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张琪辨治慢性心力衰竭经验撷菁※

时间:2024-07-28

● 潘超群 张 琪



张琪辨治慢性心力衰竭经验撷菁※

● 潘超群1张 琪2▲

张琪教授运用中医诊疗方法,提出了以益气温阳、化瘀利水、滋阴养心、培补肾元为基础的治疗慢性心衰的理论体系,临床疗效显著。

慢性心力衰竭 辨证论治 经验 张琪

张琪教授是江苏省级名中医,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先后师从国医大师朱良春先生、颜德馨先生,长期从事心血管疾病的中医诊疗。本人跟师学习,获益良多,现将其治疗慢性心衰的经验介绍如下。

1 病名、病因与病机

中医自古并无慢性心衰之病名,根据其临床表现,当属“惊悸”、“喘证”、“水肿”、“痰饮”范畴。早在先秦时期,中医便已经有了相关的论述,如《内经》有云:“心胀者,烦心短气,卧不安”,“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上气而喘”。其后,张仲景又提出了心水的概念,如:“心水者,其身重而少气,不得卧,烦而躁,其人阴肿”。

张琪教授认为此处之“心胀”、“心痹”和“心水”都与心衰临床症状大体一致。心在上,居阳位,气病属阳。对于心衰病因病机,古代医家大多从“阳气虚弱”的角度来进行论述。比如《灵枢·经脉》云:“手少阴气绝,则脉不通,脉不通则血不流,……故其面黑如漆柴”;张仲景《金匮要略》云:“心气不足,吐血衄血”;《丹溪手镜·肿胀》云:“短气不得卧为心水”;《圣济总录》云:“虚劳惊悸者,心气不足,心下有停水也”。这些观点都指出了心气虚是心衰发病的根本原因。而成无己《伤寒明理论》云:“气虚停饮,阳气内弱,心下空虚,正气内动而也”;刘纯在《伤寒治例》中说:“气虚停饮,阳气内弱,心下空虚,正气内动而悸也”,说明了心阳虚是导致心衰极为重要的因素。

而近代,许多医家提出了“本虚标实”是心衰发病最关键原因,如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论心病治法》曰:“有其惊悸恒发于夜间,每当交睫与甫睡之时,其心中即惊悸而醒,此多因心下停有痰饮……”,这与西医描述的左心衰时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的表现极为相似。颜德馨认为心衰与气血失常关系密切,心衰的病机关键点是心气阳虚,心血瘀阻,并自创温阳活血汤治疗心衰[1]。陈可冀认为心衰是由于心气、心阳虚衰,瘀血、痰饮、水饮等病理产物积聚所致,将其概括为虚、瘀、水3个方面[2]。李七一认为阳虚水停是心衰的主要病理机制,气虚血瘀是心衰的基本病理环节[3]。李庆海认为慢性心衰属本虚标实,气阴两虚为本,水饮血瘀为标,虚实夹杂[4]。

综上,心衰为病,当以本虚为主,标实为辅。本虚者,心脏之气血阴阳亏虚;标实者,气滞、痰饮、血瘀闭阻心脉。两者互为因果,发为心衰。

2 辨证论治,标本兼顾

2.1 益气温阳 心在上,居阳位,其病多责阳微阴弦,大凡心力衰竭,必致心气衰微,心阳不振。因此在治疗上尤其应当注意益气温阳并进。在选方用药上,注意使用附子回阳助火,桂枝温补心脉;人参、太子参、黄芪补益心气;炙甘草养心通脉,调和诸药,并能够制约附子之毒性;酌情使用麦冬、玉竹、石斛乃取阳得阴助生化无穷之意。

2.2 化瘀利水 心病日久,心阳被遏,鼓动行血乏力,加上痰饮、气滞等外邪,必然导致血行不畅,心脉瘀阻。此时在治疗上又当注意活血化瘀利水。选方用药上应当加大丹参、川芎等活血之品的用量;当归、鸡血藤补血活血;泽兰泽泻、猪苓茯苓通利小便;桔梗、枳壳配伍,一升一降,气行则血行;兼有便秘者酌情用桃仁、红花;痰饮较重者用葶苈子、桑白皮泻肺行水;另外,张琪教授指出尤其需要注意加入温阳益气之品助心行血,如黄芪、桂枝、炙甘草等。

2.3 滋阴养心 血脉不利,行血不畅,心失所养,或阳损日久,不能化津生血,都会导致心脏阴血不足。此时在治疗上则必须以滋阴养心为指导原则。玉竹、天麦冬、石斛、玄参等是不二之选;当归、丹参、鸡血藤补血活血,行血而不伤阴;酸枣仁、远志、茯神养心安神;白芍养血,调和营卫;五味子酸甘化阴,并且可以收敛耗散之心气;另外,还应根据具体情况适当佐以补气、行血之品。

2.4 培补肾元 肾为先天之本,肾阴、肾阳为人一身阴阳之根本,心衰日久,久必及肾,导致肾阴、肾阳亏虚,此提示心衰日重。而在治疗上也应当心肾同调,阴阳共治。对偏重阳虚者仍应使用附子、肉桂等回阳助火之品,加以鹿茸等血肉有情之品,淫羊藿、巴戟天等温阳圣品,白术健脾燥湿;对偏重阴虚者应当以熟地、枸杞补肾滋阴,黄精补益精血,麦冬、石斛补心养血,桔梗引药上行,以通心气。同时,张琪教授着重指出,此期阴阳损耗以极,不论是滋阴还是温阳,都必须恪守一个“衡”字,过犹不及。

3 病案举隅

何某,男,66岁,因“反气急15年,加重半月”至门诊就诊。症见:胸闷,气急,活动后加重,伴心慌、心烦,咳嗽,痰多,色白粘稠,神疲乏力,口干而不欲饮,手足心热,双下肢中度浮肿,纳尚可,寐差,大便干结,尿少,口唇紫绀,舌红,有紫气,边齿印,苔少,脉弦细数。查心脏彩超提示:左心增大,EF 47%。诊为心功能不全。建议住院治疗,患者及家属拒绝,予门诊中药治疗。辨证当属气阴两伤,瘀水互结。治以益气养阴,化瘀利水。处方:太子参20g,生黄芪20g,山萸肉10g,姜半夏10g,石斛10g,肥玉竹10g,黄连3g,丹参15g,桃仁10g,红花10g,川朴10g,泽泻10g,猪苓20g,茯苓20g,桑白皮30g,酸枣仁30g,生龙骨30g,煅牡蛎30g。5剂,水煎服,1日分2次服用。服药后,患者胸闷气急明显好转,双下肢浮肿消退,精神状况渐复,口唇紫绀好转,苔渐生。续上方继续服用1周,诸症进一步好转,嘱门诊随诊,继续中药治疗。

按 患者年老久病,素体亏虚,耗伤气血,以至气阴两伤。气为血之帅,心气不足,不能推动行血,血脉痹阻,加之气虚不得温化,以至水湿内停,发为本病,故治疗上当以益气养阴,化瘀利水为基本治疗原则。参芪为君,益气温阳;石斛、玉竹滋养心阴;丹参、桃红活血通络;泽泻、猪茯苓通利小便;佐以川朴行气,半夏化痰,枣仁养心。

4 小结

张琪教授认为心衰病机复杂,变化多端,但总体说来,无外乎虚实两端,以气血阴阳亏虚、气滞、痰饮、血瘀标实为辅,而大多数慢性心衰患者都是虚中夹实,故治疗时更应当分清缓急主次,同时标本兼顾,切忌照本宣科,应详细辨证,灵活运用,随症加减。

[1]薛金贵,王玉琦,高俊杰,等.温阳活血方治疗冠心病心衰的预后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2013,22(10):1666-1667.

[2]李立志.陈可冀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经验[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6,4(2):136-138.

[3]朱 波.李七一心衰辨治心法[J].江苏中医药,2008,40(12):18-19.

[4]范立华,李庆海.李庆海教授治疗慢性心衰经验[J].光明中医,2009,24(5):819-820.

当代名老中医学术流派分析整理研究(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No.2007BAI10B04-04)

1.南京中医药大学(210046);2.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常州医院(213003)

▲通讯作者 张琪,女,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江苏省名中医。主要从事心血管疾病临床及研究。E-mail:czzyykeyan@126.com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