人员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分析了课程体系开发和课程设置,可用于自然资源系统公务人员管理知识更新及能力提升工程的实际应用,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