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赵志宇, 赵 冰 综述 毛恩强 审校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急诊科,上海 200032)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gallbladder drainage,PTGBD)是一项已经在临床应用多年的成熟技术,广泛应用于治疗急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等胆道相关疾病。1980年,由于手术治疗较困难,Radder[1]对1例合并神经疾患的54岁女性胆囊积脓病人首次采用超声引导下PTGBD治疗,并获成功。目前,PTGBD被认为是在难以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治疗急性胆囊炎情况下的首选替代方案,可暂时缓解急性感染,具有易操作、成功率高、治疗效果好、并发症发生较少等优点。PTGBD常用于因胆囊炎症难以行LC前的胆囊减压以及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胆道减压等情况。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该技术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等进行研究,并在PTGBD治疗疾病的作用机制研究中也取得一定成果。由于超声内镜引导胆囊穿刺引流术 (endoscopic ultrasoundguided gallbladder drainage,EUS-GBD)的出现,PTGBD 与其进行对比,成为新的研究热点。本文概述了PTGBD在胆胰疾病的作用机制、应用情况、不良反应以及与EUS-GBD新技术的比较。
无论是治疗急性胆囊炎还是急性胆源性胰腺炎,PTGBD的主要作用机制都是引流胆汁、解除胆汁淤积。具体与胆汁中含有的胆红素、胆汁酸、胆盐、炎症因子等物质有关。存在胆道感染时PTGBD还能引流含有病原体的胆汁,从而减轻感染。
肠-肝轴在肝、胆、肠等器官的正常生理生化中起到重要作用,胆汁中的胆红素、胆汁酸、胆盐、炎症因子等均参与肠-肝轴的正常运转。在胆道梗阻、胆汁淤积时正常的肠肝循环被破坏,导致一系列的病理生理改变[2]。PTGBD正是通过引流解除胆汁淤积,来减少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Visschers等[2]研究指出,肠内脂质在应激或全身炎症期间可减少炎症和肝损伤,而肠外脂质则与肝损伤相关。胆盐的肠肝循环通过法尼酯衍生物X受体反馈途径限制肝胆汁淤积。同时,肠道微生物群构成的变化可能诱发肝脏疾病。Liu等[3-4]研究发现,胆道外引流降低TNF-α、IL-1、IL-6等多种炎症指标的表达,减弱肠、肝、肺的组织损伤。肠-肝轴在失血性休克、脓毒症等诱发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中起关键作用。同时,我院毛恩强团队研究发现,PTGBD可显著提高小鼠肝脏及肾脏中血红素加氧酶 1(heme oxygenase-1,HO-1)的表达水平[5-7]。HO-1可通过抗氧化作用保护细胞,维持微循环和抑制炎症,进而起到保护肝脏和肾脏的作用[8]。同时,PTGBD降低血浆TNF-α、乳酸、LPS 水平,降低闭合蛋白(occluding)及密封蛋白1(claudin-1)表达水平,减少回肠黏膜中上皮细胞的坏死和凋亡现象,降低回肠组织病理学评分。Yoshida等[9]研究发现,胆汁外引流可在14 d内改善肝酶、凝血酶原时间,以及人体对刀豆蛋白A (concanavalin A,Con A)和植物血凝素(phytohemagglutinin)的反应,但淋巴细胞百分比和血清二胺氧化酶(diamine oxidase)并未得到明显改善。胆汁的引流量越大,凝血酶原时间改善越明显。所以,胆汁外引流具有改善肝功能、凝血功能和免疫功能的作用。
一些急性胆道疾病中存在胆汁排出障碍,破坏胆汁酸稳态。国内、外多项研究证实,胆汁排出障碍会导致胆汁酸累积,破坏胆汁酸稳态,也会导致肠道黏膜屏障功能受损[10-15]。Hofmann[13]的研究表明,胆汁酸异常升高时,具有较强的肝细胞毒性,破坏肝脏的正常功能以及肠道黏膜屏障,使结肠功能受损。Perez等[15]指出,异常升高的胆汁酸脂质部分破坏肝细胞膜的稳定性,通过氧化应激和间接DNA损伤等机制,导致肝细胞坏死和凋亡。
另外,胆道疾病常伴随感染,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首先,在胆道疾病早期,肠黏膜屏障受损,胃肠道菌群出现失衡、位移等情况[16-17]。其次,随着胆道疾病病程延长,病人由于长期的疾病消耗,肠道正常菌群被破坏,致病病原体占据主导地位,定植的病原体进一步破坏免疫系统,导致感染[18]。PTGBD能充分引流带有病原体、细菌毒素、炎症因子的胆汁,减轻感染和局部炎症。
因此,PTGBD作为胆道外引流的主要手段之一,具有维持肠-肝轴的正常循环和胆汁酸稳态、减轻感染等重要作用。
急性胆囊炎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疾病,目前首选的治疗方法是LC。但是,当病人病情较重,且年龄较大或有其他高风险症状时,急诊行LC治疗效果不佳,甚至增加死亡率[19-21]。因此,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研究,将PTGBD作为LC的首选替代方案。
胆囊炎东京标准 (Tokyo Guidelines,TG)[22-24]将PTGBD在治疗急性胆囊炎中的地位逐步提高。TG07(2007年)[22]首次详细介绍PTGBD的技术流程。由于缺乏与保守治疗比较的试验依据,因此只建议在治疗重度急性胆囊炎时应用PTGBD,而对于中度急性胆囊炎仅在保守治疗无效时应用。随后,TG13(2013年)明确提出PTGBD作为治疗手术高风险急性胆囊炎的首选方案。但也指出,当时虽有大量回顾性研究证实PTGBD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但仍缺少合适的前瞻性对照试验证据。在最新的TG18(2018年)中,由于近期更多试验证实在治疗手术高风险的急性胆囊炎时PTGBD比急诊行胆囊切除具有更低的创伤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因此,提出将PTGBD作为治疗手术高风险急性胆囊炎的标准治疗方案。
LC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首选方案,但病人年龄较大或有其他高风险合并症时,会增加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等。因此,LC术前行PTGBD可有效引流胆汁,降低血胆红素,减少感染发生率。多项研究表明,LC术前行PTGBD有效缓解高危病人的症状,取得良好的预后,缩短LC术后住院时间,同时降低开放手术中转率[25-30]。但还存在一定争议。
2015年,Hu等[26]就2010年至2014年住院的221例病例进行分析研究,发现LC术前行PTGBD可在72 h内缓解腹痛,并将白细胞计数、碱性磷酸酶、总胆红素、CA-199等指标降至正常(均P<0.05),明显缓解病情,降低手术风险。同年,Yamada等[27]回顾性分析 1993年4月至 2014年8月的46例病例,结果显示在急性胆囊炎发病73.5 h内行PTGBD较晚期行PTGBD,可明显缩短LC手术时间 (127.5 min比180.0 min,P=0.007),降低LC术后腹腔内严重粘连发生率(3/20 比 14/26,P=0.007),降低开放手术的中转率(2/20 比13/26,P=0.004),即在发病约 3 d内行 PTGBD能有效缓解病情,改善预后。但Na等[28]研究2009年至2013年的116例病人后指出,LC术前接受PTGBD的病人开放手术的中转率更低(12.8%比 32.5%,P<0.05),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此外,虽然LC术前接受PTGBD的病人术前住院时间长 [(10.3±5.7)d 比(4.4±2.8)d,P<0.05],但在总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3±9.0)d 比(13.4±6.5)d,P=0.074]。 2018 年,Ke等[30]回顾分析96例病例的结果表明,在治疗TG13标准的中度急性胆囊炎时,PTGBD后行LC与急诊行LC相比,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等均具有明显优势。
虽然PTGBD在早期治疗急性胆囊炎效果明显,但长期留置穿刺管仍有较多不良反应,如急性胆囊炎再发、急性胆管炎、急性胰腺炎等。Hung等[31]回顾分析2010年6月至2016年12月625例行PTGBD的急性胆囊炎病人,发现PTGBD治疗早期的并发症发生率不高。但随着引流管留置时间延长,胆道不良反应发生率升高,不良反应累积发生率为29.8%,中位发生时间为穿刺后4.27个月。
综上所述,在急性胆囊炎早期,如不适合行LC,则PTGBD是首选的替代治疗方案。但急性胆囊炎缓解后,仍建议行LC,而不是长期留置胆囊穿刺引流管。
急性胰腺炎作为一种常见的严重消化道疾病,近年来发病率逐年升高。美国一项调查研究显示,2009年美国约有27.5万例胰腺炎病人住院治疗,而这一数量超过1988年的2 倍,年发病率为(13~45)/100 000,有上升趋势[32]。 其中胆道相关因素导致的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占很大比例[33]。我院1996年至2012年收治的4 800例急性胰腺炎病人中,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占69.0%,而男女比例无明显差异[34]。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常见的病因之一是胆道结石[35]。胆道结石导致胆道梗阻,进而引发并加重胰腺炎。
PTGBD为胆汁外引流,是缓解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有效手段之一。国内、外对此作了大量研究。2002年,Spira等[36]研究指出,PTGBD充分引流胆汁,对急性胆源性疾病有良好疗效,但也存在穿刺失败、胆漏、肝出血等不良后果。2007年,Yu等[37]回顾分析27例伴胆道梗阻的胆源性胰腺炎行PTGBD治疗的病例,发现其对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具有良好的疗效,与ERCP治疗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17年,Zhu等[38]回顾性研究40例常规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及40例 CRRT+PTGBD治疗的病例,发现在接受常规CRRT治疗的基础上行PTGBD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缩短腹痛缓解时间、胃肠减压时间、呼吸机治疗时间和ICU住院时间,改善实验室检查指标(白细胞、血小板、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总胆红素、丙氨酸转氨酶等),改善多种危重病评分(APACHEⅡ评分、Balthazar CT评分、MODS 评分)。
总之,PTGBD充分引流胆汁,对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有良好疗效,但也存在并发症。
近年来,还将PTGBD应用于其他少见胆道疾病或具有复杂高危因素的胆道疾病治疗中。
2014年,Shibasaki等[39]研究分析75例病例的结果表明,在接受抗血栓治疗的急性胆囊炎病人中应用PTGBD治疗,未出现出血及心脑血管意外,也未提高PTGBD常见并发症发生率。这提示对于行抗血栓治疗的急性胆囊炎病人可使用PTGBD来替代LC。2017年,Choi等[40]对19例因恶性胆囊管阻塞接受PTGBD病例的研究结果表明,PTGBD技术成功率为 100%(19/19),临床成功率为 86.4%(17/19)。临床成功行PTGBD的17例病人中有6例(35.3%)胆囊穿刺管留置到死亡。PTGBD是一项成熟、有效的缓解恶性胆囊管阻塞的技术,成功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与EUS-GB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由于操作原因、技术本身问题等,PTGBD仍存在一些不良反应[36,39,41],如引流管堵塞、引流管脱位、肝出血、胆漏、腹腔感染、胸腔积液、脓胸等,但发生率并不高。可通过规范操作、提高技术熟练度、严格护理等方式降低发生率。
作为胆汁外引流的常用手段之一,PTGBD近年不仅与ERCP比较,还常与EUS-GBD等新方法进行比较,但对技术间的优劣仍具有一定争议。2001年,Giovannini等[42]首次报道应用EUS-GBD治疗1例男性56岁阻塞性黄疸伴胰头部肿块病人。EUS-GBD操作过程是超声内镜进入胃窦或十二指肠球部确认增大的胆囊位置,并选择合适的穿刺点。胃窦部穿刺为胆囊壶腹部,经十二指肠球部穿刺为胆囊底部。穿刺成功后置入金属支架并固定[24]。近年来,该项技术日渐成熟,并在治疗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等胆道疾病方面取得一定疗效,进行一系列与PTGBD技术的对比试验。
2017年,Choi等[40]研究指出,PTGBD的成功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与EUS-GB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年,Teoh等[41]进行1∶1配对研究118例急性胆囊炎病例。结果表明两种技术在技术成功率和临床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USGBD分别为96.6%和89.8%,而PTGBD为100%和94.9%。但 PTGBD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74.6%比 32.2%,P<0.001)。但术中并发症发生率(5.1%比0)及30 d的并发症发生率(28.8%比16.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PTGBD的计划外再次入院率较高(71.2%比6.8%,P<0.001)。PTGBD的常见并发症是经皮引流管脱位、阻塞或局部感染,占再入院原因的95.2%。但与PTGBD相比,EUS-GBD 30 d死亡率较高(8.5%比 1.7%,P=0.2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年,Irani等[43]研究来自美国、欧洲、亚洲12个中心行PTGBD及EUSGBD的急性胆囊炎病人,各45例。结果表明,PTGBD与EUS-GBD相比,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术后疼痛评分较高(6.5 比 2.5,P<0.05),平均住院时间较长(9 d 比 3 d,P<0.05),平均重复干预次数较多(0.2±0.4 比 2.5±2.8,P<0.05)。2018胆囊炎东京标准提出,PTGBD是手术高风险急性胆囊炎病人的治疗标准,只有熟练掌握EUS-GBD操作的内镜医师方可考虑应用EUS-GBD[24]。
综上所述,在研究人员熟练操作EUS-GBD的情况下,EUS-GBD与PTGBD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对不良反应发生率仍有一定争议。
PTGBD作为一项比较成熟的技术,目前广泛应用于急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等胆道相关疾病。PTGBD具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需要进一步研究完善。PTGBD与EUSGBD等新兴技术相比,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不良反应发生率仍存争议。PTGBD具有简单易行、床旁即可操作、对操作技术要求低、价格低廉等优点,在医疗欠发达地区更适合推广使用,可作为治疗急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等疾病的常规手段之一。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