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他克莫司降低肝移植病人ERCP术后胰腺炎发生的临床观察

时间:2024-07-28

杨 雪,刘 锦,王 铮,陶 杰,郝 杰,李 宇,孙 昊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陕西 西安 710061)

肝移植术后胆道狭窄发生率高达4%~43%。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是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首选治疗方案[1]。ERCP术后胰腺炎(post ERCP pancreatitis,PEP)是ERCP治疗最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从低危病人的2%~4%到高危病人的8%~20%不等[2]。近年来,非甾体抗炎药吲哚美辛纳肛被证实有效降低PEP的发生率。低危病人的PEP发生率降至1.5%~3.0%,高危病人降至4.5%~9.0%[3]。研究报道,肝移植病人PEP的发生率2.7%~4.7%,总体而言似更低[4]。研究认为肝移植术后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可能减轻PEP相关的炎症反应,继而降低肝移植病人PEP发生率[5]。他克莫司(又名FK506)作为肝移植术后常用的免疫抑制剂,是一种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动物实验证实他克莫司能抑制蛋白酶活性,继而降低胰腺炎发生率[6]。回顾性分析本院ERCP治疗病人,对比肝移植病人与非肝移植病人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及PEP发生率。临床分析观察证实,他克莫司具有降低PEP发生率的作用。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本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共2 814例病人行ERCP治疗。129例(4.6%)肝移植病人因术后胆道并发症包括胆道狭窄、胆漏等接受ERCP治疗,为肝移植组;2 685例(95.4%)非肝移植病人接受ERCP治疗,为非肝移植组。肝移植组男94例,女35例,平均年龄(58.6±10.2)(30~72)岁;非肝移植组男1 454例,女1 231例,平均年龄 (70.4±12.5)(22~89)岁。ERCP治疗由 6位经验丰富的ERCP医师施行。为了预防PEP,根据操作医师的判断,对于PEP高危病人预防性予以吲哚美辛栓100 mg术前30 min纳肛或术中植入5Fr不同长度的胰管支架。

PEP高危因素包括病人及临床操作因素[7-8]。PEP明确相关的病人危险因素包括女性,<50岁,怀疑Oddi括约肌功能紊乱,肝功能完全正常。本研究病人均为首次行ERCP。明确相关的操作危险因素包括胰管内过度注射造影剂,困难插管或插管失败,导丝反复进入胰管,胰管括约肌切开,晚期预切开以及尝试胰管支架植入失败。两组均存在高危因素病人,其中移植组24例(18.6%);非移植组636例(23.7%)。

二、他克莫司给药与血药浓度监测

他克莫司使用规格为0.5 mg和1.0 mg(普乐可复,Astellas Ireland)胶囊或缓释胶囊。口服药量依据住院及门诊随访期间(1~3个月)的药物监测浓度和病人生理情况予以调整。本院肝移植病人术后他克莫司血药目标浓度值为4~6 μg/L。病人静脉采血在晨8:00或下次药物服用前药物谷浓度时,采集静脉全血 1~2 mL于抗凝管中待测。血液样本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测定,仪器为ARCHITECT i1000sr系统(Abbott Laboratories,USA)。分析方法总精密度在10%以内。

三、分析指标

分析两组ERCP术后4~24 h间血清淀粉酶水平 (正常值 35~135 U/L)。超过血清淀粉酶正常值高限,定义为高淀粉酶血症。

回顾每例病人病历记录。根据ERCP术后病人出现腹痛、腹胀等症状、腹部压痛体征以及B超、CT检查等辅助检查,判断是否发生PEP。PEP判定标准如下:ERCP术后血清淀粉酶或脂肪酶高于正常上限3倍,或出现腹痛等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胰腺炎严重程度分级。需治疗胰腺炎并延长住院时间在2~3 d的病人为轻度;延长住院时间在4~10 d的病人为中度;延长住院时间超过10 d,或发生以下任何情况:出血性胰腺炎、胰腺坏死、胰腺假性囊肿,或需穿刺引流、手术,则为重度[8]。

四、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两组比较用χ2检验。

结 果

一、血清淀粉酶水平及高淀粉酶血症发生情况

测定ERCP术后4~24 h间血清淀粉酶,移植组(104.2±124.0)U/L;非移植组(254.8±228.7)U/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本研究高淀粉酶血症的总发生率为17.2%(485/2 814),其中移植组16例,发生率为12.4%,非移植组469例,发生率为17.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

二、PEP发生率

PEP总发生率为5.2%(145/2814),其中移植组3例,发生率为2.3%,非移植组142例,其发生率为5.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6)。移植组3例PEP均为轻度。非移植组142例 PEP,中、重度 PEP 48例(33.8%)。两组发生PEP的病人在ERCP术前或术中均存在高危因素。

讨 论

PEP是ERCP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病人及医师操作方式的不同,PEP的发生率在5%~10%不等。近年随着ERCP操作培训的广泛开展以及操作技术的不断进步,预防PEP的重点逐渐从探索危险因素向预防最优化方向转变[9]。非甾体抗炎药是目前证实预防PEP的有效药物。Luo等[10]针对吲哚美辛栓预防PEP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结果表明,与术后给药相比,高危病人非选择性术前30 min内给予100 mg吲哚美辛纳肛可降低PEP发生率 (4%比8%,P<0.000 1;OR=0.47,95%CI:0.34~0.66),且不增加消化道出血风险。亚组分析显示,对于高危及一般风险人群,仍可明显降低PEP发生率(高危人群6%比12%,P=0.005 7;一般风险人群3%比6%,P=0.000 3)。多项指南推荐,对于无凝血机制障碍、近期消化道出血或溃疡、肾功能不全等禁忌证的病人,ERCP术前30 min内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纳肛,可最大程度降低PEP的风险。但也有国外学者对目前广泛应用非甾体抗炎药物预防PEP提出质疑,认为不可忽视非甾体抗炎药所致风险,包括消化道出血和溃疡,以及血小板功能障碍。因此,探寻更优的药物预防策略仍是ERCP手术者重点关注问题。

他克莫司是目前广泛应用于移植领域的新型强效免疫抑制剂。关于他克莫司在急性胰腺炎中治疗价值的研究结果显示,其有效抑制COX以及白细胞介素6的表达,从炎症瀑布反应、钙超载、微循环等角度阐释其作用于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可能机制及功能[11]。胰腺腺泡内蛋白酶的激活是急性胰腺炎的关键事件,此激活是细胞内钙升高所致。小鼠PEP模型研究发现,胰管内高压使得钙离子失调,降低线粒体膜电位,进而使细胞内钙水平升高。这一过程通过钙调神经磷酸酶信号通路完成[12]。相比之下,缺乏钙调神经磷酸酶催化亚基的Cnab-/-小鼠以及给予他克莫司的小鼠,其胰腺炎的组织损伤严重程度以及细胞内蛋白酶的活性,与对照小鼠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提示他克莫司作为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可降低细胞内钙水平,从而预防PEP。研究报道肝移植病人PEP发生率在2.7%~4.7%,似较正常病人低。Vincent等[13]研究结果显示,移植组(18~69岁)仅 3例(3/47,6.8%)发生 PEP,而对照组(15~79 岁)14 例(14/87,16.1%)发生PEP。结果提示他克莫司治疗(移植组)病人PEP的发生率显著降低。Thiruvengadam等[14]研究发现,移植病人PEP总发生率为2.2%,且与血清他克莫司谷浓度密切相关。当他克莫司血药浓度>2.5 μg/L时,PEP发生概率降低79%(OR=0.21,P=0.01)。进一步研究发现,与未使用吲哚美辛相比,使用吲哚美辛PEP发生率降低了93个百分点 (OR=0.07,P=0.04)。该研究表明,肝移植术后胆管并发症病人行ERCP诊治时,他克莫司谷浓度>2.5 μg/L显著降低PEP风险。本研究结果显示,肝移植病人PEP发生率2.3%(3/129),与国外报道基本一致。对比非移植组PEP发生率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析本研究3例发生轻度PEP的肝移植组病人,ERCP术前他克莫司血药浓度分别为4.6、3.2和3.7 μg/L。尽管上述3例病人他克莫司血药谷浓度>2.5 μg/L,但仍发生PEP。分析其原因,可能与乳头插管困难及术中插管操作密切相关。

本研究临床对比观察进一步证实,接受原位肝移植并出现胆道并发症行ERCP术,PEP发生率明显低于非肝移植ERCP病人。他克莫司浓度>2.5 μg/L可显著降低PEP的危险性和严重程度。然而,他克莫司作为免疫抑制药物,如何把控短期血药浓度以及安全性尚需进一步探讨。需大规模前瞻性研究来确定他克莫司对胰腺功能的影响和PEP的预防,及其与吲哚美辛的协同作用。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