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 孙 娟 张敏青 葛 慧
湿热并重发热验案1则※
● 孙 娟*张敏青 葛 慧
湿热之为病,因“内不能运水谷之湿,外复感时令之湿”而成。治疗湿热类温病,宜分清湿热之孰轻孰重,病位之上中下焦,擅于燮理中焦气机,细察兼变之症,分消湿热之邪,法随证立,方从法出,甘露消毒丹之类宜灵活运用。同时热病过程中的神志观察极为重要,如即将内闭心包,可急用安宫牛黄丸之类的开窍剂,并中病即止。
发热 湿热并重 祛湿清热 神志观察 安宫牛黄丸
观近年来小儿湿热类温病逐年增多,深入研究其理法方药,尤为重要。湿为阴邪,其成多与脾失健运有关,或因脾气虚,或因脾湿盛。盖小儿脾常不足,易生内湿;饮食不节,易成水谷之湿。湿与食,同为阴邪,阻于中焦,形成“湿食之邪”,此时人体正气趋向于里,以化湿食,而不能固护于表,表气空虚,易感外邪。故“内蕴水谷,外干时令”,内外合邪,日久蕴热,湿热交阻,蕴结成疾。其成因与病理大致如此,故小儿湿热类温病渐多矣。其治疗宜分清湿热之孰轻孰重,病位之上中下焦,燮理中焦气机,细察兼变之症,分消湿热之邪。先举验案1则,以飨读者。
病案 患儿李某某,女,6岁半,汉族,家住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新东方花园。雨水后7天发病,2015年2月26日初诊。主诉:发热6天,咳嗽2天。在家附近社区服务站诊为“上呼吸道感染”,曾服美林、羚羊粉、儿感清口服液、解毒消炎胶囊、抗病毒口服液等,自用艾叶生姜泡脚,喝红糖姜水等,又静滴头孢呋辛、喜炎平2天,均效果欠佳,用退热药可热退4~6小时,旋即又起,热势以高热为主,最高体温41℃,近两日又出现咳嗽阵作。12月25日新东方花园社区卫生服务站验血常规:WBC 7.2×109/L,N 32.5%,L 54.5%。家长很着急,遂辗转来诊。来诊时高热,无汗,疲乏,咳嗽有痰,呈阵发性,以白天为主,纳呆,大便偏干,1次/3日,小便黄。查其精神欠佳,咽充血,双扁桃体Ⅰ°肿大,心音有力,律齐,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啰音,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阅其胸片示:支气管炎。中医诊断:(1)发热(湿热蕴毒);(2)咳嗽(湿热犯肺)。西医诊断:(1)咽炎;(2)支气管炎。
此因小儿脾常不足,易生内湿,节日期间,又过食肥甘,故“内不能运水谷之湿”,湿食内阻,此时又感外邪,内外合邪,日久呈湿热交蒸之势。湿热蕴毒,熏蒸肺胃气分,可见高热,表气闭郁故无汗,湿热上蒸犯肺可见咳嗽,湿热上壅咽喉则咽红,下注小肠则尿黄,阻滞中焦及全身气机则纳呆、疲乏,舌脉亦为湿热内蕴之象。此病为湿热蕴毒,熏蒸气分,法宜清化湿热,解毒利咽为主,处方予甘露消毒丹合黄连香薷饮加减;然观其神志精神欠佳,恐其内闭心包,宜先安未受邪之地,加芳香透络开窍法,以安宫牛黄丸中病即止。药用:(1)霍香9g,滑石粉15g,石菖蒲9g,黄芩9g,连翘9g,射干9g,金银花15g,青蒿18g,桔梗9g,枳壳9g,黄连3g,香薷6g,炙桑叶9g,前胡9g,杏仁9g,焦六曲12g,僵蚕9g,甘草6g。3剂免煎颗粒,水冲服,1剂分4次服用。服药注意事项:服上药后盖被取微汗,不可大汗,并及时补充水分。饮食起居调摄:注意休息,保证睡眠;饮食清淡,忌食荤腥辛辣厚味,糜粥自养;汗出后及时更换内衣。(2)安宫牛黄丸3g,下午先服1.5g,如神志转佳,停后服;否则,晚临睡前再服1.5g,观察疾病变化,随时联系。
2015年3月1日二诊:服中药1剂即汗出热退身凉,现偶咳,有汗,后背痒,不思饮食,大便日一次,质中,小便调。查其神志清,精神可,咽充血,双扁桃体Ⅰ°肿大,心(-),双肺呼吸音略粗,舌质红,苔黄白相兼而腻,脉濡滑。此乃湿热渐化,脾胃不和,食积不化。继以清化湿热,醒脾消导,化食和中为法,处方予雷氏芳香化浊法合保和丸加减。药用:霍香9g,佩兰9g,厚朴6g,炙桑叶9g,杏仁9g,桔梗9g,射干9g,僵蚕9g,陈皮6g,清半夏6g,茯苓15g,连翘9g,焦山楂12g,焦六曲12g,炒麦芽12g,甘草6g。共4剂,水煎服,日1剂。
4剂服后,诸症皆愈。
按 初诊此患儿经四诊合参,辨为湿热并重,熏蒸肺胃气分之证,法宜清化湿热,解毒利咽为主,以甘露消毒丹合黄连香薷饮加减。处方中以藿香、香薷、青蒿、菖蒲辛温宣透、芳香化湿;以黄连、黄芩苦寒清热燥湿;茯苓、滑石淡渗利湿,使湿从小便而出;从不同途径分消湿邪,驱邪外出,体现《内经》“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医方集解》“湿在表在上宜发汗,在里在下宜渗泄”[1]及叶天士“渗湿于下,不与热相搏,势必热孤矣”之意。以桔梗、枳壳调理气机,以杏仁开宣肺气合桑叶、前胡、甘草又能止咳化痰,以银花、连翘清热解毒又轻清宣上,射干、桔梗、僵蚕利咽解毒,焦六曲醒胃消食。全方宣上、畅中、渗下,给湿邪以出路,达到湿祛热清之目的,合用理气止咳解毒利咽之药,以顾及全面,有甘露消毒丹及黄连香薷饮之意,然非其原方也。
甘露消毒丹具利湿化浊、清热解毒之功,主治湿温时疫、邪在气分、湿热并重之证。王孟英谓之:“此治湿温时疫之主方也”[2]。并称其主治范围及辨证的关键为“发热倦怠,胸闷腹胀,肢酸咽肿,斑疹身黄,颈肿口渴,尿赤便闭,吐泻疟痢,淋浊疮疡等证。病人舌苔淡白,或厚腻或干黄者,是暑湿热疫之邪尚在气分,悉以此丹治之立效,并主水土不服诸病”[3]。黄连香薷饮,出自《丹溪心法》,由香薷、川朴、黄连组成,其功用清暑化湿,主治冒暑,腹痛水泻,恶心等。个人对香薷有所体会,该药,辛微温而芳香,归肺、脾、胃经,有解表化湿之功,《本草纲目》云:“香薷乃夏月解表之药,如冬月之用麻黄”,而我亦常用于其他时令,只要有湿邪为患,具表闭之征,表现为发热无汗舌苔黄腻或白腻者,用之皆效。
安宫牛黄丸属开窍剂一类,功用清热开窍、豁痰解毒,主治温热病热陷心包,中风昏迷,小儿惊厥等证。研究其药,牛黄苦甘性凉,入心肝,能清热解毒、熄风定惊;郁金解郁开闭;水牛角清热凉血;黄连、黄芩、山栀清热燥湿泻火;雄黄祛痰定惊;朱砂、珍珠重镇安神兼泻心火;冰片、麝香,芳香开窍、通脉醒神。我体会,临床中不一定非等患者高热烦躁神昏谵语方才用之,亦非温热病热陷心包专用方,湿热病热重于湿或湿热俱重有热入心包之势,皆可用之。此方重点在于清心豁痰开窍,具“透热转气”之功,而非专凉营养阴。用的恰当,立起沉疴。然其性大寒,其气香窜,药有金石有毒之品,于小儿当慎用。可观其神志,如其高热,伴神志欠清,精神昏糊,舌质红或绛,苔黄燥、黄厚或黄厚腻,马上就要内闭心包,此时宜先安未受邪之地,急用芳香透络开窍法,以安宫牛黄丸口服,待神志转佳,中病即止。
二诊,药证相应,故汗出热退,湿热郁表故有汗而后背痒,湿热犯肺故偶咳,湿阻中焦故不思饮食。总属湿热渐化,脾胃不和,食积不化之证。以清化湿热,醒脾消导,化食和中为法,雷氏芳香化浊法合保和丸加减而愈。
雷氏芳香化浊法出自《时病论》,雷丰自解其方曰:“此法因秽浊霉湿而立也。君藿、兰之芳香,以化其浊;臣陈、夏之温燥,以化其湿;佐腹皮宽其胸腹,厚朴畅其脾胃,上中气机,一得宽畅,则湿浊不克凝留;使荷叶之升清,清升则浊自降。”保和丸出自《丹溪心法》,功效消食和胃,为儿科最常用方剂,不必赘述。本案选用二方主要药物相伍,湿热得清,脾胃得健,病根解除,疾病痊愈。
[1]汪 昂.医方集解[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6.
[2]邓中甲.方剂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299.
[3]王士雄.温热经纬[M].北京:学苑出版社,1960:160.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三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No.国中医药人教函2012(148)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孟兒兰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No.国中医药人教函2012(149)号]
孙娟,女,主任医师,教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第三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研修学员,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孟宪兰传承工作室负责人,山东省济南市名中医“薪火传承231工程”指导老师。主要从事中医儿科临床研究。
山东省济南市中医医院(250012)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