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幼科释谜》小儿“养护”思想探讨

时间:2024-07-28

● 侯江红武明云

《幼科释谜》小儿“养护”思想探讨

● 侯江红1*武明云2

《幼科释谜》为清代医家沈金鳌所著,其重视胎养及产乳以资先天;既病则助脾和胃;尚中和以滋养后天及未病之时饮食生理的调养。本文从“胎养为先,注重产护”、“辨证护体质,治疗重中和”、“制幼方,倡调养”三个方面来阐述《幼科释谜》中的小儿养护思想。

沈金鳌 《幼科释谜》 儿科 养护

沈金鳌为清代著名医家,著《沈氏尊生书》。《幼科释谜》[1]为其儿科分册,全书分6卷,前4卷为总论,叙述儿科诊断大法,次列儿科24门症候,每症附带历代名家医论,末2卷整合应用方剂,以便检索。全书论述集古代医家之所成,并总结沈氏多年儿科心得,内容全面,立论允当。该书中的小儿养护理念隐于各种疾病的诊疗过程中,现将其做一挖掘,探析如下。

1 胎养为先,注重产护

1.1 重胎养,资先天 《幼科释谜》总论中阐述:“气通于母,呼吸盈缩,母息是同,如璞孕玉。母热热侵,母寒寒促,母怒脉兴,母惊阴触,母恩气拘,母扰神局。”提示胎儿在孕母腹中与孕母有着密切的联系,孕母的饮食起居,六淫外邪及七情六欲均会影响胎儿初生诸病。如胎惊发生于初生月内,究病因当由妊妇调摄乖常,饮酒嗜欲,忿怒惊扑,母有所触,胎必惑之[2]。胎黄,是孕母受湿热传于胎儿所致;胎寒,是胎儿在母体内时,产妇喜食甘肥生冷,或产前外感风寒暑湿所致;胎热,则多是胎儿在胎中,母多惊恐,或食热毒物所致。无论是筋骨肌肉、五脏六腑的生成,还是脏腑经脉的联系,胎儿与母体息息相关。因而在小儿养护中应重视孕母对小儿先天禀赋的影响,未病先防以除胎中诸疾。

1.2 调母乳,慎产护 饮食入胃,气通于乳,故乳母应忌食生冷、不洁之物,少食辛热、腻滞之品[3]。沈氏认为:“凡有胎疾,当先令母服药,使药过乳,渐次解之,百无一失。如以凉药攻之,必生他病。”如治疗胎风,其母宜服清胃散及逍遥散,用以清气血之火,胎儿亦时饮数滴。在胎产的调护方面,沈氏认为脐风为断脐后被水湿风冷所乘而致;脐突因初生洗浴,系脐不紧,秽水浸入脐内;脐湿肿为断脐后或入风冷,或伤水湿所致;脐疮为水入脐中,或受尿湿所致等等。初生婴儿脏腑娇嫩、行气未充,在胎产母乳方面,应注重产护,避风湿寒暑,以防婴儿诸疾。

2 辨证护体质,治疗重中和

2.1 重后天之本,调护脾胃为要

小儿脾胃功能未臻完善,常因喂养不当、饮食不节等原因损伤脾胃而致病。沈氏注重顾护小儿体质,尤其重视脾胃,突出脾胃与其他脏腑的关系,充分体现“脾胃乃后天之本”的思想。

论麻疹,沈氏阐述:“夫痧固宜通泄,然太泄痢,又恐毒之下注者未尽,而毒之外发者,复因下泄而多阻滞,以致毒陷益深,泻痢愈不止,正气遂日益虚。”解麻疹之肺肠郁积时,“却不可犯胃气以绝生气”,提倡小儿用药要以解毒为主,兼消散肠间郁积,重病则用苦寒,避免正气虚、邪留不解的现象。

论食积,沈氏强调:“小儿之病,多由乳食未化,即或六淫相干成疾,亦必兼宿食。”推崇闻人规的“食饱伤脾”之说,认为脾虚则食难消,既而成积成痢,应先调胃气,随后理积止痢以除病根。书中和中散、三棱散、沉香槟榔丸用以补虚养胃、助脾化积,均是固护脾胃之法。

论吐泻,沈氏认为建立中州之气是治泻之本。“吐病伤胃,泻病伤脾”,辨证时应辨四时,明脾胃之寒热。《幼科释谜》曰:“有先泻而后吐者,乃脾胃虚冷,其候先泻白水,吐亦不多,且气缓而神色慢,额前有汗,六脉沉濡,此为冷也。有先吐而后泻者,乃脾胃有热,气促唇红,吐来面赤,脉洪而数,渴饮水浆,此为热也。”沈氏善用固真汤治疗吐泻后、胃虚脾慢症,方中茯苓、白术、山药用以健脾渗湿,补脾养胃;人参、黄芪用以补气固表;少量附子、肉桂用以补虚回阳,巧用温药,散寒止泻。

沈氏又将泄泻分为冷泻、热泻、伤食泻、水泻、积泻、惊泻、风泻、脏寒泻、疳积泻等进行辨证治疗,推崇元代儿科医家曾世荣《活幼心书》中“若脾家病去,则余脏皆安”之传,以建立中州之气作为治泻之本。《幼科释谜》中有11首方均由四君子汤化裁而来,如四君子汤加木香、藿香叶、葛根的钱氏白术散,四君子汤加山药、扁豆的六神丸,易四君子汤中茯苓为干姜的理中汤等,均奏助脾和胃、调中益气之功。沈氏注重脾胃在发病中的作用,强调脾胃强弱与否是影响小儿疾病发生发展的关键。

2.2 用药慎寒凉,中和当病为归

沈氏明确指出:“古人治幼儿,或专攻,或专补,或专凉或专热,皆有偏处,是书宗旨,一以中和当病为归,不敢偏于攻补寒热。”儿科临证用药要随证变通,既不可拘泥于古方治疗今病,又不能妄作方剂违背古人之意。

对于外感表证,治疗上强调因时而异。春夏多用升麻、柴胡、荆芥、防风、羌活、葛根等辛凉之品;秋冬多用肉桂、人参、苏叶、前胡、独活等辛温之药。小儿肌疏易汗,麻黄、桂枝辛温除表之力相对较大,表证轻者宜用紫苏、防风2味,身痛则加羌活,但是以1剂为宜。葱豉汤为通用药方,方中仅葱白、淡豆豉2味是较为温和解表药。

对小儿伤寒,虽说六经治例与大人相同,但有胎热、惊热、血热、客热、寒热、潮热、食热、变蒸热、伤风热、痘疹热等,发作时虽似伤寒,但需明辨其寒热新久与症状之虚实。小儿肌体柔嫩,血气未定,用药需用轻小剂量,即便真属伤寒,但因小儿易夹惊夹食,在运用六经分治之剂时,当兼用去惊消食之品,方可奏功。凡治疗小儿伤寒发热,必以六君子汤为主,或加神曲、麦芽、山楂、香附等理气消食之品,内有实热者加青皮、枳实破气消积,若无热宜用香砂保和丸。

治疗小儿泄泻,对脾肾亏虚、寒湿为患者,善用温药,多在健脾药中加生姜、葱白、桂枝、白芷、防风等用以散寒发表止泻;配伍炮姜、干姜、高良姜、小茴香、乌药等理气温中止泻;加白附子、南星、皂荚温化寒痰止泻;加肉豆蔻、吴茱萸、白术、炙甘草暖脾止泻;匀气散中运用小茴香、泡姜温中散寒、调中止泻,治冷疝腹泻;五苓散佐桂枝解太阳之表,又助膀胱气化,温去泻止。又如快膈汤中加乌药、高良姜等温中理气,乌犀丸用川乌、陈皮理气止痛,硫黄白温中散寒以消食化积等等,均是沈氏用药注重阴阳平和的体现。

3 制幼方,倡调养

对于儿科诸疾方药的制定,沈氏注重顾护小儿体质,云:“芽儿脏气未全,不胜药力。”周岁内,非重症,勿轻易投药,须酌法治之;两三岁内,形气毕竟嫩弱,用药亦不可太猛,峻攻骤补,反受药累。沈氏强调制幼方,方药必须适用于幼儿的体质特点,不能拘泥于古方或成人方药。如治疗疟疾,其赞同楼全善的观点,即“与大人同法,以汗出为瘥,宜桂枝、柴胡、参、芩之辈。小儿多由食积得之,必兼消药为先也”。小儿易惊易热,疾病多因食积而起,故取方用药应顾护脾胃为先。在临床用药中也强调母子同服,如治疗小儿心气不足,虚而惊悸之夜啼,“予茯神汤子母同服”。可见,诊治儿科诸病,应针对其脏腑娇嫩、疾病传遍迅速又易趋康复的特点,灵活运用处方,不可重浊,妄加克伐。用药时注意寒勿伤阳,热勿伤阴,对于大苦、大寒、峻下之品,当慎用,是证用药也当中病即止,不可过剂损伤正气。

生后的调养仍不可忽视。喂养、作息、保暖不当均易让小儿受邪发病。小儿的生理调护重食补为要,无病之时,不必服药。诊治啼哭时,沈氏认为凡儿啼,宜轻手扶抱,任其自哭自止,若无他病,不必服药。对于小儿哮喘,其认为该病发生多由于多食咸酸,渗透气脘,遇风寒则窒塞气道,气息喘促,故小儿平日应注意清淡饮食。在行气化痰治疗中,寒凉的药物会使风邪顽固难解;辛热的药物会易使痰火上升。沈氏强调在八九月时便进行调理,可用大承气汤泻其内热为先,使患儿在冬日避免“寒包热象”的喘症。对于疳积而言,沈氏推崇叶桂的观点,认为幼儿在夏月之时断乳纳食,宜腹胀、泄泻、形体日瘦,渐成五疳。因为夏月之时,脾胃主气,小儿易食欲不佳,此时断乳纳食,或者果腥杂进,易使食伤脾胃,聚而生热,不知饥饱,久则成疳。提倡小儿正确的生理调养,正是“上医不治已乱,治未乱”的体现。

4 结语

沈氏博闻多识,撷采众长,《幼科释谜》一书在儿科学术成就中采撷诸医家之精华,探析幼儿病因病机,又不拘泥于古方,阐抒己见有所创新。根据小儿“脾常不足”、“易虚易实、易寒易热”等生理病理特点,遣方用药,贵在中和,始终注意维护小儿脾胃之气,重胎产及生理调养。全书中对儿科养护观点的阐述具有较高的学术和使用价值,为后代医家对儿科的诊疗及调养起到了有益的指导作用,值得我们更深层次的学习与探讨。

[1]清·沈金鳌.幼科释谜[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

[2]马新红,蔺焕萍.《幼科释谜》学术思想浅析[J].陕西中医,2014,35(5):607-608.

[3]袁华娣,潘金波.万全对儿科中医护理的贡献[J].福建中医药,2011,42(3):50-64.

侯江红,男,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小儿亚健康的中医药调治研究。

1.河南省中医院(450000);2.河南中医药大学2014级研究生(450000)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